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派掌門的師叔隻有二十多歲——這樣的話,說出去或許會有幾個傻子相信。
但少林寺主持的師叔隻有不到十歲——這樣的話,說出去恐怕連傻子都不會相信。
“哦,那我應該怎麽稱唿你?”朱笙笙仍舊對這個小和尚很有興趣。
“你叫我小果子就行。”
“小果子,你在幹什麽。”
“燒火。”
“燒火幹什麽?”
“煮水。”
“煮什麽水?”
小和尚指了指地上的雪。“雪水。”
“少林寺裏麵難道沒有水喝了嗎?”
“我不喝泉水,也不喝井水。”
“為什麽不喝?”
“因為泉水和井水裏都有毒,他們一直都想毒死我。”
“為什麽他們想要毒死你?”
“讓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做少林寺主持的師叔,恐怕會讓很多老和尚都不開心。”
小和尚正自顧自的來來迴迴,捧著晶瑩剔透的雪往鍋裏放。
“前方就是南少林寺了嗎?”朱笙笙指了指前方的漆門。
“我不知道,我沒聽說過南少林寺。”
“那這裏是什麽地方?”
“這裏是少林寺。”
“我就是專程來拜訪南少林寺的。”
“世上沒有南少林寺,隻有少林寺和北少林寺。”小和尚睜大眼睛,態度很堅決。
朱笙笙顯然與小和尚攀談的很開心,但白淵渟卻對這個小和尚和他的文字遊戲沒有任何的興趣。
“可是我聽說少林寺有達摩洞,你這裏有嗎?”
“沒有。”
“那你還敢自稱自己是正宗少林寺。”
“如果你要找達摩洞,應該往北邊走,如果你要找少林寺,那麽就在麵前。”
“你在強詞奪理。”
小和尚又低下了頭,自顧自的添柴燒水。
“你為什麽不說話了?”
“小果子跟你這種沒有慧眼和慧根的人沒有什麽好說的。”
白淵渟無心聽這二人鬥嘴,隻好在此處亂走閑逛。
就在無意之中,他發現這裏的地勢與上一個少林寺竟然一模一樣。就連枯樹與被風吹斷的樹枝也近乎相同。
誰在仿造?誰又是真品?
“這不可能。”白淵渟自己告訴自己。
除了多餘一個小和尚和更磅礴的寺院,越看就越覺得再無不同。
“小和尚。”白淵渟轉過身唿喊著小和尚。
“我叫小果子。”
“我就要叫你小和尚。”白淵渟跟小孩子一樣的有脾氣。“我問你,在這裏住了多久。”
“從一出生我就在這裏。”
白淵渟蹲了下來,把臉貼近小和尚。
“那你有沒有見過我。”
小和尚頭也不抬。
“沒有。”
“那你這麽小的年紀如何是這少林寺住持的師叔?”
“我說了你就信?”
“你在騙我?”
“我沒有騙你,隻不過有些人運氣好被掌門人追著認,有些人運氣不好隻能在這裏而已。”
“你還知道什麽?你到底是誰?”
白淵渟很想一把揪住小和尚的衣領。
“水已經燒開了,山上的雪水自有一番風味,二位施主要不要嚐一嚐呢?”
“怎麽嚐?”
“拿嘴巴嚐。”
小和尚手裏已經有了三隻竹筒。
“你怎麽知道我們要來?”白淵渟立刻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我不知道。”
“那你為何提前準備了三隻竹筒?”
“我一天喝三筒水而已。”
聽起來很合理,白淵渟從凍的通紅的小手中接過了竹筒。
無論怎樣能喝到一口溫熱的水,在冰天雪地之中似乎也是一種享受。
“謝謝你小果子,我們要走了。”朱笙笙向他擺手。
“別忘了我提醒過你的事情哦。”小和尚也擺了擺手,通紅的小臉蛋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二人站在少林寺朱門外叩門,竹筒裏的水在等待中漸漸見底。
朱門輕啟,一老僧探出身來。
“施主有何貴幹?”
“光天化日之下,不知為何少林寺竟然閉門不開?”
“施主息怒。”老和尚和顏悅色道。“逢年過節之外,近年來早已無人會有閑心上山禮佛。”
門外落葉紛紛,寺內卻一塵不染。
間隔一門,隔絕了天地。
青石磚上,三人成行。
“此處為何如此冷清。”白淵渟詢問道。
白淵渟的意思是這裏為何連一個和尚都看不見。
“訪客稀疏,難以為繼。少林寺眾僧已下山化緣而去,僅留小僧一人在此值守。”
“我來此處向貴寺打聽一人,元寶和尚不知大師可有耳聞?”
“小僧知道。”
“傳聞元寶和尚富可敵國。”
“正是如此。”
“傳聞元寶和尚還有一名佛家弟子,正在江湖之中走動。”
“那人便是苦樂和尚。”
“大師可知道此人身在何處?”
“不知。”
“晚輩有要事急需拜訪苦樂和尚,還望大師指個方向。”
老僧停下了腳步。“苦樂和尚早已經離開我寺,還俗於世。”
“為何?”
“因他心中無佛,隻有仇恨。待在寺中念經也是徒費光陰。”
“什麽仇恨?”
“這要從元寶和尚談起。”
“還望大師詳說。”
“幾十年前元寶大師突然消失不見,他的財富也隨之一並消失無蹤跡。”
“我也曾聽聞此事,究竟是為什麽?”白淵渟早已不止一次從別人口中聽到這個消息。
“不知道,沒有人知道。”老僧在搖頭。
“這早已經是江湖上的一個謎團,不過苦樂和尚本人似乎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
“什麽消息?”
“老僧隻聽過一些風言風語……據說元寶和尚遇害是因他的錢財被別有用心之人惦記。”
“倘若元寶和尚遭遇不測,為何貴寺上下隻有苦樂和尚有心去調查真相?”
“佛門最忌諱「三毒」,元寶大師為人排憂解難必收錢財,為我寺上下眾人所不同。”
“所以你想說的是,元寶和尚的下場乃是咎由自取?”
“阿彌陀佛,小僧並無此意。元寶大師所經所曆所作所為皆非我寺之人所能論斷對錯的。”
“那你為何在搖頭?”
老僧適宜的笑了笑。“每想到此處,小僧總是為苦樂和尚扼腕頓足。”
“何來扼腕頓足之處?”
“苦樂和尚天資聰慧,即使肉眼凡胎亦可得見。若能專心鑽研佛法,造詣必在北少林之上。”
“北少林?”
“北少林乃是我少林寺一旁枝,當今住持乃是悟念大師。”
“我倒是很想見他一麵,可惜悟念大師隻會參禪,不敢見我。”
老僧笑道:“施主此行可要焚香禮佛?”
“是的。”朱笙笙打斷了二人之間愈加無趣的話。
大雄寶殿內。
朱笙笙鄭重的拿出一張一百兩銀票當作香火錢,卻隨手挑了一根最細的香。
老僧在旁邊冷眼看著。
“施主為何單選這最細的香。”
“既然是香,又有何不同?”
“阿彌陀佛,慚愧慚愧。小僧見普天之下上香之人,皆不及施主的胸懷。”
焚香畢。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有此話?”
“有。”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可有此話?”
“有。”
“既然如此,那我又何必焚香?”
“我佛慈悲且無分別,求佛即是求心,求心與佛相通。”
“那我相通了嗎?”朱笙笙在問。
“此時此事隻有施主清楚。”
二人走出殿外。
老僧相送。
“前些日子劉施主送來烏梅茶,以我寺中一尊千年泉眼佐之最為絕配。不知二位施主……”
“正好口渴。”白淵渟終於能插上話。
烏梅茶不是茶,隻是幾顆青梅泡水。
白淵渟本不會覺得有什麽值得期待的味道,但入喉之後卻捧著青瓷愛不釋手。
天色漸晚。
少林寺的和尚已經從山下返還,四周漸漸充斥了人氣。
當白淵渟從椅子上站起準備離去的時候,隻感到天旋地轉不能自製。再看朱笙笙,不知何時已倒在桌旁。
隻有老僧目下低垂,盯著青梅翻滾依舊麵色如常。
這讓白淵渟立刻迴想起小和尚對他們的警告。
“你在杯中下毒?”
“杯中無毒。”
“你在水中下毒?”
“水中也無毒。”
“青梅有毒?”
“是雪水有毒。”
“我為何要信你?”
“出家人不打誑語,施主為何不信小僧所言?”
“那個小和尚是誰?”
“阿彌陀佛,施主請迴吧。”
“迴到哪裏?”
“迴到來的地方。”
“何時走?”
“立刻就啟程。”
白淵渟現在閉上了雙眼。
再睜開的時候,已是在苦寒的木床之上。
但少林寺主持的師叔隻有不到十歲——這樣的話,說出去恐怕連傻子都不會相信。
“哦,那我應該怎麽稱唿你?”朱笙笙仍舊對這個小和尚很有興趣。
“你叫我小果子就行。”
“小果子,你在幹什麽。”
“燒火。”
“燒火幹什麽?”
“煮水。”
“煮什麽水?”
小和尚指了指地上的雪。“雪水。”
“少林寺裏麵難道沒有水喝了嗎?”
“我不喝泉水,也不喝井水。”
“為什麽不喝?”
“因為泉水和井水裏都有毒,他們一直都想毒死我。”
“為什麽他們想要毒死你?”
“讓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做少林寺主持的師叔,恐怕會讓很多老和尚都不開心。”
小和尚正自顧自的來來迴迴,捧著晶瑩剔透的雪往鍋裏放。
“前方就是南少林寺了嗎?”朱笙笙指了指前方的漆門。
“我不知道,我沒聽說過南少林寺。”
“那這裏是什麽地方?”
“這裏是少林寺。”
“我就是專程來拜訪南少林寺的。”
“世上沒有南少林寺,隻有少林寺和北少林寺。”小和尚睜大眼睛,態度很堅決。
朱笙笙顯然與小和尚攀談的很開心,但白淵渟卻對這個小和尚和他的文字遊戲沒有任何的興趣。
“可是我聽說少林寺有達摩洞,你這裏有嗎?”
“沒有。”
“那你還敢自稱自己是正宗少林寺。”
“如果你要找達摩洞,應該往北邊走,如果你要找少林寺,那麽就在麵前。”
“你在強詞奪理。”
小和尚又低下了頭,自顧自的添柴燒水。
“你為什麽不說話了?”
“小果子跟你這種沒有慧眼和慧根的人沒有什麽好說的。”
白淵渟無心聽這二人鬥嘴,隻好在此處亂走閑逛。
就在無意之中,他發現這裏的地勢與上一個少林寺竟然一模一樣。就連枯樹與被風吹斷的樹枝也近乎相同。
誰在仿造?誰又是真品?
“這不可能。”白淵渟自己告訴自己。
除了多餘一個小和尚和更磅礴的寺院,越看就越覺得再無不同。
“小和尚。”白淵渟轉過身唿喊著小和尚。
“我叫小果子。”
“我就要叫你小和尚。”白淵渟跟小孩子一樣的有脾氣。“我問你,在這裏住了多久。”
“從一出生我就在這裏。”
白淵渟蹲了下來,把臉貼近小和尚。
“那你有沒有見過我。”
小和尚頭也不抬。
“沒有。”
“那你這麽小的年紀如何是這少林寺住持的師叔?”
“我說了你就信?”
“你在騙我?”
“我沒有騙你,隻不過有些人運氣好被掌門人追著認,有些人運氣不好隻能在這裏而已。”
“你還知道什麽?你到底是誰?”
白淵渟很想一把揪住小和尚的衣領。
“水已經燒開了,山上的雪水自有一番風味,二位施主要不要嚐一嚐呢?”
“怎麽嚐?”
“拿嘴巴嚐。”
小和尚手裏已經有了三隻竹筒。
“你怎麽知道我們要來?”白淵渟立刻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我不知道。”
“那你為何提前準備了三隻竹筒?”
“我一天喝三筒水而已。”
聽起來很合理,白淵渟從凍的通紅的小手中接過了竹筒。
無論怎樣能喝到一口溫熱的水,在冰天雪地之中似乎也是一種享受。
“謝謝你小果子,我們要走了。”朱笙笙向他擺手。
“別忘了我提醒過你的事情哦。”小和尚也擺了擺手,通紅的小臉蛋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二人站在少林寺朱門外叩門,竹筒裏的水在等待中漸漸見底。
朱門輕啟,一老僧探出身來。
“施主有何貴幹?”
“光天化日之下,不知為何少林寺竟然閉門不開?”
“施主息怒。”老和尚和顏悅色道。“逢年過節之外,近年來早已無人會有閑心上山禮佛。”
門外落葉紛紛,寺內卻一塵不染。
間隔一門,隔絕了天地。
青石磚上,三人成行。
“此處為何如此冷清。”白淵渟詢問道。
白淵渟的意思是這裏為何連一個和尚都看不見。
“訪客稀疏,難以為繼。少林寺眾僧已下山化緣而去,僅留小僧一人在此值守。”
“我來此處向貴寺打聽一人,元寶和尚不知大師可有耳聞?”
“小僧知道。”
“傳聞元寶和尚富可敵國。”
“正是如此。”
“傳聞元寶和尚還有一名佛家弟子,正在江湖之中走動。”
“那人便是苦樂和尚。”
“大師可知道此人身在何處?”
“不知。”
“晚輩有要事急需拜訪苦樂和尚,還望大師指個方向。”
老僧停下了腳步。“苦樂和尚早已經離開我寺,還俗於世。”
“為何?”
“因他心中無佛,隻有仇恨。待在寺中念經也是徒費光陰。”
“什麽仇恨?”
“這要從元寶和尚談起。”
“還望大師詳說。”
“幾十年前元寶大師突然消失不見,他的財富也隨之一並消失無蹤跡。”
“我也曾聽聞此事,究竟是為什麽?”白淵渟早已不止一次從別人口中聽到這個消息。
“不知道,沒有人知道。”老僧在搖頭。
“這早已經是江湖上的一個謎團,不過苦樂和尚本人似乎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
“什麽消息?”
“老僧隻聽過一些風言風語……據說元寶和尚遇害是因他的錢財被別有用心之人惦記。”
“倘若元寶和尚遭遇不測,為何貴寺上下隻有苦樂和尚有心去調查真相?”
“佛門最忌諱「三毒」,元寶大師為人排憂解難必收錢財,為我寺上下眾人所不同。”
“所以你想說的是,元寶和尚的下場乃是咎由自取?”
“阿彌陀佛,小僧並無此意。元寶大師所經所曆所作所為皆非我寺之人所能論斷對錯的。”
“那你為何在搖頭?”
老僧適宜的笑了笑。“每想到此處,小僧總是為苦樂和尚扼腕頓足。”
“何來扼腕頓足之處?”
“苦樂和尚天資聰慧,即使肉眼凡胎亦可得見。若能專心鑽研佛法,造詣必在北少林之上。”
“北少林?”
“北少林乃是我少林寺一旁枝,當今住持乃是悟念大師。”
“我倒是很想見他一麵,可惜悟念大師隻會參禪,不敢見我。”
老僧笑道:“施主此行可要焚香禮佛?”
“是的。”朱笙笙打斷了二人之間愈加無趣的話。
大雄寶殿內。
朱笙笙鄭重的拿出一張一百兩銀票當作香火錢,卻隨手挑了一根最細的香。
老僧在旁邊冷眼看著。
“施主為何單選這最細的香。”
“既然是香,又有何不同?”
“阿彌陀佛,慚愧慚愧。小僧見普天之下上香之人,皆不及施主的胸懷。”
焚香畢。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有此話?”
“有。”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可有此話?”
“有。”
“既然如此,那我又何必焚香?”
“我佛慈悲且無分別,求佛即是求心,求心與佛相通。”
“那我相通了嗎?”朱笙笙在問。
“此時此事隻有施主清楚。”
二人走出殿外。
老僧相送。
“前些日子劉施主送來烏梅茶,以我寺中一尊千年泉眼佐之最為絕配。不知二位施主……”
“正好口渴。”白淵渟終於能插上話。
烏梅茶不是茶,隻是幾顆青梅泡水。
白淵渟本不會覺得有什麽值得期待的味道,但入喉之後卻捧著青瓷愛不釋手。
天色漸晚。
少林寺的和尚已經從山下返還,四周漸漸充斥了人氣。
當白淵渟從椅子上站起準備離去的時候,隻感到天旋地轉不能自製。再看朱笙笙,不知何時已倒在桌旁。
隻有老僧目下低垂,盯著青梅翻滾依舊麵色如常。
這讓白淵渟立刻迴想起小和尚對他們的警告。
“你在杯中下毒?”
“杯中無毒。”
“你在水中下毒?”
“水中也無毒。”
“青梅有毒?”
“是雪水有毒。”
“我為何要信你?”
“出家人不打誑語,施主為何不信小僧所言?”
“那個小和尚是誰?”
“阿彌陀佛,施主請迴吧。”
“迴到哪裏?”
“迴到來的地方。”
“何時走?”
“立刻就啟程。”
白淵渟現在閉上了雙眼。
再睜開的時候,已是在苦寒的木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