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小日子的事兒怎麽能叫亂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胡惟庸就是這樣的。
短短兩天,從正五品的湖廣按察僉事,迅速爬到正三品的太常寺卿,堪稱史上最快的升遷了,這也讓胡惟庸心裏因為散盡家財產生的陰霾一掃而空。
甚至看到張平安都能笑出來了。
與天鬥與地鬥,不如與左丞相鬥!
這才鬥幾天呢,都爬到正三品了,再鬥幾天豈不是左丞相的位置都能輪到自己了?
胡惟庸臉上又爬上了壓抑不住的笑意。
嗯,還是先穩一手的好,最起碼把太常寺卿的職位幹好了再說,不然升太快了也不好,該有閑言碎語說自己了。
太常寺卿這個職位雖說是正三品,但其實也算得上是個閑職,甚至可以說是養老官了。
太常寺卿最早是秦朝時設立的官職,叫奉常,後在漢景帝統治時期改名太常寺卿。
屬於宗族祭祀的長官,兼職一些禮樂事務,這時候沒有六部,太常寺就是禮樂事務的最高行政機關了。
眼下大明已立,短期內禮樂是沒什麽事兒幹了,胡惟庸就把心思打在了宗族祭祀上。
這個年代的人總能想到法子祭天,比如幹旱了,就祭天求雨,洪澇了,就祭天祈求寬恕。
就算是風調雨順,也能整出個感恩的由頭來祭一下天。
比如如今,大明沒有什麽戰亂,就剛好可以組織群臣們祭天感恩一下,也算刷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當然,祭天的事先不著急,眼下有更能凸顯自己存在感的事情做。
那就是祭祀皇帝的先輩!
拍馬屁,自然是要挑最舒服的角度拍,祭天這事太麻煩了,也隻能突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有沒有效還另說,但祭祀皇帝的先輩就不一樣了,常年戰亂,皇帝祖宗的祠堂估計都蒙灰了,這會兒自己跑去擦一擦,那不是龍顏大悅?
最主要的是,胡惟庸是早年就跟著朱元璋的,雖然那會兒是在張平安手下的酒樓做事,但對朱元璋的身世絕對不陌生。
胡惟庸自然知道朱元璋家裏的情況,朱元璋是有兩個姐姐的。
尋常人家的女兒自然是上不了祠堂的,但皇帝不一樣啊!
追封個公主什麽的不是太正常不過了?
順帶再把皇帝祖上三代都追溯一下,這裏麵能幹的事情就多了去了,簡直就是滿滿的存在感!
於是,胡惟庸當天就找到了曹國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有李文忠牽頭,胡惟庸做這事肯定更容易。
果然,李文忠聽說胡惟庸是為了給自家老娘追封,當即就欣然同意,和胡惟庸一起向朱元璋請命迴東鄉探親。
朱元璋聽完之後也同意了。
畢竟華夏自古都尊重孝道,朱元璋沒有理由拒絕這個請求。
而就在胡惟庸離去後不久,應天就接到了兩份急報。
都是跟小日子有關的。
其一是請兵的,大致意思是近日多有倭寇騷擾大明沿海區域,沿海駐守的兵力不夠,希望朝廷派兵增援。
其二就比較古怪了。
是求援的。
隻是求援的急報是兩份,而且兩份急報都是來自小日子,且都是請求大明發兵協助己方攻打對方的。
兩份急報的使者也都來到了大明,等候朱元璋召見!
小日子使者求見,可以說是大明建國以來的第一份外交,朱元璋自然比較看重,當即就召見了群臣。
這其中也就包括張平安。
事關小日子,張平安也是極其上心,從朝堂內百官的七嘴八舌中,張平安終於知道了事情始末。
原來,這會兒的小日子內部並不統一,屁大點的地方還學華夏分了個南北朝,並且兩朝都有各自名義上的天皇。
北朝天皇叫後光嚴天皇,南朝天皇叫長慶天皇。
從大義上來說,南朝天皇算得上是小日子的正統,手持小日子天皇代代繼承的寶物:三神器,也就是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類似華夏的傳國玉璽一樣。
但北朝天皇就有些類似農民起義一樣,推翻了前朝後醍醐天皇的統治,並且把後醍醐天皇的順位繼承人後村上天皇給幹翻了,甚至差點又把後村上天皇的兒子長慶天皇給幹翻了。
隻是後來也不知道長慶天皇從哪裏搬來了救兵,竟然一下子又穩住局麵了。
於是,兩方都想著統一小日子,但卻又勢均力敵,奈何不了對方,就同時想到了求援。
也就有了兩份求援的急報和兩個使者。
隻是張平安聽到這裏卻是臉色古怪。
長慶天皇……
那貨不是被張士誠一拳打死了嗎,還有個屁的長慶天皇!
所以,長慶天皇不知道從哪裏搬來的救兵,其實就是張士誠的部眾?
雖然不知道張士誠是怎麽瞞天過海的,但小日子的南朝實際上是張士誠在暗中掌控?
這就有趣了啊……
於此同時,湯和也聽出了不對勁,畢竟長慶天皇被張士誠打死的時候湯和是在現場的,湯和當即就把目光投向了張平安。
張平安了然的對湯和使了個眼色,隨後站出列躬身行禮。
“陛下,那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倭國使者現在何處?”
一時間,朝堂上的百官都好奇的望向了張平安。
朱元璋看向張平安,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迴道:“倭國使者都在文華殿候著,張相可是要去會見?”
“嗯,那倭國不過是個彈丸之地,還不足以麵見我天朝聖上,微臣去隨意應付一下足矣。”
張平安躬身請命。
朱元璋緩緩點了點頭,又看向群臣百官,見無人有異議,這才開口道:“既然張相對倭國使者有興趣,這事就全權交給張相吧”
說完,朱元璋像是也知道張平安對小日子沒什麽好感,又囑托道:“那倭國好歹也是以屬國之禮求見,張相記得稍微收斂點,別把事兒鬧的太亂就行。”
張平安瞬間心中大定。
朱元璋是說的別鬧太亂,而不是別鬧太大,這就好操作了!
當即,張平安猛拍胸脯保證。
“放心!有我在,這事兒絕對亂不了!”
……
人逢喜事精神爽,胡惟庸就是這樣的。
短短兩天,從正五品的湖廣按察僉事,迅速爬到正三品的太常寺卿,堪稱史上最快的升遷了,這也讓胡惟庸心裏因為散盡家財產生的陰霾一掃而空。
甚至看到張平安都能笑出來了。
與天鬥與地鬥,不如與左丞相鬥!
這才鬥幾天呢,都爬到正三品了,再鬥幾天豈不是左丞相的位置都能輪到自己了?
胡惟庸臉上又爬上了壓抑不住的笑意。
嗯,還是先穩一手的好,最起碼把太常寺卿的職位幹好了再說,不然升太快了也不好,該有閑言碎語說自己了。
太常寺卿這個職位雖說是正三品,但其實也算得上是個閑職,甚至可以說是養老官了。
太常寺卿最早是秦朝時設立的官職,叫奉常,後在漢景帝統治時期改名太常寺卿。
屬於宗族祭祀的長官,兼職一些禮樂事務,這時候沒有六部,太常寺就是禮樂事務的最高行政機關了。
眼下大明已立,短期內禮樂是沒什麽事兒幹了,胡惟庸就把心思打在了宗族祭祀上。
這個年代的人總能想到法子祭天,比如幹旱了,就祭天求雨,洪澇了,就祭天祈求寬恕。
就算是風調雨順,也能整出個感恩的由頭來祭一下天。
比如如今,大明沒有什麽戰亂,就剛好可以組織群臣們祭天感恩一下,也算刷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當然,祭天的事先不著急,眼下有更能凸顯自己存在感的事情做。
那就是祭祀皇帝的先輩!
拍馬屁,自然是要挑最舒服的角度拍,祭天這事太麻煩了,也隻能突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有沒有效還另說,但祭祀皇帝的先輩就不一樣了,常年戰亂,皇帝祖宗的祠堂估計都蒙灰了,這會兒自己跑去擦一擦,那不是龍顏大悅?
最主要的是,胡惟庸是早年就跟著朱元璋的,雖然那會兒是在張平安手下的酒樓做事,但對朱元璋的身世絕對不陌生。
胡惟庸自然知道朱元璋家裏的情況,朱元璋是有兩個姐姐的。
尋常人家的女兒自然是上不了祠堂的,但皇帝不一樣啊!
追封個公主什麽的不是太正常不過了?
順帶再把皇帝祖上三代都追溯一下,這裏麵能幹的事情就多了去了,簡直就是滿滿的存在感!
於是,胡惟庸當天就找到了曹國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有李文忠牽頭,胡惟庸做這事肯定更容易。
果然,李文忠聽說胡惟庸是為了給自家老娘追封,當即就欣然同意,和胡惟庸一起向朱元璋請命迴東鄉探親。
朱元璋聽完之後也同意了。
畢竟華夏自古都尊重孝道,朱元璋沒有理由拒絕這個請求。
而就在胡惟庸離去後不久,應天就接到了兩份急報。
都是跟小日子有關的。
其一是請兵的,大致意思是近日多有倭寇騷擾大明沿海區域,沿海駐守的兵力不夠,希望朝廷派兵增援。
其二就比較古怪了。
是求援的。
隻是求援的急報是兩份,而且兩份急報都是來自小日子,且都是請求大明發兵協助己方攻打對方的。
兩份急報的使者也都來到了大明,等候朱元璋召見!
小日子使者求見,可以說是大明建國以來的第一份外交,朱元璋自然比較看重,當即就召見了群臣。
這其中也就包括張平安。
事關小日子,張平安也是極其上心,從朝堂內百官的七嘴八舌中,張平安終於知道了事情始末。
原來,這會兒的小日子內部並不統一,屁大點的地方還學華夏分了個南北朝,並且兩朝都有各自名義上的天皇。
北朝天皇叫後光嚴天皇,南朝天皇叫長慶天皇。
從大義上來說,南朝天皇算得上是小日子的正統,手持小日子天皇代代繼承的寶物:三神器,也就是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類似華夏的傳國玉璽一樣。
但北朝天皇就有些類似農民起義一樣,推翻了前朝後醍醐天皇的統治,並且把後醍醐天皇的順位繼承人後村上天皇給幹翻了,甚至差點又把後村上天皇的兒子長慶天皇給幹翻了。
隻是後來也不知道長慶天皇從哪裏搬來了救兵,竟然一下子又穩住局麵了。
於是,兩方都想著統一小日子,但卻又勢均力敵,奈何不了對方,就同時想到了求援。
也就有了兩份求援的急報和兩個使者。
隻是張平安聽到這裏卻是臉色古怪。
長慶天皇……
那貨不是被張士誠一拳打死了嗎,還有個屁的長慶天皇!
所以,長慶天皇不知道從哪裏搬來的救兵,其實就是張士誠的部眾?
雖然不知道張士誠是怎麽瞞天過海的,但小日子的南朝實際上是張士誠在暗中掌控?
這就有趣了啊……
於此同時,湯和也聽出了不對勁,畢竟長慶天皇被張士誠打死的時候湯和是在現場的,湯和當即就把目光投向了張平安。
張平安了然的對湯和使了個眼色,隨後站出列躬身行禮。
“陛下,那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倭國使者現在何處?”
一時間,朝堂上的百官都好奇的望向了張平安。
朱元璋看向張平安,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迴道:“倭國使者都在文華殿候著,張相可是要去會見?”
“嗯,那倭國不過是個彈丸之地,還不足以麵見我天朝聖上,微臣去隨意應付一下足矣。”
張平安躬身請命。
朱元璋緩緩點了點頭,又看向群臣百官,見無人有異議,這才開口道:“既然張相對倭國使者有興趣,這事就全權交給張相吧”
說完,朱元璋像是也知道張平安對小日子沒什麽好感,又囑托道:“那倭國好歹也是以屬國之禮求見,張相記得稍微收斂點,別把事兒鬧的太亂就行。”
張平安瞬間心中大定。
朱元璋是說的別鬧太亂,而不是別鬧太大,這就好操作了!
當即,張平安猛拍胸脯保證。
“放心!有我在,這事兒絕對亂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