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西征,北伐,南下,東進(三)


    炎炎的夏風自城頭吹落,但隻有幾片被曬得焦枯的葉子稍微動了動。


    走在街上,能聞到若有若無的臭味,街邊歪歪斜斜躺著幾名士卒,想要喊他們起來,高適卻忽然發覺這幾人都已經死了。


    高適站在屍首前沉默片刻,抬步繼續往前走去。


    “阿耶...”


    斷斷續續的哭聲從旁邊一間房屋裏傳來,開裂的牆壁,勉強擋雨的草蓬,還有,躺在草席上的那個男人,身底下滿是血汙,他的孩子,正撲在父親的屍首上痛哭。


    高適隻感覺一陣窒息,仿佛有什麽扼住了他的喉嚨,他加快了腳步,想要找到一處安靜的地方。


    但是...


    “節度!節度!”


    身後的喊聲如同催命一般追上來,高適停下腳步,看到自己的副將衝了過來。


    “大事...不好,長史,長史打開城門,放魏軍進來了!”


    他沒看到,淮南節度使眼裏閃過一絲冷意。


    廣陵長史叛了。


    城中已經斷糧二十三日,別說是供兩萬多將士吃喝,城中大部分人同樣陷入了沒飯吃的窘境。


    大戶人家在這時候不僅沒有答應官衙和高適的要求,適當放出一些糧食,反倒是想盡辦法在這時候繼續收斂民財、買人為奴。


    這無疑是朝著一個快要爆炸的火藥桶上又踹了幾腳。


    魏軍並沒有發起多次猛攻迫降,而是在封常清的命令下堵死了出城的每一條路。


    高適不降,那就讓他餓死在這。


    封常清身披甲胄,騎著戰馬來到江陽城前。


    二十三日堅守,這座城已經到了燈枯油盡的地步,當初張巡堅守睢陽,雖說手下兵力微薄,但也因此減輕了大量的負擔。


    江陽城人口數萬,再加上兩萬江淮軍,一旦缺糧,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


    他抽出佩刀,緩緩擦拭著刀身,然後舉起手,刀光霜寒,一側映出他冷漠的麵孔,一側映出了江陽城。


    “今日,拿下此城!”


    “喏!”


    魏軍從河北開始一路發跡,多的是騎兵,但並不意味著步卒就弱,畢竟它的前身,就是世上最能打的軍隊。


    步卒軍陣朝著城牆推進,弓弩手結陣,開始不顧傷亡地和城頭的守軍對射,盡可能減輕步卒的壓力。


    一支兵力約在三百人的騎兵隊已經衝入了城中,廣陵長史下定決心投降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早就商量好了具體事宜,但高適更是日夜都在防備著他。


    三百騎兵一入城,就被早有準備的守軍連人帶馬射成了一頭頭刺蝟,但高適下令的時候還是急切了些,因此,他費盡心機的布置,隻換來了三百魏騎的性命。


    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魏軍開始進軍的時候,餓了二十三天的守軍幾乎無力抵抗,箭矢之前就被浪費了很多。


    廣陵長史沒跑得掉,被將士捆在城頭,當著魏軍的麵,一刀刀砍死。


    打到這個地步,江淮軍已經有些癲狂了,但魏軍陣中已經組裝好的投石車讓他們很快就冷靜下來。


    在城頭崩碎的石塊,造成了大量殺傷,更不用說那些站在巨石落點處的倒黴蛋。


    江淮軍的死傷超過了過去二十三天的總和,投石車和箭矢終於停了下來,但魏軍已經順利抵達了城牆前。


    在自家士卒的頭上扔石頭和箭矢,很容易影響士氣,但封常清的決策順序也有些亂了。


    高適在城門口吃下三百騎兵的動作太過迅速,讓他誤以為這個淮南節度使依舊有些底氣,為了能一日拿下江陽,他把手裏剩下的牌用極為魯莽地方式打了出去。


    說到底,封常清常年征戰西域,習慣的作戰方式與南方的環境有很大出入。


    但是魏軍的優勢太過明顯,幾乎不可能打輸。


    就像是打出去的三帶二帶的是大小王,虧是肯定的,但下家隻能說一聲要不起。


    高適登上城頭,隨即被一陣箭矢給逼退了迴去,他猶豫片刻,開始聚攏士卒,打算在城門後麵死守,可隨著一聲巨響,城門整個轟然倒塌。


    昏頭漲腦的高適這才想起攻城車的存在,勉強恢複軍陣的江淮軍在狹窄的城門處不斷殺傷魏軍,副將衝到高適身旁,急切道:“您先走吧,末將在此堅守!”


    “走,走到哪去?”


    他苦笑一聲。


    淮南沒守得住,江淮軍也死傷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江南將門戶洞開,而高適隻覺得心神俱疲,也不願再去想更遠的事了。


    或許就死在江陽,也挺好。


    他閉上眼,頹然地想著。


    “節度,您得活下去。”


    副將見他毫無反應,不由罵了一聲,吼道:“死是極容易的,要活才下去難,節度帶著將士們堅守至此,莫非就是為了戰死的這點虛名嗎?”


    高適睜開眼,神情怔忪。


    “江南富足,尚且可以組織兵力,再行抵禦魏逆。請節度,替咱們活下去...”


    副將鬆開手,將他猛地向後一推,早就準備好的親兵將高適帶上馬,朝著東城門狂奔,隻有那裏沒被魏軍圍困。


    有兩座城門已經被徹底攻破,連帶著城頭都已經出現了魏軍的身影,另一麵城牆外,投石車並沒有停歇,巨石轟隆隆撞在城牆上,一個又一個缺口出現,時不時就有些江淮軍士卒慘叫著墜下城頭,被磚石瓦礫掩埋。


    穿著黑甲的士卒列陣前行,大量的箭矢落入江淮軍陣中,一股黑潮從城門處湧入,直接衝垮了搖搖欲墜的江淮軍。


    副將嘶吼一聲,手裏撐著旌旗,帶著為數不多的親兵站在城門口,無數潰卒衝過他們身旁,丟盔棄甲,一麵麵旌旗摔倒在塵埃裏。


    “大唐淮南節度大使在此!”


    “大帥有令,殺高適者,官加三級!”


    數名校尉、副將同時催促著部曲開始衝鋒,準備將那一麵弱不禁風的旗幟徹底撕碎。


    看到那麵在風中搖搖晃晃的旗幟,許多人眼裏都閃過複雜之色,但戰場不是感傷的地方,一道道落下的箭矢,還有在空氣裏蕩漾開的血腥味,敘說著它的本質。


    副將半跪在地上,手裏拄著被箭射穿滿是破洞的旗幟,胸前同樣插滿了箭矢,但身上穿著的甲胄保護了部分要害,讓他暫時還沒死透。


    他知道身旁的親兵已經死完了,但還是硬撐著想要站起來,讓那麵旌旗飄得更高些。


    站在他身前的那名神洛軍偏將一眼就認出他肯定不是什麽淮南節度使,但還是緩緩抽出配刀,放在了副將的脖頸上。


    “勞煩你,動作利索些,身上痛的很...”


    他抬起頭,咧嘴露出一個猙獰的笑。


    偏將眼裏的複雜越發深切,他微微頷首,道:“走好。”


    對話也不過是一個紮眼的功夫,刀隨即就用力抹下,一抹鮮血橫空,為江陽之戰畫上了鮮紅的句號。


    ......


    戰爭帶來的創傷在惡化,關內的情勢如江河日下。


    李亨以為終於能有舔舐傷口喘息的機會,但一個更為可怕的事實擺在他麵前。


    長安城斷糧了。


    蜀地的錢糧沒運來,江南的錢糧不知為何也沒到,隻有河東的糧食運了過來。


    但隨即,河東那邊就傳來了旱災的消息。


    或許山南還能再湊點糧食運過來?


    李亨不知道。


    他坐在空無一人的大殿中,如同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時候才再度意識到河北的重要。


    但朝廷不可能再有任何辦法拉攏河北迴頭了。


    都知道有唐一代河北藩鎮難製,但河北本就痛恨關內的壓榨已久,再加上有心人的引導,就連河北稚子都知道國仇家恨中的家恨究竟是什麽。


    而國已不國。


    盛唐的每一分光輝,都燒著河北的血肉和膏脂。


    這是顏季明迅速崛起的手段之一。


    而現在,當他邁步進入河南、淮南以及天下時,這種觀念就必須要改變了。


    譬如崔緹是清河崔氏的嫡女,就算她再愛魏王,但平日裏,也會有意無意地希望能夠幫助到自己娘家,還有河北,這是她所處位置對她的要求。


    顏季明從沒打算在這時推行任何過多的思想改革。


    他鼓勵教育,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施行更多的政令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且無法快進。


    平心而論,顏季明的政令也並不是萬能的,推行過程中難免有考慮不到的地方,會引起許多問題,但河北河南的百姓現在也就對他感恩戴德。


    他自己有時候也喜歡享受,喜歡搞些特權,稍微注意就能看到,其實不公仍舊存在,而顏季明自己也從不否認。


    但在百姓的理解範圍內,顏季明就是那個賢明的魏王。


    在這個年代,


    高喊著皇權萬歲,你或許會仕途暢通。


    高喊著世家千古,你或許會名揚一世。


    畢生開疆拓土,會被後人銘記,


    選擇一輩子為百姓效力,你或許會被史書記下;


    唯獨喊著眾生生來平等的那個,要麽是老死在青燈古佛前,要麽,就是被千刀萬剮。


    所以顏季明要做的,隻有將基礎打好。


    “請大王恕罪,臣不能讚同此事。”


    崔佑甫將文書輕輕放在顏季明的書桌上,嚴莊站在他身旁,這是他們倆人第一次意見如此統一。


    “河北本就憎恨關內索要錢糧,之前都是靠您壓著,才把錢糧送到關內。”崔佑甫皺起眉頭,以為魏王的那種同情心又開始泛濫了,不得不耐心告訴他:


    “河北氣象蒸蒸日上,但近年來戰亂不斷,別說是朝廷,您這邊先是籌措新軍,而後又攻打江淮,其中軍資也都是靠著河北供給。”


    “這樣,其實還好。百姓們知道自己支持的王,在不斷開疆拓土,而對他們來說,一個出身河北的...天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就算是依舊供出錢糧,他們中的大部分也毫無怨言。”


    崔佑甫終於說出了那個詞,他眼底閃過一絲熱切,被他強行壓下,道:


    “但,不能再把錢糧白白送到關內了。”他不自覺加重了聲音。


    “你的意識是,我再這麽做,會失去河北的民心?”


    “臣...”


    “不必憂慮。”


    顏季明向後靠在太師椅上,看著兩個心腹謀臣愁眉苦臉,他反倒是笑了起來。


    “河北,會免稅半年,這樣一來,百姓不會再有異議。”


    “免稅?!”


    “是,大部分稅目,半年內都不必再繳納。”


    “但咱們之前已經用過這法子了吧?”


    “那就順延下去。”顏季明不像是在開玩笑,崔佑甫愕然道:“河北二十四郡,就算是您已經減輕了稅賦,每半年能交上來的錢糧,可也都是...您不要河北交稅,那咱們吃誰的?


    那麽多軍隊,誰來養著?”


    “我說的免稅,是免去了百姓的正常人頭稅和徭役。


    各個工坊的商稅,關稅,還有官衙操持的那些燒瓷場、織布局,其收益都算是官衙的,那些肯定是不可能免的。


    而且...封常清傳來了消息。”


    顏季明攤開地圖,笑道:“淮南,已經為我所有。


    接下來,除非是特殊情況,我不會再貿然動兵,開支出去的軍費就會少很多。”


    崔佑甫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頭稅和徭役之類的苛捐雜稅,本就被削去了大半,顏季明之後又不斷推行政令,將這些稅目淡化,同時加強其他方麵征收的稅。


    簡單來說,也就是富人多交,窮人少交。


    這當然是不加思索的理想情況。


    更明確的來說,是不同人群交不同的稅,而不是一股腦地把所有稅壓在同一個人的身上。


    河北早就實現了鹽鐵專營,官府經營,加以征收鹽稅和鐵稅,這就帶動了民間的鹽價和鐵價上漲。


    但這兩個行當,提供了一大批職位,畢竟總是要有人去煮鹽和冶鐵的,官衙在編的匠戶享受一定程度的折扣。


    百姓不需要專門上繳鹽稅鐵稅,同時身上負擔的其他稅目早就被減輕了很多,其實要交的錢反而更少了。


    百姓交的錢少,但總是要有糧食有軍餉的吧?


    這部分則是由河北逐漸興盛的手工業提供。


    不同的地方,被賦予不同的職能。


    自然也有專門鼓勵農桑的郡縣。


    顏季明之前收斂錢糧作為軍資的時候,對百姓許諾,提前上繳錢糧,可以免去之後一段時間的稅。


    其實跟現在提到的免稅差不多。


    免除的稅,是人頭稅和一部分雜稅,而百姓總是要買東西和消費的,那些商稅,其實就包含在上漲的價錢裏麵。


    而顏季明隻少得到了一部分錢糧,但獲得的,是長遠的未來。


    “但臣,還是不明白您為什麽要這麽做。等著關內自個絕糧,您等個一兩年,等天下大亂,等人人苦李氏久矣,等朝廷自然分崩離析了,您再...”


    “我還想告訴你的是,”顏季明微微搖頭。


    “河北仇視關內,河南嫉恨河北,關內平等地歧視其他所有地方,


    這都是不對的。


    天下,是所有人的基業,


    國家,是河北河南關內還有其他地方組成的。


    你我,還有官吏、將士、軍民,我們,其實是同族。


    無論是漢、奚、吐蕃、突厥,還是其他的什麽族,


    當我們站在同一麵旗幟下的時候,


    便是,


    同一個...民族。


    不是說同一個姓才是同族,而是當我們站在同一麵旗幟下,敵人畏懼的是我們,而不是一個你,或者是我。


    我希望,自你我之後,後人當知道什麽叫民族崛起,而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稱霸去廝殺。


    貽孫,


    你的決策其實沒有錯,但關內的百姓也無錯,我一念之間,就可讓關內不至於餓殍遍地,何樂而不為?”


    始終沒有說話的嚴莊,深深看了顏季明一眼,開口道:


    “此乃...王道,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在天寶十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至並收藏活在天寶十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