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薛仁貴略作沉吟。
按理說,元畏此前與長孫家暗中來往,長孫漢又被證實通敵叛國,且元畏又匪夷所思的從敵軍重重圍剿之中突圍而出,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元畏非常可疑。
然而再是不合常理,也隻是懷疑而已,並未有真憑實據指認元畏通敵叛國。
古往今來,朝代更迭,律法換了一部又一部,卻也從未聞聽“疑罪從有”之說法。
少頃,薛仁貴親手給元畏斟了一杯茶,和顏悅色說道:“吾非是不信任袍澤之人,隻不過眼下大敵當前,西域危在旦夕,不得不處處小心謹慎,容不得一絲半點的疏漏,還望元校尉能夠諒解吾為難之處。故而,吾任命你為隨軍書記官,留在吾之身側效力,協助處置公務,但不得擅自接見外人。待此戰中介之後,自會親自為你請功,不知意下如何?”
將元畏打發迴到關中,這是最為穩妥的做法,可謂一勞永逸,無論元畏是否通敵叛國,隻要不將其留在軍中,那便沒有消息可以泄露。
可薛仁貴不想那麽做。
如果元畏當真通敵叛國,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將其一腳提出安西軍自然穩妥,可若是元畏並未通敵叛國,當真隻是運氣逆天這才從阿拉伯重重追殺之中僥幸生還,那麽元畏便是一個英雄。
以猜忌之心對待一位舍生忘死的英雄,薛仁貴做不到。
如此,他寧願將元畏留在身邊親自監督,亦不願使得英雄受辱、誌士寒心。
元畏登時起身,單膝跪地,大聲道:“末將願為司馬衝鋒陷陣、死而無悔!”
他是真的感激涕零。
自己的遭遇放在誰身上都難免懷疑,運氣太好,很多時候就不僅僅是運氣的問題了,薛仁貴懷疑他雖然令他難受,卻絕對可以接受,因為這是人之常情。
薛仁貴身負指揮安西軍作戰之重任,更是安息都護李孝恭麾下第一人,謹慎處之實在是再也正確不過。哪怕是易地而處,元畏覺得自己若是能夠做到將一個自己這樣值得懷疑的將校打發迴到關中,已經是莫大的寬容。
遇上一個心胸狹隘沒有擔當的,幹脆尋個由頭一刀將他殺了,豈不更是一了百了,永絕後患?
別說什麽冤屈不冤屈的話語,戰場之上可不僅僅是衝鋒陷陣。
更何況他乃是關隴子弟,而薛仁貴的立場可是東宮一黨……
迴到關中固然可以活命,但是軍中關中子弟眾多,他的事情不可能不傳迴關中,屆時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必定甚囂塵上。尋常人才不會去琢磨這其中的道理,他們也琢磨不明白,隻知道他元畏必定是通敵叛國,隻因為沒有證據才被驅逐出安西軍,狼狽滾迴老家。
關中男兒多血性,你若是馬革裹屍、戰死疆場,那麽父母妻兒會以你為榮,父老鄉親更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讚一句“好娃子”,對你的親族多有幫襯,即便何時有了爭執,都會主動低下一頭,避讓三分,以示尊敬。
相反,誰若是在軍中犯了錯,便會成為所有父老鄉親鄙視的對象。
更別說“通敵叛國”這等辱沒祖宗的罪行了,不給你編一個豬籠將你裝起來丟盡河裏都算是寬容大度了……
薛仁貴冒著風險將他留在軍中,可不僅僅是挽救了他的仕途生涯,更是令他名聲保存,不為家族蒙羞。
此等恩情,縱以死相報又如何?
薛仁貴擺擺手,正色道:“此等時候,正值用人之際,吾等甚為大唐軍人,自當戮力殺敵、以死報效!吾雖然將你留在軍中,卻不代表這件事到此為止,隻是不願冤枉了一個拚死力戰的英雄!往後該當如何,你要好自為之。”
元畏重重頷首,指天立誓道:“末將之前從未有半分叛國之處,既無此心,更無此跡,往後亦是如此。若違此誓,甘受萬箭穿心而死,子孫後代,不得安寧!”
薛仁貴擺擺手,道:“毋須如此,神明若有眼,世間豈有<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間豈有悲苦?是非對錯皆在你自己心中,隻是做什麽之前,要衡量那等後果。行了,一身是傷,趕緊下去讓隨軍郎中醫治一番,莫要留下病根,吾還有很多依仗之處。”
“喏!末將先行告退。”
元畏心中陰霾盡散,行禮告辭,一瘸一拐的走出正堂。
薛仁貴看著元畏的身影消失在門口,拈起茶杯呷了一口,發現茶水已經溫涼,忍不住歎了口氣。
他留著元畏,固然是不忍見到英雄受冤,可何嚐不是因為安西軍中缺乏敢於任事、雷厲風行的中層將校?
在他看來,安西軍中大多是那些個跑來掛職混子裏的世家子弟,似元畏這等人,已經算是能力出眾了。那幫家夥混吃混喝搶功勞是一把好手,但是說起行軍布陣、沙場爭雄,卻是差了一口氣。
不過他對眼下這等局麵亦是無能為力,隻能耐心等待書院講武堂裏那些個接受正規軍事教育的學子們學成畢業,充斥到軍中,才能夠使得大唐軍隊的戰力突飛猛進,上升至一個更高的台階。
*****
大鬥拔穀外,軍營之中。
房俊將手中來自於安西都護府的戰報遞給裴行儉,起身走到窗前負手而立,心情沉重。
窗外,大鬥拔穀穀口的堡壘已經幾本竣工,斥候傳迴來的消息,諾曷缽已經率領七八萬精銳戰士進入祁連山,向著大鬥拔穀進發,再有個三兩天,想必就能抵達穀口之處。
一場惡戰,蓄勢待發。
原本房俊對於守住大鬥拔穀,擊潰吐穀渾軍隊有著七八分的信心,然而西域傳來的消息卻讓他的心情陡然沉重起來,對於戰局的發展亦感到擔憂。
二十萬阿拉伯軍隊入寇西域,安西軍不足五萬兵力要穩守各處要隘,麵對數倍於己的強敵狂攻卻得不到半點支援,局麵極其被動,前景極不樂觀。
縱然李孝恭乃是大唐“宗室第一名將”,可是久疏戰陣,此番坐鎮西域擔任安息都護,與其說是李二陛下信重這位堂弟,還不如說是以此來安撫躁動的李唐皇族。
薛仁貴天縱將才,曆史上更是名垂青史,然而現在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後生晚輩,尚不是那個“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的“白袍將軍”完全體,能夠做到背水一戰、以少勝多那樣的神跡麽?
一旦西域失守,阿拉伯人長驅直入攻陷玉門關,將會直麵河西。
屆時,就算他擊潰了吐穀渾鐵騎,又將如何迎戰攜大勝而來、士氣正旺、兵力達到二十萬的阿拉伯軍隊?
左算右算,毫無半點勝算啊……
窗外,煌煌烈日不知何時已經被烏雲遮擋,戈壁大漠之上灑下一片陰涼,涼風乍起,許是有一場秋雨即將降臨。
西域的天氣很是極端,夏日熱得好似蒸籠,冬日又冷得如同冰窖。一場秋雨過後,炎熱的盛夏即將不再,草木紛紛枯黃,用不了多久,便是北風卷地寒氣凜凜,天降大雪酷寒來臨。
道路會被大雪封堵,更會使得阿拉伯人的後勤輜重難以為繼,想要繼續發動戰爭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這或許是眼下對於安西軍唯一的好消息。
當然,由此刻秋風瑟瑟直至大雪漫天,尚需一個多月的時間,而這一個多月時間安西軍必將麵臨阿拉伯人的瘋狂進攻,能否且戰且退穩住陣腳,達成最初設定的戰略目標,尚是未知之數。
而河西之戰的局麵,或許比西域更加惡劣。
薛仁貴雖然是右屯衛出身,對於右屯衛之戰力了若指掌,認為大量裝備火器的右屯衛早已成為大唐十六衛當中最強的那一個,但是區區半支右屯衛,如何抵擋七八萬吐穀渾鐵騎的突襲?
一旦河西丟失,西域與關中之間的聯係盡被阻斷,整個西域便成為一塊飛地,安西軍屆時退無可退,或許唯有全軍覆沒一個結局……
局勢危若累卵。
按理說,元畏此前與長孫家暗中來往,長孫漢又被證實通敵叛國,且元畏又匪夷所思的從敵軍重重圍剿之中突圍而出,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元畏非常可疑。
然而再是不合常理,也隻是懷疑而已,並未有真憑實據指認元畏通敵叛國。
古往今來,朝代更迭,律法換了一部又一部,卻也從未聞聽“疑罪從有”之說法。
少頃,薛仁貴親手給元畏斟了一杯茶,和顏悅色說道:“吾非是不信任袍澤之人,隻不過眼下大敵當前,西域危在旦夕,不得不處處小心謹慎,容不得一絲半點的疏漏,還望元校尉能夠諒解吾為難之處。故而,吾任命你為隨軍書記官,留在吾之身側效力,協助處置公務,但不得擅自接見外人。待此戰中介之後,自會親自為你請功,不知意下如何?”
將元畏打發迴到關中,這是最為穩妥的做法,可謂一勞永逸,無論元畏是否通敵叛國,隻要不將其留在軍中,那便沒有消息可以泄露。
可薛仁貴不想那麽做。
如果元畏當真通敵叛國,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將其一腳提出安西軍自然穩妥,可若是元畏並未通敵叛國,當真隻是運氣逆天這才從阿拉伯重重追殺之中僥幸生還,那麽元畏便是一個英雄。
以猜忌之心對待一位舍生忘死的英雄,薛仁貴做不到。
如此,他寧願將元畏留在身邊親自監督,亦不願使得英雄受辱、誌士寒心。
元畏登時起身,單膝跪地,大聲道:“末將願為司馬衝鋒陷陣、死而無悔!”
他是真的感激涕零。
自己的遭遇放在誰身上都難免懷疑,運氣太好,很多時候就不僅僅是運氣的問題了,薛仁貴懷疑他雖然令他難受,卻絕對可以接受,因為這是人之常情。
薛仁貴身負指揮安西軍作戰之重任,更是安息都護李孝恭麾下第一人,謹慎處之實在是再也正確不過。哪怕是易地而處,元畏覺得自己若是能夠做到將一個自己這樣值得懷疑的將校打發迴到關中,已經是莫大的寬容。
遇上一個心胸狹隘沒有擔當的,幹脆尋個由頭一刀將他殺了,豈不更是一了百了,永絕後患?
別說什麽冤屈不冤屈的話語,戰場之上可不僅僅是衝鋒陷陣。
更何況他乃是關隴子弟,而薛仁貴的立場可是東宮一黨……
迴到關中固然可以活命,但是軍中關中子弟眾多,他的事情不可能不傳迴關中,屆時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必定甚囂塵上。尋常人才不會去琢磨這其中的道理,他們也琢磨不明白,隻知道他元畏必定是通敵叛國,隻因為沒有證據才被驅逐出安西軍,狼狽滾迴老家。
關中男兒多血性,你若是馬革裹屍、戰死疆場,那麽父母妻兒會以你為榮,父老鄉親更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讚一句“好娃子”,對你的親族多有幫襯,即便何時有了爭執,都會主動低下一頭,避讓三分,以示尊敬。
相反,誰若是在軍中犯了錯,便會成為所有父老鄉親鄙視的對象。
更別說“通敵叛國”這等辱沒祖宗的罪行了,不給你編一個豬籠將你裝起來丟盡河裏都算是寬容大度了……
薛仁貴冒著風險將他留在軍中,可不僅僅是挽救了他的仕途生涯,更是令他名聲保存,不為家族蒙羞。
此等恩情,縱以死相報又如何?
薛仁貴擺擺手,正色道:“此等時候,正值用人之際,吾等甚為大唐軍人,自當戮力殺敵、以死報效!吾雖然將你留在軍中,卻不代表這件事到此為止,隻是不願冤枉了一個拚死力戰的英雄!往後該當如何,你要好自為之。”
元畏重重頷首,指天立誓道:“末將之前從未有半分叛國之處,既無此心,更無此跡,往後亦是如此。若違此誓,甘受萬箭穿心而死,子孫後代,不得安寧!”
薛仁貴擺擺手,道:“毋須如此,神明若有眼,世間豈有<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間豈有悲苦?是非對錯皆在你自己心中,隻是做什麽之前,要衡量那等後果。行了,一身是傷,趕緊下去讓隨軍郎中醫治一番,莫要留下病根,吾還有很多依仗之處。”
“喏!末將先行告退。”
元畏心中陰霾盡散,行禮告辭,一瘸一拐的走出正堂。
薛仁貴看著元畏的身影消失在門口,拈起茶杯呷了一口,發現茶水已經溫涼,忍不住歎了口氣。
他留著元畏,固然是不忍見到英雄受冤,可何嚐不是因為安西軍中缺乏敢於任事、雷厲風行的中層將校?
在他看來,安西軍中大多是那些個跑來掛職混子裏的世家子弟,似元畏這等人,已經算是能力出眾了。那幫家夥混吃混喝搶功勞是一把好手,但是說起行軍布陣、沙場爭雄,卻是差了一口氣。
不過他對眼下這等局麵亦是無能為力,隻能耐心等待書院講武堂裏那些個接受正規軍事教育的學子們學成畢業,充斥到軍中,才能夠使得大唐軍隊的戰力突飛猛進,上升至一個更高的台階。
*****
大鬥拔穀外,軍營之中。
房俊將手中來自於安西都護府的戰報遞給裴行儉,起身走到窗前負手而立,心情沉重。
窗外,大鬥拔穀穀口的堡壘已經幾本竣工,斥候傳迴來的消息,諾曷缽已經率領七八萬精銳戰士進入祁連山,向著大鬥拔穀進發,再有個三兩天,想必就能抵達穀口之處。
一場惡戰,蓄勢待發。
原本房俊對於守住大鬥拔穀,擊潰吐穀渾軍隊有著七八分的信心,然而西域傳來的消息卻讓他的心情陡然沉重起來,對於戰局的發展亦感到擔憂。
二十萬阿拉伯軍隊入寇西域,安西軍不足五萬兵力要穩守各處要隘,麵對數倍於己的強敵狂攻卻得不到半點支援,局麵極其被動,前景極不樂觀。
縱然李孝恭乃是大唐“宗室第一名將”,可是久疏戰陣,此番坐鎮西域擔任安息都護,與其說是李二陛下信重這位堂弟,還不如說是以此來安撫躁動的李唐皇族。
薛仁貴天縱將才,曆史上更是名垂青史,然而現在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後生晚輩,尚不是那個“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的“白袍將軍”完全體,能夠做到背水一戰、以少勝多那樣的神跡麽?
一旦西域失守,阿拉伯人長驅直入攻陷玉門關,將會直麵河西。
屆時,就算他擊潰了吐穀渾鐵騎,又將如何迎戰攜大勝而來、士氣正旺、兵力達到二十萬的阿拉伯軍隊?
左算右算,毫無半點勝算啊……
窗外,煌煌烈日不知何時已經被烏雲遮擋,戈壁大漠之上灑下一片陰涼,涼風乍起,許是有一場秋雨即將降臨。
西域的天氣很是極端,夏日熱得好似蒸籠,冬日又冷得如同冰窖。一場秋雨過後,炎熱的盛夏即將不再,草木紛紛枯黃,用不了多久,便是北風卷地寒氣凜凜,天降大雪酷寒來臨。
道路會被大雪封堵,更會使得阿拉伯人的後勤輜重難以為繼,想要繼續發動戰爭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這或許是眼下對於安西軍唯一的好消息。
當然,由此刻秋風瑟瑟直至大雪漫天,尚需一個多月的時間,而這一個多月時間安西軍必將麵臨阿拉伯人的瘋狂進攻,能否且戰且退穩住陣腳,達成最初設定的戰略目標,尚是未知之數。
而河西之戰的局麵,或許比西域更加惡劣。
薛仁貴雖然是右屯衛出身,對於右屯衛之戰力了若指掌,認為大量裝備火器的右屯衛早已成為大唐十六衛當中最強的那一個,但是區區半支右屯衛,如何抵擋七八萬吐穀渾鐵騎的突襲?
一旦河西丟失,西域與關中之間的聯係盡被阻斷,整個西域便成為一塊飛地,安西軍屆時退無可退,或許唯有全軍覆沒一個結局……
局勢危若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