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團練的鄉勇不同,少華山上的嘍囉兵多是脫產士兵。


    光靠杜昱是根本養不起的,所以平時的時候韓伯龍、陳達、楊春三人經常帶人下山劫掠。


    但有他和朱武的約束,山寨把目標放在那些名聲不好的地主豪強和過路商隊的身上。


    一能解決糧草和財務問題,二能壯大聲勢,時不時的在周邊刷存在感能讓杜昱的團練隊伍顯得很有價值,這樣也方便他在周邊村落收取‘保護費’。


    不過朱武在尺度上把握的很好,沒有絲毫要襲擾周邊縣城的意圖,這使得華州府上下官員鬆了口氣,隻當他們是癬疥之疾,閉上眼睛就是天黑裝作看不見。


    相反團練鄉勇並不是脫產的職業士兵,對物資的消耗要小一些,盡管他負擔得起卻也必須向周邊收費,否則不合常理容易惹人猜忌。


    兩條腿走路使得杜昱不知不覺間就擁有了不俗的力量,但想要做大事還遠遠不夠。


    他也不急一邊積蓄力量一邊等待大宋繼續爛下去。


    轉眼過去三個月,隨著年關臨近有不少破產農民走投無路,跑到山寨落草求活。


    少華山在短時間內竟又擴充了三百多人,盡管不全是能打仗的人,卻也能負擔山寨的一些雜活,供養更多的脫產嘍囉兵。


    杜昱一如既往,不是在史家村練兵就是跑到山寨上和朱武等人聚會,偶爾還會跑到華陰縣給汪縣令和新縣尉塞點銀子


    兩個地方官見他如此上道,又真的護住了史家村周邊二三十個村莊,心中同樣非常高興,對他的約束越來越小。


    這天,杜昱閑來無事便坐在火爐邊拿著《水滸傳》品讀起來,說起來最近一段時間沉迷練兵,消耗精力太大他已經很久沒這麽閑了。


    翻到七星聚義,吳用智取生辰綱那一段認真讀了起來。


    讀著讀著杜昱忽然發覺自己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


    尤其是看到入雲龍公孫勝出場的時候,他才想起《水滸傳》其實是一個夾雜著法術的玄幻世界。


    像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鬆打虎之類還算有些邏輯,而公孫勝、喬道清、高廉、樊瑞等等都是道術護體的存在。


    尤其是全書中期,公孫勝簡直開高達一般,什麽五雷天罡正法、請金甲神人之類的法術屢屢出現。


    不知不覺間杜昱腦門上的汗都下來了,這迴心中有些懊悔,怎麽就忘了在係統麵板上自己的職業後麵綴著魔君(未激活)的字樣。


    自己不去梁山泊聚義倒算不得什麽,可若是日後舉事與宋江等人對上,豈不是要吃大虧。


    他在心中暗想,要不去國外搞一把槍?也不知道美式居合能不能幹得過人家的雷法。


    杜昱轉念一想又覺得不靠譜,哪怕是在槍械管理鬆散的鷹醬,一名遊客也無法購買槍支,再說即便是有槍也未必真的能對上人家的道術。


    怎麽辦呢?這貨左思右想。


    “屮,真是糊塗。”杜昱一拍大腿。


    沒記錯的話,在《水滸傳》小說後期,征方臘之後朱武放棄官職跑去和公孫勝修道,他都能去沒道理自己不行啊。


    於是這貨連忙打開小說查找有關羅真人相關的章節,還真給他查到羅真人的道場在九宮縣二仙山。


    想了想,杜昱決定必須要去二仙山走一趟,最好是能跟羅真人學道術,如果能激活魔君當然好,不過也要和公孫勝結交一番。


    想到就做,他對史懷交待一番,以過年放假為由放那些團練士兵迴家。


    然後又到少華山上知會一聲,當然這貨沒說自己是去學道,隻說有事要出趟遠門,讓朱武等人管理山寨的同時注意一下史家村的動靜。


    處理好家中的事,杜昱這才騎上自己那匹好馬,直奔九宮縣二仙山。


    這貨也不是空手去的,在山寨上拿了些金銀不說,還在現代時空買了十幾本道藏作為禮物,而且還特意買了一塊十二時辰的機械手表。


    羅真人會不會喜歡他不知道,但這貨明白伸手不打笑臉人的道理,多送點禮物總有個希望不是。


    路上倒是無事,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貨騎馬跑得太快的緣故,並沒有遇上攔路打劫的。


    到了九宮縣,很快便打聽到二仙山的所在。


    杜昱無心體會風土人情,再酒樓休息一晚第二天便起身趕往羅真人的道場。


    道場並不難找,就在二仙山的半山腰。隻是那裏少有行人,趕路費了些時間。


    盡管已經是深冬時節,山路兩旁蒼鬆依舊翠綠,覆蓋上一層積雪頗有美感。


    牽著馬沿著山路走了二十幾裏,遠遠看見一座道觀。


    從外麵看道觀占地麵積不大,是座依山而建有十幾間精舍的套院。


    門前石階打掃得幹幹淨淨,大門上掛著一幅牌匾,上麵紫虛觀三個字蒼勁有力,整體看起來十分氣派。


    杜昱深吸一口氣,穩一穩心神,這才走上前去叩打門環。


    片刻,從裏麵走出一位青衣小帽的清秀道童。


    見到他先是稽首,然後問道:“居士,來此何事?”


    “小道長,敢問此處可是羅真人的道場?”杜昱還禮,然後問道。


    “正是,居士可是來求見真人麽?”道童問道。


    杜昱點頭,說道:“正是如此,久聞羅真人大名,史進心生向往,因此不願千裏前來求見,還望小道長通融,通稟真人一聲。”


    “通稟自然可以,但見不見居士我可不敢保證。”道童說道。


    “小道長通稟一聲即可,能不能見到真人都是我的緣分。”杜昱一笑,暗中把手一伸把一根小銀條塞到道童手中。


    小道童摸到銀條,低眉一看笑的眉眼都擠在一處,說道:“居士稍等,我這就去稟告真人。”


    說罷,一路小跑迴到道觀之中。


    杜昱來的正是時候,羅真人恰好在道觀中清修沒有下山遊曆。


    得知有人不遠千裏來拜訪,他也想見一見。於是,讓道童把‘史進’請進道觀。


    在道童的引領下,杜昱來到紫虛觀的後堂,隻見一位鶴發童顏一身仙風道骨的老者坐在上首。


    確實符合水滸傳中描述他的讚詩:星冠攢玉葉,鶴氅縷金霞。長髯廣頰,修行到無漏之天。碧眼方瞳,服食造長生之境。每啖安期之棗,曾嚐方朔之桃。氣滿丹田,端的綠筋紫腦。名登玄,定知蒼腎青肝。正是三更步月鸞聲遠,萬裏乘雲鶴背高。


    杜昱趕緊躬身施禮,說道:“見過真人。”


    羅真人也打量他片刻,說道:“居士不必多禮,不知千裏來尋所為何事?”


    “不瞞真人,我行走江湖的時候聽聞真人傳說心中拜服,想我也有求道之心便厚著臉皮打算前來拜師學藝,不知是否有此緣分。”杜昱說道。


    “這……。”羅真人沉吟片刻。


    杜昱趕緊說道:“真人,我確實真心求道。”


    “我觀居士身上殺伐之氣甚重,為何轉而修道呢。道家清心寡欲,與居士並不相合啊。”羅真人說道。


    “習武是為防身,如今世道不濟為求自保,但我心向道還請真人教我。”杜昱說道。


    “居士塵緣未了,何必強行出家呢。”羅真人說道。


    “不敢欺瞞真人,在下想學些真本事。若真人肯教,願為您重修道場。”杜昱說道。


    說罷,未等羅真人說話,他便從將身後背的包裹拿過來,隻打開一角便見裏麵是一包金銀。


    “居士何必呢,有此錢財也夠你逍遙了。”羅真說道。


    杜昱說道:“我知金銀乃凡俗之物必不入真人法眼,便費勁心思收集一些道藏還請真人過目。”


    說罷,他便從包裹低層取出十幾本線裝書遞了過去。


    羅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首富從水滸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地獄貓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地獄貓神並收藏諸天首富從水滸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