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入職
從國術開始,我要諸天無敵 作者:家有胖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5章 116入職
見到已經結束,那些來的晚的人,自然就有些捶胸頓足了,聽聞此次更是這如今長安佛道兩教最為出名的兩名年輕人的最後一次機辯交鋒之外,更是感覺那種遺憾可能是這一生都無法彌補的了。
有些東西,能見一次都是一生的幸運,而有些事情一旦錯過,也是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玄奘漸行漸遠,那偉岸的身姿,卻有些佝僂,濃眉大眼中始終皺著眉毛,眼中也都是迷茫,旁觀者卻對此有些無法理解的疑惑,似玄奘這般接近覺者之人,理應對一切都已經看透了,那他又會因為什麽而產生迷茫呢?
唯有人群中的韓念,深深凝視著遠去的身影,那身影似乎肩扛了整個長安的佛門氣運,乃至整個天下的佛門氣運。在這還隻有小乘佛教的時代,佛門都困頓於自身的完善與解脫,已經是有衰落的跡象了,又因為小乘佛教派係林立,各有說法,更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佛門,一套統一的佛教內核,更是觸及到了發展的天花板。
而玄奘因此就決定西行求法,前去天竺,以解心中迷惑。
此地距離天竺十萬八千裏,以他一人之力,此行無異於上刀山下火海了。
直到玄奘徹底消失在人群之中,韓念才把眼神轉了迴來。
李淳風倒是極為擅長交際,周圍人群中似乎有不少常客,所以他與這些人多有交流,硬生生的把現場弄的有些像是粉絲見麵會了。
等到人散的差不多了,日都上了三竿了。
韓念這才施施然迎了上去。
李淳風見到韓念,先是一愣,再是臉色一變,然後苦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
“噓,先不要說話,讓我卜上一卦。”
說完,掏出幾枚銅錢,隨手一丟,很快就得到了結果,長籲短歎道。
“哎,如果說,有什麽人是我不想見的,那肯定就是你這類人。”
韓念笑著說道:“何出此言,我怎麽就成了你不想見的人,難道你知道我是誰?”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是那跳出去的一,天道五十,大衍四九,人遁其一。你出現了,那這未來的變化,可就不是任何人能夠推算的了。”李淳風收起銅板,歎息道。
“那不是好事嗎?”韓念竊笑著問道。
“卦者常受天道所害,每一個探求未來的人,總會覺得未來盡在手中,做什麽事都遵循著未來的推演,似乎如果不按照推演的未來進行,就無法過活一樣,我也如。”李淳風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哀歎道。
“玩弄命運者終將被命運催折。”韓念不自覺的跟著說出了一句話。
李淳風眼前一亮,點點頭連連稱是。
“那我是破壞未來的人,李道長可還願助我?”韓念拱手反問,終於是把自己有所求的意向表現了出來。
“那未來已經模糊了,你也已經是未來的一部分了,我如何敢逆天而行啊。”李淳風手一攤無奈的說道。
“哈哈,李道長倒是有趣啊。”韓念哈哈誇讚道。
“不過你所想要我幫的事情,我還真的可以幫到你,敢問先生可是我道家門徒。”李淳風摸了摸還沒蓄起的胡須問道。
因為韓念頭發已經留的很長了,所以他長期梳了一個道家的“太極髻”,這個雖然不能算是非常顯著的特征,非道家之人也經常梳這種發髻,但是李淳風是一個卦師,能問出這話,自然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了。
韓念淺淺一笑,雙手揉了一個圓,一團空氣就像是麵團一樣,被揉圓了,接著空氣開始被分化,清氣上而濁氣下,又在循環往複的揉圓動作中,那團空氣直接形成了一個虛幻的太極模樣。
而這個全過程中,李淳風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性質的力量,不管是法力還是內力,這一切完全都是韓念以一種近乎於規則的道韻所完成的。
“易經係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沒想到我今日能見得一位真人在眼前,實在是失禮了。”李淳風一邊口中吟唱說著,一邊長長的抱拳躬身作揖禮。
抱拳也是左手抱右手,負陰抱陽、蘊含五行,內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
這一番下來,李淳風已經是直接把韓念當成真正的道家真人了,不過韓念自己也是有些名不副實的慚愧,他隻是於太極上,得了張三豐一身真傳,道韻十足,並不代表他在修道一途上真的有什麽真人的水平,他真正擅長的是武道。
不過既然誤會已經有了,他也不願意去解釋,也是拱手迴禮。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韓念作為李淳風心裏的道家真人,自然受到了最高級的禮遇,李淳風也開始不遺餘力的舉薦起了韓念。
雖然韓念身份存疑、來曆成迷,但是向來有關係大於一切規矩,李淳風作為李世民的記室參軍,本就算是比較親近的近臣了,如今李世民即將登上帝位,李淳風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僅次於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文官以及秦叔寶、程咬金等武官了。
雖然李淳風一生官位不高,但並不影響他獨特的地位,他更像是一堆大臣重臣中,獨自閃耀的技術官員,就像是地球那種科研院教授差不多的情況。
李淳風的獨特地位,也讓他的舉薦格外的有效,很快,關於韓念的冊子已經到了秦王府中了。
……
秦王府。
李世民正在籌備自己登基的事情,雖然整個長安乃至於整個天下,其實已經全部在他的控製之下了,但是有些精神潔癖的他,不願意在曆史上留下一筆篡位的汙點。
於是他就籌劃了一套很長的方案,這套方案甚至需要幾個月去執行。
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李淵也徹底的心死了,任憑李世民擺布,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先以謀反叛逆等理由,把李建成二人歸類到篡權奪位之人的行列,接著以軍功加上勤王有功的理由冊封了李世民為太子。
當然也不隻是冊封太子那麽簡單,李世民同時要求李淵出了一個決定“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這條決定,直接就讓李世民以皇太子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掌握了朝政。
而這一切,李淵都乖乖的做了,這也讓李世民開始有時間徹底的清理朝政,清洗李淵、李建成、李元吉這些人的堅定支持者,徹底完全的掌握整個朝廷。
“二哥,這些朝臣還是不願意服從嗎?”長孫皇後看了一眼名冊,好奇的問道。
她很懂分寸,李世民既然願意在家看這些東西,自然不介意她來提意見,所以她也就很自然的討論了起來。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便是他們現在服從了,我也不會再重用他們了,觀音婢,你看如果讓你兄長做吏部尚書如何?”
“兄長博通文史,若是他來主持律法,想必不差,隻是若二哥你讓我兄長來做這吏部尚書,不怕別人說你任人唯親嗎?”長孫皇後遲疑問道。
“哈哈,你兄長之能,定然可以管好吏部。”李世民頓時大笑道。
接著李世民一一與長孫皇後談論了各個要害位置的安排,這時才拿起了一遝新的名冊笑著說道。
“觀音婢,你看這個,這些是近來各地舉薦的賢才,該是可以從中找出一個足以教導愔兒的老師來。”
“哦,二哥,這麽快就有這麽多人舉薦嗎?”長孫皇後果然好奇道。
“本就到了各地舉薦賢才的時候了,我從中剔除了一些不合適的,又加上了一些最近補錄的,方才有了這本名冊。”李世民拍了拍名冊冷聲道。
長孫皇後自然明白其中意思,再次問道。
“二哥,你可以中意的選擇了?”
“李道之,平日裏向來寡淡,隻對天文、曆算、卜卦和陰陽道家學說感興趣,沒想到這次竟然也會舉薦人才上來,果然是高人。”李世民笑著說道。
李淳風,字道之,在府內做這記室參軍已經也有八九年了,依然是與眾文臣武將不近不遠,異常寡淡,但他本人又非社恐不擅社交的人,所以隻有一個解釋,李淳風是刻意保持著這種對外的態度。
再加上李淳風的舉薦人劉文靜的原因,也讓李世民更加的放心他了,所以這一次李淳風的舉薦他也特別關注。
隻是名冊上對於個人的批注第一句,就讓李世民決定了李愔老師的選擇了。
韓念,字守一,道家真人,太極一道修行頗深。
單此一句,乃至其中四個字,就足夠李世民做選擇了。
天下文人武人極多,三教高人雖然稱不上極多,但是也不算少,但是能在道門稱真人者,這天下也不過雙手之數。
如今竟然願意出山,自然令李世民不假思索的決定了選擇,就連道家真人都願意出山輔佐他李世民了,那更是能證明他李世民才是天命所歸,注定正統。
長孫皇後多聰慧的人,看了一眼名冊中被標出來的人,自然很快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果斷的笑著道。
“二哥,天下歸心啊!”
“哈哈!”李世民哈哈大笑道。
……
朝廷震蕩極大,李淳風依然是兩耳不聞天下事,專心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田的工作。
兩月之後,武德八月初九,八月甲子,秦王李世民於東宮顯德殿君臨天下。
朝廷一下子空出來了很多的位置,很快那一大本名冊上的人就充實了朝廷的人事需求。
天下之大,不要以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那人,即便是半個朝廷的人都因這次動蕩下了台,卻依然不妨礙新皇帝登基後,很快把那半個朝廷填滿。
韓念入職的時候,與那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
因大唐開國之時,就拜了道家祖師老子李聃自己的祖宗,所以道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唐國教,甚至於舉辦大型儀式活動的時候,連女道士都能站在和尚之前。
作為一名“道家真人”出山為官,自然也得與眾不同,李淳風親自大出血為韓念定製了一件紫金色的真人道袍。
而已經君臨天下的李世民親自於玄武門前大擺祭天儀式,百姓盡可到此觀禮,而韓念則是穿著真人道袍,擺足了pose,從天而降,大講所謂之太極道韻,聲音所至,天地共鳴,天地之間仿佛有太極圖線,接著道音響起,甘霖落下,又很快收起。
那些被甘霖播撒之人,均感覺大病變小,小病變無,於是無數人現場高唿皇帝萬歲,真人活神仙,其聲音甚至傳遍了整個長安,引得無數客商,都知道了有一個活神仙下凡當了官。
李世民自然也極為滿意這次活動,冊封韓念為:“守一真人”,沒有具體官職,不過也是正式請韓念教授起了李愔這個老大難的自家老六了。
為了方便授課,韓念得了一座皇宮附近的小宮觀,而為了徹底的教育好老六,楊妃也是含淚把李愔送出了宮,讓他專心跟著韓念在宮觀學習,隻是因為思念,經常的也會詔老六迴宮探望。
……
守一觀。
韓念的字是隨口所起,如今倒真成了他對外的字了,連帶著這個小宮觀也改了名字叫做守一觀了。
對此,韓念隻想表示,自己沒有瞎起名字,守一還算好聽。
老六李愔揣著彈弓,手中抓著一隻鴿子,一邊衝進來,一邊吼道。
“師傅!”
韓念無語的看著他手上的信鴿,鴿腿上,明顯綁著一個信筒,隻能無奈的招唿道。
“老楊,還請去宮門口先說一聲,免得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老楊就是曾經那個秦王府小院子的管家,如今秦王府的人都搬去了皇宮之內,如老楊這般有些身份尷尬的人,自然就不適合跟著一起去了,最後正好來這守一觀繼續守衛李愔。
老楊看著那鴿子,也是明白事態嚴重,好在這種事情,李愔也不是一次兩次幹了,甚至大家都習慣了,形成了一套應急處理的辦法。
那就是及時去跟宮裏的大人物匯報,事情自然就有人來協調處理了。
“手伸出來!”
見到已經結束,那些來的晚的人,自然就有些捶胸頓足了,聽聞此次更是這如今長安佛道兩教最為出名的兩名年輕人的最後一次機辯交鋒之外,更是感覺那種遺憾可能是這一生都無法彌補的了。
有些東西,能見一次都是一生的幸運,而有些事情一旦錯過,也是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玄奘漸行漸遠,那偉岸的身姿,卻有些佝僂,濃眉大眼中始終皺著眉毛,眼中也都是迷茫,旁觀者卻對此有些無法理解的疑惑,似玄奘這般接近覺者之人,理應對一切都已經看透了,那他又會因為什麽而產生迷茫呢?
唯有人群中的韓念,深深凝視著遠去的身影,那身影似乎肩扛了整個長安的佛門氣運,乃至整個天下的佛門氣運。在這還隻有小乘佛教的時代,佛門都困頓於自身的完善與解脫,已經是有衰落的跡象了,又因為小乘佛教派係林立,各有說法,更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佛門,一套統一的佛教內核,更是觸及到了發展的天花板。
而玄奘因此就決定西行求法,前去天竺,以解心中迷惑。
此地距離天竺十萬八千裏,以他一人之力,此行無異於上刀山下火海了。
直到玄奘徹底消失在人群之中,韓念才把眼神轉了迴來。
李淳風倒是極為擅長交際,周圍人群中似乎有不少常客,所以他與這些人多有交流,硬生生的把現場弄的有些像是粉絲見麵會了。
等到人散的差不多了,日都上了三竿了。
韓念這才施施然迎了上去。
李淳風見到韓念,先是一愣,再是臉色一變,然後苦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
“噓,先不要說話,讓我卜上一卦。”
說完,掏出幾枚銅錢,隨手一丟,很快就得到了結果,長籲短歎道。
“哎,如果說,有什麽人是我不想見的,那肯定就是你這類人。”
韓念笑著說道:“何出此言,我怎麽就成了你不想見的人,難道你知道我是誰?”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是那跳出去的一,天道五十,大衍四九,人遁其一。你出現了,那這未來的變化,可就不是任何人能夠推算的了。”李淳風收起銅板,歎息道。
“那不是好事嗎?”韓念竊笑著問道。
“卦者常受天道所害,每一個探求未來的人,總會覺得未來盡在手中,做什麽事都遵循著未來的推演,似乎如果不按照推演的未來進行,就無法過活一樣,我也如。”李淳風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哀歎道。
“玩弄命運者終將被命運催折。”韓念不自覺的跟著說出了一句話。
李淳風眼前一亮,點點頭連連稱是。
“那我是破壞未來的人,李道長可還願助我?”韓念拱手反問,終於是把自己有所求的意向表現了出來。
“那未來已經模糊了,你也已經是未來的一部分了,我如何敢逆天而行啊。”李淳風手一攤無奈的說道。
“哈哈,李道長倒是有趣啊。”韓念哈哈誇讚道。
“不過你所想要我幫的事情,我還真的可以幫到你,敢問先生可是我道家門徒。”李淳風摸了摸還沒蓄起的胡須問道。
因為韓念頭發已經留的很長了,所以他長期梳了一個道家的“太極髻”,這個雖然不能算是非常顯著的特征,非道家之人也經常梳這種發髻,但是李淳風是一個卦師,能問出這話,自然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了。
韓念淺淺一笑,雙手揉了一個圓,一團空氣就像是麵團一樣,被揉圓了,接著空氣開始被分化,清氣上而濁氣下,又在循環往複的揉圓動作中,那團空氣直接形成了一個虛幻的太極模樣。
而這個全過程中,李淳風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性質的力量,不管是法力還是內力,這一切完全都是韓念以一種近乎於規則的道韻所完成的。
“易經係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沒想到我今日能見得一位真人在眼前,實在是失禮了。”李淳風一邊口中吟唱說著,一邊長長的抱拳躬身作揖禮。
抱拳也是左手抱右手,負陰抱陽、蘊含五行,內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
這一番下來,李淳風已經是直接把韓念當成真正的道家真人了,不過韓念自己也是有些名不副實的慚愧,他隻是於太極上,得了張三豐一身真傳,道韻十足,並不代表他在修道一途上真的有什麽真人的水平,他真正擅長的是武道。
不過既然誤會已經有了,他也不願意去解釋,也是拱手迴禮。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韓念作為李淳風心裏的道家真人,自然受到了最高級的禮遇,李淳風也開始不遺餘力的舉薦起了韓念。
雖然韓念身份存疑、來曆成迷,但是向來有關係大於一切規矩,李淳風作為李世民的記室參軍,本就算是比較親近的近臣了,如今李世民即將登上帝位,李淳風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僅次於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文官以及秦叔寶、程咬金等武官了。
雖然李淳風一生官位不高,但並不影響他獨特的地位,他更像是一堆大臣重臣中,獨自閃耀的技術官員,就像是地球那種科研院教授差不多的情況。
李淳風的獨特地位,也讓他的舉薦格外的有效,很快,關於韓念的冊子已經到了秦王府中了。
……
秦王府。
李世民正在籌備自己登基的事情,雖然整個長安乃至於整個天下,其實已經全部在他的控製之下了,但是有些精神潔癖的他,不願意在曆史上留下一筆篡位的汙點。
於是他就籌劃了一套很長的方案,這套方案甚至需要幾個月去執行。
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李淵也徹底的心死了,任憑李世民擺布,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先以謀反叛逆等理由,把李建成二人歸類到篡權奪位之人的行列,接著以軍功加上勤王有功的理由冊封了李世民為太子。
當然也不隻是冊封太子那麽簡單,李世民同時要求李淵出了一個決定“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這條決定,直接就讓李世民以皇太子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掌握了朝政。
而這一切,李淵都乖乖的做了,這也讓李世民開始有時間徹底的清理朝政,清洗李淵、李建成、李元吉這些人的堅定支持者,徹底完全的掌握整個朝廷。
“二哥,這些朝臣還是不願意服從嗎?”長孫皇後看了一眼名冊,好奇的問道。
她很懂分寸,李世民既然願意在家看這些東西,自然不介意她來提意見,所以她也就很自然的討論了起來。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便是他們現在服從了,我也不會再重用他們了,觀音婢,你看如果讓你兄長做吏部尚書如何?”
“兄長博通文史,若是他來主持律法,想必不差,隻是若二哥你讓我兄長來做這吏部尚書,不怕別人說你任人唯親嗎?”長孫皇後遲疑問道。
“哈哈,你兄長之能,定然可以管好吏部。”李世民頓時大笑道。
接著李世民一一與長孫皇後談論了各個要害位置的安排,這時才拿起了一遝新的名冊笑著說道。
“觀音婢,你看這個,這些是近來各地舉薦的賢才,該是可以從中找出一個足以教導愔兒的老師來。”
“哦,二哥,這麽快就有這麽多人舉薦嗎?”長孫皇後果然好奇道。
“本就到了各地舉薦賢才的時候了,我從中剔除了一些不合適的,又加上了一些最近補錄的,方才有了這本名冊。”李世民拍了拍名冊冷聲道。
長孫皇後自然明白其中意思,再次問道。
“二哥,你可以中意的選擇了?”
“李道之,平日裏向來寡淡,隻對天文、曆算、卜卦和陰陽道家學說感興趣,沒想到這次竟然也會舉薦人才上來,果然是高人。”李世民笑著說道。
李淳風,字道之,在府內做這記室參軍已經也有八九年了,依然是與眾文臣武將不近不遠,異常寡淡,但他本人又非社恐不擅社交的人,所以隻有一個解釋,李淳風是刻意保持著這種對外的態度。
再加上李淳風的舉薦人劉文靜的原因,也讓李世民更加的放心他了,所以這一次李淳風的舉薦他也特別關注。
隻是名冊上對於個人的批注第一句,就讓李世民決定了李愔老師的選擇了。
韓念,字守一,道家真人,太極一道修行頗深。
單此一句,乃至其中四個字,就足夠李世民做選擇了。
天下文人武人極多,三教高人雖然稱不上極多,但是也不算少,但是能在道門稱真人者,這天下也不過雙手之數。
如今竟然願意出山,自然令李世民不假思索的決定了選擇,就連道家真人都願意出山輔佐他李世民了,那更是能證明他李世民才是天命所歸,注定正統。
長孫皇後多聰慧的人,看了一眼名冊中被標出來的人,自然很快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果斷的笑著道。
“二哥,天下歸心啊!”
“哈哈!”李世民哈哈大笑道。
……
朝廷震蕩極大,李淳風依然是兩耳不聞天下事,專心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田的工作。
兩月之後,武德八月初九,八月甲子,秦王李世民於東宮顯德殿君臨天下。
朝廷一下子空出來了很多的位置,很快那一大本名冊上的人就充實了朝廷的人事需求。
天下之大,不要以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那人,即便是半個朝廷的人都因這次動蕩下了台,卻依然不妨礙新皇帝登基後,很快把那半個朝廷填滿。
韓念入職的時候,與那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
因大唐開國之時,就拜了道家祖師老子李聃自己的祖宗,所以道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唐國教,甚至於舉辦大型儀式活動的時候,連女道士都能站在和尚之前。
作為一名“道家真人”出山為官,自然也得與眾不同,李淳風親自大出血為韓念定製了一件紫金色的真人道袍。
而已經君臨天下的李世民親自於玄武門前大擺祭天儀式,百姓盡可到此觀禮,而韓念則是穿著真人道袍,擺足了pose,從天而降,大講所謂之太極道韻,聲音所至,天地共鳴,天地之間仿佛有太極圖線,接著道音響起,甘霖落下,又很快收起。
那些被甘霖播撒之人,均感覺大病變小,小病變無,於是無數人現場高唿皇帝萬歲,真人活神仙,其聲音甚至傳遍了整個長安,引得無數客商,都知道了有一個活神仙下凡當了官。
李世民自然也極為滿意這次活動,冊封韓念為:“守一真人”,沒有具體官職,不過也是正式請韓念教授起了李愔這個老大難的自家老六了。
為了方便授課,韓念得了一座皇宮附近的小宮觀,而為了徹底的教育好老六,楊妃也是含淚把李愔送出了宮,讓他專心跟著韓念在宮觀學習,隻是因為思念,經常的也會詔老六迴宮探望。
……
守一觀。
韓念的字是隨口所起,如今倒真成了他對外的字了,連帶著這個小宮觀也改了名字叫做守一觀了。
對此,韓念隻想表示,自己沒有瞎起名字,守一還算好聽。
老六李愔揣著彈弓,手中抓著一隻鴿子,一邊衝進來,一邊吼道。
“師傅!”
韓念無語的看著他手上的信鴿,鴿腿上,明顯綁著一個信筒,隻能無奈的招唿道。
“老楊,還請去宮門口先說一聲,免得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老楊就是曾經那個秦王府小院子的管家,如今秦王府的人都搬去了皇宮之內,如老楊這般有些身份尷尬的人,自然就不適合跟著一起去了,最後正好來這守一觀繼續守衛李愔。
老楊看著那鴿子,也是明白事態嚴重,好在這種事情,李愔也不是一次兩次幹了,甚至大家都習慣了,形成了一套應急處理的辦法。
那就是及時去跟宮裏的大人物匯報,事情自然就有人來協調處理了。
“手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