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同室操戈
“我再說最後一遍...”
“你再說十遍都沒用。”
薛嵩翻著白眼,毫不留情地堵死了崔佑甫的話,後者也在做同樣的舉動。
崔佑甫一向自恃出身,除了魏王之外,他待人接物都有些倨傲,薛嵩早就有些看不慣了,此刻正好找機會奚落一下。
“崔府尹何必憂慮,大王把您留在洛陽統籌糧道,正是有看重之意。”
“可是...哪來糧啊?”崔佑甫不耐煩地說,“原本就已經提出一批糧食,準備送給關內賑災......等一下,這批糧食應該還沒送出去。”
崔佑甫已經連續忙碌了好幾日,看到他昏頭漲腦的樣子,薛嵩搖搖頭。
“能勸魏王停下的人不多,如果隻有你一人,是勸不動他的。而想讓他繼續下去的人,很多很多。”
軍中一向推行軍功製,鼓勵征戰,薛嵩靠著提早跟了顏季明的資曆,得以迅速登上高位,而在他之後投降過來的諸多叛將,雖然各有官職安置,但依舊不能讓他們滿意。
所以,也就將目光放在了這次的西征上。
倒不是說看不出匆忙開戰的弊端,而且魏王在不久前明確表示要修生養息,這樣做無異於朝令夕改。
但他們不在乎,反正這又不是自己分內的事。
薛嵩看著愁容滿麵的崔佑甫,後者像是一個辛辛苦苦把持家業的女人,看著不學無術的丈夫出去轉一圈就把家當全都賭輸了出去。
哀莫大於心死,大抵如此。
薛嵩沒說更多,反正他到這也隻是探探崔佑甫的口風。
離開了官衙,到門外迎頭就碰上了史思明。
他看到薛嵩時眯起了眼睛,冷冷問道:“你進去過了?”
“對。”
“怎麽說的?”
“大王已經把儲糧全都調用起來了。”
看著麵露思索的史思明,薛嵩忽然問道:“你怎麽想?”
他和史思明之間並無太多交情,但此刻,竟是有些默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猜到了彼此的想法。
“若是慢慢地調糧,代表大軍不急著動,還要等待河東、淮南兩支兵馬的到來。
若是現在就這般,那麽...”史思明臉上露出莫名的笑意。
“他肯定是想立刻攻下陝郡。”
若是這麽做的話,就是學著之前安祿山進軍的路線,而這,也就必須得用到他。
“但是太急。”
“太急,就得多死上許多將士。”
史思明負手而立,語氣淡漠。
“我,不在乎。”
陝郡百裏之地,當初被高、封二人直接棄守,選擇退到潼關,並不是因為此處無險可守,隻是兵力太少,若是無法在這卡死叛軍,被後者順利攻城拔寨,那到時候再退入潼關也來不及了。
李泌在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傳檄各城,沒等朝廷迴複,提前下令封鎖城門,增築城牆,修繕守城器械。
而他手裏能動用的兵力,不超過四千,還都是些普通兵卒,不乏老弱病殘。
人,善於趨利避害,而李泌清楚,自己這樣做,是將胸膛送到魏軍的刀刃上。
多年來的隱居清修,但每次出山的時候,他總能很快就適應當前的節奏,根據情形,做出絕對清晰的判斷。
因此,他得以被李亨賴為謀主。
以前一直都認為,是自己的腦子足夠聰明才能做到這般自如,但現在,他開始懷疑起自己過去多年在山中的時候,真的就忘卻凡俗了嗎?
如果說沒忘,自己在隱居前主動割舍的那些,又算得了什麽?
他喃喃念叨著,眼裏的迷茫之色越來越重。
人到中年的時候,總會生出許多疑慮,而李泌現在也不過三十多歲,但前半生已經足夠精彩,所以,當他開始鑽牛角尖的時候,也就更為極端。
到最後,他隻能主動去尋求更多的事,借著繁忙,逼迫自己不要胡思亂想。
夏日的熾烈,用一場暴雨收尾,坐在兩儀殿內聽雨,李亨隔著厚重的雨幕,仿佛看到了重重人影。
他深吸一口氣,沒有畏懼,反倒是站起身,主動走向大雨,想要看清那些麵孔。
“陛下,雨大,莫著涼了。”
李輔國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李亨腳步一滯,那些麵孔就直接消失了。
關內久旱,這場大雨本應讓人高興,但雨未落時,早有一道驚雷先行,震動了整座長安。
“堪堪兩年,居然就...叛了。”
他低聲道。
而且,在魏王的“討逆檄文”送出後,蜀地那位上皇,竟然沒有做出任何迴應!
父皇啊,
這難道真是你的謀劃嗎?
蜀地沒有任何動作,連帶著山南大半郡縣都持觀望態度,漕運本來有部分經由山南,此處按兵不動後,等於是和江南的聯係都被斷絕了。
現如今,依舊站在他身邊的,隻有關內。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鎬、汾陽郡王郭子儀、神策軍節度使李晟求見。”
聽到三人的名字,李亨迴過神來,坐迴到他的位置上,揮揮手。
“見。”
“臣,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李亨坐著,淡淡道:“昔日河北之讖竟成真事,顏逆叛了,而且...還擁戴了一個偽帝。”
“陛下,”郭子儀抬起頭,平靜的眼神裏透露出一種讓人安心的意味。
“臣,願往討。”
“不隻是他。”
李亨猛地一揮長袖,重重拍打著扶手。
“顏逆從洛陽出兵,陝郡攖其鋒芒。
李光弼自太原南下,河東動蕩不安,
封常清已經率軍攻下淮南全境,高適全軍覆沒,孤身逃到江南,說是要重整兵力......嗬嗬,朕還能信他嗎?”
李亨看著三人,“或者說,朕,還能信你們嗎?”
郭子儀再度跪下,毫不遲疑道:“郭氏,願為大唐,願為陛下效死!”
其餘兩人也跟著跪下,異口同聲。
“願為陛下效死!”
李亨歎息一聲。
“眼下,還能調動多少兵力?”
“朔方軍兩萬餘人,神策軍一萬餘,還有逗留在關內的部分安西軍、以及河東、其他地方過來的援軍,約莫...有六萬。”
李亨不清楚這六萬人是多還是少,思忖了片刻,道:“以郭公看,眼下該如何做?”
“固守潼關。”
郭子儀迴答道,“河東除了太原外,其餘郡縣並未失陷,李光弼就算能逐一攻破,至少也得花半年時日,想從河東繞過潼關幾乎不可能。
而淮南雖破,山南全境尚在,封常清若是從淮南撤軍,高適便可聚集兵馬,從江南反攻,奪迴淮南。”
隨著郭子儀的解釋,李亨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來。
交談了半天,走出來的時候,張鎬低聲道:“李光弼,真的...”
“我,不知。”
“啊?”
郭子儀看著停住腳步的兩人,也是有些無奈道:“至少,得讓陛下能待在長安...”
“那六萬大軍,究竟有無?”
“湊出六萬倒也不難,隻是若要同時抵禦三麵,這兵力就捉襟見肘了。”
李晟在一旁默默聽著兩人的對話,忍不住問道:
“為何,不召安西軍迴援?”
......
蜀地富庶,供上皇居住的行宮同樣奢華,歌舞升平,宴樂之聲從內傳入,高力士匆匆趨入,一眼就看到倚靠在椅子上、半眯著眼睛的上皇。
數名穿著暴露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高力士目不斜視,徑直走到上皇身邊。
“長安使者求見。”
“不見。”
上皇睜開眼,欣賞著舞姬的姿態,漫不經心道:“又是來要錢糧的?”
“打發了吧。”
他語氣平淡的像是讓高力士去打發一條狗。
高力士麵露遲疑,第一次沒立刻動身。
“魏王非良臣,野心極大,不可不......”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耳。”
高力士默然。
如今李亨所有,不過關內一道,而相比於他,上皇坐鎮蜀地,山南道舉棋不定,江南和嶺南隻要一道詔令就可以再度歸順。
等於依舊坐擁江山半壁。
換言之,隻要等著魏王攻入關內,上皇,就可再度登基。
畢竟,魏王對外發出的檄文裏,明確說是上皇的密詔,要求擁戴永王登基稱帝。
在此之後,上皇自然可是下旨嗬斥否認,同時號召天下起兵討逆。
這是難得的良機。
高力士隻覺得,這般做太過無情。
想到這裏,他不由心頭一震,用力咬了一下舌尖,用疼痛讓自己清醒過來,然後立刻抬起頭,恰好與上皇漠然的目光對上,露出討好的笑容。
“陛下。”
自己,不過是一個閹奴。
自己,哪裏配談有情無情。
“你跟隨朕已多年。”
“能服侍聖人,是奴的福分。”
“不,這麽多年,也辛苦你這個奴才了。”上皇眼神移開,高力士本來暗鬆了一口氣,但因為這句話,頓時又嚇得手腳冰涼。
“都退了吧。”
上皇揮揮手,歌姬舞女們離開大殿,隻剩下他和高力士。
“安祿山之事,確是朕疏忽了。不過,此獠隱忍十數年,才敢舉兵造反,
顏季明才幾歲?
居然也敢學他?
可笑。”
“若他韜光養晦,朕還會高看他一眼,但現在,李泌不過略施手段,就引得他舉兵西征,果然,還是年輕的很。”
“給李光弼的信送過去了嗎?”
“信使,已經上路了。”
“蜀地可用之兵也在調集了。”上皇自言自語道:“一個臨淮郡王,一個陳留郡王,嗬,讓他們一個做魏王,一個做齊王又如何?
都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等他攻下長安,那裏,就是他的葬身之處。”
高力士默默聽著,看到上皇有些癲狂的眼神,還有他早已蒼白的頭發,高力士又覺得有些悲涼。
他還記得,陛下當年是如何意氣風發。
數十年歲月,江山沒變,天下如同大江浩蕩,前浪一潮,後浪一潮,人在其中,也不過隨波逐流而已。
陳玄禮侍立在外麵,高力士走出來的時候,他問道:“上皇決定了?”
“此非將軍所能打探。”
高力士走了幾步,忽然又停下。
“又是陛下了。”
陳玄禮歎息一聲。
“將軍可是心有不滿?”
“是心有疑惑。”
陳玄禮鬆開按住劍柄的手,整個人的氣勢都頹然下去,喃喃道:“還不如當初留貴妃一命。”
“留貴妃一命?”
“至少,能消磨上皇的銳氣。”陳玄禮聲音低沉,“過剛易折,何況已經年老,卻還硬要折騰。”
“將軍可知,若咱現在迴頭,憑著這句話就能定你一個死罪!”
“是嗎?”
陳玄禮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當初末將與太子密謀誅殺楊國忠及貴妃的時候,您已經知道了,卻為何沒有事先告知上皇呢?”
兩人身側落葉紛飛,高力士移開目光,看著一片片身不由己的枯葉被風卷動著吹向遠方。
“你想如何?”
高力士問道。
“勸諫上皇,派兵馳援長安,擊敗魏王。”
“幫助陛下,揮軍奔襲長安,擊敗魏王。”
高力士麵無表情,信手拈來飄過身旁的一隻枯葉,隨意撚碎。
“沒得談?”
“臣子,就該做臣子的事。”
陳玄禮點點頭,道:“那你可以進去告知上皇了。”
我,也可以死了。
“奴有時候不喜多嘴多舌,也請將軍,不要另生心思。”
陳玄禮定定看了他一會兒,搖搖頭,離開了。
太平時候,長安奢華冠絕天下,但來了蜀地,這兒也算是個養老的清閑地方。
陳玄禮本應留在宮中值守,但他已經存了其他心思,再加上不滿,徑直離開了行宮。
“將軍還沒下定決心麽?”
一個聲音出現在他身後,陳玄禮頭也不迴地說:
“上皇不可能停手的。”
“不是讓他停。”
那個聲音來到他身側,循聲望去,是個麵貌粗野的漢子,說話時,帶有濃濃的江南口音。
“與其勸他不要坐觀成敗,不如...讓他提前出兵。”
“提前出兵...豈不是讓魏王坐收好處?”
“您糊塗。”大漢耐心解釋道,“魏王兵鋒甚急,說不定不過半月,就可攻破陝郡,兵臨潼關;
到那時候,上皇大軍恰好抵達長安,你說,他是會繼續和陛下廝殺,還是...合兵一處,共平反賊呢?”
“我想,上皇不至於連這點變通都做不到吧?”
“...你到底想說什麽,上皇已經打定主意,不可能聽我的話。”
陳玄禮有些煩躁,像是趕蒼蠅似的揮揮手,而大漢輕輕吐出兩個字,讓他愣在原地。
大漢冷冷一笑,低聲道:
“兵諫。”
感謝書友“戰錘之全麵戰爭”、書友“”、書友“”的多張月票,感謝大佬支持!
感謝幾位書友的推薦票!
明天會加更。
“我再說最後一遍...”
“你再說十遍都沒用。”
薛嵩翻著白眼,毫不留情地堵死了崔佑甫的話,後者也在做同樣的舉動。
崔佑甫一向自恃出身,除了魏王之外,他待人接物都有些倨傲,薛嵩早就有些看不慣了,此刻正好找機會奚落一下。
“崔府尹何必憂慮,大王把您留在洛陽統籌糧道,正是有看重之意。”
“可是...哪來糧啊?”崔佑甫不耐煩地說,“原本就已經提出一批糧食,準備送給關內賑災......等一下,這批糧食應該還沒送出去。”
崔佑甫已經連續忙碌了好幾日,看到他昏頭漲腦的樣子,薛嵩搖搖頭。
“能勸魏王停下的人不多,如果隻有你一人,是勸不動他的。而想讓他繼續下去的人,很多很多。”
軍中一向推行軍功製,鼓勵征戰,薛嵩靠著提早跟了顏季明的資曆,得以迅速登上高位,而在他之後投降過來的諸多叛將,雖然各有官職安置,但依舊不能讓他們滿意。
所以,也就將目光放在了這次的西征上。
倒不是說看不出匆忙開戰的弊端,而且魏王在不久前明確表示要修生養息,這樣做無異於朝令夕改。
但他們不在乎,反正這又不是自己分內的事。
薛嵩看著愁容滿麵的崔佑甫,後者像是一個辛辛苦苦把持家業的女人,看著不學無術的丈夫出去轉一圈就把家當全都賭輸了出去。
哀莫大於心死,大抵如此。
薛嵩沒說更多,反正他到這也隻是探探崔佑甫的口風。
離開了官衙,到門外迎頭就碰上了史思明。
他看到薛嵩時眯起了眼睛,冷冷問道:“你進去過了?”
“對。”
“怎麽說的?”
“大王已經把儲糧全都調用起來了。”
看著麵露思索的史思明,薛嵩忽然問道:“你怎麽想?”
他和史思明之間並無太多交情,但此刻,竟是有些默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猜到了彼此的想法。
“若是慢慢地調糧,代表大軍不急著動,還要等待河東、淮南兩支兵馬的到來。
若是現在就這般,那麽...”史思明臉上露出莫名的笑意。
“他肯定是想立刻攻下陝郡。”
若是這麽做的話,就是學著之前安祿山進軍的路線,而這,也就必須得用到他。
“但是太急。”
“太急,就得多死上許多將士。”
史思明負手而立,語氣淡漠。
“我,不在乎。”
陝郡百裏之地,當初被高、封二人直接棄守,選擇退到潼關,並不是因為此處無險可守,隻是兵力太少,若是無法在這卡死叛軍,被後者順利攻城拔寨,那到時候再退入潼關也來不及了。
李泌在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傳檄各城,沒等朝廷迴複,提前下令封鎖城門,增築城牆,修繕守城器械。
而他手裏能動用的兵力,不超過四千,還都是些普通兵卒,不乏老弱病殘。
人,善於趨利避害,而李泌清楚,自己這樣做,是將胸膛送到魏軍的刀刃上。
多年來的隱居清修,但每次出山的時候,他總能很快就適應當前的節奏,根據情形,做出絕對清晰的判斷。
因此,他得以被李亨賴為謀主。
以前一直都認為,是自己的腦子足夠聰明才能做到這般自如,但現在,他開始懷疑起自己過去多年在山中的時候,真的就忘卻凡俗了嗎?
如果說沒忘,自己在隱居前主動割舍的那些,又算得了什麽?
他喃喃念叨著,眼裏的迷茫之色越來越重。
人到中年的時候,總會生出許多疑慮,而李泌現在也不過三十多歲,但前半生已經足夠精彩,所以,當他開始鑽牛角尖的時候,也就更為極端。
到最後,他隻能主動去尋求更多的事,借著繁忙,逼迫自己不要胡思亂想。
夏日的熾烈,用一場暴雨收尾,坐在兩儀殿內聽雨,李亨隔著厚重的雨幕,仿佛看到了重重人影。
他深吸一口氣,沒有畏懼,反倒是站起身,主動走向大雨,想要看清那些麵孔。
“陛下,雨大,莫著涼了。”
李輔國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李亨腳步一滯,那些麵孔就直接消失了。
關內久旱,這場大雨本應讓人高興,但雨未落時,早有一道驚雷先行,震動了整座長安。
“堪堪兩年,居然就...叛了。”
他低聲道。
而且,在魏王的“討逆檄文”送出後,蜀地那位上皇,竟然沒有做出任何迴應!
父皇啊,
這難道真是你的謀劃嗎?
蜀地沒有任何動作,連帶著山南大半郡縣都持觀望態度,漕運本來有部分經由山南,此處按兵不動後,等於是和江南的聯係都被斷絕了。
現如今,依舊站在他身邊的,隻有關內。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鎬、汾陽郡王郭子儀、神策軍節度使李晟求見。”
聽到三人的名字,李亨迴過神來,坐迴到他的位置上,揮揮手。
“見。”
“臣,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李亨坐著,淡淡道:“昔日河北之讖竟成真事,顏逆叛了,而且...還擁戴了一個偽帝。”
“陛下,”郭子儀抬起頭,平靜的眼神裏透露出一種讓人安心的意味。
“臣,願往討。”
“不隻是他。”
李亨猛地一揮長袖,重重拍打著扶手。
“顏逆從洛陽出兵,陝郡攖其鋒芒。
李光弼自太原南下,河東動蕩不安,
封常清已經率軍攻下淮南全境,高適全軍覆沒,孤身逃到江南,說是要重整兵力......嗬嗬,朕還能信他嗎?”
李亨看著三人,“或者說,朕,還能信你們嗎?”
郭子儀再度跪下,毫不遲疑道:“郭氏,願為大唐,願為陛下效死!”
其餘兩人也跟著跪下,異口同聲。
“願為陛下效死!”
李亨歎息一聲。
“眼下,還能調動多少兵力?”
“朔方軍兩萬餘人,神策軍一萬餘,還有逗留在關內的部分安西軍、以及河東、其他地方過來的援軍,約莫...有六萬。”
李亨不清楚這六萬人是多還是少,思忖了片刻,道:“以郭公看,眼下該如何做?”
“固守潼關。”
郭子儀迴答道,“河東除了太原外,其餘郡縣並未失陷,李光弼就算能逐一攻破,至少也得花半年時日,想從河東繞過潼關幾乎不可能。
而淮南雖破,山南全境尚在,封常清若是從淮南撤軍,高適便可聚集兵馬,從江南反攻,奪迴淮南。”
隨著郭子儀的解釋,李亨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來。
交談了半天,走出來的時候,張鎬低聲道:“李光弼,真的...”
“我,不知。”
“啊?”
郭子儀看著停住腳步的兩人,也是有些無奈道:“至少,得讓陛下能待在長安...”
“那六萬大軍,究竟有無?”
“湊出六萬倒也不難,隻是若要同時抵禦三麵,這兵力就捉襟見肘了。”
李晟在一旁默默聽著兩人的對話,忍不住問道:
“為何,不召安西軍迴援?”
......
蜀地富庶,供上皇居住的行宮同樣奢華,歌舞升平,宴樂之聲從內傳入,高力士匆匆趨入,一眼就看到倚靠在椅子上、半眯著眼睛的上皇。
數名穿著暴露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高力士目不斜視,徑直走到上皇身邊。
“長安使者求見。”
“不見。”
上皇睜開眼,欣賞著舞姬的姿態,漫不經心道:“又是來要錢糧的?”
“打發了吧。”
他語氣平淡的像是讓高力士去打發一條狗。
高力士麵露遲疑,第一次沒立刻動身。
“魏王非良臣,野心極大,不可不......”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耳。”
高力士默然。
如今李亨所有,不過關內一道,而相比於他,上皇坐鎮蜀地,山南道舉棋不定,江南和嶺南隻要一道詔令就可以再度歸順。
等於依舊坐擁江山半壁。
換言之,隻要等著魏王攻入關內,上皇,就可再度登基。
畢竟,魏王對外發出的檄文裏,明確說是上皇的密詔,要求擁戴永王登基稱帝。
在此之後,上皇自然可是下旨嗬斥否認,同時號召天下起兵討逆。
這是難得的良機。
高力士隻覺得,這般做太過無情。
想到這裏,他不由心頭一震,用力咬了一下舌尖,用疼痛讓自己清醒過來,然後立刻抬起頭,恰好與上皇漠然的目光對上,露出討好的笑容。
“陛下。”
自己,不過是一個閹奴。
自己,哪裏配談有情無情。
“你跟隨朕已多年。”
“能服侍聖人,是奴的福分。”
“不,這麽多年,也辛苦你這個奴才了。”上皇眼神移開,高力士本來暗鬆了一口氣,但因為這句話,頓時又嚇得手腳冰涼。
“都退了吧。”
上皇揮揮手,歌姬舞女們離開大殿,隻剩下他和高力士。
“安祿山之事,確是朕疏忽了。不過,此獠隱忍十數年,才敢舉兵造反,
顏季明才幾歲?
居然也敢學他?
可笑。”
“若他韜光養晦,朕還會高看他一眼,但現在,李泌不過略施手段,就引得他舉兵西征,果然,還是年輕的很。”
“給李光弼的信送過去了嗎?”
“信使,已經上路了。”
“蜀地可用之兵也在調集了。”上皇自言自語道:“一個臨淮郡王,一個陳留郡王,嗬,讓他們一個做魏王,一個做齊王又如何?
都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等他攻下長安,那裏,就是他的葬身之處。”
高力士默默聽著,看到上皇有些癲狂的眼神,還有他早已蒼白的頭發,高力士又覺得有些悲涼。
他還記得,陛下當年是如何意氣風發。
數十年歲月,江山沒變,天下如同大江浩蕩,前浪一潮,後浪一潮,人在其中,也不過隨波逐流而已。
陳玄禮侍立在外麵,高力士走出來的時候,他問道:“上皇決定了?”
“此非將軍所能打探。”
高力士走了幾步,忽然又停下。
“又是陛下了。”
陳玄禮歎息一聲。
“將軍可是心有不滿?”
“是心有疑惑。”
陳玄禮鬆開按住劍柄的手,整個人的氣勢都頹然下去,喃喃道:“還不如當初留貴妃一命。”
“留貴妃一命?”
“至少,能消磨上皇的銳氣。”陳玄禮聲音低沉,“過剛易折,何況已經年老,卻還硬要折騰。”
“將軍可知,若咱現在迴頭,憑著這句話就能定你一個死罪!”
“是嗎?”
陳玄禮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當初末將與太子密謀誅殺楊國忠及貴妃的時候,您已經知道了,卻為何沒有事先告知上皇呢?”
兩人身側落葉紛飛,高力士移開目光,看著一片片身不由己的枯葉被風卷動著吹向遠方。
“你想如何?”
高力士問道。
“勸諫上皇,派兵馳援長安,擊敗魏王。”
“幫助陛下,揮軍奔襲長安,擊敗魏王。”
高力士麵無表情,信手拈來飄過身旁的一隻枯葉,隨意撚碎。
“沒得談?”
“臣子,就該做臣子的事。”
陳玄禮點點頭,道:“那你可以進去告知上皇了。”
我,也可以死了。
“奴有時候不喜多嘴多舌,也請將軍,不要另生心思。”
陳玄禮定定看了他一會兒,搖搖頭,離開了。
太平時候,長安奢華冠絕天下,但來了蜀地,這兒也算是個養老的清閑地方。
陳玄禮本應留在宮中值守,但他已經存了其他心思,再加上不滿,徑直離開了行宮。
“將軍還沒下定決心麽?”
一個聲音出現在他身後,陳玄禮頭也不迴地說:
“上皇不可能停手的。”
“不是讓他停。”
那個聲音來到他身側,循聲望去,是個麵貌粗野的漢子,說話時,帶有濃濃的江南口音。
“與其勸他不要坐觀成敗,不如...讓他提前出兵。”
“提前出兵...豈不是讓魏王坐收好處?”
“您糊塗。”大漢耐心解釋道,“魏王兵鋒甚急,說不定不過半月,就可攻破陝郡,兵臨潼關;
到那時候,上皇大軍恰好抵達長安,你說,他是會繼續和陛下廝殺,還是...合兵一處,共平反賊呢?”
“我想,上皇不至於連這點變通都做不到吧?”
“...你到底想說什麽,上皇已經打定主意,不可能聽我的話。”
陳玄禮有些煩躁,像是趕蒼蠅似的揮揮手,而大漢輕輕吐出兩個字,讓他愣在原地。
大漢冷冷一笑,低聲道:
“兵諫。”
感謝書友“戰錘之全麵戰爭”、書友“”、書友“”的多張月票,感謝大佬支持!
感謝幾位書友的推薦票!
明天會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