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徒
諸天首富從水滸傳開始 作者:地獄貓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2章 收徒
杜昱在其他小世界之中處理了大量的事情,做了妥善安置之後他又迴到倚天世界之中靜靜等待新世界的刷新。
迴顧自己在大魏的布置,他又想到了朱元璋,便出山到江湖上打探一番。
現在老朱整合了江南之後實力暴增,已經有爭霸天下的資本短短一年後他便發布檄文聲討張士誠,揭開了驅逐蒙元再造華夏的序幕。
杜昱心中大感安慰,覺得即便自己的出現也沒有改變世界的軌跡,或許老朱在看過自己在真實曆史上的實際之後能做得更好。
不過在他看來,大明走向的改變就在於朱標的死。人都說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是最適合的大明繼承人,在真實曆史中若不是他英年早逝,朱元璋斷然不會在晚年大開殺戒雲雲。
杜昱見過朱標一次不過那是五年之前,算一算現在他應該在十一、二歲,正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時候。
認真思考一番,他覺得想改變老朱的心思怕是很難,倒不如從其兒子身上下手改變他的思想或者讓其壽命再長一些,避免出現靖難之役也能改變倚天世界的走向,或許性格寬仁的朱標能在政策上對百姓寬鬆一些吧。
想到這,閑來無事的他和楊簫琴打了聲招唿,便騎著快馬趕往應天府朱元璋的老巢。
幾天後再度來到應天府的他看著城中的變化心中大為感慨,看來在老朱的治下百姓生活還是要好上一些,至少比終南山附近的西北百姓幸福不少。
隨便找了一家酒店寄宿,他換上一身道袍來到街上,按照當初的記憶趕往元帥府。
地點沒有變,變化的是府門上的牌匾,已經從元帥府改為吳王府。
杜昱正在思考如何進入府中拜訪的時候,忽然眼前一亮,看見一位熟人李文忠。
“文忠兄,多年未見風采更勝往昔啊。”杜昱走上前說道。
“你是?通玄真人!”李文忠大感意外。
當年通玄真人忽然出現又忽然離開神龍見首不見尾,事後他和沐英等人暗中調查多日,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麽有用的消息,沒想到五年之後他竟再次出現。
“正是貧道。”杜昱說道。
“多年未見,真人容顏不改當真是得道高人。”李文忠商業互吹了一波。
“文忠兄莫再客套,這次貧道有事來府上拜訪。”杜昱說道。
“真人,不知能否告知在下所為何事,我也好向吳王通報。”李文忠說道。
杜昱微微一笑,說道:“事關吳王世子,還請文忠兄通稟一番。”
李文忠聽後心中一驚,太知道義父對世子朱標的感情,他知道不是對方的敵手,便拱手施禮讓杜昱稍等,自己快速跑迴府中通稟此事。
朱元璋正在書房之中和劉伯溫等人商議軍中大事,卻見李文忠匆匆趕來在他身邊耳語一番。
聽到當年那位道士再次拜訪,老朱眉頭一皺,那本《明史-太祖本紀》他隻給夫人馬大腳看過,裏麵內容給他的震撼無以複加。
特別是看到朱標早逝多年布置毀於一旦之後,他的心仿佛和另一個時空的朱元璋一樣悲痛萬分。因此他對朱標的保護比以往提了幾個檔次,生怕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當然這本書給他帶來的好處更多,借鑒書中的路線,他的幾步旗走的格外順利和書中一樣,苦戰之後消滅了陳友諒一統江南。甚至他打算按照書中的走勢積蓄力量,率先對付張士誠這個‘東’吳王。沒想到在這個當口,通玄真人竟再次出現,而且說是關於朱標的事情。
朱元璋思忖片刻便暫停與劉伯溫等人的討論,打算親自見一見杜昱。
再說杜昱,當李文忠帶著他再次來到那間書房的時候,看見老朱後行個道家稽首禮。
出於尊重老朱站起來還禮,並沒有擺吳王的架子。兩人寒暄一番之後,立刻談到正事。
“真人,當年贈的那本書讓本王收獲頗豐,還不知該如何感謝。”朱元璋說道。
“王爺不用客氣,你我有緣罷了。”杜昱說道。
“真人說此番前來事關標兒,不知他……。”朱元璋不敢多猜。
“朱王爺不用擔心,那個世界的世子遇難並不意味著這個世界的世子會有事,貧道此番前來是想結個善緣的。”杜昱說道。
“善緣?”朱元璋不明所以。
“正是,算算年紀世子正是學文習武的好年歲,文這方麵江南人才輩出自然輪不到貧道指點,武麽,貧道自問天下難逢敵手。所以這次前來想給世子做個老師,不知朱王爺意下如何?”杜昱問道。
“真人,本王求之不得啊,不知能為真人做些什麽以做束修。”朱元璋開心的說道。
“束修就算了,貧道即不缺金銀也不圖富貴。為的就是能給天下蒼生做一點好事罷了。”杜昱說道。
“這……,如此多謝真人!”朱元璋說道。
說罷,他起身鞠躬真心實意的感謝杜昱。
杜昱並沒有扶他,覺得作為改變朱標命運的人自己受得起老朱這一禮。
倒是李文忠和沐英等人看到之後心中頗為不服覺得道士無禮。
朱元璋鞠躬之後,便讓李文忠到後堂通知馬夫人和朱標,讓他到書房前來拜師。
馬夫人讀過那本《明史-太祖本紀》,心中對通玄真人從懷疑到敬畏,但對方說願意收大兒子朱標為徒,她和老朱一樣高興知道杜昱是真有本事之人。
五年時間,一個孩子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杜昱的眼中朱標比起小時候個子長高一截,相貌難看了許多,但不失為一個精氣神十足的孩子,尤其一雙眼睛頗為靈動惹人喜愛。
在朱元璋的介紹下,朱標立刻來到他的身邊俯身便拜,口稱師傅。
杜昱一臉微笑,接過他的拜師茶一飲而盡。
“徒兒,從今天開始你便是我二仙山門下弟子。”杜昱說道。
說罷,他大手一揮從係統空間之中取出一枚玉佩遞了過去。
周圍眾人包括朱元璋都目瞪口呆,心中暗想這通玄真是否為真仙下凡,否則怎麽會隔空取物這樣的仙法。
朱標愣在原地,看了看朱元璋不知道是否應該接下。
“標兒,這是伱師傅贈給你的寶物,還不趕緊謝師。”馬夫人反應對快,立刻說道。
“標兒多謝師傅贈寶。”朱標說道。
杜昱微笑著說道:“徒兒,此物由你師祖親手禱禳有祈福避災之效,今後你戴在身上不可輕易摘下。”
朱元璋和馬夫人聽後大喜,到現在才覺得對方是真心實意收兒子為徒,口中連連道謝。
當天晚上,吳王府擺下拜師宴。
杜昱推脫不過,隻得和老朱對飲幾杯,不過關於今後諸事的發展他卻以手指天閉口不提。
老朱識趣便不再詢問,轉而問起他打算教朱標什麽。
杜昱並沒有把朱標培養成武林高手的想法,讓他學會全真派一些修身功法保持健康的體魄即可。
第二天,朱標被他早早叫起,開始練習基礎樁功。
幾天之後,杜昱便發現朱標習文很有天分,偏偏在習武這方麵天賦奇差無比盡管他十分認真努力,進境卻緩慢無比。
這貨很快變沒了耐心,索性以自身的真氣為引生生的在朱標的體內開辟出氣海丹田,最後為他灌注部分真氣助他熟悉內功的修煉。
物理開掛之後,朱標再學武功就輕鬆不少,一個月之後終於將先天功的行功路線學會不須師傅在旁邊指點就能自行修習,隻不過以他的天賦這輩子恐怕也不會修到多高的境界。
杜昱為確保萬無一失,又在吳王府待了一個月,直到朱標習的純熟之後才留了一封信悄然離開。
他能為倚天世界百姓做的也如此了,朱標在修習先天功之後能確保身體健康無病,希望性格仁慈寬厚的他能善待百姓改變大明命運吧。
杜昱在其他小世界之中處理了大量的事情,做了妥善安置之後他又迴到倚天世界之中靜靜等待新世界的刷新。
迴顧自己在大魏的布置,他又想到了朱元璋,便出山到江湖上打探一番。
現在老朱整合了江南之後實力暴增,已經有爭霸天下的資本短短一年後他便發布檄文聲討張士誠,揭開了驅逐蒙元再造華夏的序幕。
杜昱心中大感安慰,覺得即便自己的出現也沒有改變世界的軌跡,或許老朱在看過自己在真實曆史上的實際之後能做得更好。
不過在他看來,大明走向的改變就在於朱標的死。人都說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是最適合的大明繼承人,在真實曆史中若不是他英年早逝,朱元璋斷然不會在晚年大開殺戒雲雲。
杜昱見過朱標一次不過那是五年之前,算一算現在他應該在十一、二歲,正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時候。
認真思考一番,他覺得想改變老朱的心思怕是很難,倒不如從其兒子身上下手改變他的思想或者讓其壽命再長一些,避免出現靖難之役也能改變倚天世界的走向,或許性格寬仁的朱標能在政策上對百姓寬鬆一些吧。
想到這,閑來無事的他和楊簫琴打了聲招唿,便騎著快馬趕往應天府朱元璋的老巢。
幾天後再度來到應天府的他看著城中的變化心中大為感慨,看來在老朱的治下百姓生活還是要好上一些,至少比終南山附近的西北百姓幸福不少。
隨便找了一家酒店寄宿,他換上一身道袍來到街上,按照當初的記憶趕往元帥府。
地點沒有變,變化的是府門上的牌匾,已經從元帥府改為吳王府。
杜昱正在思考如何進入府中拜訪的時候,忽然眼前一亮,看見一位熟人李文忠。
“文忠兄,多年未見風采更勝往昔啊。”杜昱走上前說道。
“你是?通玄真人!”李文忠大感意外。
當年通玄真人忽然出現又忽然離開神龍見首不見尾,事後他和沐英等人暗中調查多日,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麽有用的消息,沒想到五年之後他竟再次出現。
“正是貧道。”杜昱說道。
“多年未見,真人容顏不改當真是得道高人。”李文忠商業互吹了一波。
“文忠兄莫再客套,這次貧道有事來府上拜訪。”杜昱說道。
“真人,不知能否告知在下所為何事,我也好向吳王通報。”李文忠說道。
杜昱微微一笑,說道:“事關吳王世子,還請文忠兄通稟一番。”
李文忠聽後心中一驚,太知道義父對世子朱標的感情,他知道不是對方的敵手,便拱手施禮讓杜昱稍等,自己快速跑迴府中通稟此事。
朱元璋正在書房之中和劉伯溫等人商議軍中大事,卻見李文忠匆匆趕來在他身邊耳語一番。
聽到當年那位道士再次拜訪,老朱眉頭一皺,那本《明史-太祖本紀》他隻給夫人馬大腳看過,裏麵內容給他的震撼無以複加。
特別是看到朱標早逝多年布置毀於一旦之後,他的心仿佛和另一個時空的朱元璋一樣悲痛萬分。因此他對朱標的保護比以往提了幾個檔次,生怕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當然這本書給他帶來的好處更多,借鑒書中的路線,他的幾步旗走的格外順利和書中一樣,苦戰之後消滅了陳友諒一統江南。甚至他打算按照書中的走勢積蓄力量,率先對付張士誠這個‘東’吳王。沒想到在這個當口,通玄真人竟再次出現,而且說是關於朱標的事情。
朱元璋思忖片刻便暫停與劉伯溫等人的討論,打算親自見一見杜昱。
再說杜昱,當李文忠帶著他再次來到那間書房的時候,看見老朱後行個道家稽首禮。
出於尊重老朱站起來還禮,並沒有擺吳王的架子。兩人寒暄一番之後,立刻談到正事。
“真人,當年贈的那本書讓本王收獲頗豐,還不知該如何感謝。”朱元璋說道。
“王爺不用客氣,你我有緣罷了。”杜昱說道。
“真人說此番前來事關標兒,不知他……。”朱元璋不敢多猜。
“朱王爺不用擔心,那個世界的世子遇難並不意味著這個世界的世子會有事,貧道此番前來是想結個善緣的。”杜昱說道。
“善緣?”朱元璋不明所以。
“正是,算算年紀世子正是學文習武的好年歲,文這方麵江南人才輩出自然輪不到貧道指點,武麽,貧道自問天下難逢敵手。所以這次前來想給世子做個老師,不知朱王爺意下如何?”杜昱問道。
“真人,本王求之不得啊,不知能為真人做些什麽以做束修。”朱元璋開心的說道。
“束修就算了,貧道即不缺金銀也不圖富貴。為的就是能給天下蒼生做一點好事罷了。”杜昱說道。
“這……,如此多謝真人!”朱元璋說道。
說罷,他起身鞠躬真心實意的感謝杜昱。
杜昱並沒有扶他,覺得作為改變朱標命運的人自己受得起老朱這一禮。
倒是李文忠和沐英等人看到之後心中頗為不服覺得道士無禮。
朱元璋鞠躬之後,便讓李文忠到後堂通知馬夫人和朱標,讓他到書房前來拜師。
馬夫人讀過那本《明史-太祖本紀》,心中對通玄真人從懷疑到敬畏,但對方說願意收大兒子朱標為徒,她和老朱一樣高興知道杜昱是真有本事之人。
五年時間,一個孩子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杜昱的眼中朱標比起小時候個子長高一截,相貌難看了許多,但不失為一個精氣神十足的孩子,尤其一雙眼睛頗為靈動惹人喜愛。
在朱元璋的介紹下,朱標立刻來到他的身邊俯身便拜,口稱師傅。
杜昱一臉微笑,接過他的拜師茶一飲而盡。
“徒兒,從今天開始你便是我二仙山門下弟子。”杜昱說道。
說罷,他大手一揮從係統空間之中取出一枚玉佩遞了過去。
周圍眾人包括朱元璋都目瞪口呆,心中暗想這通玄真是否為真仙下凡,否則怎麽會隔空取物這樣的仙法。
朱標愣在原地,看了看朱元璋不知道是否應該接下。
“標兒,這是伱師傅贈給你的寶物,還不趕緊謝師。”馬夫人反應對快,立刻說道。
“標兒多謝師傅贈寶。”朱標說道。
杜昱微笑著說道:“徒兒,此物由你師祖親手禱禳有祈福避災之效,今後你戴在身上不可輕易摘下。”
朱元璋和馬夫人聽後大喜,到現在才覺得對方是真心實意收兒子為徒,口中連連道謝。
當天晚上,吳王府擺下拜師宴。
杜昱推脫不過,隻得和老朱對飲幾杯,不過關於今後諸事的發展他卻以手指天閉口不提。
老朱識趣便不再詢問,轉而問起他打算教朱標什麽。
杜昱並沒有把朱標培養成武林高手的想法,讓他學會全真派一些修身功法保持健康的體魄即可。
第二天,朱標被他早早叫起,開始練習基礎樁功。
幾天之後,杜昱便發現朱標習文很有天分,偏偏在習武這方麵天賦奇差無比盡管他十分認真努力,進境卻緩慢無比。
這貨很快變沒了耐心,索性以自身的真氣為引生生的在朱標的體內開辟出氣海丹田,最後為他灌注部分真氣助他熟悉內功的修煉。
物理開掛之後,朱標再學武功就輕鬆不少,一個月之後終於將先天功的行功路線學會不須師傅在旁邊指點就能自行修習,隻不過以他的天賦這輩子恐怕也不會修到多高的境界。
杜昱為確保萬無一失,又在吳王府待了一個月,直到朱標習的純熟之後才留了一封信悄然離開。
他能為倚天世界百姓做的也如此了,朱標在修習先天功之後能確保身體健康無病,希望性格仁慈寬厚的他能善待百姓改變大明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