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火星基地設計


    和《長城》劇組大部分明星演員都打過照麵之後,章昊還見到了《長城》的監製班尼特·沃爾什。


    準確來說,是班尼特·沃爾什主動來找他聊天。


    “章,有沒有興趣和環球影業合作,我們的條件不比華納影業差。”班尼特·沃爾什上來就開門見山,一點繞彎子的心思都沒有。


    班尼特·沃爾什和章昊聊天的時候,主演馬特·達蒙,華仔,張涵與,三字弟弟,還有鄭楷大甜甜等人都在場。


    幾乎所有在場的中國劇組人員都很羨慕章昊,尤其是演員們。


    平時演員們去好萊塢影片客串都那麽難,但是章昊不一樣,是受到好萊塢電影公司的追捧,這就是差距。


    和後來看清好萊塢電影公司醜惡嘴臉不同,現在夢想去好萊塢發展,仍然是華語電影圈的主流。


    甚至對比前世,因為有章昊這個成功的案例,華語電影人去好萊塢發展的意願更強烈了。


    這和舔不舔沒關係,事實上隻要有機會,是個有腦子的人都會選擇去好萊塢闖蕩一番。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無可厚非。


    隻不過大家沒想到的是,好萊塢隻是重視內地這片市場,根本不在乎華語電影人。


    就連他們出演的影片,很多都隻有內地特供版才能看到。


    這一舉動,讓大部分華語電影人看透了好萊塢,從此打破了幻想。


    而這其中,《長城》可以說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


    因為影片不僅讓華語電影人從此熄了去好萊塢發展的心,也讓好萊塢明白了華語電影人就如同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從《長城》之後,去好萊塢發展的心思就逐漸淡下來,華語電影圈頂級大明星開始專注於國內市場,不再對國際抱有幻想。


    不過也有類似甄子彈和吳景這樣意外的合作,但也隻是個例,大方向沒有改變。


    但那是前世發生的事情,以《長城》為分水嶺,從此兩邊電影界有了鴻溝。


    之後好萊塢在各種正確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最終遭到內地市場的遺棄。


    但這樣的後來,對章昊最終的目標來說,是一種打擊。


    章昊一直想著借著好萊塢的渠道發大財,同時建立自己的全球渠道,使得華語電影可以無障礙在全球發行,並且得到認可。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麵臨的困難簡直不可想象。


    文化的壁壘,還有各種政治因素,都是阻礙華語電影走出去的原因。


    內地市場是很大,但誰能拒絕更大的一片市場呢,可惜做不到。


    章昊嚐試著讓華語電影全球化,都重生了,目標自然要遠大一些。而這些明星演員看著章昊風光無限,何嚐不羨慕章昊,甚至想複製他的道路。


    世界巨星,聽起來比華語明星好聽多了不是嗎?


    “班尼特先生,我現在和華納還有一部片約沒有完成。”章昊明顯有婉拒的意思。


    班尼特·沃爾什可能沒有看出來章昊是推脫,或者裝作看不出來。


    他熱情的笑道:“我們環球影業擁有多個係列的版權,最近公司打算推動黑暗宇宙,首部影片是經典冒險動作電影的重啟之作《木乃伊》。


    我們公司打算邀請湯姆·克魯斯主演,怎麽樣,你有沒有興趣?”


    《木乃伊》?那個大爛片?誰有興趣誰有病。


    章昊果斷搖頭拒絕:“不好意思,班尼特先生,我的檔期已經排滿了,恐怕沒時間。”


    確實沒時間,《火星救援》之後,章昊要接著忙一個關於夢的項目,然後和華納影業還有一部片約。


    結束之後,還要去種玉米地。


    檔期拍得滿滿的,根本沒空去接《木乃伊》這個大爛片。


    班尼特·沃爾什盛情相邀,章昊表示拒絕,他也隻能表示遺憾了。


    “環球影業是真心想和你合作,”班尼特·沃爾什失望道:“你執導的《黑暗騎士》簡直無與倫比,我想伱是黑暗宇宙的最佳人選。”


    “或許吧,”章昊笑了笑,沒有答應。


    自從漫威宇宙成功後,好萊塢流行各種宇宙,索尼哥倫比亞在搞哥斯拉宇宙,環球也打算搞黑暗宇宙,還有家人俠宇宙。


    二十世紀福克斯搞x戰警宇宙,再過不久自己就掛掉了。


    派拉蒙也在搞星際迷航宇宙,還有華納和迪士尼這兩個老對頭。


    幾乎所有好萊塢電影公司都入魔了,卻忽略了電影的本質,搞得電影越來越不像電影,路已經開始走偏。


    這樣的事情,章昊是不想參與進去的。


    和國師他們一起吃過晚飯之後,章昊結束了在《長城》短暫的客串之旅,正式投入到《火星救援》的工作當中去。


    章昊首先去了甘肅金昌和青海海西州茫崖,這兩處都是《火星救援》的外景地。


    關於火星基地艙內戲份,基本都是在金昌修建的火星基地拍攝。


    而大量的火星外景戲,則選在了茫崖,少部分的金昌。


    火星基地的搭建很有意思,本來一開始劇組隻是搭建能用看起來真實的火星基地,也和航天局的專家討論過。


    拍攝完,這些基地都會拆除的。


    但是當地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上報給上麵。上麵得知之後,專門和劇組接洽,看看能不能不要拆除。


    劇組美術指導和航天局專家就說了,這搭建的基地隻是拍攝使用,不可能長期保留。


    上麵領導就說了:“沒關係,那基地就往長期建設,我們可以撥款。”


    既然都掏錢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航天局的領導對火星基地這個項目也很感興趣,也加入了這個項目。


    於是,投資2.5億的火星基地就在金昌拔地而起,等影片拍攝完之後,就給交給當地政府和航天局。


    火星基地之後會用在旅遊,還有科學研究等方麵。


    對劇組有利的事情,而且還是人家出大部分資金,劇組沒理由拒絕,就同意了。


    章昊來到金昌,就受到了當地領導的熱烈歡迎。


    他們看章昊的眼神,不是看一個大導演,而是看一個移動的印鈔機。


    確實,如果《火星救援》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對當地文旅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發財的機會擺在眼前,當地領導自然很看重章昊,生怕章昊跑了。


    跟著章昊一起來金昌的,還有張譯這個主演,未來大部分時間都是他的獨角戲,他要提前熟悉和適應火星基地。


    “這火星基地看起來好大,”張譯震驚了,他第一次感覺這才是科幻片該有的樣子。


    “不光大呢,裏麵所有的設備都是真實可用的,除了不在火星,和真的沒什麽區別。”航天局指導建設火星基地的專家劉洋說道。


    “我們進去看看吧……”章昊很滿意火星基地的外形,打算進裏麵去看看。


    從艙門走進去,幾個艙室的連接,極具實用性的設計思路,都很對章昊的胃口。


    一邊走章昊一邊還和張譯還有呂建秋討論拍攝手法:“到時候,我們要在艙內架設類似監控錄像的高清鏡頭,全方位紀錄馬覺民的火星生活。”


    “導演,你是說用偽紀錄片的方式?”


    “沒錯,”章昊點點頭,對張譯說道:“我們還有專門設計的艙外宇航服,也設置了攝像頭,到時候你會對著攝像頭表演。”


    “如此一來,沉浸感十足,想必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體驗。”張譯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


    “對了,”看完火星基地的內部結構,章昊又關心起其他方麵的問題:“火星車造好了沒有?”


    製片人劉浩迴答道:“我們已經委托了比亞迪,製造了五輛純電驅動的火星車,比亞迪的工程師和車的零件一起來金昌,三輛送去茫崖,現場組裝。”


    “很好,車內也要設置攝像頭,我需要一套新的攝影係統,到時候攝影組開會商量一下。”


    “好的導演……”


    金昌這邊的準備非常充分,天宮異彩和月宮工作室的工程師們也都加入前期的籌備當中。


    包括去往火星的飛船問天號,還有火星車祝融號,都是兩家特效工作室的模型工程師和航天局專家,還有比亞迪的汽車工程師們一起設計的。


    設計出來的東西,既有科幻感,又不缺乏真實感覺。


    這也達到了章昊的要求,就是塑造一個真實可信的世界,除了不能上太空,一切都很完美。


    當然,火星飛船是模型設計,到時候會用模型搭配cg來拍攝。


    至於問天號內部艙室的戲份,則在攝影棚內搭建拍攝。


    失重戲份的體驗,幾位演員已經感受過了。而且經過《地心引力》的鍛煉,拍這些戲份駕輕就熟。


    看完金昌的準備工作,章昊又去了茫崖。


    比起金昌火星基地的戲份,茫崖大部分都是外景戲,這裏的地形地貌非常符合對火星的設想。


    茫崖這個地方少有人知,一開始劇組是不知道還有這一塊地方更像火星的。


    直到著名攝影師陳仲元的推薦,才讓劇組注意到了這個地方。


    “時見羚羊隨車狂奔,得見野犛牛山坡成群,置身荒野如目睹地球初始。”


    這是陳仲元對茫崖的感受。


    電影《可可西裏》、《七十七天》均選擇在此取景,央視也為茫崖拍了一部紀錄片:《你好火星》。


    從字麵上來看,這裏確實很符合對火星的想象。


    實際上,如果不是金昌的火星基地已經搭建完成了,章昊都有把火星基地搬到這裏的衝動。


    不過航天局的專家在考察之後,把茫崖確定為第二個火星模擬基地。如果金昌的基地效果不錯,這裏很快也會建設一個新的火星基地。


    雖然現在談論登陸火星還早了一些,畢竟連月球都沒去過,但開啟先期論證是必要的。


    這也是為什麽,航天局如此重視《火星救援》這樣項目的原因。


    不過作為一部電影,首先就是考慮商業屬性,然後才是其他。如果拍成一部科教片,那未免太過於無聊了。


    也是因為章昊電影化的態度,其實航天局內部的一些專家對章昊稍微有點不滿。


    好在領導們識大體,人家章昊是拍電影的,可不是來花錢讓航天局的專家來研究的。


    能有這個合作的機會就不錯了,怎麽還能怪章昊電影商業化的態度呢!


    麵向全球的電影,其實也是替航天事業做宣傳。


    要知道,網上成天有一些貧窮山區怪,反思怪,叫囂著讓上麵取消航天領域的發展。


    《地心引力》的成功,已經讓這部分聲音減少了不少。


    如果《火星救援》再成功,對航天事業的發展更加有力。


    說不定有人才或者具有潛力的天才,看到影片後就激發起對星空的向往,從而加入航天探索事業。


    這就是一部科幻片的作用,激發和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人類不斷探索和進步,源動力就是源自於好奇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電影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匣與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匣與橙並收藏我的電影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