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芾急匆匆的趕到鎮海衛指揮府,卻見京城來人是一個信使,帶來一個讓他十分震驚的消息。
“漢王世子要來鎮海衛?”
張芾對這個消息百思不得其解。
漢王世子他當然知道,畢竟下西洋的船隊就是從鎮海衛出發的,許多船隻都打著漢王府的旗號,他手下海運的將士,也有不少被漢王府招募走了。
隻是讓張芾想不通的是,漢王世子這種大人物,為什麽要來自己這種小地方,而且還點名讓他準備迎接,朱瞻壑已經在來的路上了,明天就能到達。
張芾想來想去,最後還是覺得此事太過蹊蹺,於是他來到府後的一座獨立小院門前,上前敲了敲門道:“齊先生在嗎?”
“請進!”
隻見院子裏傳來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
張芾推門走了進去,隻見院子中的涼亭之中,一個中年書生坐在亭中,一手拿著扇子,一手執著書卷,當看到張芾進來時,他這才放下了手中的書卷。
“將軍你不是去百萬倉了嗎,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齊先生看到張芾也站起來笑著問道。
鎮海衛和太倉雖然在一個地方,但畢竟還有些距離,而且張芾去百萬倉肯定也會去劉家港,以齊先生的估計,他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迴來。
“遇到一件怪事,讓我不得不提前迴來。”
張芾邁步來到亭中直接說道。
這位齊先生是他的幕僚,幾年前他遇到還在教書的齊先生,與對方相談甚歡,於是就請對方入府成為自己的幕僚,許多事情都會征求他的意見。
“怪事?”
齊先生聞言也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剛才接到消息,說漢王世子明天要來,而且還點名讓我前去迎接,你說這事怪不怪?”
張芾將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講了出來。
“漢王世子!”
齊先生聞言卻一下子站了起來,似乎十分的震驚。
“先生你怎麽了?”
張芾也嚇了一跳,平時齊先生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從來沒見他如此失態。
“沒什麽,就是最近老是聽聞漢王世子的大名,現在聽說他要來,我也十分驚訝。”
齊先生很快恢複了冷靜,說著又坐了下來。
“我也是這麽想的,之前下西洋的時候,那些勳貴就打著漢王府的旗號,而且我還聽說,那些勳貴的商船之所以能跟著一起下西洋,就是漢王世子求的情,現在他來鎮海衛,是不是也和下西洋有關?”
張芾想來想去,也隻想出這麽一個有可能的推斷。
“下西洋的船隊都已經出發這麽久了,如果世子要來,應該早就來了,而且以他的身份,也實在沒必要親自跑一趟。”
齊先生卻搖了搖頭,並不讚同張芾的推斷。
“如果不是下西洋,那會是什麽事?”
張芾說到這裏,忽然想到朱瞻壑與堂兄張榮的內侄女訂婚了,但這和自己也八杆子打不著啊?
“世子點名要將軍你親自迎接,所以這件事肯定和將軍有關!”
齊先生卻很快分析出朱瞻壑此行來的重點。
“和我有關?我一個小小的鎮海衛指揮使,何德何能讓一位世子親自跑一趟?”
張芾更加不解的問道,雖然他這個指揮使也算是軍中的中層,但和世子的身份相比,還是相差太遠了。
“海運!”
劉先生卻忽然微微一笑道,除了海運外,張芾身上再也沒有值得讓朱瞻壑關注的地方了。
“海運?先生你說世子是為海運而來?難道說朝廷要重啟海運了?”
張芾興奮的跳起來,一向穩重的他,這時也滿臉的狂喜之色,這可是他做夢都想的事情啊!
“雖然隻是我的推斷,但我有六七成的把握。”
齊先生搖著扇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先生你怎麽這麽肯定?”
張芾在興奮過後,這時也冷靜下來,隨後又有些懷疑的問道,畢竟自從海運停了之後,他做過太多重啟海運的夢了,可每一次都十分的失望。
“將軍伱剛才也說了,下西洋的事和漢王世子有關,甚至還是他向陛下求情,才能讓各家勳貴的商船跟隨下西洋,這說明了什麽?”
齊先生搖著扇子再次問道。
“說明……他和各家勳貴的關係很好,或者他想借此收買人心?”
張芾苦思片刻這才試探著問道。
“嗬嗬,說明這位世子殿下對海外之事很感興趣,他讓勳貴們下西洋,其實就是想借此打開海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海貿之中,而不是由朝廷獨攬。”
齊先生笑嗬嗬的糾正道。
“海禁和海運有什麽關係?”
張芾還是不明白齊先生的意思,畢竟他雖然精明強幹,但畢竟是個武將,對這些彎彎繞的東西實在不擅長。
“當然有關係,無論是海禁還是海運,都和大海有很大的關係,他想打破海禁,就必須讓朝廷更加積極的投身於大海之中,下西洋是個契機,海運同樣是個契機。”
齊先生說到這裏,伸手一指張芾繼續道。
“將軍你之前參與海運多年,特別是在老侯爺去世後,海運更是全靠你支撐著,所以漢王世子指名要見你,肯定和海運有關!”
“有道理啊,我一個小小的指揮使,恐怕也隻有海運這件事,才能入得了漢王世子的法眼了!”
張芾聞言也是一拍巴掌,終於明白了過來。
“恭喜將軍了,這次世子前來,海運恐怕就要重啟了,到時將軍定會得重用!”
齊先生說著站起來,向張芾深施一禮道。
“先生客氣了!若重啟海運,張某也需要先生這樣的人才,日後若有機會,定要舉薦先生入朝為官!”
張芾這時也激動的說道。
聽到張芾要舉薦自己為官,齊先生則是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第二天一早,張芾穿戴整齊,親自帶人前往劉家港等候朱瞻壑的到來。
一直等到中午時分,隻見數條官船順流而下,上麵打著漢王府的旗號,而在船頭的位置,一個青年迎風而立,正是從京城趕來的朱瞻壑。
“漢王世子要來鎮海衛?”
張芾對這個消息百思不得其解。
漢王世子他當然知道,畢竟下西洋的船隊就是從鎮海衛出發的,許多船隻都打著漢王府的旗號,他手下海運的將士,也有不少被漢王府招募走了。
隻是讓張芾想不通的是,漢王世子這種大人物,為什麽要來自己這種小地方,而且還點名讓他準備迎接,朱瞻壑已經在來的路上了,明天就能到達。
張芾想來想去,最後還是覺得此事太過蹊蹺,於是他來到府後的一座獨立小院門前,上前敲了敲門道:“齊先生在嗎?”
“請進!”
隻見院子裏傳來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
張芾推門走了進去,隻見院子中的涼亭之中,一個中年書生坐在亭中,一手拿著扇子,一手執著書卷,當看到張芾進來時,他這才放下了手中的書卷。
“將軍你不是去百萬倉了嗎,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齊先生看到張芾也站起來笑著問道。
鎮海衛和太倉雖然在一個地方,但畢竟還有些距離,而且張芾去百萬倉肯定也會去劉家港,以齊先生的估計,他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迴來。
“遇到一件怪事,讓我不得不提前迴來。”
張芾邁步來到亭中直接說道。
這位齊先生是他的幕僚,幾年前他遇到還在教書的齊先生,與對方相談甚歡,於是就請對方入府成為自己的幕僚,許多事情都會征求他的意見。
“怪事?”
齊先生聞言也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剛才接到消息,說漢王世子明天要來,而且還點名讓我前去迎接,你說這事怪不怪?”
張芾將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講了出來。
“漢王世子!”
齊先生聞言卻一下子站了起來,似乎十分的震驚。
“先生你怎麽了?”
張芾也嚇了一跳,平時齊先生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從來沒見他如此失態。
“沒什麽,就是最近老是聽聞漢王世子的大名,現在聽說他要來,我也十分驚訝。”
齊先生很快恢複了冷靜,說著又坐了下來。
“我也是這麽想的,之前下西洋的時候,那些勳貴就打著漢王府的旗號,而且我還聽說,那些勳貴的商船之所以能跟著一起下西洋,就是漢王世子求的情,現在他來鎮海衛,是不是也和下西洋有關?”
張芾想來想去,也隻想出這麽一個有可能的推斷。
“下西洋的船隊都已經出發這麽久了,如果世子要來,應該早就來了,而且以他的身份,也實在沒必要親自跑一趟。”
齊先生卻搖了搖頭,並不讚同張芾的推斷。
“如果不是下西洋,那會是什麽事?”
張芾說到這裏,忽然想到朱瞻壑與堂兄張榮的內侄女訂婚了,但這和自己也八杆子打不著啊?
“世子點名要將軍你親自迎接,所以這件事肯定和將軍有關!”
齊先生卻很快分析出朱瞻壑此行來的重點。
“和我有關?我一個小小的鎮海衛指揮使,何德何能讓一位世子親自跑一趟?”
張芾更加不解的問道,雖然他這個指揮使也算是軍中的中層,但和世子的身份相比,還是相差太遠了。
“海運!”
劉先生卻忽然微微一笑道,除了海運外,張芾身上再也沒有值得讓朱瞻壑關注的地方了。
“海運?先生你說世子是為海運而來?難道說朝廷要重啟海運了?”
張芾興奮的跳起來,一向穩重的他,這時也滿臉的狂喜之色,這可是他做夢都想的事情啊!
“雖然隻是我的推斷,但我有六七成的把握。”
齊先生搖著扇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先生你怎麽這麽肯定?”
張芾在興奮過後,這時也冷靜下來,隨後又有些懷疑的問道,畢竟自從海運停了之後,他做過太多重啟海運的夢了,可每一次都十分的失望。
“將軍伱剛才也說了,下西洋的事和漢王世子有關,甚至還是他向陛下求情,才能讓各家勳貴的商船跟隨下西洋,這說明了什麽?”
齊先生搖著扇子再次問道。
“說明……他和各家勳貴的關係很好,或者他想借此收買人心?”
張芾苦思片刻這才試探著問道。
“嗬嗬,說明這位世子殿下對海外之事很感興趣,他讓勳貴們下西洋,其實就是想借此打開海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海貿之中,而不是由朝廷獨攬。”
齊先生笑嗬嗬的糾正道。
“海禁和海運有什麽關係?”
張芾還是不明白齊先生的意思,畢竟他雖然精明強幹,但畢竟是個武將,對這些彎彎繞的東西實在不擅長。
“當然有關係,無論是海禁還是海運,都和大海有很大的關係,他想打破海禁,就必須讓朝廷更加積極的投身於大海之中,下西洋是個契機,海運同樣是個契機。”
齊先生說到這裏,伸手一指張芾繼續道。
“將軍你之前參與海運多年,特別是在老侯爺去世後,海運更是全靠你支撐著,所以漢王世子指名要見你,肯定和海運有關!”
“有道理啊,我一個小小的指揮使,恐怕也隻有海運這件事,才能入得了漢王世子的法眼了!”
張芾聞言也是一拍巴掌,終於明白了過來。
“恭喜將軍了,這次世子前來,海運恐怕就要重啟了,到時將軍定會得重用!”
齊先生說著站起來,向張芾深施一禮道。
“先生客氣了!若重啟海運,張某也需要先生這樣的人才,日後若有機會,定要舉薦先生入朝為官!”
張芾這時也激動的說道。
聽到張芾要舉薦自己為官,齊先生則是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第二天一早,張芾穿戴整齊,親自帶人前往劉家港等候朱瞻壑的到來。
一直等到中午時分,隻見數條官船順流而下,上麵打著漢王府的旗號,而在船頭的位置,一個青年迎風而立,正是從京城趕來的朱瞻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