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房俊閉目凝思,想的卻不是如何出題。


    而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能夠以平民出身,不到三十歲就混到副縣級官員,房俊的政治智慧絕非等閑。雖然唐朝跟後世的政治體製、社會結構完全不同,但為官之道卻是萬變不離其中。


    再結合自己所知的曆史,自然不難猜出這班人的真正意圖。


    這群人站在李恪的背後,同李泰明爭暗鬥、寸步不讓,同時扇陰風點鬼火,成功將太子李承乾廢黜。之後,又完美的令李二陛下舍棄立李泰為儲的念頭,在最關鍵的時刻舍棄李恪,將李治推上位。


    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無他,利益爾。


    李泰囂張跋扈不假,但其本身極為聰慧,且身後的支持者多是江南氏族以及一部分關隴世家;李恪本人更是英果明睿,帳下多是朝中的前隋舊部。這兩人無論是誰最後上位,褚遂良、長孫無忌等人都不可能得到太大的利益,因為他們不是李恪或者李泰最堅定的支持者。


    李治則完全不同。


    李承乾式微,李泰風頭正勁,李恪雄心勃勃,沒有人把目光放在李治身上。


    一番運作之後,“漁翁得利”的李治最終上位,他們就是從龍之功。而且李治年幼,顯然更好擺布。


    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曆史也的確便是如此演變。


    李治登基之後,褚遂良、長孫無忌、許敬宗這些人各個顯赫一時,權傾天下,俱為宰相。


    隻是後來出了武則天這個變數,才讓他們的結局顯得悲慘了一些……


    但是依然得承認,這班人推出李恪打頭陣,卻讓李治暗中得利的計策,確實高明。


    很顯然,無論是李恪,還是他的支持者比如岑氏兄弟,都未能察覺褚遂良、許敬宗之流的真正意圖。


    所以,才會有今日岑文叔邀請自己赴宴之事,這是想要把自己正是拉入李恪的陣營,跟“盟友”許敬宗、褚遂良的長子見見麵。


    而褚彥甫或許真的對高陽公主傾慕已久,但更大可能依然是想要打擊他房俊,或者知難而退,或者幹脆倒向他們一邊,因故才會由褚彥甫出麵挑釁房俊,許敬宗在一邊敲邊鼓。


    房俊不由得看看一旁的小正太李治,心想不知這熊孩子此時是已經跟褚遂良、許敬宗等人結成統一陣線、定下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還是尚被他的舅舅蒙在鼓裏?


    不過看到李治對於褚彥甫的不爽,以及對許敬宗的厭惡,恐怕還是後者的可能更大一些。


    自己需要現在就徹底倒向李治這邊嗎?


    房俊覺得沒必要。


    一來距離李治登基還早得很,再者自己並不需要在政治立場上站隊。


    在情感上站隊,是一種更高明的手段。


    隻要李治覺得自己親近,那麽不管朝中形勢如何變化,自己終究會立於不敗之地。


    褚遂良、許敬宗、長孫無忌等人雖然得到自己想到得到的東西,但是也引起了李治的忌憚。借由“廢後之爭”,李治最終將褚遂良和長孫無忌一同打倒在地,許敬宗即便得以善終,也是投閑置散,再不重用。


    因為這些人結合在一起的勢力實在太強大,強大到即便是帝王都感到威脅,那麽結局便隻能有兩個:或者把皇帝廢了再換一個,或者這些人萬劫不複……


    結局以及不用去猜,房俊知道得很清楚。


    所以很容易做出選擇:跟李治保持親密的關係,卻絕不跟這幫官油子攪在一處!


    同李治保持親密,並不是房俊想要什麽高官厚祿,隻是求一個安穩,他可不想到時候被當做某個親王的黨羽而被李治清洗掉,這小正太看似仁厚道德、人畜無害,實則絕對腹黑,武則天如此強勢,卻也在李治有生之年不敢太過火,曆史早已證明這一點。


    那麽自己現在怎麽做就很清楚了。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


    李治不是不爽褚彥甫、厭惡許敬宗嗎?


    狠狠的打擊這兩人,給晉王殿下出氣就好了!


    想到此處,房俊說道:“某要出題了,褚兄可要留神細聽。”


    褚彥甫深吸一口氣,打起精神,說道:“請!”


    自己自幼學習九數,更曾向九數大家李淳風請教過,會被你這個棒槌難住?


    簡直笑話!


    房俊見褚彥甫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便知道這人估計在數學方麵的造詣怕是果真不淺。不過那又怎樣?你再是逆天,能懂得一千多年後的數學題?


    不過話說迴來,若是用什麽哥德巴赫猜想之類的經典難題難住這家夥,未免有些勝之不武。


    略微一想,說道:“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得幾丁?請口述解題過程。”


    褚彥甫傻眼了。


    他對於九數確實很有研究,也很有天分,冥思苦想了半天,大致得出結果,但房俊這道題最坑人的地方並不是這道題有多難,而是需要口述解題過程。


    這是一道房俊以前從網絡上看過的數學題,很簡單。


    當然,這個所謂的簡單,是在你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上。天元術在元朝才正式提出,唐朝人哪裏有這個理論基礎?或許可以解得出來,但需要高超的數學技巧、複雜的推導和大量的文字說明,口述?


    嗬嗬……


    許敬宗的學識自是不再褚彥甫之下,或許對於九數的造詣有所不如,但見識絕對不少。一見褚彥甫的神情,就知道他答不出來,歎口氣,說道:“不知二郎可否將答案告知?”


    房俊嘿嘿一笑:“世叔這是怕某自己都不知答案,胡亂出題難為人?”


    被點破心思,許敬宗也不尷尬,笑道:“非也非也,某也是好學之人,見到如此精彩的問題,自是急欲解惑,還望賢侄不吝賜教。”


    房俊知道自己若是不能說出答題過程,怕是這個大奸賊不肯認輸,便說道:“假設大僧的數量為未知數x……(答案請自行百度,本文不湊字數了,這題大家都會算吧?嗬嗬)”


    褚彥甫目瞪口呆,聽得一頭霧水,可見到房俊滔滔不絕的解說答題過程,雖然不明白,但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不明覺厲啊……


    怎麽辦,聽不懂啊,難道承認自己確實不懂?


    褚彥甫偷眼看了看人比花俏的高陽公主,咬了咬牙,說道:“褚某甘拜下風,二郎如此解說,某汝醍醐灌頂一般,受教了!這一題是某輸了,請出下一題!”


    房俊聽得一愣,這你就懂了?這小子很有天賦啊,難不成自己還能催生出一個大唐的數學家?


    不過認輸就好,想了想,又出一題:“假令圓城一所,不知周徑,四麵開門,門外縱橫各有十字大道。其西北十字道頭定為乾地,其東北十字道頭定為艮地,其東南十字道頭定為巽地,其西南十字道頭定為坤地。問:甲乙二人俱在乾地,乙東行三百二十步而立,甲南行六百步望見乙,問徑幾裏?”


    這是元代數學著作《測圓海鏡》裏的一道題,很著名。


    這道題比剛才那個和尚分饅頭的問題更為複雜,褚彥甫一臉懵逼,如何能答?


    房俊所出答案,褚彥甫依然不明覺厲……


    “有一位婦女在河邊洗碗,過路人問她為什麽洗這麽多碗?她迴答說:家中來了很多客人,他們每兩人合用一隻飯碗,每三人合用一隻湯碗,每四人合用一隻菜碗,共用了碗65隻。問客人幾許?”


    房俊再出一題。


    褚彥甫覺得整個人生都不好了……


    自己一向自負才思敏捷,學識不下於當世大儒,可為什麽房俊這些題自己居然一道都不會?


    以前看過幾本算經典籍,便覺得天地萬書盡在胸臆之間,看來是坐井觀天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俊無彈窗免費閱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唐錦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唐錦繡並收藏房俊無彈窗免費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