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永立穿過紛亂的人群,徑直走向南永忠那裏。
“統製,統製,南統製!”南永立連叫了好幾次,南永忠卻是壓根沒有理會他。
“南統製!兄長!”南永立一把抓住南永忠的胳膊。
“怎麽了?”南永忠不快地迴道。
南永立鄭重問道:“南統製為何要降?”
“為何要降,不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嗎!降則活命,不降則亡命,你覺得哪個好?!”
“我也不知,但降絕對不行!我們身為宋朝臣民,自當為宋盡忠竭力,怎能輕易言降?”
“此時情形危急,你還不懂嗎?”南永忠嗬斥道。
南永立毫不示弱:“我當然知道,可這事還需從長計議,大不了再寫信請求朝廷派來援軍,總之,投降是不行的!”
“寫信?寫信能有用嗎!若是真有援兵會來,又何至於今日!”
“可,可總不至於降啊!”
“事到如今,無可奈何,非有降不可!”南永忠駁斥道,扶刀快步離去。
待到走遠的時候,他告訴身邊的一位準備將郭教,道:“幫我提防一個人。”
“何人?”郭教問道。
“你的好朋友南永立。我看他不願投降,估計到時候會給我惹出什麽岔子,你記得幫我盯緊他了。”
“是,統製。”
~~
“夫君為何獨自哭泣?”一個婦人問自己的丈夫道。
此時正哭泣著的人便是隆慶府教授鄭炳孫,他也是方才聞之由於沒有援軍,南永忠便決定投降於蒙古人。
想到這裏,他心裏又怒又氣,又覺得自己無能,在此等危急情形之下,卻什麽都做不了。
“唉,我聽說南統製將要投降,獻隆慶於蒙古!我等將淪為亡國之奴了!此時此景,我卻無力殺賊,難不成我鄭炳孫真要做亡國奴了嗎?”
鄭夫人也隻是歎道:“大勢在此,我們也無能為力呀!夫君還要注意身子才是。”
“身子……唉……馬上性命都難保了呀!性命保不住就罷了,連這最後的名聲,我鄭某也要就此斷送嗎?我鄭某又豈能投降那蒙古!”
鄭炳孫正慨歎間,門外卻傳來了敲門聲。
鄭炳孫連忙擦去眼淚,打開了門。
“啊,是永立啊!”
南永立看了看身後,道:“鄭教授,有要事要與你商量,咱們裏麵說話吧。”
鄭炳孫連忙道:“對,快請,快請,夫人,給永立備茶!”
二人到屋內坐下,南永立即可問道:“鄭先生聽聞了統製要降蒙古一事嗎?”
“聽說過了。”
“先生如何覺得?”
“當然是不能降了!”鄭炳孫激動說道,可一會又想到南永立是南永忠的堂弟,這二人之間的關係不言而喻,鄭炳孫甚至開始擔心南永立故意來這的。
“我與先生所見相同!”南永立握著鄭炳孫的雙手激動道。“既然如此,先生覺得該如何才好?”
“這事我還在糾結之中,郎君如何覺得?是要阻止南統製嗎?”
“我意正是如此!我想,我們應當悄悄起事,將南統製控製起來,畢竟,投降之事萬不可為!”
“那......“鄭炳孫猶豫著,“我等該如何辦?“
“先生隻需要配合我就行了。“
鄭炳孫點頭:“好吧,隻希望這件事千萬別牽扯太多的人進來。“
南永立笑道:“放心好了,我此舉隻是想做宋人該做的事。我想控製住南永忠,阻止他投降蒙古人。“
“可南永忠是你的堂哥,你就舍得……”
“先生真是小看我了,堂哥又如何?能淩駕於國家朝廷之上嗎?”南永立反問道。
“好,隻是不知郎君覺得何時動手更好?”鄭炳孫問道。
“當然越早越好,等到南統製與蒙古人談妥之後,自然會立刻投降,我們應當趕在他們之前,將統製控製住。”
“好,如果郎君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盡快找我!我鄭炳孫雖不才,但絕不能在民族大義之上怯弱!”鄭炳孫鄭重說道。
就在這時,南永立卻發現了異常。
“怎麽了?”鄭炳孫問道。
南永立隻是做了一個保持安靜的手勢,接著示意鄭炳孫外麵好似有人偷聽。
南永立擔心打草驚蛇,便緩慢靠近,準備將這人直接抓住,以防他破壞了自己的計劃,可正當他靠近那扇木門的時候,卻發現一個人直接打開門竄了進來。
二人免不了一陣驚慌,定眼一看,原來是準備將郭教。
郭教起先非常驚慌,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可腦子一轉,忽地又不怕了,反而是選擇坦然麵對二人。
南永立裝作什麽都不曾發生一樣,隻是笑著對郭教道:“郭兄怎在此?”
原來,南永立與郭教之間有不淺的交情,雖然說郭教平時與南永忠走得也很近。
郭教看到他們驚慌失措的樣子,心裏卻覺得有些好笑。郭教知道他們一定是在討論投降的問題。而郭教似乎也不願投降,他直接真誠告訴他們自己不願意投降。
“二位。”郭教抱拳說道,“不想瞞二位,方才你們所談皆被我聽到了。”
郭教這麽一說,鄭炳孫自然是更加驚慌。別說鄭炳孫了,就連南永立也不免一慌。畢竟,是帝是友,往往隻是在一瞬之間罷了。
“不過。”郭教說著,神情愈發嚴肅起來,“我所見與二位相同,萬不可言降!其實方才我來此,就是想與永立商討此事,但剛才已經聽了你們的對策了,我覺得可行,如蒙不棄,不如加我一個,我亦可幫助二位成就此事!”
南永立和鄭炳孫聽到這話,心裏非常感激。他們知道郭教是個有良心的人,而且非常勇敢。他們也決定跟著郭教一起努力,阻止南永忠的投降計劃。
“太好了!”南永立緊握住郭教的雙手道,“郭兄能有此心已經足以!如今有郭兄相助,此事必可成!輕易言降,乃懦夫之舉,非丈夫之舉,郭兄在我心中當然是大丈夫!”
“兄弟過獎了。為國盡忠而已,再說了,二位不也是如此?鄭先生乃是一介文人,卻不卑不亢,竭忠盡節。而永立尚未及冠,就有如此忠心抱負,實在令為兄佩服!”
南永立無奈笑道:“我們還是盡早商討一下該如何將南永忠抓住才行,怎麽說也得阻止他投降蒙古。至於城池被困的事,便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嗯。”鄭炳孫與郭教都同意道。三人於是當即坐下共同商討計策。
“統製,統製,南統製!”南永立連叫了好幾次,南永忠卻是壓根沒有理會他。
“南統製!兄長!”南永立一把抓住南永忠的胳膊。
“怎麽了?”南永忠不快地迴道。
南永立鄭重問道:“南統製為何要降?”
“為何要降,不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嗎!降則活命,不降則亡命,你覺得哪個好?!”
“我也不知,但降絕對不行!我們身為宋朝臣民,自當為宋盡忠竭力,怎能輕易言降?”
“此時情形危急,你還不懂嗎?”南永忠嗬斥道。
南永立毫不示弱:“我當然知道,可這事還需從長計議,大不了再寫信請求朝廷派來援軍,總之,投降是不行的!”
“寫信?寫信能有用嗎!若是真有援兵會來,又何至於今日!”
“可,可總不至於降啊!”
“事到如今,無可奈何,非有降不可!”南永忠駁斥道,扶刀快步離去。
待到走遠的時候,他告訴身邊的一位準備將郭教,道:“幫我提防一個人。”
“何人?”郭教問道。
“你的好朋友南永立。我看他不願投降,估計到時候會給我惹出什麽岔子,你記得幫我盯緊他了。”
“是,統製。”
~~
“夫君為何獨自哭泣?”一個婦人問自己的丈夫道。
此時正哭泣著的人便是隆慶府教授鄭炳孫,他也是方才聞之由於沒有援軍,南永忠便決定投降於蒙古人。
想到這裏,他心裏又怒又氣,又覺得自己無能,在此等危急情形之下,卻什麽都做不了。
“唉,我聽說南統製將要投降,獻隆慶於蒙古!我等將淪為亡國之奴了!此時此景,我卻無力殺賊,難不成我鄭炳孫真要做亡國奴了嗎?”
鄭夫人也隻是歎道:“大勢在此,我們也無能為力呀!夫君還要注意身子才是。”
“身子……唉……馬上性命都難保了呀!性命保不住就罷了,連這最後的名聲,我鄭某也要就此斷送嗎?我鄭某又豈能投降那蒙古!”
鄭炳孫正慨歎間,門外卻傳來了敲門聲。
鄭炳孫連忙擦去眼淚,打開了門。
“啊,是永立啊!”
南永立看了看身後,道:“鄭教授,有要事要與你商量,咱們裏麵說話吧。”
鄭炳孫連忙道:“對,快請,快請,夫人,給永立備茶!”
二人到屋內坐下,南永立即可問道:“鄭先生聽聞了統製要降蒙古一事嗎?”
“聽說過了。”
“先生如何覺得?”
“當然是不能降了!”鄭炳孫激動說道,可一會又想到南永立是南永忠的堂弟,這二人之間的關係不言而喻,鄭炳孫甚至開始擔心南永立故意來這的。
“我與先生所見相同!”南永立握著鄭炳孫的雙手激動道。“既然如此,先生覺得該如何才好?”
“這事我還在糾結之中,郎君如何覺得?是要阻止南統製嗎?”
“我意正是如此!我想,我們應當悄悄起事,將南統製控製起來,畢竟,投降之事萬不可為!”
“那......“鄭炳孫猶豫著,“我等該如何辦?“
“先生隻需要配合我就行了。“
鄭炳孫點頭:“好吧,隻希望這件事千萬別牽扯太多的人進來。“
南永立笑道:“放心好了,我此舉隻是想做宋人該做的事。我想控製住南永忠,阻止他投降蒙古人。“
“可南永忠是你的堂哥,你就舍得……”
“先生真是小看我了,堂哥又如何?能淩駕於國家朝廷之上嗎?”南永立反問道。
“好,隻是不知郎君覺得何時動手更好?”鄭炳孫問道。
“當然越早越好,等到南統製與蒙古人談妥之後,自然會立刻投降,我們應當趕在他們之前,將統製控製住。”
“好,如果郎君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盡快找我!我鄭炳孫雖不才,但絕不能在民族大義之上怯弱!”鄭炳孫鄭重說道。
就在這時,南永立卻發現了異常。
“怎麽了?”鄭炳孫問道。
南永立隻是做了一個保持安靜的手勢,接著示意鄭炳孫外麵好似有人偷聽。
南永立擔心打草驚蛇,便緩慢靠近,準備將這人直接抓住,以防他破壞了自己的計劃,可正當他靠近那扇木門的時候,卻發現一個人直接打開門竄了進來。
二人免不了一陣驚慌,定眼一看,原來是準備將郭教。
郭教起先非常驚慌,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可腦子一轉,忽地又不怕了,反而是選擇坦然麵對二人。
南永立裝作什麽都不曾發生一樣,隻是笑著對郭教道:“郭兄怎在此?”
原來,南永立與郭教之間有不淺的交情,雖然說郭教平時與南永忠走得也很近。
郭教看到他們驚慌失措的樣子,心裏卻覺得有些好笑。郭教知道他們一定是在討論投降的問題。而郭教似乎也不願投降,他直接真誠告訴他們自己不願意投降。
“二位。”郭教抱拳說道,“不想瞞二位,方才你們所談皆被我聽到了。”
郭教這麽一說,鄭炳孫自然是更加驚慌。別說鄭炳孫了,就連南永立也不免一慌。畢竟,是帝是友,往往隻是在一瞬之間罷了。
“不過。”郭教說著,神情愈發嚴肅起來,“我所見與二位相同,萬不可言降!其實方才我來此,就是想與永立商討此事,但剛才已經聽了你們的對策了,我覺得可行,如蒙不棄,不如加我一個,我亦可幫助二位成就此事!”
南永立和鄭炳孫聽到這話,心裏非常感激。他們知道郭教是個有良心的人,而且非常勇敢。他們也決定跟著郭教一起努力,阻止南永忠的投降計劃。
“太好了!”南永立緊握住郭教的雙手道,“郭兄能有此心已經足以!如今有郭兄相助,此事必可成!輕易言降,乃懦夫之舉,非丈夫之舉,郭兄在我心中當然是大丈夫!”
“兄弟過獎了。為國盡忠而已,再說了,二位不也是如此?鄭先生乃是一介文人,卻不卑不亢,竭忠盡節。而永立尚未及冠,就有如此忠心抱負,實在令為兄佩服!”
南永立無奈笑道:“我們還是盡早商討一下該如何將南永忠抓住才行,怎麽說也得阻止他投降蒙古。至於城池被困的事,便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嗯。”鄭炳孫與郭教都同意道。三人於是當即坐下共同商討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