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關於現階段大明的閑聊雜談(本章不收費)


    大明建立初期還是沿襲的元代舊製。


    先後在全國設立嶺北行省、遼陽行省、陝西行省、河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雲南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征東行省等十一個行省,不過征東行省(高麗國)與其他行省不同,擁有更高自治權,故而又通常認為隻有十個行省。


    行省就類似於如今的各個省份。


    各行省一般設平章政事兩人(從一品),為最高行政長官。


    除地方外,則是中央了。


    中央設中書省(最高行政機關、腹裏)、樞密院(最高軍事管理機關)、禦史台(最高監察機關)、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管轄西藏、青海等地區)。


    中書省也就是大明最高的行政部門,負責總理全國政務,類似如今的首都。


    中書省的實際長官則是左右丞相(明朝初期尚左,左在右上)各一人,負責中書省的日常政務。設平章政事四人,作為丞相的副手;另設左右丞各一人、參知政事兩人,為執政官,這些被統稱為宰執。


    此外,設參議中書省事四人,分別執掌左司、右司文牘,且有參與議定軍國重事的權力。左司、右司則分別設郎中、員外郎、都事等官員。


    這也就是整個大明權力最中心的構成了。


    因為張平安的存在,李善長沒能混成大明的第一位左丞相,而是以中書省平章政事的身份,成為了張平安的副手,而徐達依舊成為了大明的第一位右丞相。


    當然,李善長這個中書省平章政事的身份也不過是個掛職。


    這貨還有個正一品的太師職位。


    洪武三年初,朱元璋就授李善長為太師、徐達為太傅、常遇春為太保,負責協助皇帝處理重要國事政務。


    太師、太傅、太保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三公了。


    雖說三公沒有定員,就算加一個張平安進去也沒啥,所以朱元璋原本是打算太師設兩人,把張平安也加上去的。


    但張平安考慮到一方麵李善長本身是個能人,另一方麵自己是打算提前退休的,領了太多官職到時候不好換人,也就沒領太師的授銜。


    算是變相的補償李善長一點了,讓李善長專美於前。


    前麵也說了中書省設平章政事四人。


    一般來說,下一任的左右丞相大概率就會從這四人中出現了,白話一點來說就是候補的左右丞相了。


    而李善長已經領了太師銜位,年齡又比張平安大,一般來說,是不大可能輪到下一任左丞相的。(曆史上的李善長這會兒已經是左丞相了)


    所以,現階段胡惟庸的目的就是爬到中書省平章政事的職位,然後等張平安卸任了,引發胡惟庸案,狠狠地刷一波存在感。


    再就是朱標。


    朱標這個人是四個兒子中最討朱元璋喜歡的,如果說作為一位仁君,是極度合適的。


    但有個缺點,太仁了。


    比如朱元璋本人就很喜歡讀《資治通鑒》,關於書中法治的言論也極為讚同,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讀這本書。


    但朱標卻對這個嗤之以鼻,認為孟子的以仁治國為上,甚至因為這個問題和朱元璋一陣討論。


    最後逼得朱元璋沒辦法了,拿出了天地君親師的言論問朱標,你是聽我的還是聽你夫子的。


    朱標沒辦法,朱元璋君親占了倆,隻能妥協。


    朱標萬一做了皇帝這事,咱也說不上好壞,如果按照曆史上的大明來說,個人覺得不一定有朱棣好,其中的原因就是太寬仁了。


    曆史上的大明並不像本書中那麽順利,可以說就是立在危牆上的。


    朱棣遷都**(不讓說的倆字),以“天子守國門”為號,鎮守國門,阿菇迄今想到都一陣神往。


    啊……


    怎麽一陣閑聊聊了那麽多。


    阿菇這會兒正在燒烤攤等老板上串串,一不留神聊了那麽多都快夠一章了……


    嗯,下次再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代從龍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油炸鳳尾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油炸鳳尾菇並收藏明代從龍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