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長卿閉關了。


    如今的陳盛澤和玄玉兒,兩人的啟蒙也基本算是進入正軌。


    隻是玄玉兒的教育沒有教材,所以姬長卿決定閉關,為玄玉兒編寫教材。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課程的教材,編寫都需要集中精力,語文還好,物理、化學一類,姬長卿沒有絲毫頭緒。


    小學語文,主要教學生學會漢語拚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掌握常用詞語;


    學習寫毛筆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聽人說話,能理解內容;


    學會說普通話,能清楚明白地表達意思;閱讀程度適合的書報,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做到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思想健康;能寫常用的應用文


    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但這是他那個時代的教學大綱,姬長卿針對大宋的特點,對其作出了修改調整。


    能讀會寫是基本要求,但在此基礎上,姬長卿要求玄玉兒能寫論文、文言文。


    小學語文教材中,姬長卿編入了這個時代的《韻律》,又加入了常識科普、標點符號,還選擇了幾篇優秀的古文作為閱讀理解。


    在數學教材之中,姬長卿將阿拉伯數字排列對應、符號,單位也進行了標準規定。


    古代的計量單位過於混亂,漢代的一斤與大宋的一斤出入較大,這導致了各方都可以利用計算差,謀取利益。


    大概自夏朝起,華夏文明就以成年男子拇指與中指張開的末端距離作為一尺,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一拃。


    這樣定義出來的一尺是因人而異的,隻有在一些工程當中才會製作標尺準繩來控製誤差。


    不同身高的人的一拃長度分布,單位厘米


    這方麵精通建造巨型奇觀的古埃及走在了前麵,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製作了已知最早的長度標準物。


    埃及人也明白降低誤差的重要性,特地選用了質地堅硬的花崗岩做為材料。


    隻不過長度標準的選取就顯得有些任性了,是取法老小臂拐肘處到中指末端的距離,稱作腕尺。


    雖然選取大眾的平均值作為標準會更合理更方便,但不管怎麽說埃及人好歹最早規定了全國統一的標準。


    而英國人,到了中世紀末期都還在沒有一個準確的長度標準。


    他們最常用的長度單位英寸,也是整個英製單位的基礎之一,最早被定義為拇指的寬度。


    後來,英國人也漸漸覺得這種隨意的定義會導致“一百個人眼裏有一百種英寸”,不利於英國的和諧統一。


    於是在1324年,愛德華二世下定決心將一英寸重新定義為一穗大麥上最大的三粒麥子相接的長度。


    終於成功地把局麵扭轉為“一百片麥田裏有一萬種英寸”。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英尺的定義上。


    英尺的英文寫法是foot,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腳掌的長度,在19世紀以前可以是25厘米到33.5厘米之間的任意長度。


    那個年代的“七尺男兒”可以是175厘米的正常身高,也可以是235厘米的恐怖巨人。


    德國人很不爽英國人的這種隨意,他們想到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在16世紀的時候,德國人隨機找了16個從教堂裏出來的男子,測量他們的腳長,把求出的平均腳長,並以此作為英尺的標準。


    除此之外,英製單位的混亂還體現在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上。


    我們現在用的單位大多都滿足一定規律的換算關係,十進製甚至不需要計算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換算。


    但英國人就沒有那麽規矩了,他們的英寸、英尺、碼是單獨定義的。


    一英寸是三粒麥子的長度,一英尺是腳的長度,一碼是亨利一世國王的鼻尖到指尖的距離。


    後來為了方便才湊成了1碼=3英尺=36英寸的關係。


    這種混亂同樣也存在於重量、麵積等單位上。


    混亂的局麵最終是靠法國人終結的。


    1790年,法國已經經曆了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思潮,此前依靠人體部位或常見物定義的計量單位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了。


    於是法國科學院建議以地球作為標準物重新定義基本長度單位,以通過巴黎的子午線四分弧長的一千萬分之一定義新的長度單位米。


    說起來輕巧,可實際測量卻並不容易。


    法國人花了整整7年的時間才量出了穿過敦刻爾克到巴塞羅那那條子午線的弧長。


    並且用鉑製作了一根標準米尺作為標準參照物,稱作米原器。而這時候英國人甚至還沒有給出英尺的標準長度。


    製定標準的計量單位,不僅是為了計算方便,同時也有利於科學發展。


    姬長卿打算先從重量單位入手,畫出了後世科學常用的天平。


    天平依據杠杆原理製成,在杠杆的兩端各有一小盤,一端放砝碼,另一端放要稱的物體,杠杆中央裝有指針,兩端平衡時,兩端的質量相等。


    根據紙草書的記載,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埃及人就已經使用天平了,還有人說,這個時間還要早,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古埃及的天平雖然做的很粗糙,但是已經有了現代天平的輪廓,成為現代天平的雛形。


    古代的一種衡器,產生較早,到春秋晚期,天平和砝碼的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精密。以竹片做橫梁,絲線為提紐,兩端各懸一銅盤。後因天平秤重物比較麻煩,改為“銓”,稱量小物時才用天平。


    雖然我國古代早就有較為精準的權衡,但做科學實驗,計量單位當然是越精準越好。


    姬長卿畫了草圖,陳漢平自然會命人做好,姬長卿所定製的天平是由木製的,它的左右兩邊則是用繩子束縛著的托盤。


    天平製好了,但砝碼卻是難以精準。


    要知道大宋的稱是十六進製的,它的一斤卻是讓姬長卿和無數匠人頭疼不已。


    科學就是這樣,以現有條件,大宋的匠人,隻能憑借著自己的技藝,按照姬長卿的要求,一點一點的精準砝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文華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子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子夢並收藏大宋文華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