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更新,麽麽噠,感謝大家投的地雷和營養液~~·謝謝支持~~
第69章 初見
洪家是村子裏極少數的幾個外姓之一, 洪家奶奶更是村子裏的傳奇,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去了趟城裏, 就再也沒有迴來了,家人去找過,沒找到人,大家都以為, 她在外麵遭遇了不測,死在了外麵,畢竟戰亂、災荒年月裏, 人命如草芥一般。
直到建國後不久,洪家奶奶突然迴來了。
大家才知道,洪家奶奶不僅活著,因為一番奇遇,還活得很好,很體麵,嫁的丈夫是大學裏的教授,很有學識, 之前因戰亂顛沛流離,及到時局穩定下來,在海城那邊安了家,洪家奶奶才得以返迴老家一趟。
隻是那時, 洪家已經沒什麽人了,她老父老母亡故,兄弟死的死, 逃荒的逃荒,隻有一個外嫁的姐姐,嫁到了隔壁的猴頭嶺。
洪家奶奶和姐姐相認後,替父母修了墓,然後又在洪家原有的老宅子上,蓋了座房子,說是以後迴家來有個落腳的地方,當時村子裏人都把這話當迴事,畢竟,海城離他們這兒太遠了,能迴來一趟不容易。
後麵的十幾年裏,果如大家猜測的一般,洪家奶奶再沒有迴來過,直到去年,洪家奶奶突然迴來了,並且,不像十幾年前那般風風光光迴家,這一次迴來,有些低調平淡,身邊隻帶了一個孫子迴來。
聯繫這幾年全國的形勢,學校停課,教授學者相繼被打倒、批*鬥、下放,再一聯想到,洪家奶奶丈夫的身份,就有人坐不住,覺得她們家出了事,祖孫倆是逃出來的,據說公社革*委*會的人,還特意上了趟門。
當時洪家拿了兩張烈士證明,革*委*會的人才離開,村子裏的人,也開始對洪家重新尊敬起來。
那兩張烈士證明,就是洪順爸媽的。
洪家奶奶有四兒四女,因娘家沒人,便讓最小的兒子,跟了她姓,她最小的兒子,就是洪順的爸,所以洪順才隨他奶奶姓洪。
這些是後來,劉艷從洪順那裏聽來的。
此刻,劉艷跟著大哥踏進洪順家,看到籬笆圍成的院子,種了好幾壟的應季菜蔬,豆角黃瓜絲瓜藤爬上了籬笆,還有半壟西瓜,隻是長勢都不好,蔫趴趴的半死不活,這一對比,劉艷發現,胡老太打理菜園子的水平不錯,要是像洪家這樣,家裏那麽一小塊地,估計連菜葉子都吃不上。
又看到半舊不新的磚瓦房,少見的,刷了半層白色的粉,在村子裏,普遍是茅草黃土屋的條件下,這樣房子算是十分的搶眼。
隻是更搶眼的,卻是從屋子裏跑出來的少年,膚色白皙,是那種久未見太陽的瓷白,眉目精緻,麵上自有一股風流,使人眼前一亮,高高瘦瘦,如青竹一般筆挺,看起來,猶比大哥還要斯文。
鄉野之間,竟還藏著這樣一種人物。
忽地,劉艷想起小時候跟爺爺讀《增廣》時裏麵的一句話:蒿草之下,或有蘭香。
「劉軍,你來了,你說的高級鬧鍾……」洪順說到一半時,看到劉軍身後跟著兩個小孩子,其中一個,他沒見過,話就打住了。
「是呀,高級鬧鍾能用,你看,我拿過來調時間。」劉軍走過去,把手裏的鍾表遞給洪順,又指了指劉艷道:「這是我妹妹艷兒。」
然後迴頭對妹妹道:「艷兒,這是我常提起的洪順,你喊洪順哥就可以。」
「你好。」劉艷上前打了聲招唿,對於大哥後半句話,似沒聽到一般,她真實年齡,比眼前的毛頭小子,都差不多快大上一輪了,這聲哥,她可喊不出來,至於大哥和二哥,那是沒法子,誰讓他們是這具身體貨真價實的親哥哥。
隻是其他人,她喊不出來。
洪順低頭看向劉艷,小小的個頭,瘦瘦弱弱的,乍一看,和村子裏見到的其他女孩子差不多,再仔細看,就會發現不同,整個人透著幹淨清爽,尤其那雙有烏黑的眼睛,炯亮有神,通透澄明,帶著伶俐勁。
之前,他就常聽劉軍誇讚他妹妹聰明,這會子,看到她水亮的眸子滴溜直轉,於是迴了句,「妹妹你好。」
妹妹你好,是什麽鬼?
劉艷打了個顫慄,炎炎六月,起了身雞皮疙瘩,一抬頭,正對上,洪順眼眸裏,帶著促狹的笑意,那眼神,仿佛一下子就看明白她的心思了,忙不迭地閃避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和大哥玩得好的,指不定,像大哥一樣,多智近妖。
劉華來洪家叫過幾次大哥劉軍,因此,他認識洪順,喊了洪順哥。
「嗯,都進來吧,去我屋子裏。」洪順收迴目光,領著他們往西邊的屋子走去,沒有著急去看那個鬧鍾,拿了碗,裝了半碗炒花生和半碗水果糖,放到一張小桌子上,招待劉華和劉艷,「你們倆乖乖坐這兒吃東西,我和你們大哥說話。」
劉華一見吃的,眼睛就放光。
在這個普遍缺衣少食的年代裏,像花生糖果這樣的零嘴,隻有過年才能見到,還要用來招待客人,他們自己家,如今也有餅幹奶糖酥糖,可自從家裏能吃飽飯後,都讓他媽給收了起來,說這些東西不飽肚子,偶爾才會獎勵他們一份。
劉艷先是一愣,爾後又釋然。
日常從大哥的口中,劉艷也聽出來,洪順家的情況,似乎不錯,隻是誰家的東西,都不是大家刮來的,他們多吃了一口,人家就要少吃一口,畢竟,這個物資缺乏的大時代,大家的差距,遠沒有後世那麽大。
</br>
第69章 初見
洪家是村子裏極少數的幾個外姓之一, 洪家奶奶更是村子裏的傳奇,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去了趟城裏, 就再也沒有迴來了,家人去找過,沒找到人,大家都以為, 她在外麵遭遇了不測,死在了外麵,畢竟戰亂、災荒年月裏, 人命如草芥一般。
直到建國後不久,洪家奶奶突然迴來了。
大家才知道,洪家奶奶不僅活著,因為一番奇遇,還活得很好,很體麵,嫁的丈夫是大學裏的教授,很有學識, 之前因戰亂顛沛流離,及到時局穩定下來,在海城那邊安了家,洪家奶奶才得以返迴老家一趟。
隻是那時, 洪家已經沒什麽人了,她老父老母亡故,兄弟死的死, 逃荒的逃荒,隻有一個外嫁的姐姐,嫁到了隔壁的猴頭嶺。
洪家奶奶和姐姐相認後,替父母修了墓,然後又在洪家原有的老宅子上,蓋了座房子,說是以後迴家來有個落腳的地方,當時村子裏人都把這話當迴事,畢竟,海城離他們這兒太遠了,能迴來一趟不容易。
後麵的十幾年裏,果如大家猜測的一般,洪家奶奶再沒有迴來過,直到去年,洪家奶奶突然迴來了,並且,不像十幾年前那般風風光光迴家,這一次迴來,有些低調平淡,身邊隻帶了一個孫子迴來。
聯繫這幾年全國的形勢,學校停課,教授學者相繼被打倒、批*鬥、下放,再一聯想到,洪家奶奶丈夫的身份,就有人坐不住,覺得她們家出了事,祖孫倆是逃出來的,據說公社革*委*會的人,還特意上了趟門。
當時洪家拿了兩張烈士證明,革*委*會的人才離開,村子裏的人,也開始對洪家重新尊敬起來。
那兩張烈士證明,就是洪順爸媽的。
洪家奶奶有四兒四女,因娘家沒人,便讓最小的兒子,跟了她姓,她最小的兒子,就是洪順的爸,所以洪順才隨他奶奶姓洪。
這些是後來,劉艷從洪順那裏聽來的。
此刻,劉艷跟著大哥踏進洪順家,看到籬笆圍成的院子,種了好幾壟的應季菜蔬,豆角黃瓜絲瓜藤爬上了籬笆,還有半壟西瓜,隻是長勢都不好,蔫趴趴的半死不活,這一對比,劉艷發現,胡老太打理菜園子的水平不錯,要是像洪家這樣,家裏那麽一小塊地,估計連菜葉子都吃不上。
又看到半舊不新的磚瓦房,少見的,刷了半層白色的粉,在村子裏,普遍是茅草黃土屋的條件下,這樣房子算是十分的搶眼。
隻是更搶眼的,卻是從屋子裏跑出來的少年,膚色白皙,是那種久未見太陽的瓷白,眉目精緻,麵上自有一股風流,使人眼前一亮,高高瘦瘦,如青竹一般筆挺,看起來,猶比大哥還要斯文。
鄉野之間,竟還藏著這樣一種人物。
忽地,劉艷想起小時候跟爺爺讀《增廣》時裏麵的一句話:蒿草之下,或有蘭香。
「劉軍,你來了,你說的高級鬧鍾……」洪順說到一半時,看到劉軍身後跟著兩個小孩子,其中一個,他沒見過,話就打住了。
「是呀,高級鬧鍾能用,你看,我拿過來調時間。」劉軍走過去,把手裏的鍾表遞給洪順,又指了指劉艷道:「這是我妹妹艷兒。」
然後迴頭對妹妹道:「艷兒,這是我常提起的洪順,你喊洪順哥就可以。」
「你好。」劉艷上前打了聲招唿,對於大哥後半句話,似沒聽到一般,她真實年齡,比眼前的毛頭小子,都差不多快大上一輪了,這聲哥,她可喊不出來,至於大哥和二哥,那是沒法子,誰讓他們是這具身體貨真價實的親哥哥。
隻是其他人,她喊不出來。
洪順低頭看向劉艷,小小的個頭,瘦瘦弱弱的,乍一看,和村子裏見到的其他女孩子差不多,再仔細看,就會發現不同,整個人透著幹淨清爽,尤其那雙有烏黑的眼睛,炯亮有神,通透澄明,帶著伶俐勁。
之前,他就常聽劉軍誇讚他妹妹聰明,這會子,看到她水亮的眸子滴溜直轉,於是迴了句,「妹妹你好。」
妹妹你好,是什麽鬼?
劉艷打了個顫慄,炎炎六月,起了身雞皮疙瘩,一抬頭,正對上,洪順眼眸裏,帶著促狹的笑意,那眼神,仿佛一下子就看明白她的心思了,忙不迭地閃避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和大哥玩得好的,指不定,像大哥一樣,多智近妖。
劉華來洪家叫過幾次大哥劉軍,因此,他認識洪順,喊了洪順哥。
「嗯,都進來吧,去我屋子裏。」洪順收迴目光,領著他們往西邊的屋子走去,沒有著急去看那個鬧鍾,拿了碗,裝了半碗炒花生和半碗水果糖,放到一張小桌子上,招待劉華和劉艷,「你們倆乖乖坐這兒吃東西,我和你們大哥說話。」
劉華一見吃的,眼睛就放光。
在這個普遍缺衣少食的年代裏,像花生糖果這樣的零嘴,隻有過年才能見到,還要用來招待客人,他們自己家,如今也有餅幹奶糖酥糖,可自從家裏能吃飽飯後,都讓他媽給收了起來,說這些東西不飽肚子,偶爾才會獎勵他們一份。
劉艷先是一愣,爾後又釋然。
日常從大哥的口中,劉艷也聽出來,洪順家的情況,似乎不錯,隻是誰家的東西,都不是大家刮來的,他們多吃了一口,人家就要少吃一口,畢竟,這個物資缺乏的大時代,大家的差距,遠沒有後世那麽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