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就這樣,你來我往,相互吹捧,但實際上還是丁大全多得多。丁大全能言善辯,尤其是誇人的那一套,著實叫趙孟啟佩服。
趙孟啟這迴知道為何當初宋理宗如此欣賞丁大全了。
不久,一向略有社恐的趙孟啟終於覺得無話可說,希望丁大全能夠自行退去,當他準備以有事推脫,改日再敘時,丁大全身旁走來一個小廝,在丁大全身邊耳語了幾句。
丁大全顯得極為不滿,嗬斥道:“好生不通禮節,沒見到我正與郎君說話嗎?”
接著,他又笑著轉向趙孟啟,眼睛兩旁的魚尾紋十分深厚,“實在對不住了,殿下,手下的人,不懂規矩。”
“無妨,無妨。”趙孟啟迴答道。
結果那小廝又湊近說道:“是衙內的事……”
丁大全不知是不是沒有聽到,隻是心中很是不滿:“有何事情,大聲說出來,殿下都不把老夫當外人,難不成老夫還要把殿下當作外人?”
那小廝臉憋得通紅,似乎也有些站不穩了,道:“可這……說不得……”
“說無妨,殿下本來就寬宏大量,怎會計較你這樣的人物?”
小廝頭暈暈的,憋足了勁說道:“方才見那幾位侍衛,好似就是今日毆打衙內的人……”
丁大全腦子突然嗡嗡的,本來隻是想與趙孟啟套個近乎的,沒成想,越套越遠了。
“你這廝,休要胡說!”丁大全罵道。
“小的沒胡說,那幾個人,小的反複確認,確實是在百花樓毆打衙內的人。包括那個老漢,也出現在百花樓內。”
丁大全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養了這麽個玩意,居然公然在殿下與自己的麵前說這件事。
丁大全氣到糊塗,欲說話解釋,可到底沒能說出。趙孟啟先是驚訝,後覺得可笑,便決定先開口。
趙孟啟仰天大笑,這讓丁大全極為震驚。
趙孟啟道:“丁寺簿,實話實說,我今日確實在百花樓打了一個叫丁壽翁的人,不知是不是你兒子?”
丁大全一時呆住了,多希望丁壽翁這貨不是自己的兒子多好,可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那就說明我確實打了你的兒子,向你賠個不是。”趙孟啟說道,準備向丁大全鞠個躬。
這把丁大全嚇壞了,連忙跪倒道:“這定是逆子先惹得事,逆子闖禍,全是我這個為父做的不好,迴家後,老夫定會教訓這逆子!”
“丁寺簿,別太著急,教育不是這樣的。”趙孟啟言辭輕鬆,“簡單說說事情經過吧,我去了百花樓,進了一間屋子,結果您的兒子直接酒氣衝衝地衝進去,就開始胡作非為,我以為是哪裏來的地痞,就叫手下的人給了他一頓教訓。”
丁大全在趙孟啟說話,一直肯定地點頭,畢竟他不想因為一點小事,得罪了如今唯一的皇子:“殿下教訓得去,迴去後,老夫一定會親自教訓這逆子,不再叫他胡作非為!”
“希望丁寺簿能說到做到,好好管教你的兒子,別再讓他惹出什麽事端了。現在,你還能教訓教訓他,若到了以後,他再放肆,又待如何?”
“以後,他若再放肆,全由朝廷處理,絕不可叫他危害百姓。”丁大全答道。
趙孟啟假裝滿意道:“丁寺簿所言不錯,希望說到做到。”
丁大全道:“丁某言出必行!請殿下寬心!丁某在此為丁壽翁謝罪!”
丁大全捏了把汗,隻希望這件事不要影響到他與殿下的關係。
趙孟啟道:“如此已經夠了,不過我還有一件事,一件私事,要拜托丁寺簿。”
“不知殿下有何事?丁某自當竭力去辦。”
“隻是我自己的事,你知道,我今日去過百花樓的,所以,我希望丁寺簿能為我保密。”
“這個殿下可以放一千個心,我丁大全絕不會與他人談起此事,以我丁某性命擔保。”
“你能保證就好,多謝丁寺簿了,既如此,我們還是朋友,”趙孟啟說著,滿意地將丁大全拉了起來,“今日就如此吧,丁寺簿請迴吧!”
丁大全深歎了口氣,感慨殿下到底還是年輕,說話做事都很簡單,而殿下會去百花樓,說明現在殿下已經有了男人本性了。也對,殿下已經十五歲(虛歲)了,也該有男女之意了。這一迴,倒讓丁大全知曉了殿下的興趣是何。
而趙孟啟之所以要顯得這麽幼稚,實則是他故意把這些信息暴露給丁大全的,就是要營造一種自己好色的感覺。好讓丁大全覺得自己很簡單,很好奉承,也好對付。
事實上,曆史上的宋度宗確實如此,好色荒唐,無所事事。而此時的趙禥,也即趙孟啟,心中早有自己的打算。
丁大全略有頹喪地迴到家裏,這丁壽翁笑嘻嘻地跑過來,問道:“爹,可有找到那幾個賊人,為孩兒出氣?”
丁大全瞬間怒氣衝天,一巴掌扇了過去:“你個孽子,差點害了你爹!”
謝方叔現已掌握了餘玠不法的證據,但實際上,這些證據也都是“莫須有的”,並不實在。可無論如何,謝方叔覺得都值得一試,看看是否能夠扳倒餘玠。
其實謝方叔如此急於扳倒餘玠,不僅是因為自己侄子的求助,更是因為二人在軍事上本來就意見不合。
畢竟謝方叔是左丞相兼樞密使,餘玠是兵部尚書。
一個重內,強調治國愛民;一個重外,強調抗擊蒙古。
其實二人的觀點都無錯誤,錯就錯在沒有統籌兼顧,接受對方的觀點。
而就如今的事來看,還是謝方叔狹隘了。
謝方叔在紙上寫下了餘玠的七大罪狀,以求彈劾餘玠。他左思右想,先是決定上疏官家,後又覺得還是親自麵見官家,把事情說清楚比較好,也許幾率更大。正糾結之間,外邊便有差遣過來,要謝方叔迴宮一趟,說有急事商量。
謝方叔也不耽擱,將文書整理好了,備了馬,隨那幾人一同去了。
趙孟啟這迴知道為何當初宋理宗如此欣賞丁大全了。
不久,一向略有社恐的趙孟啟終於覺得無話可說,希望丁大全能夠自行退去,當他準備以有事推脫,改日再敘時,丁大全身旁走來一個小廝,在丁大全身邊耳語了幾句。
丁大全顯得極為不滿,嗬斥道:“好生不通禮節,沒見到我正與郎君說話嗎?”
接著,他又笑著轉向趙孟啟,眼睛兩旁的魚尾紋十分深厚,“實在對不住了,殿下,手下的人,不懂規矩。”
“無妨,無妨。”趙孟啟迴答道。
結果那小廝又湊近說道:“是衙內的事……”
丁大全不知是不是沒有聽到,隻是心中很是不滿:“有何事情,大聲說出來,殿下都不把老夫當外人,難不成老夫還要把殿下當作外人?”
那小廝臉憋得通紅,似乎也有些站不穩了,道:“可這……說不得……”
“說無妨,殿下本來就寬宏大量,怎會計較你這樣的人物?”
小廝頭暈暈的,憋足了勁說道:“方才見那幾位侍衛,好似就是今日毆打衙內的人……”
丁大全腦子突然嗡嗡的,本來隻是想與趙孟啟套個近乎的,沒成想,越套越遠了。
“你這廝,休要胡說!”丁大全罵道。
“小的沒胡說,那幾個人,小的反複確認,確實是在百花樓毆打衙內的人。包括那個老漢,也出現在百花樓內。”
丁大全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養了這麽個玩意,居然公然在殿下與自己的麵前說這件事。
丁大全氣到糊塗,欲說話解釋,可到底沒能說出。趙孟啟先是驚訝,後覺得可笑,便決定先開口。
趙孟啟仰天大笑,這讓丁大全極為震驚。
趙孟啟道:“丁寺簿,實話實說,我今日確實在百花樓打了一個叫丁壽翁的人,不知是不是你兒子?”
丁大全一時呆住了,多希望丁壽翁這貨不是自己的兒子多好,可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那就說明我確實打了你的兒子,向你賠個不是。”趙孟啟說道,準備向丁大全鞠個躬。
這把丁大全嚇壞了,連忙跪倒道:“這定是逆子先惹得事,逆子闖禍,全是我這個為父做的不好,迴家後,老夫定會教訓這逆子!”
“丁寺簿,別太著急,教育不是這樣的。”趙孟啟言辭輕鬆,“簡單說說事情經過吧,我去了百花樓,進了一間屋子,結果您的兒子直接酒氣衝衝地衝進去,就開始胡作非為,我以為是哪裏來的地痞,就叫手下的人給了他一頓教訓。”
丁大全在趙孟啟說話,一直肯定地點頭,畢竟他不想因為一點小事,得罪了如今唯一的皇子:“殿下教訓得去,迴去後,老夫一定會親自教訓這逆子,不再叫他胡作非為!”
“希望丁寺簿能說到做到,好好管教你的兒子,別再讓他惹出什麽事端了。現在,你還能教訓教訓他,若到了以後,他再放肆,又待如何?”
“以後,他若再放肆,全由朝廷處理,絕不可叫他危害百姓。”丁大全答道。
趙孟啟假裝滿意道:“丁寺簿所言不錯,希望說到做到。”
丁大全道:“丁某言出必行!請殿下寬心!丁某在此為丁壽翁謝罪!”
丁大全捏了把汗,隻希望這件事不要影響到他與殿下的關係。
趙孟啟道:“如此已經夠了,不過我還有一件事,一件私事,要拜托丁寺簿。”
“不知殿下有何事?丁某自當竭力去辦。”
“隻是我自己的事,你知道,我今日去過百花樓的,所以,我希望丁寺簿能為我保密。”
“這個殿下可以放一千個心,我丁大全絕不會與他人談起此事,以我丁某性命擔保。”
“你能保證就好,多謝丁寺簿了,既如此,我們還是朋友,”趙孟啟說著,滿意地將丁大全拉了起來,“今日就如此吧,丁寺簿請迴吧!”
丁大全深歎了口氣,感慨殿下到底還是年輕,說話做事都很簡單,而殿下會去百花樓,說明現在殿下已經有了男人本性了。也對,殿下已經十五歲(虛歲)了,也該有男女之意了。這一迴,倒讓丁大全知曉了殿下的興趣是何。
而趙孟啟之所以要顯得這麽幼稚,實則是他故意把這些信息暴露給丁大全的,就是要營造一種自己好色的感覺。好讓丁大全覺得自己很簡單,很好奉承,也好對付。
事實上,曆史上的宋度宗確實如此,好色荒唐,無所事事。而此時的趙禥,也即趙孟啟,心中早有自己的打算。
丁大全略有頹喪地迴到家裏,這丁壽翁笑嘻嘻地跑過來,問道:“爹,可有找到那幾個賊人,為孩兒出氣?”
丁大全瞬間怒氣衝天,一巴掌扇了過去:“你個孽子,差點害了你爹!”
謝方叔現已掌握了餘玠不法的證據,但實際上,這些證據也都是“莫須有的”,並不實在。可無論如何,謝方叔覺得都值得一試,看看是否能夠扳倒餘玠。
其實謝方叔如此急於扳倒餘玠,不僅是因為自己侄子的求助,更是因為二人在軍事上本來就意見不合。
畢竟謝方叔是左丞相兼樞密使,餘玠是兵部尚書。
一個重內,強調治國愛民;一個重外,強調抗擊蒙古。
其實二人的觀點都無錯誤,錯就錯在沒有統籌兼顧,接受對方的觀點。
而就如今的事來看,還是謝方叔狹隘了。
謝方叔在紙上寫下了餘玠的七大罪狀,以求彈劾餘玠。他左思右想,先是決定上疏官家,後又覺得還是親自麵見官家,把事情說清楚比較好,也許幾率更大。正糾結之間,外邊便有差遣過來,要謝方叔迴宮一趟,說有急事商量。
謝方叔也不耽擱,將文書整理好了,備了馬,隨那幾人一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