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燁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


    康熙帝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台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


    另一方麵,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鼇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製。


    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麵,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


    康熙帝自評:“朕自幼強健,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然平生未嚐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漠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采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齡讀書,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無恙。”


    又說:“朕之生也,並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八齡踐祚,迄今五十七年,從不許人言禎符瑞應,……惟日用平常,以實心行實政而已。”


    “予年將七旬,在位五十餘載,天下粗安,四海承平。雖未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但孜孜汲汲,小心謹慎,夙夜未敢少懈,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豈僅勞苦二字所能概括?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後世史論,輒以為酒色奢侈所致,此皆不過書生好為譏評,雖純全盡美之君,亦必擇摘瑕疵而後快意。予其為前代帝王剖白,蓋天下事繁,不勝勞憊所致也。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為人臣者,僅有諸葛亮一人耳。若為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比擬?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為君者勤勞一生,了無休息。”


    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的黃宗羲評其為:方今殺運既退,薄海內懷音草狀;皇人仁風篤烈,救現在之兵災,除當來之苦集,學士大夫皆以琴瑟起講堂之上,此時之最難得者也。今聖天子無幽不燭,使農裏之事,得以上達,綱常名教不因之而蓋重乎?


    總編《大清一統誌》的禮部尚書韓菼評其為:皇帝禦極以來,政教覃敷,恩澤翔洽,薄海內外,防不率俾,方偃戈釁甲,以文德懷柔四方,煦嫗生息,休養萬姓,兼容並覆,銷弭孽芽。


    清末學者潘耒評其為:皇上亶聰濬哲,允武允文,法夏後之卑宮,師姬文之昃食,歲下蠲租之令,朝頒省罰之科。轉圜從諫,鞀鐸遍於宮廷;側席求賢,弓旌周於岩壑。兢兢業業,無怠無荒,……治定功成,仁漸義洽於是……


    康熙重臣納蘭明珠評其為:皇上謨略深遠,功德隆盛。我皇上德位兼隆,心契聖學,躬備至道,作君作師,以立人極。是以尊聖重道,典禮隆備,度越千古。


    史學家高士奇評其為:皇上躬詣闕裏,盛舉儀章,正以宣揚聖化,烝育群生,凡有血氣,莫不感發。誠海內向風之自,億載太平之基,不獨孔氏子孫感沐皇恩已也。


    康熙工部尚書徐元正評其為:皇帝於孔氏,既崇其先,厥後宜賚……此治與道偕隆,君與師兼作。蓋非孔氏一家之私榮,直邦家之慶而史冊之光也。


    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評其為:天章雲藻,照耀宇宙,載籍以來所未有也。


    蔣弘道評其為:千秋文教訖遐荒,俎豆前陳闕裏堂。道繼唐虞真統緒,星躔奎壁大文章。


    朱軾評其為:今聖天子崇儒重道,超軼漢唐。嚐謂朕所重者大儒、真儒。所惡者小儒、偽儒也。覺世牖民之盛心至矣盡矣。


    康熙病危,首先進入暢春園康熙帝病榻前的就是雍親王胤禛,當康熙交代完大清未來施政綱領後,他吃力地說出了“傳位給四阿哥胤禛”時,便閉眼斷氣了。


    此刻,書房內亂糟糟一片,皇子們根本不管已經宴駕床上的康熙,紛紛吵鬧起來,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康熙帝駕崩的悲傷,而是皇位的繼承者。


    十七阿哥胤禮說傳位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為首的異口同聲說是十四阿哥胤禵,根本不承認康熙帝的口頭遺囑,雙方頓時爭的麵紅耳赤,拔劍弩張。


    此時,內閣首輔,上書房大臣張廷玉道:“眾位阿哥節哀,隆大人,皇上傳位詔書早已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麵,隆大人,你派人馬上取來。”隨後,又對張五哥道:“你把四爺扶到偏殿暫歇,等候詔書到來。”


    張五哥是康熙的侍衛,阿蘭的哥哥。


    胤禩當時感到非常吃驚,覺得大事不妙,差點一觸即發。


    康熙臨死前,明確的說了由四阿哥胤禛繼承大統,聽到康熙遺旨的除了各懷鬼胎的眾皇子外,就是內閣首輔張廷玉和九門提督、步兵統領隆科多了。


    現在胤禩他們不承認,危機時刻,張廷玉和隆科多的態度是關鍵。


    真正站在胤禛這邊,而且能夠幫得上他忙的人隻有內閣首輔張廷玉。


    八阿哥胤禩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核心問題不是康熙的遺詔怎麽說,而是誰掌握軍權,有著絕對的實力,那才是王道。


    胤禩也有自己的謀劃,他多次收買人心,拉攏隆科多,先控製九門兵權和京城內八旗步兵共2萬多人,然後再控製豐台大營,也就接管了衛戍京師的精銳軍4萬多人,加上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手握大清20萬主力大軍。


    這樣一來,從京城到西北大營都是他的人,即便康熙遺照讓胤禛當皇帝都無所謂,他一樣都能將胤禛趕下大位。


    在這個關鍵時刻,胤禩千算萬算,萬萬沒算到隆科多收了他的錢,卻不給他辦事。


    隆科多在朝堂上混,其舉措和他六叔佟閣維處事原則一樣,那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在這個關鍵時刻,隆科多雖不給胤禩辦事,卻選擇了坐山觀虎鬥,看看局勢的發展走向。


    也就是說,他先不拿康熙遺照,誰優勢,就擁護誰,完全是在投機。


    因為隆科多知道,八阿哥善使懷柔手段來籠絡人心,得勢時,他發動官員們上奏康熙舉薦自己為太子。他尤嫌不足,還妄圖控製軍隊,拚命將自己的心腹門人往豐台大營等京師近衛部隊中安插。


    隆科多見這樣下去,十分危險。同時,這個舉動讓四阿哥胤禛深為不滿,若他像八阿哥那樣收買人心、擴充勢力,一來與自己的秉性不合,二來也確實“爭”不過對方。


    這時,胤禛的幕僚鄔思道給他講明了一個道理:不爭是爭。


    若是像八阿哥這樣,正經國事不聞不問,而一心於權力,這樣赤膊上陣地去“爭”,康熙必然會有所提防和反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壇驚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板來二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板來二兩並收藏封壇驚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