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棒的技巧,就是不給她拒絕的機會
不像偶遇的偶遇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在這裏分享一個我最近特別喜歡的互動模式,這方法特別適合那些在社交場合有搭訕焦慮的朋友。簡單來說,這方法可以分為3個步驟:交集、撤出、再遇。在詳細分析之前,我想用兩個簡單的案例來說明一個概念:看上去不像偶遇的偶遇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案例一
2012年2月,我與“雜耍人”韋恩·伊利斯一起在北京舉辦了一次派對,地點位於銀泰的秀吧。因為周末人異常多,這裏需要收取門票,每人150元。在門口,一條鐵鏈把人群分割成兩邊,一邊是正常買票的隊伍,因為要控製人數,工作人員要等一個人出去了才能讓別的人進去;另外一邊是貴賓通道,可以讓某些在名冊上的熟客自由帶人進出。
當時,我接到電話出門接兩個朋友,這樣他們就可以刷我的臉,不用排隊等候也不用買門票了。他倆進去後,我在門口看到有三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生在排隊。(這裏又驗證了一個規律,漂亮女生身邊的女生都很漂亮。)
我隨口說了一句:“真扯,給他們錢賺還需要排這麽長的隊。”
她們有點尷尬地迴答:“是啊。”
我微笑:“你給錢我帶你們進去吧。”
其中一個女生認真了:“啊,那多少錢?”
我:“每人200。”
她們都笑了,因為門票正價才150元。
“走吧。”沒有等她們迴應,我輕輕拍了一下一個女生的頭,然後直接轉身走進去。
她們跟了進來。
過了安檢,我笑著對那三個女性說:“今晚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跟朋友在那邊喝東西,要是晚點沒有安排,很歡迎你們過來打個招唿,我可以介紹幾個帥哥給你認識。”聽了這句話她們都笑了。
“要是沒什麽的話,你們玩得開心點!”我轉身離開,沒有一點留戀的意思。她們三個有點茫然地走到旁邊存包去了。
後來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麽不把她們直接邀請過來。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很有把握晚一點她們會和我再遇。她們應該不是這裏的老玩家,應該也沒有朋友在秀吧,要不然以她們的相貌絕對會有別的男人向她們獻殷勤,給她們買票開路。
而且,每一個社交環境隻有那麽一丁點的地方,都還是封閉的。隻要你有心去留意她們,總能再遇見,到時再打招唿也不晚。
隨著秀吧裏的人越來越多,她們會越來越感到有壓迫感。哪怕有別的男人去搭訕她們,邀請她們去喝一杯,這些男人也不可能比我所呈現出來的第一印象好。
大約半小時後,那三個女生再次出現在我的視野範圍。她們裝得好像在聊天,但我真的相信她們在給我機會再次去認識她們,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是她們想認識我。這次我沒有留手,在上完洗手間後順便上前跟她們打了個招唿,然後慢慢地聊了起來。後來,我發現她們都是在國航工作的空姐,其中兩位是單身。
案例二
在上海的“公園97”酒吧,快要進門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女生站在門口,應該是在等朋友。我經過她身邊,側身時很有禮貌地說了一句:“我覺得你的衣服挺好看的。”
“謝謝。”她有點不屑,應該是覺得我會纏著她聊天。
我補充:“如果是深色的話應該更好,會顯得你皮膚更白。玩得開心點!”然後我沒有迴頭就走了,沒有提出任何要求。
大概過了半小時,我又在走廊上遇到她,很自然地說了一句:“哎,又是你!今晚玩得開心嗎?”就這樣,我們又聊了很久。她後來邀請我去她姐妹那邊喝了一杯,當晚原來是她們在為一位朋友慶祝生日。
交集——撤出——再遇
這個模式適用於任何社交場合。不管是club、朋友的聚會活動、還是工作上的往來,如果不希望破壞氛圍,又想結識心儀的女性,這三個步驟會非常有幫助。
交集
一個眼神交流、打招唿、提問、讚美,都算是交集,用我們之前提供的任何開場白都可以。這個交集不應該太深,互動時間不該過長,蜻蜓點水式的交流已經足夠,因為你的目標是將第一印象植入她心中。
有一些交流方式會讓後續的互動更加有利。
(1)價值提供。在不顯出討好對方的前提下,給對方提供一些方便,原則是這些便利是不計迴報的。比如,給對方開一下門,提醒對方衣服上有點汙漬,在人群中給對方開一下路。提供一些有形的價值也行,比如我在案例一中所提到的情況,隻不過是舉手之勞。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盡快主動結束互動,不要讓女人覺得你的付出是在向她們下訂單。
(2)讚美。適當的時候,別忘了讚美別人,不管對方是男還是女,是美還是醜。女人花了很多時間去打扮,身上總有一些亮點是值得你欣賞的。亞洲人的社會文化有時候太吝嗇於對別人的讚美了。當然,如前所說,讚美是有技巧的。首先,讚美不應該是針對她天生的外表,而應該在一些她花了心思的亮點上。簡單來說,讚美應該對事不對人。比如,“你長得真漂亮”是一種很糟糕的讚美,因為她知道自己漂亮。相反,“這裙子挺適合你的,看起來比較有氣質。如果是黑色的話,會讓你看起來更白”,這是一個更好的讚美,同時給她一些實際的意見。
(3)陳述。比如“你平常很少穿高跟鞋嗎?”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場白。通常女生會解釋,或者反問你為什麽會這樣想。她們會很好奇,因為談論到了女人比較沒有安全感的一些區域。你可以簡單地迴答一句:“沒什麽,隻是看你走起來好像很吃力。”這類型的陳述開場白非常適合在開始的時候建立起一個簡單的印象。
撤出
撤出其實是整個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很少人能夠做到。它需要耐心,對環境的準確判斷和控製自己的態度。麵對漂亮女生的時候,很多男人在得到一些甜頭後,就不斷地糾纏追擊,最終讓女生反感。
任何一個社交場所的空間和參與者幾乎都是固定的,隻要稍加留意,你一定能再遇見她。撤出是為了給後繼互動帶來更多舒適的感受,不讓目標覺得過於唐突。它有助於你調整“可得性”,讓女生放鬆戒備,對你的印象進一步加深。
再遇
再次和她輕鬆地打個招唿,不管是巧遇,還是你刻意去邂逅她,隻要情境合理。就算你給女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多時候她們還是不會主動向你打招唿,你必須要在第二次碰麵的時候采取主動,不要猶豫。如果你不在第二次遇見她的時候打招唿,第三次碰上的時候隻會更尷尬。該出手時就出手,這點非常重要。
“哎,又是你。玩得開心嗎?”很輕鬆的對話足矣。接下來,你需要把話題切換到兩人當下的狀態上去。比如:
“你平常經常來這裏?”
“你也是跟朋友來的嗎?”
簡單的交流即可延伸到兩人間的話題,然後看情況再做出選擇,是交換聯係方式,還是進行即時約會。
“交集——撤出——再遇”這個模式應該可以幫助大部分的朋友解決在社交場合結識女性的需要。它不像搭訕那樣過於拘泥於一對一交流,反而可以讓你在一開始的時候迅速收集一堆熟悉的臉孔,之後再互動。這樣同時有利於建立社交認證,讓大家知道你是一個社交能力比較強的人。
圖3-6
不像偶遇的偶遇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在這裏分享一個我最近特別喜歡的互動模式,這方法特別適合那些在社交場合有搭訕焦慮的朋友。簡單來說,這方法可以分為3個步驟:交集、撤出、再遇。在詳細分析之前,我想用兩個簡單的案例來說明一個概念:看上去不像偶遇的偶遇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案例一
2012年2月,我與“雜耍人”韋恩·伊利斯一起在北京舉辦了一次派對,地點位於銀泰的秀吧。因為周末人異常多,這裏需要收取門票,每人150元。在門口,一條鐵鏈把人群分割成兩邊,一邊是正常買票的隊伍,因為要控製人數,工作人員要等一個人出去了才能讓別的人進去;另外一邊是貴賓通道,可以讓某些在名冊上的熟客自由帶人進出。
當時,我接到電話出門接兩個朋友,這樣他們就可以刷我的臉,不用排隊等候也不用買門票了。他倆進去後,我在門口看到有三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生在排隊。(這裏又驗證了一個規律,漂亮女生身邊的女生都很漂亮。)
我隨口說了一句:“真扯,給他們錢賺還需要排這麽長的隊。”
她們有點尷尬地迴答:“是啊。”
我微笑:“你給錢我帶你們進去吧。”
其中一個女生認真了:“啊,那多少錢?”
我:“每人200。”
她們都笑了,因為門票正價才150元。
“走吧。”沒有等她們迴應,我輕輕拍了一下一個女生的頭,然後直接轉身走進去。
她們跟了進來。
過了安檢,我笑著對那三個女性說:“今晚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跟朋友在那邊喝東西,要是晚點沒有安排,很歡迎你們過來打個招唿,我可以介紹幾個帥哥給你認識。”聽了這句話她們都笑了。
“要是沒什麽的話,你們玩得開心點!”我轉身離開,沒有一點留戀的意思。她們三個有點茫然地走到旁邊存包去了。
後來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麽不把她們直接邀請過來。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很有把握晚一點她們會和我再遇。她們應該不是這裏的老玩家,應該也沒有朋友在秀吧,要不然以她們的相貌絕對會有別的男人向她們獻殷勤,給她們買票開路。
而且,每一個社交環境隻有那麽一丁點的地方,都還是封閉的。隻要你有心去留意她們,總能再遇見,到時再打招唿也不晚。
隨著秀吧裏的人越來越多,她們會越來越感到有壓迫感。哪怕有別的男人去搭訕她們,邀請她們去喝一杯,這些男人也不可能比我所呈現出來的第一印象好。
大約半小時後,那三個女生再次出現在我的視野範圍。她們裝得好像在聊天,但我真的相信她們在給我機會再次去認識她們,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是她們想認識我。這次我沒有留手,在上完洗手間後順便上前跟她們打了個招唿,然後慢慢地聊了起來。後來,我發現她們都是在國航工作的空姐,其中兩位是單身。
案例二
在上海的“公園97”酒吧,快要進門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女生站在門口,應該是在等朋友。我經過她身邊,側身時很有禮貌地說了一句:“我覺得你的衣服挺好看的。”
“謝謝。”她有點不屑,應該是覺得我會纏著她聊天。
我補充:“如果是深色的話應該更好,會顯得你皮膚更白。玩得開心點!”然後我沒有迴頭就走了,沒有提出任何要求。
大概過了半小時,我又在走廊上遇到她,很自然地說了一句:“哎,又是你!今晚玩得開心嗎?”就這樣,我們又聊了很久。她後來邀請我去她姐妹那邊喝了一杯,當晚原來是她們在為一位朋友慶祝生日。
交集——撤出——再遇
這個模式適用於任何社交場合。不管是club、朋友的聚會活動、還是工作上的往來,如果不希望破壞氛圍,又想結識心儀的女性,這三個步驟會非常有幫助。
交集
一個眼神交流、打招唿、提問、讚美,都算是交集,用我們之前提供的任何開場白都可以。這個交集不應該太深,互動時間不該過長,蜻蜓點水式的交流已經足夠,因為你的目標是將第一印象植入她心中。
有一些交流方式會讓後續的互動更加有利。
(1)價值提供。在不顯出討好對方的前提下,給對方提供一些方便,原則是這些便利是不計迴報的。比如,給對方開一下門,提醒對方衣服上有點汙漬,在人群中給對方開一下路。提供一些有形的價值也行,比如我在案例一中所提到的情況,隻不過是舉手之勞。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盡快主動結束互動,不要讓女人覺得你的付出是在向她們下訂單。
(2)讚美。適當的時候,別忘了讚美別人,不管對方是男還是女,是美還是醜。女人花了很多時間去打扮,身上總有一些亮點是值得你欣賞的。亞洲人的社會文化有時候太吝嗇於對別人的讚美了。當然,如前所說,讚美是有技巧的。首先,讚美不應該是針對她天生的外表,而應該在一些她花了心思的亮點上。簡單來說,讚美應該對事不對人。比如,“你長得真漂亮”是一種很糟糕的讚美,因為她知道自己漂亮。相反,“這裙子挺適合你的,看起來比較有氣質。如果是黑色的話,會讓你看起來更白”,這是一個更好的讚美,同時給她一些實際的意見。
(3)陳述。比如“你平常很少穿高跟鞋嗎?”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場白。通常女生會解釋,或者反問你為什麽會這樣想。她們會很好奇,因為談論到了女人比較沒有安全感的一些區域。你可以簡單地迴答一句:“沒什麽,隻是看你走起來好像很吃力。”這類型的陳述開場白非常適合在開始的時候建立起一個簡單的印象。
撤出
撤出其實是整個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很少人能夠做到。它需要耐心,對環境的準確判斷和控製自己的態度。麵對漂亮女生的時候,很多男人在得到一些甜頭後,就不斷地糾纏追擊,最終讓女生反感。
任何一個社交場所的空間和參與者幾乎都是固定的,隻要稍加留意,你一定能再遇見她。撤出是為了給後繼互動帶來更多舒適的感受,不讓目標覺得過於唐突。它有助於你調整“可得性”,讓女生放鬆戒備,對你的印象進一步加深。
再遇
再次和她輕鬆地打個招唿,不管是巧遇,還是你刻意去邂逅她,隻要情境合理。就算你給女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多時候她們還是不會主動向你打招唿,你必須要在第二次碰麵的時候采取主動,不要猶豫。如果你不在第二次遇見她的時候打招唿,第三次碰上的時候隻會更尷尬。該出手時就出手,這點非常重要。
“哎,又是你。玩得開心嗎?”很輕鬆的對話足矣。接下來,你需要把話題切換到兩人當下的狀態上去。比如:
“你平常經常來這裏?”
“你也是跟朋友來的嗎?”
簡單的交流即可延伸到兩人間的話題,然後看情況再做出選擇,是交換聯係方式,還是進行即時約會。
“交集——撤出——再遇”這個模式應該可以幫助大部分的朋友解決在社交場合結識女性的需要。它不像搭訕那樣過於拘泥於一對一交流,反而可以讓你在一開始的時候迅速收集一堆熟悉的臉孔,之後再互動。這樣同時有利於建立社交認證,讓大家知道你是一個社交能力比較強的人。
圖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