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吧。以秦經紀的功力,哪需要泡了喝才知道。


    拈在手裏聞聞,看看,搓搓,就能準確判斷出是哪裏的哪種茶,新茶還是陳茶,大概什麽價格。


    不過呢,對李景隆這種新人,學品茶也沒有錯。


    喝多了自然就知道好壞了。


    李景隆說:“我品了這麽久了,是不是該教我不同茶的定價了。”


    梁經紀:“哎呀,還有幾日過年放假了。不如明年再來。不然教你一點點,過了年又忘光了。你要想學,這幾日在大廳裏看看茶商手裏的茶和定價就行。”


    李景隆覺得有道理。


    看茶商們已經定了價的貨物,不也是學習麽。


    他到了大廳裏,瞬時發現自己每日品那麽多茶是有道理的。


    官牙局每日少的時候有十幾個,多的時候有二三十個各地的茶商來交易。


    他本以為自己出身大戶人家,什麽好茶都喝過,對茶葉算是比較了解的。


    現在才發現,他知道的隻是冰山一角。


    茶葉光大類就有: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黑茶、白茶和黃茶。


    江南人喜歡喝綠茶和花茶,特別是綠茶。


    所以官牙總局裏交易的茶葉以這兩種居多。


    可是光綠茶就有:眉茶、灘茶、韶峰、曬青、秀眉、蕊眉、鬆針、毛峰、雀舌、蓮芯、龍芽、麥顆、洞庭碧螺春、峨眉竹葉青、等等一百多種。


    他看了幾日,頭昏腦漲。


    嗯,雖然都過了眼,可惜一個都沒記住……


    可是這些經紀是怎麽記住這麽多東西的。


    而且他注意到了,雖然每個經紀各有所長,負責一類商品,但是並不是隻專一類,而是所有門類都要了解。


    領班就更加了,十個領班,個個都像一本門類大全。


    這麽做,是為了萬一某一個人出意外,也不會影響官牙局的運行。


    他不知道的是。其實每隔一段時間,所有人都要輪崗。


    意思就是不讓一個經紀在一個類別幹太久,也不讓一個領班總領著同一班經紀。


    目的是防止出現之前那樣經紀跟賣家,和領班串通的情況。


    畢竟私下動手腳搞名堂,不能保證下次輪崗換了一撥人對方不告訴別人。


    官牙局放假,朱柏給所有人發獎金,也給李景隆發了一個月獎金,意思了一下。


    這家夥雖然沒有促成交易,總算是沒搗亂,可喜可賀。


    李景隆感激涕零:叔,你對我真是太好了。


    天天請我喝茶,治好了我尿不出來的毛病,還給我發獎金。


    -----


    朱文正到達南昌府的時候,已經臨近小年。


    他把老朱賜的宅子整理了一下,就下帖子請南昌府衙的一眾官員到府上喝茶。


    雖然他隻是個千戶,可畢竟是老朱的親侄子,是皇族,所以官員們都不敢怠慢,一招即來。


    朱文正親自站在門口迎接,跟官員們相互寒暄問候後,迎他們去花廳裏喝茶。


    按照官場老規矩,大家坐下來,先自報家門,簡單講述仕途經曆。


    江西承宣布政司的三司長官都是熟人。


    南昌知府和知縣都是今年科舉的進士,也才上任不過半年。


    嗬嗬,這幾個熟人好說。


    兩個毛頭小子就更不怕了。


    朱文正暗暗冷笑。


    朱文正說了幾句閑話,切入正題:“皇上叫本王來鎮守南昌。辰州才反叛過,難保江西的蠻夷以後不反叛,所以本王打算打造些新的兵器。”


    老朱不給,他就自己來。


    當年打天下的時候,也是靠搶和征收來自給自足。


    那些官員也不知道是沒聽懂還是裝傻,隻管點頭:“應該的應該的。”


    朱文正又說:“可是打兵器是要銀子的。想必大人們也知道,就靠衛所屯兵種糧壓根不夠。”


    他望著知府和兩位承宣布政使。


    左承宣布政使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歎氣:“唉,江西是個窮地方。”


    右承宣布政使忙附和:“是的。不像江南,有漕運有鹽業。”


    就知道你會哭窮。


    朱文正暗罵然後說:“本王知道江西的情況。本王也不打算與民爭利。造兵器主要是在買銅鐵礦上花的銀子多。本王有人,可以自己挖銅鐵礦。”


    左右承宣布政使都暗暗倒吸冷氣。


    媽呀,這個銅鐵礦可是朝廷專門派人掌控的。


    私自開采等同謀逆。


    可是朱文正是老朱的侄子。


    老朱也許不介意呢?


    他們兩個交換了個眼神,不出聲。


    朱文正又說:“皇上不能下旨明確同意本王開采銅鐵,畢竟這個口子一開就不好辦。不過本王出來之前,他是默許了的。”


    左承宣布政使說:“按朝廷的規製,衛所歸都指揮司管轄。”


    右承宣布政使也說:“就算出了刑案,也是提刑按察使司來管。”


    那意思就是“我隻管收賦稅。別的管不了。跟我說沒用。”


    都司和藩司兩位長官都抿嘴:你特麽甩鍋摔得太急切了。


    朱文正接著說:“本王知道你們管不了衛所的事,也不會不叫大人們為難。你們隻需裝聾作啞,若是有人問,便說不知道。本王叫你們來隻是怕不提前打個招唿,有人亂說話,給大家找不痛快。”


    所有人這會兒才完全明白過來:這是把我們叫過來封口啊。


    都指揮使這才說:“隻要皇上不怪罪,本官自然沒意見。”


    提刑按察使司也說:“沒人來告就沒事。”


    嗬嗬,你就挖唄。


    我們肯定不會主動來找你的麻煩。


    反正出了事,老朱不生氣,就是家事。


    老朱要生氣,那我們肯定更不會幫你背鍋。


    他們這樣,知府和知縣隻能拱手:“我們聽三位大人的。”


    朱文正放心了,笑了笑:“以後在這塊地界上低頭不見抬頭見。大家一起發財多好。”


    朱文正急不耐的,就開始叫人去挖銅鐵礦。


    除了自己打兵器,多了的,就賣了。


    老朱一直對銅鐵管製很嚴。民間一把菜刀都賣得很貴。


    所以朱文正的銅鐵礦壓根不愁賣。


    朱文正每日吃香喝辣,穿金戴銀,左擁右抱好不快活。


    他覺得銅鐵礦利潤太薄,又開始挖金銀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