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西征,北伐,南下,東進(二)
不知道是什麽時候開始,顏季明就閉口不談自己那套和平與發展的觀念了。
長久的和平消磨銳氣,無休止的戰亂導致社會秩序的崩潰。
府兵和募兵能夠同時進行,主要還是依靠那一整套已經趨於完備的軍功製。
一邊內部發展,一邊向外開拓,就好像是是揮舞鐮刀向外,腰裏別著錘子。
百姓和士卒們的熱情被極大激發起來,軍功製的核心就是多勞多得,而且隻要你付出,魏王府還真的給你迴報。
可惜這幅熱火朝天的場景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河南的雨季到了。
黃河沿岸的堤壩都需要加固和增築,河南的水係較多,因此不隻是黃河,不少河流在暴雨來臨時水位暴漲,當地官衙不得不發動起大量人力物力修築堤壩。
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當地人都知道水淹的是自家種的地,肯定會賣力氣去修築堤壩,官老爺們不用跟在後麵抽著小皮鞭剝削他們,但那是因為他們自己也得加入到救災的人群中去。
以往這最多隻是道德上的要求,就算唐律上對此有一定的標準,同時也可能會在災後懲罰做事不力的官吏,但,誰在乎那點名聲呢?
這個年代的秋名山,比的是後胎和靠衫。
後胎夠大,靠衫夠硬,也就不可能翻車,或者是摔下車的時候最多擦點皮。
但現在,洛陽那邊派出了四隊官僚,說帶頭的人是朝廷欽點的河南監察禦史劉晏。
朝廷欽點四個字直接被人忽略,讓人下意識就注意到的,則是他們都是洛陽官僚這一點。
惹不得。
“聽說滎陽那邊又被查出了三個。”
“唉,何苦呢,都做到那位置了...”
“你不懂,老兄,我跟你講...”
裴凝喝的酩酊大醉,但那種河北大漢的豪爽隨即就湧上心頭,開始眯著眼睛胡咧咧。
“家父...先父當年可是大將軍,你知道大將軍三個字怎麽寫麽?我教你...”
“他在做官的時候呀,弟兄俺也看到了不少事,不敢說,不敢說啊...”
兩壺酒喝完,他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和沽酒的老者拱手作別,提著一斛打好的酒,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洛陽住的那個小宅子是租的,每月得給錢,好在房東知道了他萬花密探的身份,嚇得隻敢每個月要點銅錢意思意思,平日裏還送些菜蔬來討好他。
這小日子過的太夠意思了。
裴凝很感激那位魏王,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在西域刀口舔血或者是被指使著當刺客要好多了。
但他還是覺得心裏有些莫名的空洞。
習慣了在西域用黃沙洗麵,河南的天雖然也陰晴不定,但對他來說,已經溫柔的像是少女的手。
說到少女,他那被酒精麻痹的腦子就清醒了許多。
不久前城裏還有些地方,養著所謂的“暗娼”,從高檔到低端、從上流到下流的各種服務全都有。
隻不過,它們很快就被取締了。
之前房東和他閑聊的時候,對方還滿臉諂媚的說有機會一定替他說門好親事,裴凝當時不以為然,現在想想,卻又覺得有些必要。
老頭子大概是五十多歲才有了自己,自己可沒必要像他。
想到這裏,他停下腳步,拔出腰間的“裴將軍劍”想看看,但在劍刃拔出的瞬間,他身後傳來動靜。
“誰?!”
裴凝醉意消散了許多,霍然轉身,持劍對著周圍的黑暗。
片刻後,破空之聲響起。
......
“昨夜至少有十六名萬花在路上受到了襲擊,”陳溫站在顏季明身旁,讀著手裏字條上的內容。
“死了兩個。”
顏季明寫字的手停頓下來,將筆放到一旁。他低頭看著剛才寫的東西,問道:“抓到人了嗎?”
“沒有。”
陳溫摸不準魏王是重視還是不在乎這事,便老老實實地迴答:“有幾個人反應快,中箭的時候受傷較輕,但還是沒追到刺客。”
“又是刺客。”
顏季明敲了敲桌子,神情平靜。
“那麽多錢糧俸祿,發給誰了?”
陳溫低頭沒有迴答。
“那麽大的權力,是給狗拿去裝威風了?”
“臣...”
“挨打不知道還手?”
“臣明白了。”
就算陳溫性子再好,這時候也忍不住在心裏痛罵昨晚搞事的那批人,本來魏王就因為洛陽萬花出了陸培那批人而心生不滿,再這樣下去,估計坐鎮洛陽的得換成明教那批人了。
陳溫一路小跑出去,到了門口的時候,撞見一個手裏拿著信的文吏,平日裏與自己算是熟識,便喚住他,問道:“誰的信?”
“朝廷送來的。”
那人神色匆匆,也顧不上和陳溫說兩句話,便趕緊朝裏麵跑去、
陳溫搖搖頭,趕緊離開魏王府去做事了。
“朝廷給河南這邊塞了三個...節度使?”
崔佑甫把信放下,覺得實在荒謬。
“不光是河南,河北除了魏博鎮外,新增了兩個鎮。”
範陽鎮、成德鎮,再加上顏季明的魏博鎮,就是臭名昭著的“河朔三鎮”。
但魏博鎮已經養出了顏季明這麽一個魏王,朝廷那邊肯定不是打著再捧起來幾個魏王的念頭。
“分割,拉攏。”
嚴莊接過信仔細看了一遍,不屑地說:“早先咱們給朝廷上疏主動要求設立軍鎮,其實就是表示不會和它交戰,但朝廷莫非還當真了?”
顏季明向後靠在太師椅上,懶洋洋道:“既然都看完了,那就說說,怎麽應對。”
當初他要表達出來的也就是一個態度:
你是老大,你永遠都是老大。
結果人家真的要派馬仔過來接收場子的時候,洛陽這邊已經開始考慮火拚的可能性了。
朝廷那邊不用多說,已經吃了無數負麵buff,缺糧缺兵缺人,光這三項就足以讓一個朝廷垮台。
洛陽這邊情況要好上無數倍,但顏季明也不願意現在就翻臉。
天雄軍在河北跟隨李光弼安定太原府,神洛軍主力在淮南圍攻高適,已經到了最後一步。
封常清如實傳遞迴了軍報,損傷是有的,但相比於獲得的大片土地來說,這些都隻是陣痛。
顏季明坐鎮洛陽,手下也有一定的兵力,但要是向西進攻,先並陝郡,再攻潼關——這並非做不到,但卻得不償失。
鹹陽之戰結束後,郭子儀坐鎮關內,立刻就注意到了潼關方麵的漏洞,緊接著就出兵“收複”了潼關和陝郡,態度格外強硬。
隨著郭子儀兵權被一步步削弱,李亨那邊著重於從漠北和迴紇身上收迴利益,同時還想穩住西域,所以不得不調動手頭所有的兵力。
在他和朝臣們看來,潼關堅固無比,所以就算是僅僅把陝郡百裏土地當做緩衝地帶也無所謂,隻要堅守住潼關就好。
等朝廷喘過氣來,一切都會重迴正軌。
兩儀殿外,新相張鎬負手而立,看著殿外的風景,輕輕歎了口氣。
天子越來越喜歡在兩儀殿召見臣子,這表示他不想看到大部分朝臣,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張鎬為人剛正不阿,於文武兩道都有相當的才能。
這人在曆史上的這時候,應該被派去管河南軍事,兼任河南節度使,督統淮南等道諸軍。
而現在,河南早失,淮南已棄,淮南節度使高適困守在淮南最後一處孤城內,縱然已經斷了糧,但還是拚死堅守在那裏。
張鎬不厭其煩地勸說天子,告誡他淮南和江南的重要,可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明白,不是天子沒有銳氣不想收複失地,是如今的大唐已經拿不出更多兵力了。
吐蕃撤軍的時候被李嗣業趕上,大敗一場,但李嗣業隨即就因為在衝陣廝殺的時候傷口迸裂,死在了亂軍之中。
戰勝後,其他士卒才驚覺坐在戰馬身上的主將已死多時。
不是因為天黑看不清,而是李嗣業始終保持著抬頭的姿勢,直直坐在戰馬身上,仿佛仍在目送將士向前衝鋒,兀自威風凜凜。
從他身上到戰馬腹部,是一條條發暗的血痕,誰也不知道,他的傷口迸裂後究竟流出了多少鮮血。
隻能看到那一麵猩紅的旗幟在風中飄蕩,殘陽如血。
突營射殺唿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這場襲擊陣斬四千餘,吐蕃人受到驚嚇,連夜潰退敗走,兩名吐蕃猛將在亂軍中被殺,首級被帶迴。
隻是得勝歸來的將軍,已經無法活著看到這一切。
天子下詔全城縞素,為李嗣業發喪。
跪伏在道路兩旁的百姓都在放聲痛哭,並非懷念李嗣業的功績,而是恐懼那個已然黯淡的未來。
張鎬身為三高官官,也就是實際上的宰相,沒必要替李嗣業舉哀,但此刻,當他看到那個人走過來的時候,就將手抬到頭上,摘下了自己的發冠,然後接過一條布帶,係在額前,縛住發髻。
作為朋友,這已經算是全禮了。
“小人拜見張公。”
“不用這般多禮了。”
張鎬擺擺手,看著穿著白甲的年輕將軍,問道:
“何時抬棺安葬?”
“已經開始了。”
沉默片刻,張鎬低下頭,聲音有些沉悶。
“你也姓李是吧?”
“是。”
“在安西那邊做事?”
年輕將軍搖搖頭,更正道:“是西北,早年曾跟隨清源縣公、太子太師王公諱忠嗣征戰吐蕃。”
王忠嗣手下的舊將?
張鎬思忖片刻,心裏早有了主意,隨口問道:“既然是西北那邊的,那你可知,這次吐蕃為何會突襲京城?”
“小的不敢言。”
“此處隻有你我二人,這有何不敢?”
年輕將軍平靜地指出一點:
“您是相,小的不過是軍中一裨將。”
“我知曉你之前的功勞。”張鎬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道:“或許今日之後,你就不再隻是一裨將了。”
年輕將軍隻是低下頭,掩住臉上一絲嘲弄。
自己如今也不過堪堪三十,就算以往有些功績,但,君不見王忠嗣是怎麽死的?
他生前兼任四鎮節度使,極受寵信,威震天下,而後隻因為天子猜忌,死的比狗還不如。
自己在他軍中立下了功勞的那幾年,先是李林甫當政,而後是楊國忠把持朝局,又如何得升官?
聽說,王忠嗣死在任上的時候,地方送給朝廷的奏報裏,隻有簡單兩個字來概括。
暴死。
上司死的都那般淒慘,他也因此就收起了些心思。
反正,留在西北與外族征戰,拚的是一刀一槍的廝殺,若是強要升遷,說不定麵臨的就是來自自己人的明槍暗箭。
張鎬見年輕將軍沉默不語,也猜出了幾分心思,開口喚了他的名字。
“李晟。”
“你與李將軍同姓,也應當以其為樣才是。而且...老夫說的話,從不作假。”
張鎬聲音沉沉。
“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也正是爾等武將報效朝廷的時候,賞罰必信...”
李晟現在卻是也就是個年輕的小將軍,地位其實不高,但他這十多年來,跟隨上司驅逐羌、黨項、吐蕃,征戰之中,早已立下了大量軍功。
高仙芝在河東病重不起,李嗣業傷口迸裂死在軍中,仆固懷恩等將領,要麽叛走,要麽因為不滿而另生他意。
朝廷人才凋敝,不是說說而已。
現在隻有大量提拔新的官吏和將軍以彌補空缺,而且以李亨的私心來講,他也希望看到這一點。
前朝的人,終究是用著不放心。
今日召見李晟,也是他心血來潮,而在長安等待封賞的新一批將領,其實還有不少人。
李晟忽然抬起頭,直視著張鎬。
“王公當年走之前,曾跟我們說過一句話。”
“臣子忠國,猶如稚子愛戀爺娘。就算爺娘不是善人,稚子心裏,也終是存著一分孝心。
您無需以道理勸誡小人,
因為,這些道理,小人早已明白。”
他深吸一口氣,迴想起入宮前看到的場麵。
發喪的隊伍裏,多出兩人。
建寧王李琰,新城王李僅。
兩名皇子出現的時候,立刻就引起了注目,後者不談,前者可是備受天子寵信的,廣平王在河東那邊受了傷,不得不退下來修養,聽說天子有意讓李琰去接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
當著所有人的麵,李琰開始宣讀旨意。
“...國家臨危,時局板蕩,唯賴國公以孤勇持軍,今驟聞噩耗,不勝悲愕...
著加諡號...忠勇!
追贈...武威郡王...”
旨意讀完後,他和弟弟跪在靈柩前,然後站起身,在身旁人都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建寧王和弟弟將棺槨抬起,擔在肩頭。
“起棺!”
他喊道。
李嗣業的兒子淚流滿麵,早就跟著將棺槨擔在肩頭。
雖說於禮不合,
但他,還有看到這一幕的將士們,已經將之前的芥蒂放下。
武威郡王下葬,皇子親自抬棺送行。
“這就夠了。”
李晟聲音有些嘶啞,他察覺到有人站在自己身旁,仔細看去,立刻低頭躬身。
“小的拜見郭公!”
“不必多禮了。”
郭子儀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從兩儀殿內走出來。
“天子已經決定,任你為朔方行營節度副使。”
他輕輕歎了口氣,神色有些陰鬱。
“朔方軍,交到你手中了。”
郭子儀向前走了兩步,深吸一口氣,頭也不迴道:
“替他,報此仇。”
不知道是什麽時候開始,顏季明就閉口不談自己那套和平與發展的觀念了。
長久的和平消磨銳氣,無休止的戰亂導致社會秩序的崩潰。
府兵和募兵能夠同時進行,主要還是依靠那一整套已經趨於完備的軍功製。
一邊內部發展,一邊向外開拓,就好像是是揮舞鐮刀向外,腰裏別著錘子。
百姓和士卒們的熱情被極大激發起來,軍功製的核心就是多勞多得,而且隻要你付出,魏王府還真的給你迴報。
可惜這幅熱火朝天的場景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河南的雨季到了。
黃河沿岸的堤壩都需要加固和增築,河南的水係較多,因此不隻是黃河,不少河流在暴雨來臨時水位暴漲,當地官衙不得不發動起大量人力物力修築堤壩。
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當地人都知道水淹的是自家種的地,肯定會賣力氣去修築堤壩,官老爺們不用跟在後麵抽著小皮鞭剝削他們,但那是因為他們自己也得加入到救災的人群中去。
以往這最多隻是道德上的要求,就算唐律上對此有一定的標準,同時也可能會在災後懲罰做事不力的官吏,但,誰在乎那點名聲呢?
這個年代的秋名山,比的是後胎和靠衫。
後胎夠大,靠衫夠硬,也就不可能翻車,或者是摔下車的時候最多擦點皮。
但現在,洛陽那邊派出了四隊官僚,說帶頭的人是朝廷欽點的河南監察禦史劉晏。
朝廷欽點四個字直接被人忽略,讓人下意識就注意到的,則是他們都是洛陽官僚這一點。
惹不得。
“聽說滎陽那邊又被查出了三個。”
“唉,何苦呢,都做到那位置了...”
“你不懂,老兄,我跟你講...”
裴凝喝的酩酊大醉,但那種河北大漢的豪爽隨即就湧上心頭,開始眯著眼睛胡咧咧。
“家父...先父當年可是大將軍,你知道大將軍三個字怎麽寫麽?我教你...”
“他在做官的時候呀,弟兄俺也看到了不少事,不敢說,不敢說啊...”
兩壺酒喝完,他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和沽酒的老者拱手作別,提著一斛打好的酒,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洛陽住的那個小宅子是租的,每月得給錢,好在房東知道了他萬花密探的身份,嚇得隻敢每個月要點銅錢意思意思,平日裏還送些菜蔬來討好他。
這小日子過的太夠意思了。
裴凝很感激那位魏王,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在西域刀口舔血或者是被指使著當刺客要好多了。
但他還是覺得心裏有些莫名的空洞。
習慣了在西域用黃沙洗麵,河南的天雖然也陰晴不定,但對他來說,已經溫柔的像是少女的手。
說到少女,他那被酒精麻痹的腦子就清醒了許多。
不久前城裏還有些地方,養著所謂的“暗娼”,從高檔到低端、從上流到下流的各種服務全都有。
隻不過,它們很快就被取締了。
之前房東和他閑聊的時候,對方還滿臉諂媚的說有機會一定替他說門好親事,裴凝當時不以為然,現在想想,卻又覺得有些必要。
老頭子大概是五十多歲才有了自己,自己可沒必要像他。
想到這裏,他停下腳步,拔出腰間的“裴將軍劍”想看看,但在劍刃拔出的瞬間,他身後傳來動靜。
“誰?!”
裴凝醉意消散了許多,霍然轉身,持劍對著周圍的黑暗。
片刻後,破空之聲響起。
......
“昨夜至少有十六名萬花在路上受到了襲擊,”陳溫站在顏季明身旁,讀著手裏字條上的內容。
“死了兩個。”
顏季明寫字的手停頓下來,將筆放到一旁。他低頭看著剛才寫的東西,問道:“抓到人了嗎?”
“沒有。”
陳溫摸不準魏王是重視還是不在乎這事,便老老實實地迴答:“有幾個人反應快,中箭的時候受傷較輕,但還是沒追到刺客。”
“又是刺客。”
顏季明敲了敲桌子,神情平靜。
“那麽多錢糧俸祿,發給誰了?”
陳溫低頭沒有迴答。
“那麽大的權力,是給狗拿去裝威風了?”
“臣...”
“挨打不知道還手?”
“臣明白了。”
就算陳溫性子再好,這時候也忍不住在心裏痛罵昨晚搞事的那批人,本來魏王就因為洛陽萬花出了陸培那批人而心生不滿,再這樣下去,估計坐鎮洛陽的得換成明教那批人了。
陳溫一路小跑出去,到了門口的時候,撞見一個手裏拿著信的文吏,平日裏與自己算是熟識,便喚住他,問道:“誰的信?”
“朝廷送來的。”
那人神色匆匆,也顧不上和陳溫說兩句話,便趕緊朝裏麵跑去、
陳溫搖搖頭,趕緊離開魏王府去做事了。
“朝廷給河南這邊塞了三個...節度使?”
崔佑甫把信放下,覺得實在荒謬。
“不光是河南,河北除了魏博鎮外,新增了兩個鎮。”
範陽鎮、成德鎮,再加上顏季明的魏博鎮,就是臭名昭著的“河朔三鎮”。
但魏博鎮已經養出了顏季明這麽一個魏王,朝廷那邊肯定不是打著再捧起來幾個魏王的念頭。
“分割,拉攏。”
嚴莊接過信仔細看了一遍,不屑地說:“早先咱們給朝廷上疏主動要求設立軍鎮,其實就是表示不會和它交戰,但朝廷莫非還當真了?”
顏季明向後靠在太師椅上,懶洋洋道:“既然都看完了,那就說說,怎麽應對。”
當初他要表達出來的也就是一個態度:
你是老大,你永遠都是老大。
結果人家真的要派馬仔過來接收場子的時候,洛陽這邊已經開始考慮火拚的可能性了。
朝廷那邊不用多說,已經吃了無數負麵buff,缺糧缺兵缺人,光這三項就足以讓一個朝廷垮台。
洛陽這邊情況要好上無數倍,但顏季明也不願意現在就翻臉。
天雄軍在河北跟隨李光弼安定太原府,神洛軍主力在淮南圍攻高適,已經到了最後一步。
封常清如實傳遞迴了軍報,損傷是有的,但相比於獲得的大片土地來說,這些都隻是陣痛。
顏季明坐鎮洛陽,手下也有一定的兵力,但要是向西進攻,先並陝郡,再攻潼關——這並非做不到,但卻得不償失。
鹹陽之戰結束後,郭子儀坐鎮關內,立刻就注意到了潼關方麵的漏洞,緊接著就出兵“收複”了潼關和陝郡,態度格外強硬。
隨著郭子儀兵權被一步步削弱,李亨那邊著重於從漠北和迴紇身上收迴利益,同時還想穩住西域,所以不得不調動手頭所有的兵力。
在他和朝臣們看來,潼關堅固無比,所以就算是僅僅把陝郡百裏土地當做緩衝地帶也無所謂,隻要堅守住潼關就好。
等朝廷喘過氣來,一切都會重迴正軌。
兩儀殿外,新相張鎬負手而立,看著殿外的風景,輕輕歎了口氣。
天子越來越喜歡在兩儀殿召見臣子,這表示他不想看到大部分朝臣,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張鎬為人剛正不阿,於文武兩道都有相當的才能。
這人在曆史上的這時候,應該被派去管河南軍事,兼任河南節度使,督統淮南等道諸軍。
而現在,河南早失,淮南已棄,淮南節度使高適困守在淮南最後一處孤城內,縱然已經斷了糧,但還是拚死堅守在那裏。
張鎬不厭其煩地勸說天子,告誡他淮南和江南的重要,可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明白,不是天子沒有銳氣不想收複失地,是如今的大唐已經拿不出更多兵力了。
吐蕃撤軍的時候被李嗣業趕上,大敗一場,但李嗣業隨即就因為在衝陣廝殺的時候傷口迸裂,死在了亂軍之中。
戰勝後,其他士卒才驚覺坐在戰馬身上的主將已死多時。
不是因為天黑看不清,而是李嗣業始終保持著抬頭的姿勢,直直坐在戰馬身上,仿佛仍在目送將士向前衝鋒,兀自威風凜凜。
從他身上到戰馬腹部,是一條條發暗的血痕,誰也不知道,他的傷口迸裂後究竟流出了多少鮮血。
隻能看到那一麵猩紅的旗幟在風中飄蕩,殘陽如血。
突營射殺唿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這場襲擊陣斬四千餘,吐蕃人受到驚嚇,連夜潰退敗走,兩名吐蕃猛將在亂軍中被殺,首級被帶迴。
隻是得勝歸來的將軍,已經無法活著看到這一切。
天子下詔全城縞素,為李嗣業發喪。
跪伏在道路兩旁的百姓都在放聲痛哭,並非懷念李嗣業的功績,而是恐懼那個已然黯淡的未來。
張鎬身為三高官官,也就是實際上的宰相,沒必要替李嗣業舉哀,但此刻,當他看到那個人走過來的時候,就將手抬到頭上,摘下了自己的發冠,然後接過一條布帶,係在額前,縛住發髻。
作為朋友,這已經算是全禮了。
“小人拜見張公。”
“不用這般多禮了。”
張鎬擺擺手,看著穿著白甲的年輕將軍,問道:
“何時抬棺安葬?”
“已經開始了。”
沉默片刻,張鎬低下頭,聲音有些沉悶。
“你也姓李是吧?”
“是。”
“在安西那邊做事?”
年輕將軍搖搖頭,更正道:“是西北,早年曾跟隨清源縣公、太子太師王公諱忠嗣征戰吐蕃。”
王忠嗣手下的舊將?
張鎬思忖片刻,心裏早有了主意,隨口問道:“既然是西北那邊的,那你可知,這次吐蕃為何會突襲京城?”
“小的不敢言。”
“此處隻有你我二人,這有何不敢?”
年輕將軍平靜地指出一點:
“您是相,小的不過是軍中一裨將。”
“我知曉你之前的功勞。”張鎬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道:“或許今日之後,你就不再隻是一裨將了。”
年輕將軍隻是低下頭,掩住臉上一絲嘲弄。
自己如今也不過堪堪三十,就算以往有些功績,但,君不見王忠嗣是怎麽死的?
他生前兼任四鎮節度使,極受寵信,威震天下,而後隻因為天子猜忌,死的比狗還不如。
自己在他軍中立下了功勞的那幾年,先是李林甫當政,而後是楊國忠把持朝局,又如何得升官?
聽說,王忠嗣死在任上的時候,地方送給朝廷的奏報裏,隻有簡單兩個字來概括。
暴死。
上司死的都那般淒慘,他也因此就收起了些心思。
反正,留在西北與外族征戰,拚的是一刀一槍的廝殺,若是強要升遷,說不定麵臨的就是來自自己人的明槍暗箭。
張鎬見年輕將軍沉默不語,也猜出了幾分心思,開口喚了他的名字。
“李晟。”
“你與李將軍同姓,也應當以其為樣才是。而且...老夫說的話,從不作假。”
張鎬聲音沉沉。
“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也正是爾等武將報效朝廷的時候,賞罰必信...”
李晟現在卻是也就是個年輕的小將軍,地位其實不高,但他這十多年來,跟隨上司驅逐羌、黨項、吐蕃,征戰之中,早已立下了大量軍功。
高仙芝在河東病重不起,李嗣業傷口迸裂死在軍中,仆固懷恩等將領,要麽叛走,要麽因為不滿而另生他意。
朝廷人才凋敝,不是說說而已。
現在隻有大量提拔新的官吏和將軍以彌補空缺,而且以李亨的私心來講,他也希望看到這一點。
前朝的人,終究是用著不放心。
今日召見李晟,也是他心血來潮,而在長安等待封賞的新一批將領,其實還有不少人。
李晟忽然抬起頭,直視著張鎬。
“王公當年走之前,曾跟我們說過一句話。”
“臣子忠國,猶如稚子愛戀爺娘。就算爺娘不是善人,稚子心裏,也終是存著一分孝心。
您無需以道理勸誡小人,
因為,這些道理,小人早已明白。”
他深吸一口氣,迴想起入宮前看到的場麵。
發喪的隊伍裏,多出兩人。
建寧王李琰,新城王李僅。
兩名皇子出現的時候,立刻就引起了注目,後者不談,前者可是備受天子寵信的,廣平王在河東那邊受了傷,不得不退下來修養,聽說天子有意讓李琰去接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
當著所有人的麵,李琰開始宣讀旨意。
“...國家臨危,時局板蕩,唯賴國公以孤勇持軍,今驟聞噩耗,不勝悲愕...
著加諡號...忠勇!
追贈...武威郡王...”
旨意讀完後,他和弟弟跪在靈柩前,然後站起身,在身旁人都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建寧王和弟弟將棺槨抬起,擔在肩頭。
“起棺!”
他喊道。
李嗣業的兒子淚流滿麵,早就跟著將棺槨擔在肩頭。
雖說於禮不合,
但他,還有看到這一幕的將士們,已經將之前的芥蒂放下。
武威郡王下葬,皇子親自抬棺送行。
“這就夠了。”
李晟聲音有些嘶啞,他察覺到有人站在自己身旁,仔細看去,立刻低頭躬身。
“小的拜見郭公!”
“不必多禮了。”
郭子儀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從兩儀殿內走出來。
“天子已經決定,任你為朔方行營節度副使。”
他輕輕歎了口氣,神色有些陰鬱。
“朔方軍,交到你手中了。”
郭子儀向前走了兩步,深吸一口氣,頭也不迴道:
“替他,報此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