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行。”我隨口答。
“那就好。我們本來擔心,怕你嫌這裏太寂寞,看來你是真的適應了。”
我沉思著田嫂的話,心重重地向著一個無底的涵洞沉墮。我來別墅純屬機緣巧合,這份我付出了極大愛心和努力的工作,它的意義是奇特的、模糊的。有史以來,我未涉足過如此疊金砌玉之所,不出一步便能滿足各種需要,但這裏的一切既不使我的思想震撼,也不使我的心靈反感,我想這種情況不正常。我知道,舒坦愜意的生活是可怕的,極易使人渙散鬥誌。其實生活追求什麽呢?我自問道,命運之神驅使我來到這裏,我會迷失在這幢到處煊顯出金錢與財富的宅子裏嗎?可是無論如何也沒法迴答。
然後田嫂去打掃收藏室。收藏室就在書房的隔壁,我一邁進那道門,便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我在紡織品出口公司任職的時候,曾經應酬過一個熱衷收藏古玩的客商,因此對古董行業,我雖說不是深諳其道,但也略知一二。我驚見一個古色古香的櫃子裏邊,陳列著一座碧綠晶瑩的綠鬆石,觀其重量,市價抵得上一輛奧拓車;一尊清代翡翠花薰,北京工藝,鬼斧神工,簡直可望而不可及。更讓我目瞪口呆的是,一座漢代玉雕馬,原料係新疆禾田羊脂白玉,深具“馬踏飛燕”的神韻;再有一尊唐代銀胎仕女騎馬俑,神態兼備,栩栩如生;而一塊重量已達二百六十克的福建田黃石,石質凝結,色澤溫潤;——三件寶物都是希世珍寶,令人嘆為觀止。牆隅立著一隻清代紫檀木浮雕櫃子,在它的旁邊,更有兩把明代黃花梨木椅子,無論是這個櫃子還是這兩把椅子,市值都讓人不敢想像。在另一個古樸典雅的櫃子裏,收藏著明清時期的瓷器和銅爐,以及一些古書籍,每一件藏品都價值連城,令人咋舌。田嫂用一塊幹淨的抹布拭擦著地板,我不知道她是否清楚這些瑰寶的價值,光看表麵,這些古物確實不足為奇,但是歷史和文化賦予了它們瑰異而凝重的內涵,從而成為了我們的精神寶藏。主人把這些奇珍異寶收藏在這裏,除了一把特製防盜鎖,一套指紋識別係統,不再有其他的防範措施,如果他不是對我們這些人十分信賴,那他就是對我們的智慧的一種低估。
黃昏,落輝在林。我推開書房的窗戶,倚窗而望。一隻褐色的小鳥,正在樹頂最高處的一棵枝杈上百囀歌唱。旁邊是它棲息的窩巢。它美妙的歌聲引迴晚歸的同伴。兩隻小東西竄上竄下,共同表演了一段二重唱,然後唧唧喳喳飛向凝翠的林梢。
“是不是無論飛得多遠,你們都能找到迴巢的方向呢?”我說。
我仰望它們飛走的身影,迴身又接著想,真是奇怪,我是一個有奮鬥目標的人,我很清楚我夙求的是什麽。因了這個緣故,至今為止,我在任何境遇中都還能順應環境,堅持自己的信念。可是,今兒一整天我都在玄思緬想,我要成為什麽樣的人,會不會迷失生活的方向。這真是奇怪,今天,似乎很不平常。
夜來了,我已給病人擦了身子,為她量了血壓,又給她做了按摩理療。待一切處理好,我才在臥榻邊的椅子上坐下來,閱讀一本雜誌。我琢磨著小說裏一段沒有標點符號的句子,這個句子很長,讀來頗有點詹姆斯?喬伊斯的味道。賞析完後,我又重新讀了一遍。
夜,愈深愈靜了。忙活了一天,我下樓倒了一杯水。燈光從開著的窗戶照射出去,照亮了窗口附近夜露潤濕的草木。一陣鬱靜的清香,一種浸潤了的鬆脂的幽香,舒緩地漫流進屋。我飲吸著甘露一般清芬的空氣,聽著幾株老樹的輕吟絮語,覺得自己白天的憂慮真是杞人憂天,我為那些沒有必要、也沒有根據的擔心感到好笑。夜裏十點,我關好窗頁,步出廚房。也許是我神經太過敏了,走出幾步,似覺院子裏麵有些細碎的幻音。我駐足諦聽。我不敢肯定是什麽聲音,容或是我的錯覺,我今日老是神經兮兮的。我徐徐上樓。但,樓下又傳來些許嘈雜聲,而且聲音愈來愈清晰。我亦真亦幻聽見林醫生的聲音,還有一兩個陌生人說話的嗓音。
我為這些聲音搞糊塗了,返身下樓。剛踏下樓梯,兩腳便生根似地站住了。樓下所有的華燈都亮了,大廳裏的電話響過不停,林醫生應接不暇。一個清俊的青年人,倚靠在大廳與餐廳之間的一根大理石圓柱上聽手機。(我事後始知,年青人叫小崔,是鄭先生的司機。)老王恭恭敬敬地對長沙發裏的一個雙眉緊鎖的人說著什麽,那人冷若生鐵,一臉不悅。——整個別墅霎時變得活躍、忙碌、生氣勃勃起來。我目眩神迷,驚嘆之餘,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別墅的主人已遠道而歸。我穿過飯廳,直接到廚房去沏茶。我把沏好的茶放到托盤裏,這時,林醫生邁足進來。
“你下來得正好,”他說。“茶沏好了嗎?”
“沏好了。”我說。
“很好,送到大廳去吧!”
“是鄭先生迴來了嗎?”
“是的。”
我步入大廳,看見鄭先生巋然不動地坐在大沙發裏,在他旁邊是一棵羅漢鬆盆景。我認得他就是這裏的主人。我已經從照片上見過這張教人一見難忘的臉了,現在我又仔細看看真容。他正值盛壯之年,就是說,年紀大概在三十五至四十歲之間。前額廣闊,堅如岩石;鼻樑有稜有角,下顎很嚴厲,如刀削斧鑿;粗粗的濃眉,又黑又硬的頭髮;傷殘的臉頰被太陽曬成茶褐色,覆蓋著一層難以闡述的蒼白,因為心情焦躁而露出極其嚴肅的表情。我記得田嫂說過,他是個瞎子,我注意瞧瞧他的眼睛,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眼睛並非黯淡無光,而是深邃而嚴峻,到了叫人驚奇的程度。我泰然行至他身邊,因為茶幾就在他的旁側。
“鄭先生,茶好了。”我把茶盤放到茶幾上,倒茶的時候對他說。
“你是誰?”他問。
“這是植小姐。”林醫生說。
“新來的護理員?”
“是的。”我應答。
“放這兒吧,我自己來。”他說,語氣和神情都很生澀。我退身一邊。他喝了一口我倒的茶,長達一分鍾沒說話。我們大家木雕泥塑似地靜止了一會。
“澤峰,”半天,林醫生才說。“馮誌說他一會兒來。”
“馮誌?”
“對,就是他——你以前的私人助理。他找過我好幾次了,希望能和你恢復合作關係。”
“我對這個人不怎麽指望。”鄭先生皺了皺眉峰。“他來幹什麽?”
“就是為了海邊別墅的事。他說他知道一幢很不錯的房子,你一定喜歡。”
“這就是他迎接我迴來的歡迎儀式嗎?半夜跑來跟我談這事?”
“也不知他是從哪兒打聽的,他說你想在這兒買一幢海邊別墅。所以,他打算待會兒和賣主一同過來。”
鄭先生一聽便迴絕了。
“我不跟不相幹的人摻和在一起。什麽賣主,他才是真正的賣主。這個人油嘴滑舌,到處鑽營,就算他說出滿天星鬥來也別理他。林醫生,以後遇上這種事,你就叫他們去跟我的助理談,插手這類事情你還不夠精明。”
</br>
“那就好。我們本來擔心,怕你嫌這裏太寂寞,看來你是真的適應了。”
我沉思著田嫂的話,心重重地向著一個無底的涵洞沉墮。我來別墅純屬機緣巧合,這份我付出了極大愛心和努力的工作,它的意義是奇特的、模糊的。有史以來,我未涉足過如此疊金砌玉之所,不出一步便能滿足各種需要,但這裏的一切既不使我的思想震撼,也不使我的心靈反感,我想這種情況不正常。我知道,舒坦愜意的生活是可怕的,極易使人渙散鬥誌。其實生活追求什麽呢?我自問道,命運之神驅使我來到這裏,我會迷失在這幢到處煊顯出金錢與財富的宅子裏嗎?可是無論如何也沒法迴答。
然後田嫂去打掃收藏室。收藏室就在書房的隔壁,我一邁進那道門,便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我在紡織品出口公司任職的時候,曾經應酬過一個熱衷收藏古玩的客商,因此對古董行業,我雖說不是深諳其道,但也略知一二。我驚見一個古色古香的櫃子裏邊,陳列著一座碧綠晶瑩的綠鬆石,觀其重量,市價抵得上一輛奧拓車;一尊清代翡翠花薰,北京工藝,鬼斧神工,簡直可望而不可及。更讓我目瞪口呆的是,一座漢代玉雕馬,原料係新疆禾田羊脂白玉,深具“馬踏飛燕”的神韻;再有一尊唐代銀胎仕女騎馬俑,神態兼備,栩栩如生;而一塊重量已達二百六十克的福建田黃石,石質凝結,色澤溫潤;——三件寶物都是希世珍寶,令人嘆為觀止。牆隅立著一隻清代紫檀木浮雕櫃子,在它的旁邊,更有兩把明代黃花梨木椅子,無論是這個櫃子還是這兩把椅子,市值都讓人不敢想像。在另一個古樸典雅的櫃子裏,收藏著明清時期的瓷器和銅爐,以及一些古書籍,每一件藏品都價值連城,令人咋舌。田嫂用一塊幹淨的抹布拭擦著地板,我不知道她是否清楚這些瑰寶的價值,光看表麵,這些古物確實不足為奇,但是歷史和文化賦予了它們瑰異而凝重的內涵,從而成為了我們的精神寶藏。主人把這些奇珍異寶收藏在這裏,除了一把特製防盜鎖,一套指紋識別係統,不再有其他的防範措施,如果他不是對我們這些人十分信賴,那他就是對我們的智慧的一種低估。
黃昏,落輝在林。我推開書房的窗戶,倚窗而望。一隻褐色的小鳥,正在樹頂最高處的一棵枝杈上百囀歌唱。旁邊是它棲息的窩巢。它美妙的歌聲引迴晚歸的同伴。兩隻小東西竄上竄下,共同表演了一段二重唱,然後唧唧喳喳飛向凝翠的林梢。
“是不是無論飛得多遠,你們都能找到迴巢的方向呢?”我說。
我仰望它們飛走的身影,迴身又接著想,真是奇怪,我是一個有奮鬥目標的人,我很清楚我夙求的是什麽。因了這個緣故,至今為止,我在任何境遇中都還能順應環境,堅持自己的信念。可是,今兒一整天我都在玄思緬想,我要成為什麽樣的人,會不會迷失生活的方向。這真是奇怪,今天,似乎很不平常。
夜來了,我已給病人擦了身子,為她量了血壓,又給她做了按摩理療。待一切處理好,我才在臥榻邊的椅子上坐下來,閱讀一本雜誌。我琢磨著小說裏一段沒有標點符號的句子,這個句子很長,讀來頗有點詹姆斯?喬伊斯的味道。賞析完後,我又重新讀了一遍。
夜,愈深愈靜了。忙活了一天,我下樓倒了一杯水。燈光從開著的窗戶照射出去,照亮了窗口附近夜露潤濕的草木。一陣鬱靜的清香,一種浸潤了的鬆脂的幽香,舒緩地漫流進屋。我飲吸著甘露一般清芬的空氣,聽著幾株老樹的輕吟絮語,覺得自己白天的憂慮真是杞人憂天,我為那些沒有必要、也沒有根據的擔心感到好笑。夜裏十點,我關好窗頁,步出廚房。也許是我神經太過敏了,走出幾步,似覺院子裏麵有些細碎的幻音。我駐足諦聽。我不敢肯定是什麽聲音,容或是我的錯覺,我今日老是神經兮兮的。我徐徐上樓。但,樓下又傳來些許嘈雜聲,而且聲音愈來愈清晰。我亦真亦幻聽見林醫生的聲音,還有一兩個陌生人說話的嗓音。
我為這些聲音搞糊塗了,返身下樓。剛踏下樓梯,兩腳便生根似地站住了。樓下所有的華燈都亮了,大廳裏的電話響過不停,林醫生應接不暇。一個清俊的青年人,倚靠在大廳與餐廳之間的一根大理石圓柱上聽手機。(我事後始知,年青人叫小崔,是鄭先生的司機。)老王恭恭敬敬地對長沙發裏的一個雙眉緊鎖的人說著什麽,那人冷若生鐵,一臉不悅。——整個別墅霎時變得活躍、忙碌、生氣勃勃起來。我目眩神迷,驚嘆之餘,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別墅的主人已遠道而歸。我穿過飯廳,直接到廚房去沏茶。我把沏好的茶放到托盤裏,這時,林醫生邁足進來。
“你下來得正好,”他說。“茶沏好了嗎?”
“沏好了。”我說。
“很好,送到大廳去吧!”
“是鄭先生迴來了嗎?”
“是的。”
我步入大廳,看見鄭先生巋然不動地坐在大沙發裏,在他旁邊是一棵羅漢鬆盆景。我認得他就是這裏的主人。我已經從照片上見過這張教人一見難忘的臉了,現在我又仔細看看真容。他正值盛壯之年,就是說,年紀大概在三十五至四十歲之間。前額廣闊,堅如岩石;鼻樑有稜有角,下顎很嚴厲,如刀削斧鑿;粗粗的濃眉,又黑又硬的頭髮;傷殘的臉頰被太陽曬成茶褐色,覆蓋著一層難以闡述的蒼白,因為心情焦躁而露出極其嚴肅的表情。我記得田嫂說過,他是個瞎子,我注意瞧瞧他的眼睛,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眼睛並非黯淡無光,而是深邃而嚴峻,到了叫人驚奇的程度。我泰然行至他身邊,因為茶幾就在他的旁側。
“鄭先生,茶好了。”我把茶盤放到茶幾上,倒茶的時候對他說。
“你是誰?”他問。
“這是植小姐。”林醫生說。
“新來的護理員?”
“是的。”我應答。
“放這兒吧,我自己來。”他說,語氣和神情都很生澀。我退身一邊。他喝了一口我倒的茶,長達一分鍾沒說話。我們大家木雕泥塑似地靜止了一會。
“澤峰,”半天,林醫生才說。“馮誌說他一會兒來。”
“馮誌?”
“對,就是他——你以前的私人助理。他找過我好幾次了,希望能和你恢復合作關係。”
“我對這個人不怎麽指望。”鄭先生皺了皺眉峰。“他來幹什麽?”
“就是為了海邊別墅的事。他說他知道一幢很不錯的房子,你一定喜歡。”
“這就是他迎接我迴來的歡迎儀式嗎?半夜跑來跟我談這事?”
“也不知他是從哪兒打聽的,他說你想在這兒買一幢海邊別墅。所以,他打算待會兒和賣主一同過來。”
鄭先生一聽便迴絕了。
“我不跟不相幹的人摻和在一起。什麽賣主,他才是真正的賣主。這個人油嘴滑舌,到處鑽營,就算他說出滿天星鬥來也別理他。林醫生,以後遇上這種事,你就叫他們去跟我的助理談,插手這類事情你還不夠精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