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張璁的文章之後,朱厚熜真心實意的長歎道。
“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不光是張璁這篇文章完美的契合了朱厚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寫的真的很好。
不然也不會在曆史上那麽有名。
而聽見小皇帝如此稱讚自己,張璁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幾分笑容。
而朱厚熜接下來的話更是直接讓他激動的渾身顫抖。
隻見麵前的小皇帝突然神情嚴肅的放下了手中張璁呈交的文書,緊緊的看著張璁的眼睛,認真的說道。
“若是有朝一日楊黨真的垮台,我定當不忘先生今日之功,內閣必有先生一席之地。”
內閣的席位?什麽?內閣!
張璁整個人都仿若被雷電劈中一般。
內閣,什麽概念。
就好比是司禮監之於太監,上柱國之於武將,內閣就是大明的讀書人一輩子奮鬥和仰望的頂點。
而自己,一個蹉跎了四十多年沒有絲毫功名的破落戶,現在皇帝竟然親口表示要事成之後要讓自己進內閣。
皇恩,何其浩蕩。
而在朱厚熜看來,報酬已經給足,為了皇帝這個許諾,張璁沒有不拚命的理由。
畢竟按照常理來看,今年還沒有任何官職,已經四十多歲的張璁這輩子想要靠常規手段進入內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陛下聖恩。”
麵前的張璁眼含熱淚,撲騰一下就跪倒在朱厚熜的麵前。
但額頭傳來文華殿的地磚冰冷卻絲毫打消不了其內心的火熱。
麵前的小皇帝臉上溫和的笑容,身旁太監的攙扶都絲毫不能平複他激動的內心。
他仿佛已經看見,已經生活在科舉失敗的陰影中數十年的自己,終於將迎來一個新的,屬於自己的世代。
他一定要親手開啟它,哪怕付出血的代價。
……
“今日所談的不過兩事,一是關於江彬一黨該如何處置的問題,二是百官以何禮儀迎聖母入京……”
楊廷和立於群臣之前,即使是依然如春,京城的早朝卻依然寒冷。
但相比於身邊那些有些畏懼嚴寒的百官,盡管隻穿著一件單衣,楊廷和依然精神矍鑠。
看上去格外的精神。
這是正德十五年五月初五,嚴格而言,這時朱厚熜第一次參加帝國最高的權力會議。
前幾次倉促之間的朝會更多的是讓朱厚熜和京中主要的的朝臣們見見麵,混個臉熟,沒有太過注重程序禮儀。
大部分人還是很忙的,不僅是要處理武宗喪事,大明各處的叛亂,水患,蒙古寇邊的種種麻煩事都要這些京官們處理,很多人實在是抽不出時間。
而這次,萬事俱備,有了朱厚熜這個吉祥物後,很多之前堆積無法處理的事情內閣都可以處理了,百官終於可以有機會從無休止的政務中抽身出來,深吸一口氣,放鬆一下。
而這次,百官起了個大早,天剛破曉,也即是“昧爽”,天空還是灰蒙蒙的,漫長的黑夜還沒有散去。
文武兩班官員提前半個時辰甚至一個時辰站在寒風中,等待五鳳樓值守的太監敲響鍾鼓,這才分別由左,右掖門進入,過金水橋前,由首輔和宮內太監負責監督文武百官整隊方可繼續前行。
按官職大小,爵位高低依次排序站好,百官才能穿過金水橋,進入奉天殿拜見皇帝。
而早早就起了的大明皇帝端坐於奉天殿正中的“金台”上,待百官入奉天殿,禮官奏樂,鴻臚寺唱“入班”,左右兩班走進禦道,對同樣勤勉的皇帝行一拜三叩之禮。
等待片刻,百官手持表明身份的牙牌站定,黃錦深吸了一口氣,種種的咳嗽一聲,宣布早朝開始,百官奏事。
當然,好不容易起個大早來上早朝,喜聞樂見的簽到打卡環節是少不了的,要不然,不是白來了嗎?
有宮門衙衛值守的武官會讓唱到名子的京官在名冊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稱之為“注籍”,而唱名不到的官員則會被統一就記上小本本。
然後按照朝廷規定,給予罰俸,通報批評,嚴重的甚至會讓其迴家停職反省。
早朝,作為明朝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國家重大事項最重要的形式,盡管明朝同樣保留了晚朝。
但那不過是對於早朝的補充。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事情太多,早朝處理不完,否則大明皇帝和內閣都會在潛意識裏無視掉晚朝這個東西。
什麽玩意,天天三四點起床就夠折磨人了,你還想提晚朝,怕不是挨打挨的少了。
我看你是完全不同大明皇帝和內閣齊心協力的含金量。
“江彬謀逆,罪在不赦,請陛下旨,盡戮其黨羽,將賊首明正典刑,以顯示我大明法度威嚴。”
在簡短的給百官介紹了下今天主要的會議內容之後,楊廷和沉聲的說道。
他的目光掃視著身後的群臣,百官見楊廷和的目光紛紛底下了頭,無人敢於與其對視。
就連次輔梁儲都麵色平靜的靜靜站在楊廷和左手側,似乎對楊廷和的行為視而不見。
“不知對江彬,該處以何刑才好?”
朱厚熜看著底下的百官的神色,禮部尚書毛澄很從心麵對楊廷和的目光低下了頭,其他例如魏國忠徐鵬舉,禮科都給事中邢寰之流不吭一聲,在楊廷和的麵前低著頭當著鴕鳥。
唯有素來和楊廷和這個大權獨攬的首輔素來不對付的吏部,尚書王瓊和手下幾個侍郎給事中麵對楊廷和的試探麵不改色,像是什麽都沒有看到一樣,該幹什麽還幹什麽。
朱厚熜問道,他看了眼剛剛在奉天殿值守武官遞上來的名單,今天畢竟是皇帝的第一次正了八經的早朝,所以京城大小官員除了幾個病假守孝的,基本上全都來了。
“畢竟平虜伯江彬乃是我皇兄生前親信,皇兄離世不過數月,就要處死江彬,我久不在京城……事情緣由也不太清楚,如何處置還望各位商議出個結論。”
朱厚熜淡淡的說道,他確實不太想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江彬的身上,畢竟,一會關於如何迎接自己的生母蔣氏才是真正需要自己鼓足精神和這幫朝臣周旋的要事。
江彬——死定了。
“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不光是張璁這篇文章完美的契合了朱厚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寫的真的很好。
不然也不會在曆史上那麽有名。
而聽見小皇帝如此稱讚自己,張璁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幾分笑容。
而朱厚熜接下來的話更是直接讓他激動的渾身顫抖。
隻見麵前的小皇帝突然神情嚴肅的放下了手中張璁呈交的文書,緊緊的看著張璁的眼睛,認真的說道。
“若是有朝一日楊黨真的垮台,我定當不忘先生今日之功,內閣必有先生一席之地。”
內閣的席位?什麽?內閣!
張璁整個人都仿若被雷電劈中一般。
內閣,什麽概念。
就好比是司禮監之於太監,上柱國之於武將,內閣就是大明的讀書人一輩子奮鬥和仰望的頂點。
而自己,一個蹉跎了四十多年沒有絲毫功名的破落戶,現在皇帝竟然親口表示要事成之後要讓自己進內閣。
皇恩,何其浩蕩。
而在朱厚熜看來,報酬已經給足,為了皇帝這個許諾,張璁沒有不拚命的理由。
畢竟按照常理來看,今年還沒有任何官職,已經四十多歲的張璁這輩子想要靠常規手段進入內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陛下聖恩。”
麵前的張璁眼含熱淚,撲騰一下就跪倒在朱厚熜的麵前。
但額頭傳來文華殿的地磚冰冷卻絲毫打消不了其內心的火熱。
麵前的小皇帝臉上溫和的笑容,身旁太監的攙扶都絲毫不能平複他激動的內心。
他仿佛已經看見,已經生活在科舉失敗的陰影中數十年的自己,終於將迎來一個新的,屬於自己的世代。
他一定要親手開啟它,哪怕付出血的代價。
……
“今日所談的不過兩事,一是關於江彬一黨該如何處置的問題,二是百官以何禮儀迎聖母入京……”
楊廷和立於群臣之前,即使是依然如春,京城的早朝卻依然寒冷。
但相比於身邊那些有些畏懼嚴寒的百官,盡管隻穿著一件單衣,楊廷和依然精神矍鑠。
看上去格外的精神。
這是正德十五年五月初五,嚴格而言,這時朱厚熜第一次參加帝國最高的權力會議。
前幾次倉促之間的朝會更多的是讓朱厚熜和京中主要的的朝臣們見見麵,混個臉熟,沒有太過注重程序禮儀。
大部分人還是很忙的,不僅是要處理武宗喪事,大明各處的叛亂,水患,蒙古寇邊的種種麻煩事都要這些京官們處理,很多人實在是抽不出時間。
而這次,萬事俱備,有了朱厚熜這個吉祥物後,很多之前堆積無法處理的事情內閣都可以處理了,百官終於可以有機會從無休止的政務中抽身出來,深吸一口氣,放鬆一下。
而這次,百官起了個大早,天剛破曉,也即是“昧爽”,天空還是灰蒙蒙的,漫長的黑夜還沒有散去。
文武兩班官員提前半個時辰甚至一個時辰站在寒風中,等待五鳳樓值守的太監敲響鍾鼓,這才分別由左,右掖門進入,過金水橋前,由首輔和宮內太監負責監督文武百官整隊方可繼續前行。
按官職大小,爵位高低依次排序站好,百官才能穿過金水橋,進入奉天殿拜見皇帝。
而早早就起了的大明皇帝端坐於奉天殿正中的“金台”上,待百官入奉天殿,禮官奏樂,鴻臚寺唱“入班”,左右兩班走進禦道,對同樣勤勉的皇帝行一拜三叩之禮。
等待片刻,百官手持表明身份的牙牌站定,黃錦深吸了一口氣,種種的咳嗽一聲,宣布早朝開始,百官奏事。
當然,好不容易起個大早來上早朝,喜聞樂見的簽到打卡環節是少不了的,要不然,不是白來了嗎?
有宮門衙衛值守的武官會讓唱到名子的京官在名冊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稱之為“注籍”,而唱名不到的官員則會被統一就記上小本本。
然後按照朝廷規定,給予罰俸,通報批評,嚴重的甚至會讓其迴家停職反省。
早朝,作為明朝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國家重大事項最重要的形式,盡管明朝同樣保留了晚朝。
但那不過是對於早朝的補充。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事情太多,早朝處理不完,否則大明皇帝和內閣都會在潛意識裏無視掉晚朝這個東西。
什麽玩意,天天三四點起床就夠折磨人了,你還想提晚朝,怕不是挨打挨的少了。
我看你是完全不同大明皇帝和內閣齊心協力的含金量。
“江彬謀逆,罪在不赦,請陛下旨,盡戮其黨羽,將賊首明正典刑,以顯示我大明法度威嚴。”
在簡短的給百官介紹了下今天主要的會議內容之後,楊廷和沉聲的說道。
他的目光掃視著身後的群臣,百官見楊廷和的目光紛紛底下了頭,無人敢於與其對視。
就連次輔梁儲都麵色平靜的靜靜站在楊廷和左手側,似乎對楊廷和的行為視而不見。
“不知對江彬,該處以何刑才好?”
朱厚熜看著底下的百官的神色,禮部尚書毛澄很從心麵對楊廷和的目光低下了頭,其他例如魏國忠徐鵬舉,禮科都給事中邢寰之流不吭一聲,在楊廷和的麵前低著頭當著鴕鳥。
唯有素來和楊廷和這個大權獨攬的首輔素來不對付的吏部,尚書王瓊和手下幾個侍郎給事中麵對楊廷和的試探麵不改色,像是什麽都沒有看到一樣,該幹什麽還幹什麽。
朱厚熜問道,他看了眼剛剛在奉天殿值守武官遞上來的名單,今天畢竟是皇帝的第一次正了八經的早朝,所以京城大小官員除了幾個病假守孝的,基本上全都來了。
“畢竟平虜伯江彬乃是我皇兄生前親信,皇兄離世不過數月,就要處死江彬,我久不在京城……事情緣由也不太清楚,如何處置還望各位商議出個結論。”
朱厚熜淡淡的說道,他確實不太想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江彬的身上,畢竟,一會關於如何迎接自己的生母蔣氏才是真正需要自己鼓足精神和這幫朝臣周旋的要事。
江彬——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