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道
諸天首富從水滸傳開始 作者:地獄貓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9章 論道
俞蓮舟借口去詢問師傅的意見這才擺脫控製,不過他的心中驚駭萬分不明白江湖上怎麽會出現這樣一位無名高手,而且還十分年輕,看起來比張無忌也大不了多少。
迴到後堂尚未開口張三豐就發現他臉色不對,於是問道:“蓮舟,方才主持壽宴不是很順利麽,怎麽臉上變顏變色的。”
“師傅,外麵來了位高手不知是何目的想要求見師傅。”俞蓮舟說道。
“高手?比師叔你的武功還高嗎?”張無忌問道。
俞蓮舟雖有些難堪卻是磊落之人,點點頭說道:“比我的武功高,而且不止是一點半點。”
“蓮舟,怎麽迴事?”張三豐問道。
俞蓮舟隨即把方才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連一點細節也沒有放過。
“二仙山?杜伯陽?這兩個名字好陌生啊。”張鬆溪說道。
“我也沒有聽聞過這個名字,按理說比師叔武功高出那麽多的人一定和師祖一樣的江湖前輩,怎麽會那麽年輕?”張無忌說道。
學會九陽真經、乾坤大挪移等神功的張教主自以為勝師叔俞蓮舟不難,但要想悄無聲息的靠近且一手將其控製住,他自問也做不到。
“師兄,這人是怎麽上山的?”張鬆溪問道。
“我好像有點印象,那人送了一尊壽星玉雕光明正大的拜山而來。”俞蓮舟忽然想起自己前些天清點禮物時見過這個名字。
“哦,這樣啊。那就請他到後堂一敘。”張三豐說道。
“師傅,這樣的高手意圖不明……,您可要當心啊。”殷梨亭說道。
“無妨,來者即是客,老夫一把年紀怕什麽。蓮舟,把他請過來吧。”張三豐說道。
俞蓮舟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轉身出了後堂來到大殿之上,抬眼一看杜昱氣定神閑一臉微笑的正在等他。
“杜大俠,我師傅請你後堂一敘。”俞蓮舟說道。
“勞煩俞掌門前麵帶路。”杜昱說道。
俞蓮舟轉身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隨後在前麵引路,再穿過三重院落之後來到一處寬敞的會客廳。
杜昱大大方方的進入會客廳,打量一圈之後對著主位的張三豐施一個道家的稽首禮。
“無量天尊,張真人在下這廂有禮了。”杜昱說道。
“無量天尊,閣下莫非也是道家子弟?”張三豐問道。
“不瞞張真人,在下算是半個道家弟子吧。”杜昱說道。
“幸會幸會,道友請坐。不過二仙山我卻沒有聽過,不知道友能否介紹一番。”張三豐問道。
杜昱坐下後立刻有道童過來奉茶,他品了一口後微微一笑,說道:“二仙山的傳承可以追溯到宋神宗時期與龍虎山天師道有很深的淵源,同樣是道家正宗傳承。隻不過門下弟子稀少且俱在深山清修從不問世事,所以知道的人非常少。”
“原來也是名門正派,不知道友來武當所謂何事?”張三豐快人快語,不想繞圈子。
“簡單的說就是我出山門來俗世曆練,聽聞張真人的武學造詣臻至化境便想前來討教一番,恰逢真人壽誕索性奉上禮物前來拜會。”杜昱說道。
“這麽說道友是來和老朽論道的?”張三豐問道。
“正是,方才聽真人講述五德論心中頗有所感,結合門派內的修道之法收獲良多,因此想與真人交流切磋一番所學,不知真人可否答應。”杜昱問道。
“哈哈,原來道友也對道武合一的理論有興趣,看來吾道不孤。”張三豐笑道。
隨後,兩人便開始從道家采氣開始談起聊的是越來越投機。
張三豐將自己平生所學編繪的《大道論》、《玄要篇》、《無根樹》、《打坐歌》、《玄機直講》中的要義,與杜昱一一交流。
杜昱也不吝惜,將羅真人教給他的道家內丹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等等理論一一道出。
並且講述自己修煉道家內丹法時對武學的提升融合的心得體會,以及地盤、人盤、天盤三種修煉方式對丹田真氣的影響等等。
杜昱的理論多來自於羅真人的教授和自己修煉武功時的體會,張三豐的理論更多是結合生平經曆以及對佛道的理解匯總,方向有所不同卻有殊途同歸之感。
兩人一聊就是幾天幾夜,俞蓮舟等人輪番在旁邊伺候,一方麵照顧師傅的身體,另一方麵也是防止對方有什麽惡意。
在旁聽的時候,他們覺得收獲頗豐甚至對自身的武功都有所啟發,漸漸的對杜昱的印象也好了起來。
數日後,兩人在理論上的交流已經差不多了,杜昱便提出想與張三豐過上幾招。
“老弟,不是老哥不給你麵子。伱看看老哥現在的年級和身體,還能和你這樣的年青人相比麽。比武還是算了,如果老弟你技癢倒是可以和我的徒孫張無忌過上幾招,他是個武學天才正需要你提點一二。”張三豐說道。
一邊俞蓮舟、張鬆溪等人聽後一臉黑線,心中埋怨師傅為老不尊,他們的年紀夠得上杜昱的父輩,師傅卻和人家哥哥弟弟的,讓他們頗覺尷尬。
不過,這麽多天聽杜昱說起修煉的事情,他們又不得不服,常常暗中感歎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不能和張老哥比武略有遺憾,不過與張教主過幾招也可以。”杜昱說道。
張無忌躺著也中槍,但在心裏他還是願意和高手切磋的,畢竟以他現在的武功想找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都難,更何況還是比他強的人呢。
“前輩,請指教。”張無忌拱手施禮,說道。
杜昱搖搖頭,說道:“張教主你我各論各的,不知你還記得終南山下活死人墓裏的楊姐姐?”
“晚輩當然記得,怎麽前輩與楊姐姐相熟?”張無忌問道。
“何止相熟,她現在是我的妻子。所以咱們之間以兄弟相稱即可,不用流於俗禮。”杜昱說道。
“楊姐姐是前輩的妻子,那我豈不是要稱前輩為……。”張無忌說道。
“叫姐夫就行,其實說起來真人與楊家的先祖神雕大俠楊過亦有交情,咱們說是一家人也不為過。”杜昱說道。
“老弟這話沒錯,當年楊大俠的風采至今老朽還印象深刻,武當、峨眉哪一個沒有受過楊大俠的恩惠。”張三豐說道。
“真人,即是一家人,待會和張兄弟較量過後我還有一事相求。”杜昱說道。
“好,等你們比試過後再談。”張三豐說道。
杜昱此行確實是想和張三豐比試一番,不過老道說得也對,他現在都快一百二十歲了動武確實不合適,但能和張無忌交手也可以,畢竟張大教主的武功天下罕有敵手,也是倚天世界中最頂尖的那一批與他交手一樣能印證自己的實力。
想到這,他不再多說整理一下衣衫,來到演武場當中。
張無忌除了麵對女人之外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當即跳入場中擺出鷹爪擒拿手的起手式。
杜昱也不客氣,用出全真派的大北鬥七式與他戰在一處。
“嘭!嘭!嘭!”
雙方拳掌交擊發出沉悶的響聲,兩人都感歎對方的內力之強。
一連數招試探之後,雙方越打越快,各種武功招式都用了出來,並不局限在套路之中。
打著打著,張無忌就發現對方的真氣大氣磅礴陰陽相繼且生生不息,但他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見他皺眉,杜昱笑道:“張兄弟,九陽真經可不止你一人會用。”
張無忌大感意外,但想到對方的傳承甚至出自百年以前,他會九陽真經好像並不奇怪。
俞蓮舟借口去詢問師傅的意見這才擺脫控製,不過他的心中驚駭萬分不明白江湖上怎麽會出現這樣一位無名高手,而且還十分年輕,看起來比張無忌也大不了多少。
迴到後堂尚未開口張三豐就發現他臉色不對,於是問道:“蓮舟,方才主持壽宴不是很順利麽,怎麽臉上變顏變色的。”
“師傅,外麵來了位高手不知是何目的想要求見師傅。”俞蓮舟說道。
“高手?比師叔你的武功還高嗎?”張無忌問道。
俞蓮舟雖有些難堪卻是磊落之人,點點頭說道:“比我的武功高,而且不止是一點半點。”
“蓮舟,怎麽迴事?”張三豐問道。
俞蓮舟隨即把方才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連一點細節也沒有放過。
“二仙山?杜伯陽?這兩個名字好陌生啊。”張鬆溪說道。
“我也沒有聽聞過這個名字,按理說比師叔武功高出那麽多的人一定和師祖一樣的江湖前輩,怎麽會那麽年輕?”張無忌說道。
學會九陽真經、乾坤大挪移等神功的張教主自以為勝師叔俞蓮舟不難,但要想悄無聲息的靠近且一手將其控製住,他自問也做不到。
“師兄,這人是怎麽上山的?”張鬆溪問道。
“我好像有點印象,那人送了一尊壽星玉雕光明正大的拜山而來。”俞蓮舟忽然想起自己前些天清點禮物時見過這個名字。
“哦,這樣啊。那就請他到後堂一敘。”張三豐說道。
“師傅,這樣的高手意圖不明……,您可要當心啊。”殷梨亭說道。
“無妨,來者即是客,老夫一把年紀怕什麽。蓮舟,把他請過來吧。”張三豐說道。
俞蓮舟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轉身出了後堂來到大殿之上,抬眼一看杜昱氣定神閑一臉微笑的正在等他。
“杜大俠,我師傅請你後堂一敘。”俞蓮舟說道。
“勞煩俞掌門前麵帶路。”杜昱說道。
俞蓮舟轉身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隨後在前麵引路,再穿過三重院落之後來到一處寬敞的會客廳。
杜昱大大方方的進入會客廳,打量一圈之後對著主位的張三豐施一個道家的稽首禮。
“無量天尊,張真人在下這廂有禮了。”杜昱說道。
“無量天尊,閣下莫非也是道家子弟?”張三豐問道。
“不瞞張真人,在下算是半個道家弟子吧。”杜昱說道。
“幸會幸會,道友請坐。不過二仙山我卻沒有聽過,不知道友能否介紹一番。”張三豐問道。
杜昱坐下後立刻有道童過來奉茶,他品了一口後微微一笑,說道:“二仙山的傳承可以追溯到宋神宗時期與龍虎山天師道有很深的淵源,同樣是道家正宗傳承。隻不過門下弟子稀少且俱在深山清修從不問世事,所以知道的人非常少。”
“原來也是名門正派,不知道友來武當所謂何事?”張三豐快人快語,不想繞圈子。
“簡單的說就是我出山門來俗世曆練,聽聞張真人的武學造詣臻至化境便想前來討教一番,恰逢真人壽誕索性奉上禮物前來拜會。”杜昱說道。
“這麽說道友是來和老朽論道的?”張三豐問道。
“正是,方才聽真人講述五德論心中頗有所感,結合門派內的修道之法收獲良多,因此想與真人交流切磋一番所學,不知真人可否答應。”杜昱問道。
“哈哈,原來道友也對道武合一的理論有興趣,看來吾道不孤。”張三豐笑道。
隨後,兩人便開始從道家采氣開始談起聊的是越來越投機。
張三豐將自己平生所學編繪的《大道論》、《玄要篇》、《無根樹》、《打坐歌》、《玄機直講》中的要義,與杜昱一一交流。
杜昱也不吝惜,將羅真人教給他的道家內丹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等等理論一一道出。
並且講述自己修煉道家內丹法時對武學的提升融合的心得體會,以及地盤、人盤、天盤三種修煉方式對丹田真氣的影響等等。
杜昱的理論多來自於羅真人的教授和自己修煉武功時的體會,張三豐的理論更多是結合生平經曆以及對佛道的理解匯總,方向有所不同卻有殊途同歸之感。
兩人一聊就是幾天幾夜,俞蓮舟等人輪番在旁邊伺候,一方麵照顧師傅的身體,另一方麵也是防止對方有什麽惡意。
在旁聽的時候,他們覺得收獲頗豐甚至對自身的武功都有所啟發,漸漸的對杜昱的印象也好了起來。
數日後,兩人在理論上的交流已經差不多了,杜昱便提出想與張三豐過上幾招。
“老弟,不是老哥不給你麵子。伱看看老哥現在的年級和身體,還能和你這樣的年青人相比麽。比武還是算了,如果老弟你技癢倒是可以和我的徒孫張無忌過上幾招,他是個武學天才正需要你提點一二。”張三豐說道。
一邊俞蓮舟、張鬆溪等人聽後一臉黑線,心中埋怨師傅為老不尊,他們的年紀夠得上杜昱的父輩,師傅卻和人家哥哥弟弟的,讓他們頗覺尷尬。
不過,這麽多天聽杜昱說起修煉的事情,他們又不得不服,常常暗中感歎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不能和張老哥比武略有遺憾,不過與張教主過幾招也可以。”杜昱說道。
張無忌躺著也中槍,但在心裏他還是願意和高手切磋的,畢竟以他現在的武功想找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都難,更何況還是比他強的人呢。
“前輩,請指教。”張無忌拱手施禮,說道。
杜昱搖搖頭,說道:“張教主你我各論各的,不知你還記得終南山下活死人墓裏的楊姐姐?”
“晚輩當然記得,怎麽前輩與楊姐姐相熟?”張無忌問道。
“何止相熟,她現在是我的妻子。所以咱們之間以兄弟相稱即可,不用流於俗禮。”杜昱說道。
“楊姐姐是前輩的妻子,那我豈不是要稱前輩為……。”張無忌說道。
“叫姐夫就行,其實說起來真人與楊家的先祖神雕大俠楊過亦有交情,咱們說是一家人也不為過。”杜昱說道。
“老弟這話沒錯,當年楊大俠的風采至今老朽還印象深刻,武當、峨眉哪一個沒有受過楊大俠的恩惠。”張三豐說道。
“真人,即是一家人,待會和張兄弟較量過後我還有一事相求。”杜昱說道。
“好,等你們比試過後再談。”張三豐說道。
杜昱此行確實是想和張三豐比試一番,不過老道說得也對,他現在都快一百二十歲了動武確實不合適,但能和張無忌交手也可以,畢竟張大教主的武功天下罕有敵手,也是倚天世界中最頂尖的那一批與他交手一樣能印證自己的實力。
想到這,他不再多說整理一下衣衫,來到演武場當中。
張無忌除了麵對女人之外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當即跳入場中擺出鷹爪擒拿手的起手式。
杜昱也不客氣,用出全真派的大北鬥七式與他戰在一處。
“嘭!嘭!嘭!”
雙方拳掌交擊發出沉悶的響聲,兩人都感歎對方的內力之強。
一連數招試探之後,雙方越打越快,各種武功招式都用了出來,並不局限在套路之中。
打著打著,張無忌就發現對方的真氣大氣磅礴陰陽相繼且生生不息,但他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見他皺眉,杜昱笑道:“張兄弟,九陽真經可不止你一人會用。”
張無忌大感意外,但想到對方的傳承甚至出自百年以前,他會九陽真經好像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