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理有何事端,惹得殿下擔憂?”葉夢鼎問道。


    “難道你們還不知曉大理發什麽了什麽?”


    趙孟啟有些詫異,大理被元軍圍攻,宋朝官員應當有所耳聞。但仔細想想,後來的宋理宗連蒙古都要打上門了,還毫不知情,也大概可以理解了。


    “也難怪,你們是文官,自然不清楚大理發生了什麽。”趙孟啟淡淡一笑。


    楊棟道:“殿下是想說大理國遭受蒙古軍攻打之事吧!”


    趙孟啟同意道:“正是如此,楊師保。看來你們也並非不知曉。”


    楊棟道:“我也隻是略有耳聞罷了,這些事情謝宰相他們應當比我們清楚。隻是聽說早在寶佑初年的時候,忽必烈就引大軍度過了大渡河,來到金沙江。金沙江水流湍急,蒙古人不善水師,難以渡江,當地就有人獻計用革囊來渡江,忽必烈大軍一路直下,長驅直入,進軍龍首關,幾乎沒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現在大理國形勢危急,恐怕……有亡國之危。”


    趙孟啟點頭道:“先生到底是知道不少的,可隻是有些人即便一清二楚,也毫不表態。正如方才咱們說的‘唇亡齒寒’,如今大理國就是唇,咱們大宋就是齒,若是大理亡了,能對我們大宋有利嗎?”


    楊棟道:“殿下說得對,可是,那畢竟是大理的事情,與我大宋關聯並不大。”


    趙孟啟站起身來,渾身的倦意早已褪去,“不,楊師保,這點你就錯了,雖然看起來蒙古人攻打大理,是大理人自己的事,可大理一旦滅亡,蒙古的下一個目標是誰?很顯然,就是咱們。所以,咱們不得不考慮這件事。


    再想想當年不可一世的金國,金亡後,蒙古還是撕裂了議和的幌子,屢次進犯我大宋,好在邊界將士英勇作戰,才使得大宋得以安定。若試想,金不亡呢?那我們就不會直接正麵應對蒙古。而如今的大理,就好似一個盾牌,為我們抵擋著蒙古人的進攻。”


    “那依殿下的意思,當年官家聯蒙滅金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楊棟膽子一直很大,毫無顧忌地直接頂撞眼前宋理宗名義上的唯一的兒子。


    趙孟啟方才隨口提的金國,隻是想舉個例子罷了,沒想到倒教這楊棟鑽了個空子,趙孟啟也是無奈。


    “如果你想聽我說實話的話,我覺得聯蒙滅金是個錯誤的決定。”趙孟啟直截了當。


    “可那金人就是好東西嗎?想想當年靖康之恥,欽徽二帝被虜去北麵,何等恥辱啊!金國滅亡,是罪有應得!”


    楊棟說著,甚至手指還揮舞了起來,趙孟啟猜測這楊棟的祖上定是有遭受靖康之難的,不然他怎會如此激動?


    葉夢鼎見狀,連忙道:“楊兄,你最近肝火太旺,喝杯茶,也潤潤嗓子!這可是建州新送來的茶,味道可正了……”


    葉夢鼎將茶遞給楊棟,楊棟接過,抿了一小口就放下了。


    趙孟啟道:“我知道你的意思。金人確實可惡,但那時金國已貧弱,若是能夠選擇與金國作結盟,共同對抗蒙古,於我們而言,最為合適。實際上,聯蒙滅金隻是個幌子,蒙古人那時已經足夠強大,根本不需要大宋的幫助,也足夠滅亡金國了。而蒙古人希望能夠與大宋結盟,主要原因就是不希望那時候再多一個敵人。”


    此時的楊棟顯然平靜了許多,慢聲道:“可金國那時是咎由自取的,殿下應該知道,金人在北麵與蒙古人打仗,吃了虧,就想在我們大宋這邊補迴來,這不是咎由自取嗎?”


    趙孟啟剛想迴他話,就被葉夢鼎搶先一步,“楊兄,你說過了,殿下要討論的是大理,不是金人。說起來,殿下所言甚是有理,確實應該著重思考大理的事宜,大理畢竟是大宋的鄰國,且從高祖皇帝建國至今,兩國之間就世代交好。當年高祖皇帝(趙匡胤)曾經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這一晃,就是三百多年。而今天,大理卻是岌岌可危了……不過說起來,咱們大宋也不是未曾幫過大理。”


    “哦,葉先生的意思是我們曾經派兵援助過大理?”趙孟啟有許些吃驚,他本以為這兩個文官對軍事上的事情是一概不知的。


    葉夢鼎道:“是的。當時蒙軍早對西南這塊地虎視眈眈了,幾次派兵進攻四川,但都被我軍阻擊並擊退。四川也算是大理的一個重要門戶,可蒙軍幾次三番攻打四川,大理方麵竟然毫無舉動,還是靠宋軍浴血奮戰才保住的土地。而後蒙軍又直接轉入大理方向,咱們也曾派過軍隊,可這大理也沒什麽感謝的話,似乎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可見,大理是將咱們當成了擋箭牌。”


    趙孟啟聽葉夢鼎這麽一分析,基本上也明白了為何宋朝方麵會對大理坐視不理了。這並不單單是宋廷決策上的失誤,還是大理國作繭自縛的原因。


    趙孟啟道:“葉師保說的,我大抵上是明白了,不過不論兩國關係如何,現在都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抵抗蒙古人,這樣,才可能多一份勝算。”


    葉夢鼎歎道:“殿下言之有理。我觀這大理,恐怕撐不了多久,亡國將至啊!”


    楊棟道:“大理有金沙江、大渡河這些極險的天塹,怎會這麽快亡國?”


    葉夢鼎道:“蒙古人強悍,又英勇善戰,他們的大汗蒙哥對大宋野心勃勃,而且他的弟弟忽必烈又雄才壯誌,是極其棘手的對手啊!”


    楊棟埋怨道:“鎮之,你總是這樣,長他人氣勢,滅自己威風!”


    “我也隻是實話實話罷了。”


    “兩位先生,”趙孟啟道,“大理現在形勢危急,不論早晚,都必會為蒙古所滅,若真到了那時,南方就隻剩下咱們大宋了,那時可真叫孤立無援了。所以希望二位,可以勸諫陛下,讓陛下發兵支援大理,大理也許還可以多撐幾天。”


    趙孟啟終於說出了自己真實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救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嘒星小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嘒星小風並收藏救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