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國仇家恨
自洛陽往西,便是陝郡。
之前封常清便是直接丟棄了洛陽、陝郡,一退百裏,使得叛軍極為順利地攻到了潼關麵前。
而李光弼現在要做的,正好和叛軍相同。
那就是攻下陝郡,重新打通前往潼關的道路。
但他現在的處境卻極為不利。
北麵,河東南部六郡要麽淪陷,要麽就是遭到叛軍的猛攻;西麵雖然是朝廷所在,但其在經曆了一次慘敗後,還沒能征調出一支新的大軍,所以也無力再出兵配合李光弼兩麵夾擊。
就算是南麵的山南東道,同樣正被叛軍猛攻,不可能抽調出足夠的兵馬唿應李光弼。
簡而言之,李光弼攻打陝郡時,便是三麵受敵的處境。
帥帳中,李光弼正坐在案幾後,查看著一封封軍中文書,然後做出批斷。
沒過多久,副將便走進去,單膝跪在李光弼麵前。
“大帥,洛陽那邊,已經按期送來了新一批的糧草。”
李光弼瞥了他一眼,看出他必然還有下文,便放下手裏的筆,淡淡道:
“還有何事?”
副將猶豫片刻,隨即沉聲道:
“魏博節度使,並未如約將三千匹戰馬送來。”
戰馬......
李光弼神色微沉。
但卻並非是對著顏季明。
成建製的騎兵,堪稱戰場上的大殺器,李光弼一代名帥,豈會不知?
但他之前在河北的時候,就直接將在河北各地搜刮到的幾千騎兵轉手送給了顏季明,也沒有任何心疼的意思。
為何?
因為用不上。
眼下的陝郡,關隘、險阻極多,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一旦開戰,幾乎都是呆仗,也就是攻城拔寨的戰事。
騎兵那般寶貴,總不能讓他們下了馬去攻城吧?
那他娘的就是褻瀆了。
李光弼沉默了片刻,道:
“既然沒送來,那就正好改變計劃吧。”
“可,可那是陛下和朝廷的意思,”
副將咽了口口水,艱難道:
“朝廷,希望您能從陝郡派遣騎兵北上,唿應河東的郭公,為他打開局麵,若是不從......”
“不從,能奈本王何。”
李光弼平靜地說道。
“您......”
“朝廷如今方略,總是出自文臣說客,這些人無一不是誇誇其談之徒,隻有空談,然而平日連士卒都沒見過,隻知道一聲令下,就要讓無數虎賁將士替他們赴死。”
李光弼笑了笑,道:
“莫說是三千騎兵,
郭子儀那兒的局麵,幾乎是處處僵持,除非是三萬騎兵不顧一切地猛攻河東叛軍,強行在包圍圈外撕開無數口子,要不然,他那兒還是隻能僵持著。
若本王所料不錯的話,河東叛軍,現在正應該是猶豫著不知道是繼續攻打郭子儀,還是想辦法撲滅本王這支西出洛陽的大軍。
而本王派這三千騎兵北上,則必然會激得河東叛軍立刻揮師南下,到那時候,別說是奪迴陝郡,隻怕我軍能活著退到洛陽的將士,也會是十不存一。”
朝廷的要求實際上是讓李光弼派遣八千騎兵北上支援郭子儀。
李光弼軍中能湊出六千騎兵,再加上顏季明送來的戰馬,湊出八千騎兵也不算困難。
他雖然認為在陝郡中,騎兵的作用不大,但並不意味著他就要放棄騎兵。
八千騎投入現在的河東道,最多打起幾個水漂。
在河東的叛軍精銳兵力至少在五萬以上,同時也有本地豪族投向叛軍,更是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流民,被叛軍裹挾其中,要麽是同樣做了叛軍兵卒,要麽就是被迫充當攻城交戰時的炮灰。
亂世,人命如草芥。
李光弼在該用兵馬的時候從不會心軟,哪怕無數將士前赴後繼死在戰場上,也不會讓他有半點心疼。
而且在他的統率下,那種需要大量犧牲才能奪取的勝利,幾乎不存在。
他每一次交戰時的策略,
都是奇正並用,
打的對方不得不服氣當孫子,這足以證明李光弼用兵的眼光和本事。
所以他本就不同意朝廷這次送過來的命令。
八千騎北上?
嗬。
但李光弼並沒有在明麵上拒絕,而現在,魏博節度使並未按期送來戰馬,倒是正和他的心意,可以拿這個借口去搪塞朝廷。
“那朝廷使者現如今還在軍中,咱們卻是如何與他說呢?”
李光弼沒說話,冷冷看著他,那名副將很快就滿頭冷汗,連忙道:
“末將明白了,這就去跟他說魏博節度使沒按期送來戰馬,所以沒法出兵。”
“把最後幾個字改成不能按期出兵。”
李光弼淡淡道:
“總不能折了朝廷的臉麵。”
“是,末將明白。”
副將離開後,李光弼深深吸了口氣,卻沒再立刻去看那些繁瑣的軍中文書。
他手邊躺著一封沒拆開的書信。
落款,是顏季明三字。
朝廷這次可謂空前大方,給李光弼跳過了公侯之類的賞爵,直接封其為...郡王。
平叛諸將皆有功勞,但也有不少敗仗,就算是郭子儀,眼下都是被叛軍給逼了迴去,接連失去三個郡。
而李光弼自從在河北用兵以來,幾乎毫無敗績,但朝廷自始至終給他的,隻有一個恢複官職的告身。
哪怕後來朝廷又給李光弼追封晉升了不少官職,但卻從未給過一馬一甲的援助。
李光弼現在手上兵力有三萬多人,其中還有數千騎兵,
全都是靠著他自己手段得來,或是以戰養戰,或是直接從河北各處征調兵馬,然後將其變為可堪一戰的精銳。
“臨淮郡王...”
李光弼搖了搖頭,將那封信拿起拆開,慢慢往下看去。
看完後,他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笑意。
“來人。”
“在!”
“召集諸將,本王要議事。”
“是!”
臨淮郡王聚將,沒人敢怠慢。
況且李光弼軍中的這些將領,早就對他帶兵的本事心服口服。
那名朝廷派來的宦官也在其中。
他名叫程元振,與李輔國出身一樣。
但,他卻沒因為擁立之功受到李亨的重賞。
如今這個出使的差事,也是他靠關係好不容易求來的,自然希望能將差事辦的漂漂亮亮,讓陛下對自己刮目相看。
可惜李光弼的心思他始終無法猜透,每次程元振問話的時候,李光弼的迴答都是無懈可擊,根本挑不出毛病。
不管程元振如何勸說,李光弼那邊總有辦法不出兵。
你是想擁兵自重麽?
程元振腦子還算清醒,至少沒把這句話問出口。
“如今,我軍在陝郡外已經耽擱了足夠久的時間。”
李光弼目光平靜,環顧了一圈眾將,朗聲道:
“而且朝廷新敗,郭子儀等將無力南顧,眼下朝廷能依靠的兵馬,隻有我軍了。”
“本王,決意北上,支援郭子儀,先為河東解圍。”
北上?
眾將有些發愣。
若是要北上的話,倒是不用攻下陝郡全郡,全軍的壓力便會大減。
但這樣一來,卻是不符合李光弼之前與他們所說的作戰計劃。
唯獨程元振麵露喜色,問道:
“大王可是願意派騎兵北上支援了?”
李光弼搖搖頭。
程元振臉上笑容一滯。
“本王,將親自率全軍北上。”
“但這樣一來,洛陽以西的道路,將複為叛軍所有了!”
有將領抗聲道:
“我軍現在扼守要道,就算是三麵叛軍環集,一時之間也難以擊潰我軍,就算局麵不利,也可從容後退到洛陽。
若我軍全部北上,能替郭節度解圍還好,若是不能,則我軍那時候就不是三麵遇敵,而是四麵皆敵,連身後的退路都沒有了!”
李光弼還沒迴答,程元振就已經沉下臉,怒道:“郡王領軍之才,遠超衛霍,此乃朝廷皆知,豈汝等匹夫所能通曉?”
“使者言重了。”
李光弼看著眾將,聲音和緩了一些。
“此事,本王自有計較。”
“末將遵命!”
“末將...遵命!”
李光弼在軍中威信足夠,之前的質疑,也是提出了李光弼這個決策中的不合理之處。
那就是,李光弼此舉,幾乎是直接為叛軍讓開了道路。
但凡是聰明一點的叛軍主將,都會選擇直接進軍,趁著李光弼北上的時機,奪取他身後的那些要害之處。
這樣一來,叛軍既可以重新圖謀攻取洛陽,也可以反手包圍李光弼這支孤軍。
大帥,到底在想什麽?
......
“事情就是這樣,我軍糧草,盡在洛陽、河南一帶,如今洛陽失守,前往河南的道路也被李光弼阻斷,我軍眼下,已經是......”
安守忠沒再繼續說下去。
而坐在他對麵的崔乾佑,雖然性子一向有些急躁,但這時候也不由默然。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糧,就算是再精銳的將士,也不可能餓著肚子打仗。
“不過,李三郎從長安逃走的時候,沒有焚毀國家左藏,我軍憑借著左藏,再加上攻陷各處的儲糧,依舊可以堅持許多時日。”
左藏,實際上就是國庫。
玄宗逃出長安的時候,楊國忠曾想焚毀左藏,卻被玄宗阻止。
他認為,要是叛軍沒得到左藏,必然會轉而從百姓身上獲得補給,不如將左藏留給他們,還能讓他們少搜刮一點百姓。
如今,左藏落到叛軍手中,讓他們不至於瞬間陷入絕境。
“但卻是不得長久。”
崔乾佑搖搖頭,道:
“就算是我軍控製地界,也時常有刁民聚眾反抗,不可能一直在這裏堅守下去......”
“唯有繼續進攻。”
他和安守忠對視一眼,確定各自想法還是一樣的。
“那麽,該進攻哪裏?”
“無非是再向北,或是向西。”
向北,就是繼續與朝廷交戰。
盡管朝廷數次慘敗,但卻依然堅挺。
大唐的底子,厚到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關隴一帶的精銳接連打了三次大敗,依然有餘力重新組成大軍。
從安西北庭抽調迴來的邊軍早已啟程,源源不斷地加入戰事。
甚至還有從西域征調而來的大量仆從軍......
北麵的迴紇人早已參戰,成千上萬悍不畏死的迴紇騎兵出現在各處戰場。
就算是吐蕃,疑似也有出兵“幫助”的意思。
哪怕走到現在,也是贏多輸少,但崔乾佑心裏早就沒有了必勝的把握。
這樣的大唐,
會亡嗎?
能亡嗎?
河北等地,因為朝廷逐年壓榨較多,對朝廷可能沒太多好感。
但關內、山南、河南這些地方,多的是對朝廷的死忠。
如今本應該最可為叛軍所恃的河北、河南,已經逐一失陷。
眼下看似叛軍得勢,但崔乾佑等人都清楚,若他們繼續保持眼下的局勢,那麽,叛軍離滅亡就不久了。
“向西吧。”
崔乾佑緩緩道。
向西,就是重新攻入河南,恢複根基之地,留出喘息的空當。
安守忠點點頭。
他也不讚成繼續跟朝廷作戰。
朝廷那邊的家底子太厚了,打一批還能再拉一批過來。
自己這邊的底子雖然也不薄,
但又如何能與一國相抗衡?
“那問題就是,該怎麽打?”
安守忠想了想,道:
“要入河南,必經陝郡,而陝郡外麵,就是那個李光弼所率領的數萬兵馬,此人不可小覷。
李光弼在河北時,就已經攻滅史思明、田承嗣部,這兩人下落至今沒探查清楚,想來不是死了,就是被俘。”
“不用管他。”
崔乾佑冷冷道:
“我已收到消息,李光弼奉他那個朝廷的命令,已經不得不揮軍北上,隻在占據的要害城池裏留下了少量守軍。
可在軍中擇選敢死之士,出其不意發起猛攻奪取那幾座要害城池,就可以重新打通前往都畿道河南府的道路。
那時候,我軍可攜餘威進攻洛陽,東都,必能一戰而破。”
戰場情形瞬息萬變,但真正的名將名帥,總能找到足夠的時機,讓他們從容判斷接下來的戰況。
“那樣一來,我軍就要與那個魏博節度使,正兒八經的交手了。”
安守忠看了看崔乾佑,提醒道:
“你可不要對其大意,據說史思明都曾數次敗在他手下。”
“不過是個少年罷了。”
崔乾佑冷冷道。
“嗬,聽說這個少年,在不久前,夷滅了博陵崔氏。”
安守忠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
“崔兄,要是沒記錯的話,令尊,應該也在族中吧?”
崔乾佑沒有迴答,拳頭微微捏緊。
若是真有大好前程,誰又甘願去做叛逆謀反的事情?
他的父親本是庶出,連帶著他,也受到族人的蔑視。
但崔乾佑從未因此仇恨過父親。
他想起那個總是一臉苦笑撫慰自己的父親,那個無論如何都沒有虧待過自己的父親,那個在族人羞辱自己的時候寧願拚著事後被責罰也要出手和族人廝打的...
父親!
他眼底,悄然有一絲猩紅浮現。
若你不在,我這些功名利祿,卻是掙來給誰看?
安守忠自顧自笑道:
“崔兄本出身名門,卻甘願從於我軍,如今竟是連出身都沒了,唉,愚弟我真是替崔兄惋惜啊。”
“你不用激我。
他滅了博陵崔氏,我隻會說滅的好。”
崔乾佑開口了,聲音卻是嘶啞了許多。
“此戰,我將為先鋒,替你們開道。
此戰,我必攻克洛陽。”
安守忠得逞,臉上笑意蕩開,但還沒等他說話,崔乾佑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他笑容一滯。
“但攻下洛陽後,我要你們每人都從軍中抽調出最精銳的兩千人給我,我會繼續向北,替你們開道。”
“那顏季明畢竟坐擁魏博,其麾下便是大半個河北,除非你手中有十萬精銳,否則又如何能與他抗衡?”
安守忠連忙勸說道:
“丈夫立於世,何愁無複仇之機,還請大帥暫且忍耐吧。”
“有他在,我自然不可能與魏博軍相爭。”
崔乾佑冷笑了一聲,道:
“但,倘若顏季明死了呢?”
“你...”
安守忠驚疑不定。
崔乾佑搖搖頭,道:
“我沒這麽大本事,我要是能殺他,還能讓他活到今天?
大唐朝廷,會替我出這個手的。”
感謝書友“府衛前軍”、“阿勒泰的老西”投的月票,感謝大佬。
多謝幾位書友的推薦票,多謝大家支持!
自洛陽往西,便是陝郡。
之前封常清便是直接丟棄了洛陽、陝郡,一退百裏,使得叛軍極為順利地攻到了潼關麵前。
而李光弼現在要做的,正好和叛軍相同。
那就是攻下陝郡,重新打通前往潼關的道路。
但他現在的處境卻極為不利。
北麵,河東南部六郡要麽淪陷,要麽就是遭到叛軍的猛攻;西麵雖然是朝廷所在,但其在經曆了一次慘敗後,還沒能征調出一支新的大軍,所以也無力再出兵配合李光弼兩麵夾擊。
就算是南麵的山南東道,同樣正被叛軍猛攻,不可能抽調出足夠的兵馬唿應李光弼。
簡而言之,李光弼攻打陝郡時,便是三麵受敵的處境。
帥帳中,李光弼正坐在案幾後,查看著一封封軍中文書,然後做出批斷。
沒過多久,副將便走進去,單膝跪在李光弼麵前。
“大帥,洛陽那邊,已經按期送來了新一批的糧草。”
李光弼瞥了他一眼,看出他必然還有下文,便放下手裏的筆,淡淡道:
“還有何事?”
副將猶豫片刻,隨即沉聲道:
“魏博節度使,並未如約將三千匹戰馬送來。”
戰馬......
李光弼神色微沉。
但卻並非是對著顏季明。
成建製的騎兵,堪稱戰場上的大殺器,李光弼一代名帥,豈會不知?
但他之前在河北的時候,就直接將在河北各地搜刮到的幾千騎兵轉手送給了顏季明,也沒有任何心疼的意思。
為何?
因為用不上。
眼下的陝郡,關隘、險阻極多,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一旦開戰,幾乎都是呆仗,也就是攻城拔寨的戰事。
騎兵那般寶貴,總不能讓他們下了馬去攻城吧?
那他娘的就是褻瀆了。
李光弼沉默了片刻,道:
“既然沒送來,那就正好改變計劃吧。”
“可,可那是陛下和朝廷的意思,”
副將咽了口口水,艱難道:
“朝廷,希望您能從陝郡派遣騎兵北上,唿應河東的郭公,為他打開局麵,若是不從......”
“不從,能奈本王何。”
李光弼平靜地說道。
“您......”
“朝廷如今方略,總是出自文臣說客,這些人無一不是誇誇其談之徒,隻有空談,然而平日連士卒都沒見過,隻知道一聲令下,就要讓無數虎賁將士替他們赴死。”
李光弼笑了笑,道:
“莫說是三千騎兵,
郭子儀那兒的局麵,幾乎是處處僵持,除非是三萬騎兵不顧一切地猛攻河東叛軍,強行在包圍圈外撕開無數口子,要不然,他那兒還是隻能僵持著。
若本王所料不錯的話,河東叛軍,現在正應該是猶豫著不知道是繼續攻打郭子儀,還是想辦法撲滅本王這支西出洛陽的大軍。
而本王派這三千騎兵北上,則必然會激得河東叛軍立刻揮師南下,到那時候,別說是奪迴陝郡,隻怕我軍能活著退到洛陽的將士,也會是十不存一。”
朝廷的要求實際上是讓李光弼派遣八千騎兵北上支援郭子儀。
李光弼軍中能湊出六千騎兵,再加上顏季明送來的戰馬,湊出八千騎兵也不算困難。
他雖然認為在陝郡中,騎兵的作用不大,但並不意味著他就要放棄騎兵。
八千騎投入現在的河東道,最多打起幾個水漂。
在河東的叛軍精銳兵力至少在五萬以上,同時也有本地豪族投向叛軍,更是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流民,被叛軍裹挾其中,要麽是同樣做了叛軍兵卒,要麽就是被迫充當攻城交戰時的炮灰。
亂世,人命如草芥。
李光弼在該用兵馬的時候從不會心軟,哪怕無數將士前赴後繼死在戰場上,也不會讓他有半點心疼。
而且在他的統率下,那種需要大量犧牲才能奪取的勝利,幾乎不存在。
他每一次交戰時的策略,
都是奇正並用,
打的對方不得不服氣當孫子,這足以證明李光弼用兵的眼光和本事。
所以他本就不同意朝廷這次送過來的命令。
八千騎北上?
嗬。
但李光弼並沒有在明麵上拒絕,而現在,魏博節度使並未按期送來戰馬,倒是正和他的心意,可以拿這個借口去搪塞朝廷。
“那朝廷使者現如今還在軍中,咱們卻是如何與他說呢?”
李光弼沒說話,冷冷看著他,那名副將很快就滿頭冷汗,連忙道:
“末將明白了,這就去跟他說魏博節度使沒按期送來戰馬,所以沒法出兵。”
“把最後幾個字改成不能按期出兵。”
李光弼淡淡道:
“總不能折了朝廷的臉麵。”
“是,末將明白。”
副將離開後,李光弼深深吸了口氣,卻沒再立刻去看那些繁瑣的軍中文書。
他手邊躺著一封沒拆開的書信。
落款,是顏季明三字。
朝廷這次可謂空前大方,給李光弼跳過了公侯之類的賞爵,直接封其為...郡王。
平叛諸將皆有功勞,但也有不少敗仗,就算是郭子儀,眼下都是被叛軍給逼了迴去,接連失去三個郡。
而李光弼自從在河北用兵以來,幾乎毫無敗績,但朝廷自始至終給他的,隻有一個恢複官職的告身。
哪怕後來朝廷又給李光弼追封晉升了不少官職,但卻從未給過一馬一甲的援助。
李光弼現在手上兵力有三萬多人,其中還有數千騎兵,
全都是靠著他自己手段得來,或是以戰養戰,或是直接從河北各處征調兵馬,然後將其變為可堪一戰的精銳。
“臨淮郡王...”
李光弼搖了搖頭,將那封信拿起拆開,慢慢往下看去。
看完後,他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笑意。
“來人。”
“在!”
“召集諸將,本王要議事。”
“是!”
臨淮郡王聚將,沒人敢怠慢。
況且李光弼軍中的這些將領,早就對他帶兵的本事心服口服。
那名朝廷派來的宦官也在其中。
他名叫程元振,與李輔國出身一樣。
但,他卻沒因為擁立之功受到李亨的重賞。
如今這個出使的差事,也是他靠關係好不容易求來的,自然希望能將差事辦的漂漂亮亮,讓陛下對自己刮目相看。
可惜李光弼的心思他始終無法猜透,每次程元振問話的時候,李光弼的迴答都是無懈可擊,根本挑不出毛病。
不管程元振如何勸說,李光弼那邊總有辦法不出兵。
你是想擁兵自重麽?
程元振腦子還算清醒,至少沒把這句話問出口。
“如今,我軍在陝郡外已經耽擱了足夠久的時間。”
李光弼目光平靜,環顧了一圈眾將,朗聲道:
“而且朝廷新敗,郭子儀等將無力南顧,眼下朝廷能依靠的兵馬,隻有我軍了。”
“本王,決意北上,支援郭子儀,先為河東解圍。”
北上?
眾將有些發愣。
若是要北上的話,倒是不用攻下陝郡全郡,全軍的壓力便會大減。
但這樣一來,卻是不符合李光弼之前與他們所說的作戰計劃。
唯獨程元振麵露喜色,問道:
“大王可是願意派騎兵北上支援了?”
李光弼搖搖頭。
程元振臉上笑容一滯。
“本王,將親自率全軍北上。”
“但這樣一來,洛陽以西的道路,將複為叛軍所有了!”
有將領抗聲道:
“我軍現在扼守要道,就算是三麵叛軍環集,一時之間也難以擊潰我軍,就算局麵不利,也可從容後退到洛陽。
若我軍全部北上,能替郭節度解圍還好,若是不能,則我軍那時候就不是三麵遇敵,而是四麵皆敵,連身後的退路都沒有了!”
李光弼還沒迴答,程元振就已經沉下臉,怒道:“郡王領軍之才,遠超衛霍,此乃朝廷皆知,豈汝等匹夫所能通曉?”
“使者言重了。”
李光弼看著眾將,聲音和緩了一些。
“此事,本王自有計較。”
“末將遵命!”
“末將...遵命!”
李光弼在軍中威信足夠,之前的質疑,也是提出了李光弼這個決策中的不合理之處。
那就是,李光弼此舉,幾乎是直接為叛軍讓開了道路。
但凡是聰明一點的叛軍主將,都會選擇直接進軍,趁著李光弼北上的時機,奪取他身後的那些要害之處。
這樣一來,叛軍既可以重新圖謀攻取洛陽,也可以反手包圍李光弼這支孤軍。
大帥,到底在想什麽?
......
“事情就是這樣,我軍糧草,盡在洛陽、河南一帶,如今洛陽失守,前往河南的道路也被李光弼阻斷,我軍眼下,已經是......”
安守忠沒再繼續說下去。
而坐在他對麵的崔乾佑,雖然性子一向有些急躁,但這時候也不由默然。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糧,就算是再精銳的將士,也不可能餓著肚子打仗。
“不過,李三郎從長安逃走的時候,沒有焚毀國家左藏,我軍憑借著左藏,再加上攻陷各處的儲糧,依舊可以堅持許多時日。”
左藏,實際上就是國庫。
玄宗逃出長安的時候,楊國忠曾想焚毀左藏,卻被玄宗阻止。
他認為,要是叛軍沒得到左藏,必然會轉而從百姓身上獲得補給,不如將左藏留給他們,還能讓他們少搜刮一點百姓。
如今,左藏落到叛軍手中,讓他們不至於瞬間陷入絕境。
“但卻是不得長久。”
崔乾佑搖搖頭,道:
“就算是我軍控製地界,也時常有刁民聚眾反抗,不可能一直在這裏堅守下去......”
“唯有繼續進攻。”
他和安守忠對視一眼,確定各自想法還是一樣的。
“那麽,該進攻哪裏?”
“無非是再向北,或是向西。”
向北,就是繼續與朝廷交戰。
盡管朝廷數次慘敗,但卻依然堅挺。
大唐的底子,厚到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關隴一帶的精銳接連打了三次大敗,依然有餘力重新組成大軍。
從安西北庭抽調迴來的邊軍早已啟程,源源不斷地加入戰事。
甚至還有從西域征調而來的大量仆從軍......
北麵的迴紇人早已參戰,成千上萬悍不畏死的迴紇騎兵出現在各處戰場。
就算是吐蕃,疑似也有出兵“幫助”的意思。
哪怕走到現在,也是贏多輸少,但崔乾佑心裏早就沒有了必勝的把握。
這樣的大唐,
會亡嗎?
能亡嗎?
河北等地,因為朝廷逐年壓榨較多,對朝廷可能沒太多好感。
但關內、山南、河南這些地方,多的是對朝廷的死忠。
如今本應該最可為叛軍所恃的河北、河南,已經逐一失陷。
眼下看似叛軍得勢,但崔乾佑等人都清楚,若他們繼續保持眼下的局勢,那麽,叛軍離滅亡就不久了。
“向西吧。”
崔乾佑緩緩道。
向西,就是重新攻入河南,恢複根基之地,留出喘息的空當。
安守忠點點頭。
他也不讚成繼續跟朝廷作戰。
朝廷那邊的家底子太厚了,打一批還能再拉一批過來。
自己這邊的底子雖然也不薄,
但又如何能與一國相抗衡?
“那問題就是,該怎麽打?”
安守忠想了想,道:
“要入河南,必經陝郡,而陝郡外麵,就是那個李光弼所率領的數萬兵馬,此人不可小覷。
李光弼在河北時,就已經攻滅史思明、田承嗣部,這兩人下落至今沒探查清楚,想來不是死了,就是被俘。”
“不用管他。”
崔乾佑冷冷道:
“我已收到消息,李光弼奉他那個朝廷的命令,已經不得不揮軍北上,隻在占據的要害城池裏留下了少量守軍。
可在軍中擇選敢死之士,出其不意發起猛攻奪取那幾座要害城池,就可以重新打通前往都畿道河南府的道路。
那時候,我軍可攜餘威進攻洛陽,東都,必能一戰而破。”
戰場情形瞬息萬變,但真正的名將名帥,總能找到足夠的時機,讓他們從容判斷接下來的戰況。
“那樣一來,我軍就要與那個魏博節度使,正兒八經的交手了。”
安守忠看了看崔乾佑,提醒道:
“你可不要對其大意,據說史思明都曾數次敗在他手下。”
“不過是個少年罷了。”
崔乾佑冷冷道。
“嗬,聽說這個少年,在不久前,夷滅了博陵崔氏。”
安守忠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
“崔兄,要是沒記錯的話,令尊,應該也在族中吧?”
崔乾佑沒有迴答,拳頭微微捏緊。
若是真有大好前程,誰又甘願去做叛逆謀反的事情?
他的父親本是庶出,連帶著他,也受到族人的蔑視。
但崔乾佑從未因此仇恨過父親。
他想起那個總是一臉苦笑撫慰自己的父親,那個無論如何都沒有虧待過自己的父親,那個在族人羞辱自己的時候寧願拚著事後被責罰也要出手和族人廝打的...
父親!
他眼底,悄然有一絲猩紅浮現。
若你不在,我這些功名利祿,卻是掙來給誰看?
安守忠自顧自笑道:
“崔兄本出身名門,卻甘願從於我軍,如今竟是連出身都沒了,唉,愚弟我真是替崔兄惋惜啊。”
“你不用激我。
他滅了博陵崔氏,我隻會說滅的好。”
崔乾佑開口了,聲音卻是嘶啞了許多。
“此戰,我將為先鋒,替你們開道。
此戰,我必攻克洛陽。”
安守忠得逞,臉上笑意蕩開,但還沒等他說話,崔乾佑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他笑容一滯。
“但攻下洛陽後,我要你們每人都從軍中抽調出最精銳的兩千人給我,我會繼續向北,替你們開道。”
“那顏季明畢竟坐擁魏博,其麾下便是大半個河北,除非你手中有十萬精銳,否則又如何能與他抗衡?”
安守忠連忙勸說道:
“丈夫立於世,何愁無複仇之機,還請大帥暫且忍耐吧。”
“有他在,我自然不可能與魏博軍相爭。”
崔乾佑冷笑了一聲,道:
“但,倘若顏季明死了呢?”
“你...”
安守忠驚疑不定。
崔乾佑搖搖頭,道:
“我沒這麽大本事,我要是能殺他,還能讓他活到今天?
大唐朝廷,會替我出這個手的。”
感謝書友“府衛前軍”、“阿勒泰的老西”投的月票,感謝大佬。
多謝幾位書友的推薦票,多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