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司正,這麽說,舊佛就是當年寧國公麾下的幕僚馮虎?”這天,南陽王朱平下朝後照例和鎮軍將軍朱明、工部尚書常鵬還有王城司司正劉昱三人來到了已經被修繕一新的養心殿中接著議事。待聽完了劉昱對舊佛謀逆一案的初步審結奏報後,朱平用不帶任何感情的語氣問了一句。


    “目前已經基本確認。舊佛十幾年前重傷毀容後就再也沒用過自己的本名,現在知道他的人已經很少,臣也是最近通過多位朝中老人才勉強獲知。”劉昱一聽朱平發問,立即恭恭敬敬的迴答道。


    “此人居然是馮軍神的後人,沒想到其才沒用在富國強兵上,禍亂南陽倒是一把好手。”朱明聽說舊佛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南陽軍神馮鐵後人,不禁也感慨了一聲。


    “陛下,舊佛一黨已經基本上清理幹淨了。現在不少職位都空著,是不是能提前開始今年的文試,選拔一些人才?”工部尚書常鵬倒是對舊佛沒什麽興趣。這些日子神京城裏的中下級官員不少都被降職甚至免官,他雖然不是宰相,但現在幹的又是宰相的事,此時不得不再次向朱平提出人手不足的問題。


    “常尚書,先王在位時,是不是有段時間有過遷都新京之議?”


    聽了朱平的話,不光常鵬,連朱明和劉昱都不由得一愣。感覺話題怎麽扯到這上麵去了。不過這三人都是思維敏捷之輩,常鵬略略沉吟了一下說道:


    “迴稟王上,先王在十年前在朝中的確有過遷都之議。臣那時正好也在工部任職,所以略知一二。當年神京城南五十裏處發生了地震,神京百姓驚惶不已,先王及眾臣也想著是否離京暫避。不過當時能去的位置並不多,神京周圍僅有河口鎮一處能勉強安置文武眾臣及百姓,於是先王便有了在神京百裏內再建一座新城的打算。經過工部的勘測後,決定在神京城以北一百三十裏處興建新京城。新京城雖然規模較神京城小上不少,但卻是我南陽多條水路陸路的交匯處。彼時新城剛一築好,便吸引了周邊的大批百姓遷入。這些年先王也多次居住於新京城的行宮之中。經過八年多的發展,新京在規模上已成為僅此於神京和藍田的南陽第三大城。雖然其繁華程度可能還稍遜其他城鎮,但在城民富庶、城防堅固等方麵也是我南陽諸多城鎮中很難得的了。”


    聽完常鵬的敘述,朱明和劉昱兩人都不知道怎麽接話,要知道遷都可是大事,一般需要得到朝中絕大多數大臣的同意。如今朱平在宰相黃斐和太尉舒旭都不在的前提下就議這個,實在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在場的諸人也都不敢看輕這位年僅十四歲的王上,從繼位後他的行為來看,雖然有些踉踉蹌蹌的,但是他還是在眾人的輔佐下完成了所有應該完成的任務。經曆了北鬥之亂以後,朱平彷佛一夜之間長大了十歲,平日裏除了上朝處理政務,就是長時間的研習治國之道。現在對各方奏報都有自己的判斷,而且往往能一語中的。如今既然說起遷都,那就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常尚書所言,與孤這幾日瀏覽的同遷都之議相關奏報朝議的內容大體一致。不過有一點尚未說明,那便是當年地震時,整個禁衛軍惶惶不可終日。時任太尉的馬義到城東大營欲領右禁衛軍護駕時,發現不僅右將軍躲入了府中,其麾下萬餘禁衛軍居然僅有不到千人在營中待命。事後先王深感禁衛軍的武備廢弛,一直都想著重振我南陽軍威,為此多次和武閣諸位磋商。但神京城的規模太大,禁衛軍的人數無法進行精簡,也不可能將各鎮的精銳陸續調入神京換防。往往是好不容易湊足了一營精銳調入神京,結果不久這支人馬就被禁衛軍給同化了,所以這些年禁衛軍的疲軟與日俱增。此次北鬥之亂,區區數千北狄人在不到一個時辰內連續打垮兩隻禁衛軍,此事足以為天下笑!長此以往,我南陽王城還有何安穩可言!為南陽長治久安計,此時應當遷都入新京城,然後重整武備,振奮軍心!至於在神京城中居住數代的勳貴們,那就不必過去了!孤與卿等及百官先行入新京,鎮軍將軍統領禁衛軍及金吾衛護衛,十日後啟程!”


    “王上,三思啊!”聽著朱平越說越激動,朱明等三人忍不住異口同聲的勸諫道。雖然朱平的話似乎有幾分道理,但怎麽聽怎麽像是小孩撒氣般逃離傷心之地的舉動。新京城離神京城說是隻有一百三十裏,不過遷都哪能是說走就走的。先不說朝中是否同意,就算是真的要遷,也得先派出大量人馬去打前站,怎麽可能就這麽直接過去。此時朱明眉頭緊鎖,劉昱一臉懵逼,常鵬則是微微歎氣。有時候麵對這個處於叛逆期的少年王上,他們都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最後商量來商量去,決定先征求下百官的意見後再行決定。


    朱平的遷都之意一經傳出便引起了軒然大波,整個神京城一下子都沸騰起來。且不說在這神京城裏紮下根的世家大族,就連不少普通百姓都有些不安。要知道這次的北鬥之亂可是把大家嚇得夠嗆,如果王族真的遷到了新京城,那不就是不管神京百姓們的死活了麽?不過大家擔心之餘也曉得遷都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事,目前宰相和太尉都還沒發話,等這些個大佬們把小王上給勸住了,這事自然也就過去了。正在大家議論紛紛的當口,王上突然的一道旨意又讓神京城慌張了一把,那就是令已經在往神京路上行進的朱明所部五千精銳的家屬直接進入新京城。這下連一直不動如山的黃斐舒旭都慌了,黃大相爺也顧不上朱平對自己的不滿了,在朝議時叩首勸諫,指出現在人心不穩,並不是遷都的最好時機。太尉舒旭也在旁邊幫腔,說北鬥之亂中禁衛軍損失慘重,若要遷都也得等禁衛軍整訓完成後再遷。朱平在王座上一邊聽著一邊冷笑,讓眾臣都有些不寒而栗,最後他直接站了起來,對著黃斐和舒旭就是一頓訓斥,說什麽先王殉難之時二人就苟且偷生不說,現在還一門心思想著保全自家的榮華富貴,一把年紀了還在朝堂上妄議國事等等等等。一番話說得兩人連一頭撞死的心都有了。幸虧工部尚書常鵬出來相勸,朱平這才冷哼幾聲後宣布就算是暫不遷都,自己這邊也要先到新京城行宮暫住,還當場任命常鵬為副相兼任工部尚書,五日後在後將軍孫典統領的第一批完成整編的三千禁衛軍的護衛下去打前站。朝中都心知肚明這說的三千禁衛軍其實就是朱明之前帶過來的虎頭衛人馬,正當大家還在懵逼的狀態中時,戶部尚書許暉突然站出來支持王上的遷都計劃,說自己願意帶著戶部的精幹力量隨著常副相一起行動。而司馬劉昶、前將軍趙普、王城司司正劉昱等重臣也都表示也願意隨常鵬一起去打前站。朱平聽了大感振奮,當即讓趙普先去統計統計願意去新京城的禁衛軍人數,湊足五千人後就可以進行整編開拔,而戶部的許尚書也被安排和常鵬一起出發,至於王城司和司馬府,先暫且留在神京城,待時機成熟後再行遷入。


    下朝後的黃斐直接暈了過去,往日的一眾下屬同僚沒一個敢伸手去扶。舒旭也是跌跌撞撞的在下人們的攙扶下才勉強迴府。晚間鎮軍將軍朱明前來拜會時,他才忙不迭的從床上爬起來會客。朱明首先向舒旭表達了歉意,因為朱平年幼,又受了朱光遺言的影響,所以才說出了那些話。不過對遷都這件事這位年幼的南陽王已經下定決心非遷不可,所以他也實在是阻擋不了。不過從長遠來說,遷都新京也有比較充分的理由:一是可以加快禁衛軍的戰力恢複,解決掉數十年形成的頑疾;二是擺脫一些世家大族在神京城中一直以來的影響力,加快國中的行政效率;三是神京城離東部邊境和西部邊境都不遠,因此對邊境的掌控和影響都更為容易,當年開鑿的運河如今也能和直通河口鎮的瀏河相接,所以和神京城一樣,新京城也離出海口不遠。總之,此時遷入新京的確是一件頗有戰略意義的事。舒旭聽了沉思良久,縱然是心裏萬般的不情願,此時也隻能同意遷都。南陽不比燕國,那邊除了朝中的幾位重臣,還有數位封疆大吏。燕國皇帝如果要完成像遷都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必須協調上上下下的複雜關係。這些封疆大吏個個位高權重,話語權極強,一旦沒有他們的支持,即使是皇帝的旨意,往往也就是一句廢話而已。而南陽這邊目前最大的封疆大吏式的人物就是麵前的這位鎮軍將軍朱明,他都全力支持了,被王上深深嫌棄的太尉大人還能說啥?朱明離去後不久,舒旭就爬起來開始寫自己的謝罪折子,重新向朱平表明自己的態度。


    後將軍孫典曾和朱明並肩作戰,也算得上是南陽宿將,接到軍令後不敢怠慢,立即在規定時間裏集合了人馬開拔。而常鵬、許暉領著六部的精幹力量也隨著一起出發。按計劃,上述人馬家眷直接入住一直未開放的新京城東四個坊,而三千禁衛軍則組成新的禁衛後軍鎮守南門。新京城與大江鎮一樣,北麵是山地,所以不需過多人馬駐守。另外經過前將軍趙普統計,已有近萬原禁衛軍將士願意入駐新京城,朱平欣喜之下令朱明前去和趙普一起遴選出五千精銳編為新的禁衛前軍,由趙普統領著鎮守新京城的北門和東門。而已經到任的新任左將軍梅展則留在神京城操練剩餘人馬,等到了九月份時,新京城的各項準備事宜都已完成,朱平便下旨正式遷都入新京城,朱明遂領著新編成的禁衛中軍五千人,金吾衛三千人、內衛營兩千人共計萬餘人馬護衛著南陽王一行到神京。這下讓還在觀望中的百官和王族們都傻了眼,本來以為還能等到王上迴心轉意不遷都了,結果現在來這麽一出。於是如無頭蒼蠅一樣紛紛跪求把自己帶上。神京城的不少百姓也都準備隨著一起到新京,對此朱平讓一直沒有表態的吏部尚書周溫負責相關事宜,周尚書正懊惱自己沒能緊跟王上的步伐,這下接旨後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的瘋狂表現,短短兩個月就把三萬餘百姓妥妥的安置進了新京。太尉舒旭因為之前表態表得比較及時,也得到了朱平的幾句勉勵,居然還準其所奏任命了新任的樓船將軍吳剛,吳剛和前任鎮將馮凱不睦卻與舒旭關係較好,也算得上是南陽數一數二的水戰人才了。隨著太尉府、司馬府和王城司及六部全部遷入了新京,整個南陽的行政與軍事中心已完成了實際轉移,唯一還待在神京城裏的就是相府了。由於宰相黃斐一直臥床休養,導致相府這個曾經的行政中樞機構現今徹底靠邊站了。作為汪門弟子的代表,黃斐被這次的打擊弄得奄奄一息,連帶著不少同門都受到影響,朱平不知道是為了出氣還是怎麽的,把朝中的汪門弟子幾乎全都留在了神京城。就這樣一直到了十月底,整個遷都的工作算是基本上都完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山北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孝南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孝南米酒並收藏家山北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