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地心引力》殺青


    前世阿方索·卡隆版的《地心引力》最吸引的人的地方,就是影片開頭十八分鍾的太空長鏡頭。


    哪怕是最挑剔、最苛刻的影迷,也會對這個機位走動異常複雜、場麵調度充滿想象力、特效製作天衣無縫的長鏡頭感到拜服。


    但章昊在拍攝的時候,並沒有照搬,而是把這個長鏡頭一分為二,一個長鏡頭十分鍾,再接上另外一個八分鍾的長鏡頭。


    兩個長鏡頭,構成影片前十八分鍾的戲,可謂張力十足。


    如果說製造出零重力的效果還不算難的話,利用吊威亞,泰坦機械臂和燈箱解決。


    那麽這些長鏡頭可就算是真正的挑戰了,這是無重力下的長鏡頭。


    無重力,也就是這個鏡頭棘手的地方,不隻是表現零重力是棘手,長鏡頭本來就難,零重力也是。


    把兩個因素加在一起……不對,兩個因素不是加在一起,而是相乘,事情就難上加難。


    所以此前章昊就和攝影組,和美術,和燈光等一起集思廣益,討論各種拍攝方案。


    所以說,在拍戲的過程中,可能就那麽短短的兩三個小時,甚至十幾分鍾的拍攝時間。


    但拍攝方案都是經過章昊和團隊成員幾個星期的反複討論驗證,最終定下的方案。


    陸子洪作為章昊的師弟,還是助理導演,負責拍一些花絮什麽的,章昊和各組老大開會討論的場景都被他記錄下來。


    他負責拍攝《地心引力》的幕後花絮,製作特輯,按照要求到時候配合影片宣傳。


    也是讓觀眾看到,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劇組所有人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陸子洪以前雖然對章昊也是很崇拜,但內心裏有時候也會覺得,如果自己獲得同樣的機會,做得不會比章昊差多少。


    但是這幾個月和章昊一起工作下來,陸子洪對章昊徹底心服口服。


    這是一個才華橫溢到你看不到邊際的導演,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有把想象力變成現實的能力無可挑剔。


    就拿長鏡頭來說,一個長鏡頭就像一支優美的舞蹈,必須處理到一絲多餘的動作,一個多餘的畫麵都沒有,必須要讓這個長鏡頭變得一秒鍾都不能讓人覺得乏味。


    導演是用攝影機來講故事的,從電影這個藝術誕生以來一直都是。


    不管是從環境的大遠景到對話鏡頭再到單個鏡頭再到動作鏡頭再到另個大遠景鏡頭,都是在用鏡頭說話的。


    如果要在一個鏡頭裏把東西都講完的話,那麽必須要想出辦法,能把這些所有的類型都囊括其中。


    章昊做得出色的地方在於,他真的完成了上述規定的鏡頭語言,沒有多餘。


    陸子洪不知道其他導演是什麽樣子的,但就目前來說,章昊是他見過最厲害的導演。


    章昊的鏡頭語言無可挑剔,簡直就是一個大師。


    怪不得人家二十七歲就成為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開始知名的導演,怪不得人家能拿到國師都未曾拿到的榮譽。


    這不是靠著運氣,而是實打實的才華和能力。


    現在稱章昊是華語電影第一導演,可能有人不同意。


    但陸子洪要說,章昊就是華語電影第一導演,而且沒有之一。


    國師往後歇一歇,他排在第二位。


    不怪章昊的影迷狂,實在是章昊有本事,影迷有狂的資本。


    不提陸子洪的心路曆程,跟在章昊禦用攝影師呂建秋身邊學習的蔣惜完全就是另外一番體會了。


    總結下來,就一個字:累。


    而且是超級累,雖然有泰坦機械臂,但很多時候,還需要人肩膀扛著笨重的imax攝影機拍攝。


    呂建秋沒問題,他典型的西北大糙漢,一身膀子肉,非常壯實,輕輕鬆鬆手提imax攝影機拍攝。


    呂建秋也接觸過好萊塢前沿的攝影技術工作,在章昊的團隊裏沒有他掌鏡,章昊都不放心。


    而蔣惜雖然很有‘實力’,但那是相對於女生來說,但比起呂建秋來說差遠了。


    對了,加入天冪影視製作公司後,她正式拜呂建秋為師,雖然她是導演係的,但導演係扛攝影機也不是問題。


    畢竟許多攝影師都能轉型做導演,沒道理導演不能去扛攝影機。


    要知道,就算是章昊,有時候不滿意自己都會來扛攝影機親自拍攝鏡頭。


    蔣惜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就是她自己掌鏡,拍攝了後麵一段八分鍾的長鏡頭,然後被導演章昊誇獎了。


    這讓她在十個實習生裏麵瞬間地位上升,章昊已經明確表示要她和陸子洪兩個。


    其他人羨慕,但沒辦法,這兩人實力太強,大家競爭不過。


    當然,大家更多的是想成為章昊這樣的導演。


    但導演可不是這麽好當的,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非凡的天賦和才華才行。


    《地心引力》的故事設置,就是神舟飛船的乘組在天上執行一項任務,給一個衛星安裝由大冪冪飾演的載荷專家設計的一個設備。


    原版是哈勃太空望遠鏡,但出於中國的太空望遠鏡要在2023年才發射,於是章昊改成了衛星。


    原版的航天飛機也改成了飛船,反正一開始飛船就沒了,不要緊。


    原版的電影裏,是大毛的導彈擊中自己的衛星,引起的連鎖反應。


    這裏章昊改成了阿三,以阿三那散裝的航天實力,說服力更強。


    最後逃離,大冪冪飾演的載荷專家是借助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飛船返迴地球,體現世界人民大團結,順帶為了海外市場。


    掙錢嘛,不寒磣。


    總的來說,章昊的漢化版本做到了足夠本地化,《地心引力》這個故事也相對簡單。


    主要就是看演員的表演,還有驚人的畫麵表現。


    這樣的視效大片,等影片上映,一定要去影院看imax3d版本,帶給觀眾的觀影體驗是無與倫比的的。


    這imax3d的優勢,也是影片的宣發的時候著重宣傳的。


    和其他華語電影轉製3d不同,《地心引力》就是一部純正的3d電影,是足以作為華語電影行業的標杆。


    在奉天的攝影棚結束全部的太空戲份,章昊帶著劇組轉到海南,拍攝了大冪冪從海裏出來,踏上堅實地麵的鏡頭。


    影片曆時四個多月的艱苦拍攝,十二月底在海南殺青。


    殺青的時候,天冪影視製作公司和大冪冪的微博都放出了《地心引力》的殺青劇照。


    人們這才恍然發現,已經好幾個月沒動靜的國產第一部科幻電影宣告殺青了。


    一時間媒體公眾網友影迷都開始熱鬧起來,又開始展開對影片的各種臆測。


    而另外一部和章昊有關的電影,《無雙》也在《地心引力》殺青前的一個星期登陸院線,取得了不小的票房成績。


    本月圓滿結束,我先定個目標,下個月不請假不斷更,每天至少六千,時不時來點爆發。


    看在我這麽努力的份上,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電影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匣與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匣與橙並收藏我的電影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