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隻有一步之遙


    京城,一座四合院內,幾位來自不同地區的著名作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其中有餘樺、王檬、曹聞軒、蘇潼、陳存、鐵疑、方芳、馬園、葉召言以及賈平凹和莫言。


    這一次相聚是因為全國作協的一個活動,活動結束後,賈平凹和莫言被幾位作家請到了這個小院內。


    茶是今年的新茶,是莫言的一位南嶽的一位茶農朋友送給他的,這位茶農是莫言在南嶽遊玩時結識的文學好友,茶農住在高山雲霧之中,自家院裏有兩棵上好的雲霧茶,采摘以後作為自己一年四季的口糧茶。


    茶農閑暇時愛讀書寫作,也曾發表過幾篇文章,其中主要以寫巍峨峻奇的山峰,深幽峽穀,漫山雲霧與茶的故事為主。


    認識莫言後,茶農每年都會采摘一些茶葉送給他,以期在文學上做更多交流。


    餘樺端起杯子看了看說:“茶湯清澈”,喝了一口後說:“滋味醇厚、香氣高雅,不愧向皇帝朝貢的貢品。”


    “老莫好福氣啊。”


    莫言氣質莊重,他從公文包裏拿出幾個用報紙包著的小紙包放在桌子上,“難得一見,把茶分成了幾小包,每人一包,茶不多,不要見怪。”


    曹聞軒打趣道:“情誼比茶重啊,這茶舍不得喝,得藏起來。”


    莫言擺擺手說:“喝下去方能體現它的價值,高雅了好友才能心安啊。”


    “哈哈哈......”


    這時,賈平凹也從皮包內拿出一個紙包,“商州白茶,特給各位好友帶了一些,也不多,望大家不要見怪。”


    商州茶葉被譽為地球上緯度最高的茶葉。汲取秦嶺之靈氣,濃縮丹江之精華,得天獨厚、獨一無二的生長環境,造就了商洛茶香氣獨特、滋味鮮醇、耐衝泡等顯著特點,也是好茶。


    葉召言說:“平凹也常來京城,京城美食想必也沒有你們沒吃過的了,來時給我們帶茶,想了想隻好以京八件迴禮了。”


    賈平凹憨憨一笑道:“太客氣了,隻是跟好友們分享分享。”


    “禮尚往來才能友誼天長地久嘛。”


    喝了會兒茶,賈平凹突然問道:“最近出了一個少年作者很厲害啊,聽說就在燕京大學讀書,曹教授,是你的學生嗎?”


    曹聞軒點點頭說:“沒錯,就讀於燕京大學中文係,是我的學生。”


    賈平凹往前湊了湊,“他在收獲上發表的兩個中篇真的很不錯,說實話,光憑這兩個中篇,我覺得他已經超越了新概念前幾屆所有的作者。”


    莫言點點頭讚同道:“平凹說的對,前幾屆的獲獎作者幾乎都沒有走進收獲,他們一直都停留在青春文學上麵,即使在文學這條道路上又行進了很多年,卻沒有更大的造詣,收獲了名和利,卻沒有更好的作品。”


    曹聞軒說:“情況現在就是這樣,萌芽的趙主編也有這樣的感慨,萌芽本想培養文學的後繼者,但現在沒有,新概念似乎也變成了一場選秀大賽,從中脫穎而出的學生當時比同齡人的作文水平確實強很多,但後來他們的書質量卻在下降。”


    餘樺是新概念大賽的重要評委,對這個感觸更深,他歎口氣說:“通過奧林匹克競賽進入高等學府的學生,最後基本都從事了科學研究,比方說拿到物理競賽第一名的學生,終身從事物理學研究的占比很大,可唯獨作文這個競賽,獲獎作者們很快才華耗盡,除了描寫青春哀傷似乎就沒別的可寫的了。”


    “我們原本認為是他們的生活閱曆不夠,所以很難寫出成熟的作品,但自新概念舉辦以來,這也過去很多年了,似乎還並未有一個真正的文學後繼者,更為讓人擔心的是,更多的作者卻沒有在文學上繼續深造,甚至也沒有在中文這一塊,要麽是商業化,要麽是幹別的去了。”


    賈平凹聽聞以後說:“但這個小作者不同啊,大有希望成為文學的後繼者,他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獎的作文也並未描寫青春哀傷,而是深刻的描寫了農民文學,那篇《公交車上的蘇格拉底》也隻是寫了都市底層的哲學。”


    “收獲上發表的《隱入煙塵》和《樹先生》都體現了高度的文學性,我特別好奇他年僅十八九歲,但文筆卻為何如此老練。”


    說完後賈平凹到書架上把最新的收獲雜誌取了過來,找到那篇《樹先生》。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幾位作家都細細研讀過。


    這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名為“樹”的農村青年在家庭悲劇和現實困境中,逐漸崩潰失常的過程。


    其中內斂到極致的情感表達,孤獨的獨角戲,寫實與寫意的完美結合,都讓國內的作家們紛紛驚唿不已,人們驚歎作者是如何把這種寫實和寫意結合的如此完美無缺,很多人唿籲把這部中篇小說列為中學生選讀文章,因為其中文學技巧的運用和極好的文筆都值得學生寫作學習。


    全篇都有對一個時代種種不合理現象的控訴,國民中普遍殘留的封建守舊思想,壓抑的精神生活,現實中“啞巴女孩”屬於唯一的慰藉,也讓人聯想到每個人自身生活當中那一點兒“唯一慰藉”。


    這種具有深刻意義的小說能出自一個十八九歲少年的筆下,顯然非常的少見,有很多人批判作者的作品多為代筆,一個少年,是應該像韓函或者郭靜明那樣,有著自己獨特的青春思緒,無論是寫快樂,還是寫哀傷,都不應該能寫出這樣的小說。


    這篇小說的高度已經接近於餘樺的《活著》,通過樹先生的故事,來反映大部分思考自身活著的意義,也反映了大部分人經常放棄對現實世界的希望,進入自己的幻想世界。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幻想世界,底層人的幻想世界可能是富人生活,富人的幻想世界可能是長生不老入仙界。


    餘樺讀完這篇小說都讚歎不已,說這小子如果早生幾年,《活著》一定是他寫的。


    有一個著名精神病學者讀完這篇小說之後,說了這麽一句話。


    “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隻有一步之遙,當一個人逐漸從失意的基於現實世界幻想構建美好生活,過渡到脫離真實世界的邏輯、完全沉醉於想象世界的狀態,那麽這個人就成了精神病患者。”


    然而,不能在殘酷現實中正確處理現實與幻想世界人大有人在。


    求推薦啊大佬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重生太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頂種菠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頂種菠菜並收藏這重生太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