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祖孫三人
大明:洪熙之虎朱高燧 作者:森海鼠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房中,朱棣的話讓眾人瞬間沉默了。
晉王朱棡不可置信地看著他,剛要說話就瞥見自己家老子的眼神,瞬間閉嘴。
朱元璋看著下麵的老四,渾濁的雙眼陡然淩厲。
“噗通。”
朱標、朱棡、朱高燧以及坐著的朱允炆都跪了下來。
“吵吵鬧鬧,像什麽樣子!我讓老大問話,你們就老老實實迴答。”
“現在這是幹什麽?嗯!”
“嘭。”
眾人在這一刻感受到了來自朱元璋的威壓,全都以首抵地,不敢有絲毫動作。
從朱元璋說話開始,朱高燧便覺得整個書房中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
這一刻,那種血腥氣達到了頂峰。
悄悄咽了咽唾沫,他此刻真正感覺到了什麽叫恐怖。
這種令人窒息的感覺隨著朱元璋的沉默逐漸加劇,包括朱標在內,所有人都慢慢地滲出汗來。
不去理會這些趴在地上的兒子、孫子,朱元璋繼續低頭批閱奏疏。
半晌,他才開口。
“老四。”
“兒臣在。”
“把頭抬起來。”
聞言將頭抬起,朱棣望著朱元璋。
雖然此刻父親沒什麽表情,但他從那雙眼睛裏讀到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正在這時,朱元璋忽然眼含笑意,拿手指點了點老四。
“這些兒子裏,你是最像我的,但也是最不像我的。”
“爹……”
朱元璋擺擺手,示意老四繼續聽著。
“爹知道你想要什麽。這次北元的事情,辦的不錯。”
“放心。有些東西是你的,別人搶不走,誰來都沒用。我老了,但眼睛還沒花。”
朱棣心中一突,趕忙再次叩首。
“乖孫。”
“皇爺爺。”
“過來扶爺爺一把。”
朱允炆趕忙起身,低頭來到朱元璋身邊。
朱元璋抓起他的手,一步一步來到眾人麵前。
“孩子的事情讓他們自己解決,你們這些做叔叔伯伯的跟著摻和個什麽勁?”
“可是,爹!”
朱棡聞言抬手,卻對上了朱元璋平靜的眼神。
“是,兒臣明白。”
“好了,都下去吧。”
聽到皇爺爺如此說,朱高燧心中長出一口氣。
看來這是高拿輕放了。
餘光瞥見爹和晉王站起身,他這才慢慢爬起,轉身去扶朱高熾。
等眾人全部站起,朱高燧與二哥一左一右扶著大哥,三兄弟跟著眾人向朱元璋行禮。
“爹(皇爺爺),兒臣(孫兒)告退。”
轉過頭,三人正要離開。
“高燧啊,你留一下。爺爺有話和你說。”
瞬間,朱高燧感覺汗毛炸起,茫然地迴頭,剛要迴答。
卻見朱高煦已經護在了自己身前。
“嘿嘿,皇爺爺,老三他不懂事,你有什麽事和我說行不?”
朱高熾也在這時用自己身體擋住朱高燧。
朱元璋看著這一切,心中微歎:老四有群好兒子啊。
橫了眼朱高煦,這個有些無賴的孫子,從前自己一直很不喜歡。
現在看來也不是那麽一無是處的。
於是他故作生氣地道:“我又沒叫你,你插什麽話,老四!”
“兒臣明白。”
朱棣趕忙來到朱高煦麵前,上去就是一腳。
“出去!”
接著拉起朱高熾的手,見大兒子麵色猶疑,朱棣手上稍稍用力,對著他點點頭。
收到來自父親的信息,朱高熾衝朱高燧點點頭,這才出去。
朱元璋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不禁嘴角含笑。
等到眾人離開,他勾勾手。
“高燧,到爺爺這來。”
一手牽著一個孫子,向著花園走去。
一路上,朱元璋也不說話,隻是不時看著前方。
等到三人來到湖中涼亭,朱元璋這才鬆開二人。
此時這裏早已經有太監布置好茶水、瓜果、糕點。
朱元璋挑了個地坐下,拍了拍左右。
“來,允炆、高燧,坐。”
等到兩人坐定,朱元璋便拿起了兩塊點心。
“一人一塊,吃吧。”
“謝皇爺爺。”
朱高燧沉默著吃著點心,忽然感覺哪裏不對。
娘嘞,這不是我讓老爹送來的嗎?
偷眼看向朱元璋,卻發現他正在看自己。
“咕嚕。皇爺爺。”
“怎麽了?不好吃嗎?不應該啊,這都是按照你送來方子做的。”
春風拂過他的背,朱高燧感覺到的是陣陣涼意,不知何時身後已經滿是汗水。
朱元璋見他如此也不理會,隻是嗬嗬一笑,拿起塊糕點吃著。
此刻他仿佛變成了尋常老人,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拿著糕點,細嚼慢咽,仿佛這是人世間最好的東西。
吃完後將掌心的碎渣全部送進口中,拿去茶杯飲上一口。
“皇上。”
邊上的宦官王義喚了一聲,指了指自己的下巴。
“哦。”
將胡子上的殘渣放進口中,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這才轉頭看著朱高燧。
“嗬嗬,皇爺爺有那麽嚇人嗎?”
“哈哈,沒有。皇爺爺和藹可親,是孫兒膽小。”
強忍著顫抖的衝動,朱高燧笑著應答。
“哈哈,你這小子。和老四小時候一模一樣。”
說著他撫著胡須,看著遠處湖麵逐漸陷入迴憶。
“老四出生那會兒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陳友諒剛剛攻陷太平,眼看著就要來攻打應天了。”
“軍情緊急啊,我連看他們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就得趕赴前線去指揮。”
“那段日子真是不容易啊。要是沒記錯,到至正二十七年我才有功夫給他們哥幾個取名字。”
說到這,朱元璋眼神裏滿是光彩,朱高燧不知不覺間也沉浸在他的講述中。
“我記得當時他們都說要辦得隆重一點,可我不同意。那時候還打仗呢,哪來那麽多講究,勞民傷財,還不如好好想想怎麽快點結束亂局,讓百姓早點過上太平日子。”
“皇爺爺心係百姓,百姓自然心係皇爺爺。”
朱允炆適時送出感慨,引得朱元璋發笑。
“嗬嗬,你呀你呀。”
笑罷,朱元璋繼續撫須感歎。
“別看爺爺現在老了,可記性半點不差。還記得那天是臘月二十四,我祭告先祖給他們哥幾個起名。”
“維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禮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
聽著朱元璋低聲迴憶,朱高燧仿佛也迴到那日,給父親取名的時候。
不知不覺間他開始跟著低聲念誦。
“自舉兵渡江以來,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次曰樉,曰,曰棣,曰橚,曰楨,曰榑,從孫一人曰煒,敢告知之。”
晉王朱棡不可置信地看著他,剛要說話就瞥見自己家老子的眼神,瞬間閉嘴。
朱元璋看著下麵的老四,渾濁的雙眼陡然淩厲。
“噗通。”
朱標、朱棡、朱高燧以及坐著的朱允炆都跪了下來。
“吵吵鬧鬧,像什麽樣子!我讓老大問話,你們就老老實實迴答。”
“現在這是幹什麽?嗯!”
“嘭。”
眾人在這一刻感受到了來自朱元璋的威壓,全都以首抵地,不敢有絲毫動作。
從朱元璋說話開始,朱高燧便覺得整個書房中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
這一刻,那種血腥氣達到了頂峰。
悄悄咽了咽唾沫,他此刻真正感覺到了什麽叫恐怖。
這種令人窒息的感覺隨著朱元璋的沉默逐漸加劇,包括朱標在內,所有人都慢慢地滲出汗來。
不去理會這些趴在地上的兒子、孫子,朱元璋繼續低頭批閱奏疏。
半晌,他才開口。
“老四。”
“兒臣在。”
“把頭抬起來。”
聞言將頭抬起,朱棣望著朱元璋。
雖然此刻父親沒什麽表情,但他從那雙眼睛裏讀到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正在這時,朱元璋忽然眼含笑意,拿手指點了點老四。
“這些兒子裏,你是最像我的,但也是最不像我的。”
“爹……”
朱元璋擺擺手,示意老四繼續聽著。
“爹知道你想要什麽。這次北元的事情,辦的不錯。”
“放心。有些東西是你的,別人搶不走,誰來都沒用。我老了,但眼睛還沒花。”
朱棣心中一突,趕忙再次叩首。
“乖孫。”
“皇爺爺。”
“過來扶爺爺一把。”
朱允炆趕忙起身,低頭來到朱元璋身邊。
朱元璋抓起他的手,一步一步來到眾人麵前。
“孩子的事情讓他們自己解決,你們這些做叔叔伯伯的跟著摻和個什麽勁?”
“可是,爹!”
朱棡聞言抬手,卻對上了朱元璋平靜的眼神。
“是,兒臣明白。”
“好了,都下去吧。”
聽到皇爺爺如此說,朱高燧心中長出一口氣。
看來這是高拿輕放了。
餘光瞥見爹和晉王站起身,他這才慢慢爬起,轉身去扶朱高熾。
等眾人全部站起,朱高燧與二哥一左一右扶著大哥,三兄弟跟著眾人向朱元璋行禮。
“爹(皇爺爺),兒臣(孫兒)告退。”
轉過頭,三人正要離開。
“高燧啊,你留一下。爺爺有話和你說。”
瞬間,朱高燧感覺汗毛炸起,茫然地迴頭,剛要迴答。
卻見朱高煦已經護在了自己身前。
“嘿嘿,皇爺爺,老三他不懂事,你有什麽事和我說行不?”
朱高熾也在這時用自己身體擋住朱高燧。
朱元璋看著這一切,心中微歎:老四有群好兒子啊。
橫了眼朱高煦,這個有些無賴的孫子,從前自己一直很不喜歡。
現在看來也不是那麽一無是處的。
於是他故作生氣地道:“我又沒叫你,你插什麽話,老四!”
“兒臣明白。”
朱棣趕忙來到朱高煦麵前,上去就是一腳。
“出去!”
接著拉起朱高熾的手,見大兒子麵色猶疑,朱棣手上稍稍用力,對著他點點頭。
收到來自父親的信息,朱高熾衝朱高燧點點頭,這才出去。
朱元璋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不禁嘴角含笑。
等到眾人離開,他勾勾手。
“高燧,到爺爺這來。”
一手牽著一個孫子,向著花園走去。
一路上,朱元璋也不說話,隻是不時看著前方。
等到三人來到湖中涼亭,朱元璋這才鬆開二人。
此時這裏早已經有太監布置好茶水、瓜果、糕點。
朱元璋挑了個地坐下,拍了拍左右。
“來,允炆、高燧,坐。”
等到兩人坐定,朱元璋便拿起了兩塊點心。
“一人一塊,吃吧。”
“謝皇爺爺。”
朱高燧沉默著吃著點心,忽然感覺哪裏不對。
娘嘞,這不是我讓老爹送來的嗎?
偷眼看向朱元璋,卻發現他正在看自己。
“咕嚕。皇爺爺。”
“怎麽了?不好吃嗎?不應該啊,這都是按照你送來方子做的。”
春風拂過他的背,朱高燧感覺到的是陣陣涼意,不知何時身後已經滿是汗水。
朱元璋見他如此也不理會,隻是嗬嗬一笑,拿起塊糕點吃著。
此刻他仿佛變成了尋常老人,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拿著糕點,細嚼慢咽,仿佛這是人世間最好的東西。
吃完後將掌心的碎渣全部送進口中,拿去茶杯飲上一口。
“皇上。”
邊上的宦官王義喚了一聲,指了指自己的下巴。
“哦。”
將胡子上的殘渣放進口中,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這才轉頭看著朱高燧。
“嗬嗬,皇爺爺有那麽嚇人嗎?”
“哈哈,沒有。皇爺爺和藹可親,是孫兒膽小。”
強忍著顫抖的衝動,朱高燧笑著應答。
“哈哈,你這小子。和老四小時候一模一樣。”
說著他撫著胡須,看著遠處湖麵逐漸陷入迴憶。
“老四出生那會兒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陳友諒剛剛攻陷太平,眼看著就要來攻打應天了。”
“軍情緊急啊,我連看他們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就得趕赴前線去指揮。”
“那段日子真是不容易啊。要是沒記錯,到至正二十七年我才有功夫給他們哥幾個取名字。”
說到這,朱元璋眼神裏滿是光彩,朱高燧不知不覺間也沉浸在他的講述中。
“我記得當時他們都說要辦得隆重一點,可我不同意。那時候還打仗呢,哪來那麽多講究,勞民傷財,還不如好好想想怎麽快點結束亂局,讓百姓早點過上太平日子。”
“皇爺爺心係百姓,百姓自然心係皇爺爺。”
朱允炆適時送出感慨,引得朱元璋發笑。
“嗬嗬,你呀你呀。”
笑罷,朱元璋繼續撫須感歎。
“別看爺爺現在老了,可記性半點不差。還記得那天是臘月二十四,我祭告先祖給他們哥幾個起名。”
“維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禮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
聽著朱元璋低聲迴憶,朱高燧仿佛也迴到那日,給父親取名的時候。
不知不覺間他開始跟著低聲念誦。
“自舉兵渡江以來,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次曰樉,曰,曰棣,曰橚,曰楨,曰榑,從孫一人曰煒,敢告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