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永忠這話剛剛說完,大家就似炸鍋一樣議論不絕。自然,他們抗守自今相當不易;投降之事,亦是大事,不得不慮。
確實,投降大事,哪能三言兩語就討論清楚?南永忠見狀,當然是心裏更加沒底,失去了投降的決心。人言嘈雜,一時間更是難以止住眾人的議論。
南永忠兩個心腹倒是完全認可了投降蒙古,因而規勸南永忠:“統製,不可猶豫,不可糾結了!眼下唯有投降蒙古才是最好的去路,難不成要犧牲了性命去為那大宋嗎?且想想,宋廷置我們於不顧,我等限於危急之中,隆慶府被圍多日,卻無援兵過來,這樣的朝廷,還為他作甚麽?”
“是啊!”另一個心腹隨從緊接著道。“再者說,硬抗的結果仍然隻會是城池被攻陷,最終也免不了一死。我等是軍士,不怕死也就罷了,可那些百姓呢?那可就不一樣了!百姓,在被攻城之後,自當會遭到蒙古人的屠戮,南統製難道就願意這些無辜百姓遭受殺虐嗎?統製即便不為自己想,也要為黎民百姓考慮吧!”
“百姓……”南永忠自言自語道。
“而且之前就已經商談好了,統製此時莫要不決啊!此時不決,日後隻會有更多的麻煩!是降是不降,也隻是一句話的事情!”
“哪裏隻是一句話那麽簡單?!”南永忠怒言迴答。“你們還是聽聽大家怎麽說吧!”
等場麵稍微平靜下來,南永忠就開始再次向大家發問,又將事情的利弊關係同將士們簡單分析了一遍。
“兄弟們,我說的已經很清楚了,降則活命,不降則亡命,但可以留得一個好名聲。隻可惜的是,對於咱們大多數人,應該是絕大多數人,就是死了也沒幾個人知道吧?而且若是選擇降,不僅可以保住性命,還能夠保住全城百姓性命。”
下麵立馬就有人發問:“蒙軍野蠻無道,怎麽可能不會屠城呢?”
“若諸位想要投降的話,我當然可以寫一封書信,告訴蒙古的那個什麽大王,說是降當然可以,但必須遵循一個條件,不可濫殺任何百姓。蒙古人雖野蠻,但倒不至於如此失信,隻要得到了他們的保證。那隆慶府的幾萬百姓自當可以保全下來。各位兄弟覺得如何?”
南永忠這麽說,還是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的,他說的對,還是命更加重要,而且就是為了那個名聲也沒啥用,這些不起眼的小兵死了,有誰能記得?更不要說給你立個碑了!可否認的還不在少數。
雖然這些都是粗魯的大兵,但到了這種關鍵時候,敢站出來發表意見的還沒有幾個。過了有一會,才有一個顴骨突出、模樣瘦削的士兵站了起來:
“聽南統製這麽講,你是想要投降了?”
南永忠冷冷一笑:“我隻是為大家分析利弊罷了。並沒有偏向哪一方的意思。”
“可我聽統製的意思,就是投降更好。”
南永忠仍然冷笑,就是不明確表麵自己的態度,似乎沒有投降之前,總要把自己裝作是個好人忠臣一樣。
“這不是我的意思,這是你的意思。”
這士兵倒也硬氣,亦是冷笑道:“照我的意思,那就是不降。”
此話一出,再次出現炸鍋似的議論聲,這話是說到許多人心裏去了。
南永忠心中也咯噔了一下。
須臾,南永忠平靜下來,開口隻是大聲道:“若如此,那就不降!眾將士隻隨我南永忠血戰到底!”
一片唿聲響起,可同時那些想降的人又免不了唏噓一場。
南永忠的幾個心腹心中當然咯噔得涼了一下,本來說要降的就是南永忠,現在說死拚到底的還是南永忠,這不是玩他們嗎?
南永忠這是卻走向了那個膽大的士兵麵前,問道:“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班冶,現在任職隊將。”
“哦,原來如此。”南永忠點頭道。“班冶,好名字。”
過了一會兒,南永忠道:“諸位,既然是要戰,那就戰到底!大家且收拾好行裝,隨我出城,與那蒙古韃子一決高下!”
南永忠這麽一說,士氣頓時間還真的高漲起來。雖然漲的不多,且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去白白送死,可畢竟軍令還是不得不聽的。
既是如此,眾人都紛紛迴去收拾準備,隻等著要與蒙軍決一死戰了。可還是有怕死的人,便膽大地跑去南永忠那裏與他談論。
“統製,南統製真的決意要開門迎敵嗎?”一個兵頭子問道。
“怎麽了?有什麽不妥嗎?”
“當然不妥!”這名士兵激動起來。“統製應當知道,不要說打開城門迎戰蒙軍了,就是咱們躲在城裏,終究也是逃不掉一死的!難不成南統製就這麽想讓這麽多士兵跟著你一塊受死嗎?反正俺是想不明白!”
南永忠一愣,沒想到有人支持投降,他心裏自然是開心的。
另一個士兵見南永忠沒有迴答,以為是他不悅,於是連忙道:“不瞞統製,俺們的確是怕死!但俺們不僅是怕自己死,還怕這麽多的將士百姓都死了!如果統製覺得這有罪的話,還請立刻依照軍法處罰我們!”
南永忠沒有遮掩,當即同意道:“你們說的沒錯,其實我與你們想的幾乎一樣,我哪裏舍得這麽多與我出生入死的弟兄就白白犧牲了呢?隻是眼下大家都沒能看清楚這個事實,仍然覺得死抗到底才是對路。”
這士兵卻是道:“這還不簡單嗎?統製和不跟大家說清楚呢?再把其中的利弊要害都說清楚,大家自然都會懂的。再說了,統製隻是一句話的事情,大家都隻會聽你的。你說投降,咱們就投降,你說不投,那咱們就繼續打。咱們都認你,又不認那個狗屁朝廷,至少,俺這輩子是沒落過那個朝廷的好處的!”
“對啊,統製一句話的事!俺們都隻認你!”
南永忠堅定點頭道:“我理解兩位兄弟的意思,兩位兄弟的話我南某夜記下了。放心吧,這事我會做成的,不過,咱們現在還得靜觀其變,就依這幫呆子的話,出去跟蒙古人打一打!”
確實,投降大事,哪能三言兩語就討論清楚?南永忠見狀,當然是心裏更加沒底,失去了投降的決心。人言嘈雜,一時間更是難以止住眾人的議論。
南永忠兩個心腹倒是完全認可了投降蒙古,因而規勸南永忠:“統製,不可猶豫,不可糾結了!眼下唯有投降蒙古才是最好的去路,難不成要犧牲了性命去為那大宋嗎?且想想,宋廷置我們於不顧,我等限於危急之中,隆慶府被圍多日,卻無援兵過來,這樣的朝廷,還為他作甚麽?”
“是啊!”另一個心腹隨從緊接著道。“再者說,硬抗的結果仍然隻會是城池被攻陷,最終也免不了一死。我等是軍士,不怕死也就罷了,可那些百姓呢?那可就不一樣了!百姓,在被攻城之後,自當會遭到蒙古人的屠戮,南統製難道就願意這些無辜百姓遭受殺虐嗎?統製即便不為自己想,也要為黎民百姓考慮吧!”
“百姓……”南永忠自言自語道。
“而且之前就已經商談好了,統製此時莫要不決啊!此時不決,日後隻會有更多的麻煩!是降是不降,也隻是一句話的事情!”
“哪裏隻是一句話那麽簡單?!”南永忠怒言迴答。“你們還是聽聽大家怎麽說吧!”
等場麵稍微平靜下來,南永忠就開始再次向大家發問,又將事情的利弊關係同將士們簡單分析了一遍。
“兄弟們,我說的已經很清楚了,降則活命,不降則亡命,但可以留得一個好名聲。隻可惜的是,對於咱們大多數人,應該是絕大多數人,就是死了也沒幾個人知道吧?而且若是選擇降,不僅可以保住性命,還能夠保住全城百姓性命。”
下麵立馬就有人發問:“蒙軍野蠻無道,怎麽可能不會屠城呢?”
“若諸位想要投降的話,我當然可以寫一封書信,告訴蒙古的那個什麽大王,說是降當然可以,但必須遵循一個條件,不可濫殺任何百姓。蒙古人雖野蠻,但倒不至於如此失信,隻要得到了他們的保證。那隆慶府的幾萬百姓自當可以保全下來。各位兄弟覺得如何?”
南永忠這麽說,還是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的,他說的對,還是命更加重要,而且就是為了那個名聲也沒啥用,這些不起眼的小兵死了,有誰能記得?更不要說給你立個碑了!可否認的還不在少數。
雖然這些都是粗魯的大兵,但到了這種關鍵時候,敢站出來發表意見的還沒有幾個。過了有一會,才有一個顴骨突出、模樣瘦削的士兵站了起來:
“聽南統製這麽講,你是想要投降了?”
南永忠冷冷一笑:“我隻是為大家分析利弊罷了。並沒有偏向哪一方的意思。”
“可我聽統製的意思,就是投降更好。”
南永忠仍然冷笑,就是不明確表麵自己的態度,似乎沒有投降之前,總要把自己裝作是個好人忠臣一樣。
“這不是我的意思,這是你的意思。”
這士兵倒也硬氣,亦是冷笑道:“照我的意思,那就是不降。”
此話一出,再次出現炸鍋似的議論聲,這話是說到許多人心裏去了。
南永忠心中也咯噔了一下。
須臾,南永忠平靜下來,開口隻是大聲道:“若如此,那就不降!眾將士隻隨我南永忠血戰到底!”
一片唿聲響起,可同時那些想降的人又免不了唏噓一場。
南永忠的幾個心腹心中當然咯噔得涼了一下,本來說要降的就是南永忠,現在說死拚到底的還是南永忠,這不是玩他們嗎?
南永忠這是卻走向了那個膽大的士兵麵前,問道:“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班冶,現在任職隊將。”
“哦,原來如此。”南永忠點頭道。“班冶,好名字。”
過了一會兒,南永忠道:“諸位,既然是要戰,那就戰到底!大家且收拾好行裝,隨我出城,與那蒙古韃子一決高下!”
南永忠這麽一說,士氣頓時間還真的高漲起來。雖然漲的不多,且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去白白送死,可畢竟軍令還是不得不聽的。
既是如此,眾人都紛紛迴去收拾準備,隻等著要與蒙軍決一死戰了。可還是有怕死的人,便膽大地跑去南永忠那裏與他談論。
“統製,南統製真的決意要開門迎敵嗎?”一個兵頭子問道。
“怎麽了?有什麽不妥嗎?”
“當然不妥!”這名士兵激動起來。“統製應當知道,不要說打開城門迎戰蒙軍了,就是咱們躲在城裏,終究也是逃不掉一死的!難不成南統製就這麽想讓這麽多士兵跟著你一塊受死嗎?反正俺是想不明白!”
南永忠一愣,沒想到有人支持投降,他心裏自然是開心的。
另一個士兵見南永忠沒有迴答,以為是他不悅,於是連忙道:“不瞞統製,俺們的確是怕死!但俺們不僅是怕自己死,還怕這麽多的將士百姓都死了!如果統製覺得這有罪的話,還請立刻依照軍法處罰我們!”
南永忠沒有遮掩,當即同意道:“你們說的沒錯,其實我與你們想的幾乎一樣,我哪裏舍得這麽多與我出生入死的弟兄就白白犧牲了呢?隻是眼下大家都沒能看清楚這個事實,仍然覺得死抗到底才是對路。”
這士兵卻是道:“這還不簡單嗎?統製和不跟大家說清楚呢?再把其中的利弊要害都說清楚,大家自然都會懂的。再說了,統製隻是一句話的事情,大家都隻會聽你的。你說投降,咱們就投降,你說不投,那咱們就繼續打。咱們都認你,又不認那個狗屁朝廷,至少,俺這輩子是沒落過那個朝廷的好處的!”
“對啊,統製一句話的事!俺們都隻認你!”
南永忠堅定點頭道:“我理解兩位兄弟的意思,兩位兄弟的話我南某夜記下了。放心吧,這事我會做成的,不過,咱們現在還得靜觀其變,就依這幫呆子的話,出去跟蒙古人打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