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出你最好的一支筆記下這個定律

    婚姻、戀愛、多重開放關係……盡管今天我們的社會意識形態、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各種情感關係都被標上讓人眼花繚亂的標簽,但歸根結底,任何一段情感關係,都由三個重要因素組成:吸引、可得性、投入度。

    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公式所模擬的並非思維抉擇,而是行為抉擇,也就是說,我們不一定會在意識層麵上進行如此清晰的博弈,但我們的本能會驅使我們圍繞這三個因素做出選擇。

    我們得稍費一些筆墨,來好好探討一下這三要素是如何支撐起一段情感關係的。本書的所有理論和技巧都會圍繞著這三要素來推進,它們會貫穿感情的每個階段,所以,花五分鍾耐心讀完吧。

    吸引

    圖1-1

    “吸引”很容易理解。貓追逐蜻蜓,是被吸引了;路人駐足傾聽提琴演奏,是被吸引了;你盯著廣告上的大胸妹不放,也是被吸引了。

    但要認真解讀一下你會發現,吸引包含著複雜的內核。

    吸引是種情緒,與理智無關

    看到屍體,你會產生恐懼;看到孩子,你會產生愛心。與這些感受一樣,“吸引”是一種情緒反應,無法用理智去左右。

    打個比方,當你的手指被門夾了,你再用理智告訴它“不要疼”,它的疼痛也不會停止。這也許和情緒反應不太相同,但是個很好的比喻,你也一樣不可能用理智說服一個女人喜歡上你,所以才會有那麽句話:在有吸引的基礎上勾搭,叫作愛情;在沒吸引的基礎上勾搭,叫作性騷擾。

    有那麽多人會偏激地宣稱“不要和女人講道理”,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對著情緒講道理的男人都是笨男人。明明她上一分鍾才發過誓,這輩子找個老老實實的人就嫁了,下一分鍾依然會愛上渾蛋。引導女人做出決定的就是吸引力。吸引力和萬有引力一樣——不是選擇,而是定律。

    你的體內潛藏著“吸引力開關”

    在本書的理論體係中,“吸引”更多地體現在一個男性身上所具備的價值是否能匹配目標女性的需求。

    有點繞,對嗎?好吧,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我想要一個蘋果,你卻給了我一車梨,還問我為什麽不感動!”

    這個時代,男人最容易陷入的誤區就是:把上文所說的“價值”完全理解為人們口中念叨著的“條件好”。

    “我有車有房,事業有成,長相也不差,她為什麽就是不愛我?”問出這種話的男人的確蠢得可愛。車子、房子、票子,如果光憑這麽簡單的條件就能吸引到你想要的女人,那你真的要去廟裏燒香拜拜,感謝老天賜給你好運氣了。

    每個女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她們的需求大有分別:有的女人熱愛自由,有的女人熱愛家庭;有的女人希望給予,有的女人希望接納;有的女人尋找激情,有的女人尋找天長地久。請不要幻想一招鮮吃遍天,這些需求女人往往不會直接說出來,而要靠男人敏銳的直覺來捕捉,我們以後在“社交直覺”這個概念裏,再深入闡述這個問題。

    除了個性化的需求以外,絕大部分女人還會有許多共性需求。

    比如,沒有女人會拒絕一個有著滿滿的上進心和社交智慧,體貼、正直、自律、禮貌、整潔的男人,如果再加上點力量感、冒險精神和感染力,那他基本上就是大眾情人了。想要變得有魅力,想要獲得女性的青睞,就必須成為一個能夠滿足大部分女人共性需求的男人。針對這些共性需求,我們總結了一係列“吸引力開關”,這些“吸引力開關”是建構男性魅力的關鍵點,它們在情感關係的每個階段產生的效果各有優劣,我會在每一章的開頭詳細列舉。

    製造“吸引”,你能學到比電影橋段更有用的技巧

    情緒雖然無法控製,但它是可以製造的。我們在電影裏常看到的開了掛的男主角用各種姿勢處心積慮地玩浪漫,就是在人為製造“吸引”。

    但與在電影中男主角無往而不利的效果相比,在真實世界裏玩這一套,反而很容易釀成悲劇。幾乎每個月都會有類似的媒體報道:各種各樣的癡心漢大費周章地示愛,女孩子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大多數時候,製造兩性之間“吸引”的方法其實很樸實,也許是一句話,也許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也有可能需要費一些力氣,安排一係列令人難忘的約會(但絕對不需要動用直升機和“泰坦尼克”號)。這些手法,比臨摹愛情電影裏的橋段要有效得多。

    製造“吸引”的理論及技巧會分別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詳細闡述。

    可得性

    在本書的理論體係中,“可得性”這個概念是指女人有多大機會能夠得到你。

    單純用“吸引”這個概念其實並不能完全解釋清楚兩性關係。想象一下,如果所有女人都去追逐最有吸引力的男人,那麽相對平凡的男人怎麽獲得戀愛的機會?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對“可得性”的考慮保障了人類的“物種平衡”,是自然進化的結果。

    女人在遇到心儀的男人時都會自問這樣的問題:

    “我們合適嗎?”

    “他是真的喜歡我嗎?”

    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那麽對她而言,你的可得性就很高了。

    不管一個男人如何優秀,作為女性,若然感覺到和他毫無機會發展感情的話,便會本能地製止自己進入戀愛模式,因為她明白自己不會得到任何迴報。正是基於這一點,除吸引力以外,女性還會認為男性的其他品質很有魅力:忠誠、慷慨、坦率、善於讚美……這類品質都是圍繞著“可得性”構建的。就算你作為男性的吸引力不強,但是如果你具備女性所欣賞的“可得性”魅力,你也一樣有機會俘獲她的心。我會在後麵的篇章中分享構建此類魅力的經驗。

    就算你作為男性的吸引力不強,但是如果你具備女性所欣賞的“可得性”魅力,你也一樣有機會俘獲她的心。

    這也說明,並不是隻要努力提升自我、變得更有吸引力,就能獲得任何一個女人的芳心。對“可得性”的把握,是本書所述理論及技巧的三個重要方向之一。

    吸引與可得性,如同天平的兩端

    “吸引”和“可得性”處於此消彼長的關係之中,男女在擇偶的時候會同時考慮“可得性”的問題,去調節“吸引”差異。

    就好像一個女生是小貝的鐵杆粉絲,聊天話題總是離不開他,這就說明小貝對她來說是有吸引力的,但小貝有可得性嗎?沒有。因為她知道,他和她之間仿佛隔著一光年的距離。而她身邊的你,雖然不是小貝,但她知道你喜歡她,能在她需要你的時候隨時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你對她的吸引力遠不如小貝,她還是更容易愛上你,因為你的可得性是高的。這聽起來有些像我們通常所說的“門當戶對”。

    你的“吸引”比“可得性”高出越多,女性越會覺得你難以接近、高不可攀,你們之間生活的交集會越來越少;你的“可得性”比“吸引”高出越多,女性對你的興趣就會越小,因為在正常的邏輯裏,好貨不需要通過減價來促銷,有價值的男人不可能低三下四任人挑揀。況且,人類都有一個共同點:對可能得到但又可能得不到的東西,他們會更感興趣。

    我們可以把“吸引”和“可得性”理解為天平的兩端,任何一端太重,都會讓關係失衡。男人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在剛認識心儀女性的時候便大獻殷勤、頻繁示愛,“表白死”就是這類錯誤的典型:在沒有足夠“吸引”的情況下,給“可得性”加上過多的砝碼,隻會加速關係的垮台——出於對這個男人“質量”上的懷疑,女人徹底失去了興趣。

    本書的重點探索方向,就是同時調節好這兩個因素,讓它們同時增加。本書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會著重討論具體的技巧。

    投入度

    投入度在這裏指的是女性為你付出的資源多少,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

    追女孩的典型模式動作一般可以被拆分成:男人追著女人跑,男人請女人吃飯、看電影,給她們買禮物、送花,無條件對她們好……如果單純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性上來說,女人就應該投桃報李,就應該因為男人做了這些而認同他、欣賞他、愛上他。

    事實呢?別說認同了,許多照著這個模式做的男人甚至連基本的尊重都沒得到,太可悲了。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投入度決定了女性的情感體驗

    心理學家卡瑞爾·魯斯布爾特(caryl rusbult)在1980年提出了“承諾投入模型”,他指出,人類對情感關係做抉擇時,會首先將所有候補選擇(俗稱為“備胎”)所能提供的價值做比較和衡量。如果沒有“投入度”這個因素的存在,那麽所有人都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價值最高的異性,這樣他才能擁有最滿意的感情。

    但是現實的擇偶現象告訴我們,人類的行為並非如此簡單理性。

    在很多情況下,人最終選擇的往往不是價值最高的那個人,而是自己曾經付出最多的人。投入是一段關係中最為重要的催化劑,人們更願意去守護自己付出努力所獲得的成果,他們為一段關係投入得越多,對這段關係就越是難以割舍。這跟經濟學所說的“沉沒成本”概念如出一轍,都反映了人類本能上的選擇。

    舉一個例子,女人在逛街時很可能會對海報上一個顏值滿分的男明星產生興趣,但從理論上說,她還並未進入戀愛的狀態,因為她還沒有為他付出過任何東西。她沒有見過這明星本人,沒有為他付出過一分鍾,也沒有為他花過一分錢。所以哪怕在接下來的一分鍾她得知這位明星明天即將要和別的女人結婚,也不會感到過度傷心,因為她心理上並沒有“失去的恐懼”。相反,如果有人此刻告訴她:“你男朋友昨天和別人上床了!”她很可能會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苦,過往的迴憶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她會在是否分手的念頭間徘徊糾結,因為她曾為男友投入了太多太多。

    簡單來說,一個女人的情感體驗並不完全隻由她從這個男人身上獲得多少東西所決定,更多是由她在這段關係中的投入量所決定。她的“投入度”決定了她對一段感情的情感體驗。

    投入與自我說服

    矛盾的心態始終貫穿在女人的生活中,不管是挑衣服還是挑男人,她們都會搖擺不定。選擇後,一旦結果和自己本來的預期不同,就會產生出不舒適、不愉快的情緒。她們需要為自己找個理由來調整這種負麵情緒,說服自己最初的選擇是合理的,這是一種本能反應。

    你或許經常聽到這種故事:

    某個女人愛上了一個薄情郎,男人滿口謊言,輕率承諾,讓女子一再受騙。女人輕信承諾墮胎了無數次,卻始終苦苦等待男子迴心轉意。身邊人會說這女人太過癡情,被愛迷昏了頭。有些人還會說這女人太笨了,要是我早就把那男的給甩了。

    一個女人選擇了一個爛人,所有的親友可能都會來勸她離開他,但她終究還是選擇了爛人。等到激情過去,爛人開始原形畢露,這下慘了,她犧牲了親情、友情,卻換來這樣的結果,她當然不能接受。既然無法改變對方,她隻好改變自己的認知,她必須說服自己,那男人雖爛,但是也有可取之處。女人為男人犧牲得越多,她就越無法放棄,因為無法釋懷自己的沉沒成本,她隻能不停地暗示自己:“我太愛他!”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自我說服。

    我們不鼓勵你利用人性的弱點去欺騙女人,但作為男人你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女人隻會為自己曾經付出和投入的感情負責。無論你條件多麽優秀,如果無法讓自己喜歡的女人為你投入,那她就無法愛上你。所有的好好先生都沒搞清楚這點:戀愛中,重要的不是你對她有多好,而是她為你付出了什麽。換句話說,無條件地為女人付出沒有意義,隻會讓你陷入自怨自艾的循環。在你投入的同時,她也需要往你身上投入,你們之間才能產生長久關係。

    讓女人投入的例子:

    金錢投入:讓她請你喝東西,吃甜品。

    情緒投入:讓她因你產生情緒變化,無論悲傷還是歡喜。

    時間投入:讓她花時間陪你,逛宜家買家具。

    情感投入:牽手、親吻。

    精力投入:讓她產生預期、驚喜、失望。

    一個女人如果願意花足夠時間跟你相處,甚至願意花錢請你吃飯,那麽在她的潛意識裏必然會形成這樣一個邏輯:“我之所以花時間陪你,花錢請你吃東西,都是因為我喜歡你。”不然她無法解釋這種行為。

    不是嗎?

    “真命天女症”

    我遇到過無數男人,麵臨同一個問題:對某位尚未建立親密關係,甚至還未約會過的女孩產生毫無緣由的迷戀。他們既渴望又緊張,圍著她團團轉,“她是我的真命天女”“她和所有女孩都不一樣”,久而久之,他們覺得自己愛上了這個女孩,但收獲的,往往隻有失眠和眼淚。

    不,世上沒有“真命天女”,隻有“真命天女症”。

    在一個男人產生戀情的初期,一旦為某人投入過度,“吸引”和“可得性”的判斷會受到嚴重的幹擾,甚至虛構出假象,瞬間聚焦到幻想對象身上。這是一種迷幻效果,他會感覺她比所有女人都有吸引力,並為此茶飯不思。他會自作多情,會去分析她每一個細小的行為,並認為她處處也表現出隱約的情愫。他會認為這位女性是無可替代的。

    潛意識使得這些男性總感覺自己配不上對方,他們也許在別人麵前很自信,唯獨在那個女人麵前就自卑了。這類男人通常內心情感豐富,但是跟其他人的情感交流不多,因此他淘氣的潛意識會順勢捏造出一個理想的“真命天女”形象來滿足他。而一旦現實中出現類似的女性時,他會自然地把很多理想化的特質安插在她身上,以至於在他的心中對方不是一個人,而是“女神”。諷刺的是,他對女孩的這些感覺隻會把她推開,因為女人是不可能被未對自己進行實際投入就愛上自己的男人吸引的。

    “女神”也會挖鼻屎、放臭屁,睡沉了也會把口水流在枕頭上。一切女人會有的缺點她都會有。“真命天女”是一種癔症,隻是犯病的男人們視而不見。他們越是這樣,“女神”就越不願意為他投入。女人很聰明,她們知道這種關係是失衡的,就算兩人最終在一起,男人也隻會發現她和想象中不一樣,他會失望,會對這段關係產生懷疑和否定,因為單方麵投入的感情是不真實的——這對女人可沒什麽好處。

    由此可知,男女之間的感情關係應該由彼此之間獨一無二的聯結為基礎,這種聯結是由雙方對這段感情的“投入度”所共同構成的。男人為了討好心儀的女性,妄圖通過各種方法去換取對方的愛,其實是效率非常低下的行為,甚至是本末倒置、南轅北轍。男人應該思考,什麽樣的品質能吸引女性增加“投入度”,而不隻是自己單方麵為她付出!

    所以,在本書的理論體係中,引導女性向一段關係中投入,是情感進展的關鍵。在後文中會有詳細的理論技巧討論這一點。

    吸引、可得性、投入度,要想成就一段情感關係,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它們互相之間的影響、作用和幹擾也極其微妙。我知道你現在有點犯暈,別著急,在接下來每一章,都會介紹兩性關係的一個具體環節,在這些環節中,你將會看到三要素如何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步步為營:解碼男女之間的情感電路

    我相信,一位男性從孩童時期到成年,這段時間裏無論是親身經曆,通過文藝作品,抑或聽身邊的人講述故事,都可以了解到超過100對男女之間感情的發展曆程。

    在這些信息中我們會發現,男女發展出一段情感關係,不管需要多長時間,始終會有那麽幾個相類似的環節:他們會在某個機遇中相識,在這之前或多或少地對彼此有一些印象,至少看過一兩眼。接著,他們保持聯係,共同經曆了一些事情,這些經曆讓兩人的感情升溫,開始變得親密。當這種親密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他們遇到了一些人或事,將這層窗戶紙捅破,兩人終於把彼此的關係定義為情感關係。

    隨著我從事情感諮詢的經驗不斷增長,接收這方麵的信息越來越多,我的思考也越來越深入,有一個明顯的問題變得不能迴避:在我讀過的大多數文藝作品、理論資料中,對男人追求女人的討論常常僅局限於整個過程中的一個剖麵。數年前火爆的暢銷書《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隻從思維差異出發,談論男女之間的溝通方式。《謎男方法》算是詳細敘述了謎男對於兩性關係進程的觀點,但對男人們都關心的約會、互動和長期關係等問題,它基本草草帶過,甚至避而不談。

    無數嚴謹的學術報告,通常隻圍繞一個現象展開討論;一些人們口耳相傳的“戀愛秘籍”,更是喜歡將偏方奉為至理。被這些海量的細碎信息包圍著,男人們該如何真正了解兩性關係的規律?

    其實,如果用書呆子一點的歸納法,隻要我們將常識中的兩性關係作為樣本,一件件拆分開來,提煉出它們重疊的部分,可以很容易得出一套兩性關係從零開始到穩定維持的詳細模板。產生這個想法後,我非常興奮,馬上開始聯係每一個我認識的人,開始收集資料。我的職業經曆為這件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許多我不認識的情感專家、媒體人和來自各行業的資深從業者給我提供了積極的支持,甚至有幾位遠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大學導師願意犧牲好幾個周末的時間,捧著枯燥的資料與我徹夜探討。

    經過對超過1000個事件采樣的分析歸納,我們繪畫出了這樣一個“兩性關係電路圖”(見圖1-2)。

    最初我很驚訝,甚至很沮喪。這個結果似乎太簡單了一點,簡單得好像盡人皆知,簡單得好像一句正確的廢話。

    但當我們深入去探討這個框架時,會馬上發現,兩性關係真正複雜精妙之處,是分布在每一個環節中浩若繁星的細節。

    第一印象直接決定了一段關係能否開始,人與人之間發生後續互動的基礎都源於第一印象。

    而隨著互動的深入,人們因為認識、聯係開始將對彼此的印象具體化,如果這個過程是積極的,那麽兩人的關係會不斷升級。男人和女人經過約會互相了解彼此,同時,兩人的身體接觸讓兩人相互信任,產生舒適和默契。如果互動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兩人之間的關係會由陌生變得熟悉,由熟悉變得親密。反之,如果互動與升級關係的循環出現阻礙,兩人的關係會停滯、倒退。

    在最好的情況下,男女之間的關係會升級,會非常親密地獨處,進而因性愛緊緊結合在一起。如果他們的關係繼續升級,則會開始共同經營一段長期的親密關係。

    圖1-2

    如果我們從吸引、可得性、投入度來看這個兩性關係電路圖,你會發現,“吸引力開關”在第一印象、認識、聯係和約會的過程中不斷為這段關係添加燃料,循環推進。

    而可得性會在互動與升級關係的循環中維持兩人吸引的平衡,也會在長期關係中提供信任與依賴。

    由始至終,兩人都在這一段關係的每一個環節中不斷投入。在第一印象中,男女互相投入了注意力;在互動中,他們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在約會中,他們投入了信任和資源……

    沿著這個情感線路推進,“吸引、可得性、投入度”這三要素會每時每刻指導我們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從一個環節推進到下一個環節,你都會找到方向,看清其中所蘊含的玄機。而打通這些關節,則需要你的勇氣和努力。

    據說,每個人一生能遇見25000個心儀的異性,平均下來,每年可以遇到好幾百個,每天都有讓人心動的一麵之緣,但都走不到“認識”這一步。

    即便結識了喜歡的女人,如何與她保持聯係?如何約她出來?如何讓她喜歡上你?到網上一搜,你能搜到幾十億個這樣的問題。收到好人卡、困在友誼區、被當成猥瑣男,都是因為他們被困在互動與升級關係的循環中,無法前進。

    所以,這個規則其實並不簡單。它的複雜之處和難點在於,你該如何一步一步打通關節,遇到每一個阻礙時沒有被刷掉,最後在終點處抱得美人歸。

    這一切,也許曾經是一個晦澀的謎團,但從翻開這本書的那一秒開始,謎團正漸漸散開。

    歡迎來到真實的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野獸紳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巫家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巫家民並收藏野獸紳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