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迴到了座位,臉上忍不住一陣笑意,有個喜歡自己的漂亮妹子,每天在自己眼前,確實非常的養眼,關鍵是今天還更進了一步,心裏也是一陣開心。
不過很快賈環就把心思重新收了迴來。
這就是賈環沒有讓彩雲在屋裏伺候讀書的原因,太特麽的容易分神了。
兩世為人的經曆,讓賈環深刻認識到一個道理,那就是努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之前的時候,起點比較低,雖然非常努力,但是終究由於自身條件的限製,錯失了太多的機遇,能夠咬牙吃得了苦隻是成功的一個因素,而方向和策略的選擇,則是另外更為關鍵的因素。
現在有了不一樣的環境和起點,賈環也想過一下不一樣的人生。
傍晚,太陽西下。
光線不好的時候,賈環一般就不太願意再繼續看書了,隻靠著蠟燭和油燈,沒有足夠的光照,對眼睛的傷害還是比較大,尤其是賈環目前還處在視網膜的發育階段,用眼的健康習慣,就顯得更加重要。
沒有足夠先進的儀器作為支撐,萬一近視眼,想要配一副合適的眼鏡都沒有機會。
不過不看書,不代表沒事兒幹。
早晚練一下家傳的功夫,正好活動活動,練一下五禽戲。
創編五禽戲的華佗,是被曹操給殺了,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但是據傳,華佗的弟子們,靠著這套五禽戲,都活了一百多歲,單憑這一點,對賈環就很有吸引力。
被改造過的身體,素質就是強。
晚飯時分,賈政和賈環分別來到了趙姨娘居住的小院。
賈政和王夫人早就過了蜜月期,兩人的關係當下已經沒有那麽和睦。
矛盾其實很簡單也很關鍵,王夫人作為賈家的當家主母,一心隻想著娘家,利用榮國府的資源,私下裏偷偷幫助王子騰搞關係。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幹不出這種腦殘的事情。
倘若不是王夫人已經給賈政生下了兩子一女,賈政休妻的心都已經有了。
如今長女賈元春已經才選鳳藻宮尚書,晉封了賢德妃,王夫人的問題隻得掩蓋了起來。
但是即便掩蓋的再嚴實,作為當事人的賈政,心中還是難免憤懣難平。
而當下賈政能做的,也就隻有把王夫人高高掛起來,每天除了工作應酬,就吃住在趙姨娘的院子裏。
空保留夫妻之名,而不再有夫妻之實。
自從賈環開始認真讀書之後,賈政看賈環的眼神是越來越順眼。
晚飯之後,父子二人還有趙姨娘坐在堂上閑聊。
賈政捋了捋不怎麽多的胡須,溫言道:“你最近讀書怎麽樣了,四書五經有沒有通讀一遍?”
四書五經是科舉的基礎必考科目,也是學習八股文章的基礎,以後還打算著讓賈環走仕途,賈政對於這些科目多關心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這也正中了賈環的下懷,笑道:“基本都已經背下來了,隻是有一部分意思不是很通達,還需要向父親請教。”
寧國府雖然是族長,但是賈環知道賈珍的尿性,十分清楚寧國府是指望不上的。
而榮國府的大碼頭也就那麽幾個,上麵是賈母,中間是賈赦、賈政和王夫人,再往下就是賈璉和鳳姐兒兩口子。
賈環自然知道,想要在這榮國府裏,過得舒坦一點,該抱緊哪一個大腿。
所以在和賈政相處的時候,總是能夠撓到賈政的癢處。
作為讀書人的賈政,其實非常好哄,隻要認同賈政的價值觀,好好讀書,金榜題名,將來做個好官也就行了。
恰好,這也正是賈環的計劃。
因此,也算不上是什麽曲意逢迎。
聽到賈環都背下來了,賈政確實有點被震驚到了。
作為父親和前輩,對於賈環之前的學習水平,賈政還是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幾乎也就是個三百千的水平,四書和五經幾乎就沒開始學。
如今不過月把時間,竟然都背下來了,由不得賈政不震驚。
正是由於賈政也曾經經曆過這個階段,所以才清楚其中的難度係數。
震驚之後,賈政滿臉喜悅道:“吾兒真乃神童也!”
得到了賈政的大加讚賞之後,賈環還是保持一如既往的謙虛態度,道:“如今家裏的族學教導的內容,我幾乎都已經默誦下來了,接下來還望父親幫兒子另擇良師。”
“兒子願意為了重振家族的榮耀,宵衣旰食早日考中進士。”
賈環還是給賈政畫了一個大餅,不過不是一般的大餅,而是能夠實現的目標。
不畫不行了,接下來賈環要做的事情,沒有賈政的支持,恐怕就很難如願了。
為了調動賈政的積極性,就算是不得已,賈環也做了。
何況,目標這種事情,在賈環看來,不過就是提前了的現實罷了,算不上畫餅或者空頭支票。
看到賈環有如此誌向,賈政又是一陣心潮澎湃,心中不斷感慨,真乃吾家麒麟子。
這不廢話嗎。
要是你十幾歲初高中的時候,迴家跟你爸媽說,要頭懸梁錐刺股,好好努力考清北,你爸媽肯定也是心潮澎湃,興奮不已。
興奮之後,賈政思索了一番,道:“給你延請名師到府上來教導你的功課倒也可以,但是隨之而來也會有一些問題,依為父之見,不如去國子監讀書,倒也可以一舉多得。”
賈政一開口,賈環就已經明白了話裏的意思。
讀書應考這種事情,對於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就好像高三需要比之前更多的集中學習時間一樣。
一對一輔導當然也有效,但是家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很顯然提供不了學校集中學習的那種氛圍。
而且,賈環隻是庶子,待遇太過出挑的話,難免會遭到別人的惦記。
尤其是王夫人和賈寶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
為了避開這些幹擾因素,索性賈政就直接安排賈環外出求學。
國子監和寧榮街距離也不是很遠,又用不著住校,不過就是每天早起一點,晚上稍微晚一點迴來罷了。
不過很快賈環就把心思重新收了迴來。
這就是賈環沒有讓彩雲在屋裏伺候讀書的原因,太特麽的容易分神了。
兩世為人的經曆,讓賈環深刻認識到一個道理,那就是努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之前的時候,起點比較低,雖然非常努力,但是終究由於自身條件的限製,錯失了太多的機遇,能夠咬牙吃得了苦隻是成功的一個因素,而方向和策略的選擇,則是另外更為關鍵的因素。
現在有了不一樣的環境和起點,賈環也想過一下不一樣的人生。
傍晚,太陽西下。
光線不好的時候,賈環一般就不太願意再繼續看書了,隻靠著蠟燭和油燈,沒有足夠的光照,對眼睛的傷害還是比較大,尤其是賈環目前還處在視網膜的發育階段,用眼的健康習慣,就顯得更加重要。
沒有足夠先進的儀器作為支撐,萬一近視眼,想要配一副合適的眼鏡都沒有機會。
不過不看書,不代表沒事兒幹。
早晚練一下家傳的功夫,正好活動活動,練一下五禽戲。
創編五禽戲的華佗,是被曹操給殺了,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但是據傳,華佗的弟子們,靠著這套五禽戲,都活了一百多歲,單憑這一點,對賈環就很有吸引力。
被改造過的身體,素質就是強。
晚飯時分,賈政和賈環分別來到了趙姨娘居住的小院。
賈政和王夫人早就過了蜜月期,兩人的關係當下已經沒有那麽和睦。
矛盾其實很簡單也很關鍵,王夫人作為賈家的當家主母,一心隻想著娘家,利用榮國府的資源,私下裏偷偷幫助王子騰搞關係。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幹不出這種腦殘的事情。
倘若不是王夫人已經給賈政生下了兩子一女,賈政休妻的心都已經有了。
如今長女賈元春已經才選鳳藻宮尚書,晉封了賢德妃,王夫人的問題隻得掩蓋了起來。
但是即便掩蓋的再嚴實,作為當事人的賈政,心中還是難免憤懣難平。
而當下賈政能做的,也就隻有把王夫人高高掛起來,每天除了工作應酬,就吃住在趙姨娘的院子裏。
空保留夫妻之名,而不再有夫妻之實。
自從賈環開始認真讀書之後,賈政看賈環的眼神是越來越順眼。
晚飯之後,父子二人還有趙姨娘坐在堂上閑聊。
賈政捋了捋不怎麽多的胡須,溫言道:“你最近讀書怎麽樣了,四書五經有沒有通讀一遍?”
四書五經是科舉的基礎必考科目,也是學習八股文章的基礎,以後還打算著讓賈環走仕途,賈政對於這些科目多關心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這也正中了賈環的下懷,笑道:“基本都已經背下來了,隻是有一部分意思不是很通達,還需要向父親請教。”
寧國府雖然是族長,但是賈環知道賈珍的尿性,十分清楚寧國府是指望不上的。
而榮國府的大碼頭也就那麽幾個,上麵是賈母,中間是賈赦、賈政和王夫人,再往下就是賈璉和鳳姐兒兩口子。
賈環自然知道,想要在這榮國府裏,過得舒坦一點,該抱緊哪一個大腿。
所以在和賈政相處的時候,總是能夠撓到賈政的癢處。
作為讀書人的賈政,其實非常好哄,隻要認同賈政的價值觀,好好讀書,金榜題名,將來做個好官也就行了。
恰好,這也正是賈環的計劃。
因此,也算不上是什麽曲意逢迎。
聽到賈環都背下來了,賈政確實有點被震驚到了。
作為父親和前輩,對於賈環之前的學習水平,賈政還是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幾乎也就是個三百千的水平,四書和五經幾乎就沒開始學。
如今不過月把時間,竟然都背下來了,由不得賈政不震驚。
正是由於賈政也曾經經曆過這個階段,所以才清楚其中的難度係數。
震驚之後,賈政滿臉喜悅道:“吾兒真乃神童也!”
得到了賈政的大加讚賞之後,賈環還是保持一如既往的謙虛態度,道:“如今家裏的族學教導的內容,我幾乎都已經默誦下來了,接下來還望父親幫兒子另擇良師。”
“兒子願意為了重振家族的榮耀,宵衣旰食早日考中進士。”
賈環還是給賈政畫了一個大餅,不過不是一般的大餅,而是能夠實現的目標。
不畫不行了,接下來賈環要做的事情,沒有賈政的支持,恐怕就很難如願了。
為了調動賈政的積極性,就算是不得已,賈環也做了。
何況,目標這種事情,在賈環看來,不過就是提前了的現實罷了,算不上畫餅或者空頭支票。
看到賈環有如此誌向,賈政又是一陣心潮澎湃,心中不斷感慨,真乃吾家麒麟子。
這不廢話嗎。
要是你十幾歲初高中的時候,迴家跟你爸媽說,要頭懸梁錐刺股,好好努力考清北,你爸媽肯定也是心潮澎湃,興奮不已。
興奮之後,賈政思索了一番,道:“給你延請名師到府上來教導你的功課倒也可以,但是隨之而來也會有一些問題,依為父之見,不如去國子監讀書,倒也可以一舉多得。”
賈政一開口,賈環就已經明白了話裏的意思。
讀書應考這種事情,對於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就好像高三需要比之前更多的集中學習時間一樣。
一對一輔導當然也有效,但是家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很顯然提供不了學校集中學習的那種氛圍。
而且,賈環隻是庶子,待遇太過出挑的話,難免會遭到別人的惦記。
尤其是王夫人和賈寶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
為了避開這些幹擾因素,索性賈政就直接安排賈環外出求學。
國子監和寧榮街距離也不是很遠,又用不著住校,不過就是每天早起一點,晚上稍微晚一點迴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