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抓耳撓腮,最後寫了個折子給老朱。


    朱標說幫他看看改改,他還不讓。


    這會兒,老朱拿到奏折一邊看一邊笑:“臭小子,寫了一堆什麽亂七八糟的。”


    朱標等老朱看完接過一看:炭筆在紙上畫了方框,箭頭,似乎是個圖,可是跟他們平時看到的畫著花鳥魚蟲器皿的畫又不太一樣。


    朱標笑:“雖然不甚美觀,可是一目了然,很清楚。”


    朱柏立刻神氣了:“還是大哥識貨。”


    老朱氣笑了:“臭小子,你就光自己鬼畫符畫得開心,有沒有想過聖旨是要念給天下人聽的。你這個圖雖然看得清楚,可是不方便念出來。總不能抄幾百份,一人一份吧。”


    朱柏歪頭想了想:確實。他隻想著向老朱匯報,卻沒想過老朱要頒布下去。


    老朱說:“拿迴去,重寫。隻需寫文字。你寫完念給富貴聽。要是他能聽明白,你才準交上來。”


    朱柏垂頭喪氣拿迴了奏折。


    老朱說:“你用的這個是什麽筆,看著挺不錯的。”


    誒,機會來了。


    朱柏忙從懷裏拿了一個黃銅做的小長匣子打開,倒了一支小木棍和一卷紙出來:“這個,叫鉛筆。我自己做的。不用蘸墨水,隨時都能寫。我帶在身上,方便記點東西。”


    主要是兵馬司和官牙局的事請太多太雜,他不記下來,很容易漏掉。


    他把那小長匣子邊上一按,那匣子就散開攤平成了一個小板子,然後就可以墊在上麵寫字。


    寫完一卷,小板子又成了個帶蓋子的匣子。


    老朱拿起筆才看到裏麵原來夾著個炭條,說:“很好,咱收了。”


    然後連黃銅匣子帶紙和筆一起收起來了。


    見朱柏瞪著他,老朱眯眼望著他:“怎麽?連這點東西都不舍得給你爺嗎?”


    朱柏眨眨眼,咧嘴一笑:“沒有,父皇也要過生日了,兒臣正打算送這個給父皇做生日禮物呢。”


    老朱忍不住笑了:“小滑頭,轉向轉得還挺快。”


    他隨手從桌上拿起一個做工精致的木盒子遞給朱柏:“你大哥和你一人一份。”


    “什麽好東西。”朱柏笑嘻嘻接過,然後笑容凝結在臉上。


    筆墨紙硯......


    他最討厭的東西。


    不過這個盒子倒是不錯。


    他把裏麵東西掏出來,把盒子在手裏翻來覆去的看。


    海南黃花梨的,色澤瑩亮如金,還帶鬼臉紋,這要是放到以後沒有十幾萬下不來。


    朱標被他臉上神色變幻逗笑了,說:“別小看這四樣東西,外麵萬金難求。”


    “吼。”


    朱柏很驚訝,這才仔細看了看那幾樣東西。


    沒看出什麽好來......


    朱標溫聲細語地給他解釋。


    筆是白玉杆狼毫宣筆。尖圓齊健兼全,筆杆晶瑩剔透,仿竹子樣式。握在手裏,冬天溫潤夏日涼爽。筆身上刻了“兼聽”。


    墨條是牛舌形,不過巴掌大,黑底包金。一麵雕了百駿圖和“勤學”,一麵刻了“洪武龍香”四個字。不但沒有油墨氣息,還有一股淡淡香氣。


    紙是涇縣金粉宣紙,平滑無痕,細膩如蛋白,有“禦製”暗紋。


    硯台是安徽歙縣的歙硯,也隻比巴掌略大,扣之聲如金玉,撫之潤若凝脂。上麵刻了“多思”兩個字。


    聽朱標解釋完,老朱有些得意:“這四樣都是我們老家安徽產的。你們拿著它們也好好做些經天緯地的文章,政令,時刻記得我們老朱家是從如何才有今日的。”


    且不說這東西值不值錢,老朱著實是費了些心思的。


    朱柏和朱標忙鄭重迴禮:“兒臣一定銘記在心。”


    -----


    從書房出來,朱標笑著對朱柏說:“十二弟,你那個什麽鉛筆和筆筒也給大哥弄一個。我平日也帶在身上好記些東西。”


    朱柏:“行,我做了叫人給大哥送來。我還有做了其他的小文具,大哥都用用看好不好用。有什麽意見建議麻煩告訴我。”


    朱標笑:“虧得你還有這心思。”


    他搓著手想:太好了。這一套東西得了朱柏和老朱的肯定,我就可以大批量生產在我的經書店裏賣了。隻要我跟他們兩都用起來,就是最好的廣告,很快整個應天甚至是全國的文人墨客都會人手一份。


    朱柏和朱標在街上巡視,看拆房修房聽人匯報的時候,都會時不時掏出這個黃銅匣子,瀟灑展開,寫幾個字,再合上。


    很快,城裏的人都在打聽,那是個什麽寶貝,然後大家就在朱柏的經書店裏看到了一模一樣的東西。


    按照檔次分了四種:分別是一兩,五兩,十兩和二十兩銀子一套。


    四款匣子上都刻著:湘王親製,禦用同款。


    隻是分別用銅銀玉金四種材質製成。


    昨日還無人問津的幾個鋪子門口一下都擠滿了來看熱鬧的人。


    本來大家看著價格心裏都在嘀咕:“好貴。”


    可是有人直接甩了銀子在櫃台上:“夥計,給我十個銀的。”


    夥計:“不好意思,每個人限購兩個。超過三個,要漲價一倍。”


    那人:“加加加,趕緊給我。”


    圍觀的人一看:“臥槽,對啊。可以囤貨炒賣啊。”


    有人把銀子直接往裏扔:“給我十個銅的,加價也要。”


    “我也要十個銅的。”


    夥計:“銅的沒有了。”


    “給我十個銀的!!”


    “我要二十個銀的。”


    “銀的也沒有了。”


    “還有什麽,都給我。”


    “後麵的別擠了,沒了,明日會補貨。請各位明日趕早。”


    圍觀的人罵罵咧咧:“怎麽這麽快。才站了半柱香時間,就沒了。”


    “去他家別的鋪麵看看。”


    結果城中朱柏所有的鋪麵都賣斷了貨。


    朱柏的小作坊已經在日夜加班做了。


    還有好多外地客商來問:“那個湘王特製文具能不能批發。”


    夥計說:“能啊,不過要等,可以先下定。”


    一個作坊做不過來,朱柏又買下了另外三個作坊,同時加班做。


    他交代工匠雖然訂單多,可一個工序都不能馬虎,務必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每日朱柏的店鋪裏都是熙熙攘攘,銀子叮當作響的往櫃台裏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