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蝙蝠俠:開戰時刻》主創中國行隻進行了三天,分別在京城,尚海,廣州三大城市進行了宣傳。


    這之後,傑夫·羅賓諾夫帶著主創們返迴北美,進行最為重要的北美路演宣傳。


    “你真的不跟著我們去北美?”臨走前,傑夫·羅賓諾夫問道。


    “不了,”章昊搖搖頭道:“電影的看點並不是我這個導演,我已經圓滿完成了任務,剩下的就看你們了。”


    “那好吧,我會和《時代周刊》雜誌溝通,七月份采訪和亞洲版的封麵任務安排你上。”傑夫·羅賓諾夫見狀也就不再強求章昊去北美了。


    《時代周刊》雜誌是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程龍大哥,李聯結,鞏麗,國際章,阿妹,周董,範彬冰,李雨春等明星歌手都曾經登上過其亞洲版封麵。


    按照安排,章昊如果成為七月刊封麵人物,他將會是首個憑借導演身份登上《時代周刊》封麵的華語電影人。


    當然,這多少有點暗箱操作的嫌疑,誰讓《時代周刊》是屬於華納影業母公司時代華納旗下的媒體雜誌。


    章昊決定不去北美參與宣傳活動,一來是太長時間的工作,他需要休個假,二就是北美媒體和他沒什麽好說的。


    去了就是各種刁難,章昊也算體會到華語電影明星們在好萊塢的遭遇,他才不想找這個氣受。


    在北美首周末僅僅拿到6160.9萬美元票房的情況下,《蝙蝠俠:開戰時刻》在第二周的工作室跌幅保持一個健康的幅度,五月十三周一下跌百分之四十,單日拿到1041.2萬美元票房。


    周二是電影票半價日,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入場,影片票房上漲百分之二十八,單日拿下1332.8萬美元。


    穩定的票房走勢,讓華納影業感到莫名的驚喜。如果按照這個票房幅度維持下去,《蝙蝠俠:開戰時刻》完全有可能拿到1.5億美元以上的北美票房。


    加上海外票房和後期周邊收入,完全能實現盈利。


    不過這樣的票房成績,對比《鋼鐵俠3》就有點垃圾了,《鋼鐵俠3》比《蝙蝠俠:開戰時刻》早上映一周,目前已經在全球砍下7.21億票房。


    影片陸續在全球其他地區上映,將會成為漫威第二部票房破十億美元的電影。


    布魯斯·韋恩隻是複活,但托尼·斯塔克可是在起飛狀態,一直沒落下來過。


    差距明顯的票房對比,讓迪士尼和漫威影業的高層都放下心來。在羅伯特·艾格和凱文·費奇看來,和預料中一樣,蝙蝠俠完全不是鋼鐵俠的對手。


    或許,六月份上映的超人電影,還能讓華納影業和dc掙紮一下。


    也是這樣差距明顯的對比,讓羅伯特·艾格和凱文·費奇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蝙蝠俠終於從過去十五年的陰霾中複活,重新走進影迷的視線。


    作為曾經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蝙蝠俠的底蘊顯然比處於二線的鋼鐵俠要強上不少的。


    在北美電影院,能看到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去看鋼鐵俠的人以年輕人居多,而去看蝙蝠俠的人大多都是中年人。


    想想十五年前蝙蝠俠還流行的時候,這時候的中年人那時候差不多就是年輕人,所以再次在電影院看到蝙蝠俠,頓時就勾起了他們懷舊之心。


    這也是《蝙蝠俠:開戰時刻》票房堅挺的原因,當年的蝙蝠俠粉絲還是忘不了這個超級英雄。


    芝加哥amg下屬的一家imax電影院,亞當·傑爾已經看了兩次《蝙蝠俠:開戰時刻》了。


    今天他又看了一遍,出來後開始思考下一部該如何拍攝。


    影片最後的結尾引出了小醜,亞當·傑爾知道下一部反派是小醜,但是和小醜的演員卻很難找。


    走出影廳,亞當·傑爾正胡思亂想著,突然聽到一個中年大胖子影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再次看到蝙蝠俠的身影,我實在太激動了,我從小時候就是蝙蝠俠的粉絲……”說著說著,這個中年大胖子甚至還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當記者提問,如果影片還有下一部時,希望出現什麽,中年大胖子迴答道:“如果可以,我希望傑克·尼克爾森重新飾演小醜,他帶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


    亞當·傑爾暗笑一聲,心想這不可能,傑克·尼克爾森都已經老了,不能勝任這個角色了。


    合適的小醜演員,估計還需要到更年輕的演員當中尋找。


    走出影院,亞當·傑爾發現影院門口居然停著一輛電影裏的蝙蝠戰車,許多人圍在這輛戰車身邊打卡拍照,合影留念。


    旁邊有工作人員,亞當·傑爾一個激動,趕緊詢問道:“小姐,這是今天運來的嗎?”


    工作人員迴答道:“是的,這是展覽品。”


    “那能不能開?能開的話這輛車我要買。”旁邊一個看起來很闊氣的年輕人問道。


    “不好意思先生,這輛車已經賣出去了,展覽結束就會運走。”工作人員說道。


    年輕人一臉失望,但還是不甘心,接著問道:“哪裏能買到這輛車?”


    工作人員耐心解釋道:“具體信息請關注蘭博基尼,此外,我們也有這款車的模型售賣。”


    沒有車,有模型也可以,有收藏癖好的亞當·傑爾當即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走進一家周邊商品售賣店。


    店裏已經有了各式各樣的電影周邊,包括鋼鐵俠戰甲模型,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的玩偶等。


    這其中,也包括蝙蝠俠戰衣,以及亞當·傑爾注意到的蝙蝠戰車模型。


    亞當·傑爾看蝙蝠戰車模型所剩無幾,趕緊拿了其中一個,走到櫃台結賬。


    “一共1288美金,先生。”收銀員說道。


    亞當·傑爾二話沒說,當即拿出信用卡刷卡,把這款蝙蝠戰車模型提迴家。


    事實上,剛看完電影的這段時間,看到有電影周邊產品,是觀眾最容易衝動消費的時候。


    如果這些周邊產品放在現在監管還不嚴的中國內地市場,估計昂貴的正版授權周邊產品很快就被盜版所取代。


    但在周邊產業發達的北美,這種情況就不會存在。


    一個蝙蝠戰車模型製作成本不過幾十美金,如果是中國工廠代工的,可能還不到十美金的成本。


    但掛上正版授權,轉瞬間就能賣幾百美元,精裝版的甚至能賣上千美元,這裏麵的利潤可想而知。


    無怪乎好萊塢電影公司,尤其是擁有廣闊渠道的巨頭公司會如此重視周邊產業。比起票房來說,周邊收入才是一部商業電影盈利大頭。


    新的一個周末,《蝙蝠俠:開戰時刻》陸續在日韓,東南亞,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地上映。


    影片在北美上映十天,受到次周末上映的《星際迷航:暗黑無界》的衝擊,《蝙蝠俠:開戰時刻》票房突破一億美元,達到1.08億美元。


    而影片在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很出色,上映十天拿到了8.63億rmb的票房,破十億已經是板上釘釘。


    甚至華納影業估計,影片很有可能在內地拿到兩億美元以上的票房,折合rmb差不多十四億。


    這並非不可能,要知道在2010年初上映的《阿凡達》都曾拿到過13億票房,《變形金剛3》也拿到了十億以上的票房。


    從去年年末開始,陸續有三部國產電影票房破十億。


    所以一部由知名華語電影導演執導的好萊塢影片,質量又是如此出色,非常有可能拿到十四億以上票房,創造新的票房記錄。


    然而,最讓華納影業驚喜的是,影片在亞洲其他市場的表現。


    在內地市場崛起之前,島國一直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但這個市場似乎對超級英雄電影不感冒。


    《複仇者聯盟》在這裏隻拿到1300萬美元的票房,作為對比,內地市場這一成績是8100萬美元。


    《鋼鐵俠3》也很慘,目前為止在島國的票房都沒有破千萬美元,可見島國影迷對好萊塢超英大片的偏見。


    但這一偏見輪到《蝙蝠俠:開戰時刻》就失效了,因為導演是憑借《入殮師》拿到島國電影最高獎項和榮譽的章昊。


    章昊在島國有一大批忠實影迷,他的影片在這裏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這次同樣不例外,島國這邊比北美和內地晚上映一周,首周末三天就砍下13.8億日元票房,折合美元差不多1500萬美元,瞬間超越《複仇者聯盟》在島國的總票房。


    而且這還不是終點,之後還有很長的放映時間,影片預計在島國拿下3000萬美元的票房不是問題。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韓國,章昊在韓國同樣人氣很高,他還拿到過青龍獎最佳外語片。


    在韓國時尚雜誌最新排名中,章昊榮列韓國女星最想合作導演之一。人氣僅次於周董,是第二受歡迎的華語明星,如果章昊也算明星的話。


    所以好萊塢加章昊這個組合,在韓國電影市場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首周末就創造了550萬觀影人次的成績。


    再加上其他地區的票房收入,《蝙蝠俠:開戰時刻》除開北美和內地之外的第二周周末,在全球拿下7354.6萬美元票房。


    加上北美和內地票房,使得影片全球票房累計3.04億美元。


    到這裏,真的可以宣告蝙蝠俠迎來了新生,章昊負責的重啟之作取得了成功。


    之後影片還有漫長的放映周期,華納影業樂觀估計,影片最終票房或許能突破五億美元。


    這是讓人豐收的喜悅,華納影業在北美公映後第三周周一,就在總部大樓舉辦了慶功宴。


    所有劇組主創人員都參加了,唯獨少了一個章昊。


    作為最大功臣,此時章昊正在忙什麽呢?他正和企鵝中影博納等企業一起,策劃兩個大型影視城項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電影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匣與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匣與橙並收藏我的電影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