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支持新政,我輩義不容辭
眾人一聽有點懵,看到旁邊中年人拿出一份名單出來,大家趕緊去看。
結果看完更懵了。
因為給他們錢的商賈也在其列。
他們不就是拿了這些人的錢來抨擊閻知府的嗎?
怎麽李太公還反手檢舉了?
李太公一臉正氣說道:“正是因為他們有證有據,正該將他們伏法!這才能一揚咱們蘇州士人之氣!”
眾人麵麵相覷了一會兒,旋即便爆出了巨大歡唿聲。
“李太公做的好!”
“做的太漂亮了!”
“早看那些商賈不順眼了!”
“就是,仗著幾個臭錢,便驅使讀書人,簡直人綱淪喪。”
唯獨跟過來的十幾個縉紳不太高興了。
這不就是說,新政還是得推行……
他們家裏一樣有做生意的,這不還是得往外掏商稅麽?
這時候,忽然有官員領著幾人過來了。
“李太公,皇上口諭。”
眾人一怔,旋即趕緊肅容跪地接旨。
“今有蘇州有識之士赴京言及新政,朕心甚慰,為予以鼓勵,特賜有識之牌。”
說完,官員笑嗬嗬道:“大家起身吧。”
說著他隨手從旁邊盤中拿出一塊木製令牌,親手遞給了李太公。
“這是皇上很欣賞你們支持新政,所以賜下來的有識之牌,希望你們啊,迴去之後,好生保存,再接再厲,繼續的支持朝廷新政。”
然後便開始分發令牌。
令牌上鐫刻了“有識”二字,能看出來趕工痕跡,令牌本身也沒有什麽作用,隻有一個紀念作用,但是卻不妨礙在場眾人包括縉紳都熱淚盈眶。
“謝陛下隆恩!”
李太公激動的拿著令牌朝宮中方向而拜。
其他人也紛紛有樣學樣。
“好啦好啦,朝廷已經給你們安排好了返程之船,明日一早,你們便趕緊先迴蘇州,支持新政吧。”
“謝陛下!”李太公聞言又趕緊朝著宮中方向鞠躬。
“多謝陛下。”
惹得旁人也趕緊有樣學樣。
“支持新政,我等義不容辭。”
“我們就是為了支持新政而來!陛下英明!”
官員無奈的看著這一幕,看著他們正義凜然的喊著,心裏搖了搖頭,幹完了差事,他便直接離開。
待到官員走後,眾人這才忙不迭的如同珍寶一般看著到手的令牌。
個個興奮的不行。
都都覺得這趟京師之行,不虛此行,有“有識”牌在手,迴去供起來傳家,流傳到後世,也是一樁美談,簡直足矣。
而此時宮中。
“陛下,令牌已經送出去了。”
“嗯。”朱由檢點點頭。
隨後看了眼曹化淳,道:“怎麽?是覺得這種令牌不一定有用?”
曹化淳趕緊道:“迴稟陛下,卑職是想他們何德何能,竟得此隆恩。”
朱由檢嗤笑一聲:“不過區區木牌,談何隆恩?”
曹化淳說道:“皇上禦賜之物,非是看其材質,自然貴重無比,隻希望他們得此隆恩,好生迴去支持新政。”
“幾塊木牌如果能換來支持新政,那朕倒是願意做個萬八千發下去,行了,有沒有用都無所謂,隻要他們乖乖閉嘴就行了,你且去做事。”
“是。”
曹化淳退下之後,便直迴司禮監中。
司禮監此時正聚滿了太監。
中間有一太監已經鼻青臉腫,涕淚橫流的跪在地上磕頭。
見到曹化淳迴來,那太監更是連連磕頭。
“幹爹,小的知錯了……小的知錯了……”
曹化淳麵無表情來到他麵前。
那太監便直接抱上了曹化淳的腿一個勁的哭。
“知錯?你知錯什麽?三申五令,陛下既然設了一個納銀台,拿了外廷銀子,你還敢私吞?是真覺得神不知鬼不覺是吧?還是覺得,其他人都是傻子,就你一個是聰明人,你中飽私囊肥了自己個兒,卻兀把其他人當成傻缺?”
“幹爹,我真的知道錯了……我補,補十倍迴來。”
“別補了,明日起,你便滾去禦馬監。”
“幹爹不要啊……不要啊……”
曹化淳卻不再與他廢話,看向了其他人。
當即便有太監趕緊將地上的太監拉開。
“你們也都聽著,陛下自內帑提高了大家的俸祿,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管住自己得手,外廷有時候給銀子可以拿,但是得迴來捐入納銀台,告老時陛下自是願意承擔你們的養老,但若是覺得自己個兒聰明,能神不知鬼不覺,也可以不捐入納銀台,全憑你們的便,隻是做了這等瞞天之事,便不可能再侍奉陛下,受到懲罰時,便不要再來求饒了。”
“都聽懂了嗎?”
“是。”
訓斥完之後,曹化淳自迴房中。
房中王承恩看到曹化淳進來,歎息一聲。
曹化淳覺得好笑,道:“歎什麽氣?我又沒怎麽著他,莫不是你覺得他這種人還適合侍奉陛下身邊?”
王承恩歎息道:“我又沒有說你做錯……隻是感慨,月俸提高了,他們怎麽還想著伸手?平時日瞧著他們都怪老實的。”
“老實?”曹化淳嗤笑一聲,“那是在你我麵前裝孫子呢!我可沒有你那麽單純善良,不留著心眼,指不定就被這幫孫子給陰了。”
王承恩搖頭,不算認可。
曹化淳也懶得說服這個憨厚的夥計,自顧自去解下厚重的衣物。
王承恩詢問道:“今日有何事麽?蘇州那些人來了嗎?”
曹化淳道:“來了,但是在萬歲爺麵前一個屁都不敢放,到後麵索性攻訐起蘇州商人。”
說著,曹化淳笑出了聲,他接著道:“一群老弱之輩,不敢明著抗拒新政,隻得暗地裏使拌。”
“嗯。”
王承恩應了一聲。
曹化淳看了眼他,道:“風疾還未好?”
王承恩搖頭道:“非是風疾的事情,我已大好了,隻是想到一件事。”
曹化淳詢問:“什麽事?”
“禦前左軍被調迴來後,萬歲爺去了好幾次軍營,咱總覺得,萬歲爺好像在準備著什麽。”
“在準備著什麽?”
王承恩搖頭道:“萬歲爺是天子,心思深似海,咱家怎麽能猜得到?”
曹化淳笑道:“不能是為陝西民亂準備的吧?”
王承恩搖頭:“不似。”
隨後,王承恩又皺眉道:“難不成萬歲爺有意將禦軍調往遼東?要收複失地?”
曹化淳聞言失笑:“怎麽可能。”
遼東局勢極其複雜,雖說禦軍新訓初見成效,但是說把才練一年的禦軍往遼東扔,不說作用大不大,現不現實,隻說舍不舍得都是一個問題。
眾人一聽有點懵,看到旁邊中年人拿出一份名單出來,大家趕緊去看。
結果看完更懵了。
因為給他們錢的商賈也在其列。
他們不就是拿了這些人的錢來抨擊閻知府的嗎?
怎麽李太公還反手檢舉了?
李太公一臉正氣說道:“正是因為他們有證有據,正該將他們伏法!這才能一揚咱們蘇州士人之氣!”
眾人麵麵相覷了一會兒,旋即便爆出了巨大歡唿聲。
“李太公做的好!”
“做的太漂亮了!”
“早看那些商賈不順眼了!”
“就是,仗著幾個臭錢,便驅使讀書人,簡直人綱淪喪。”
唯獨跟過來的十幾個縉紳不太高興了。
這不就是說,新政還是得推行……
他們家裏一樣有做生意的,這不還是得往外掏商稅麽?
這時候,忽然有官員領著幾人過來了。
“李太公,皇上口諭。”
眾人一怔,旋即趕緊肅容跪地接旨。
“今有蘇州有識之士赴京言及新政,朕心甚慰,為予以鼓勵,特賜有識之牌。”
說完,官員笑嗬嗬道:“大家起身吧。”
說著他隨手從旁邊盤中拿出一塊木製令牌,親手遞給了李太公。
“這是皇上很欣賞你們支持新政,所以賜下來的有識之牌,希望你們啊,迴去之後,好生保存,再接再厲,繼續的支持朝廷新政。”
然後便開始分發令牌。
令牌上鐫刻了“有識”二字,能看出來趕工痕跡,令牌本身也沒有什麽作用,隻有一個紀念作用,但是卻不妨礙在場眾人包括縉紳都熱淚盈眶。
“謝陛下隆恩!”
李太公激動的拿著令牌朝宮中方向而拜。
其他人也紛紛有樣學樣。
“好啦好啦,朝廷已經給你們安排好了返程之船,明日一早,你們便趕緊先迴蘇州,支持新政吧。”
“謝陛下!”李太公聞言又趕緊朝著宮中方向鞠躬。
“多謝陛下。”
惹得旁人也趕緊有樣學樣。
“支持新政,我等義不容辭。”
“我們就是為了支持新政而來!陛下英明!”
官員無奈的看著這一幕,看著他們正義凜然的喊著,心裏搖了搖頭,幹完了差事,他便直接離開。
待到官員走後,眾人這才忙不迭的如同珍寶一般看著到手的令牌。
個個興奮的不行。
都都覺得這趟京師之行,不虛此行,有“有識”牌在手,迴去供起來傳家,流傳到後世,也是一樁美談,簡直足矣。
而此時宮中。
“陛下,令牌已經送出去了。”
“嗯。”朱由檢點點頭。
隨後看了眼曹化淳,道:“怎麽?是覺得這種令牌不一定有用?”
曹化淳趕緊道:“迴稟陛下,卑職是想他們何德何能,竟得此隆恩。”
朱由檢嗤笑一聲:“不過區區木牌,談何隆恩?”
曹化淳說道:“皇上禦賜之物,非是看其材質,自然貴重無比,隻希望他們得此隆恩,好生迴去支持新政。”
“幾塊木牌如果能換來支持新政,那朕倒是願意做個萬八千發下去,行了,有沒有用都無所謂,隻要他們乖乖閉嘴就行了,你且去做事。”
“是。”
曹化淳退下之後,便直迴司禮監中。
司禮監此時正聚滿了太監。
中間有一太監已經鼻青臉腫,涕淚橫流的跪在地上磕頭。
見到曹化淳迴來,那太監更是連連磕頭。
“幹爹,小的知錯了……小的知錯了……”
曹化淳麵無表情來到他麵前。
那太監便直接抱上了曹化淳的腿一個勁的哭。
“知錯?你知錯什麽?三申五令,陛下既然設了一個納銀台,拿了外廷銀子,你還敢私吞?是真覺得神不知鬼不覺是吧?還是覺得,其他人都是傻子,就你一個是聰明人,你中飽私囊肥了自己個兒,卻兀把其他人當成傻缺?”
“幹爹,我真的知道錯了……我補,補十倍迴來。”
“別補了,明日起,你便滾去禦馬監。”
“幹爹不要啊……不要啊……”
曹化淳卻不再與他廢話,看向了其他人。
當即便有太監趕緊將地上的太監拉開。
“你們也都聽著,陛下自內帑提高了大家的俸祿,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管住自己得手,外廷有時候給銀子可以拿,但是得迴來捐入納銀台,告老時陛下自是願意承擔你們的養老,但若是覺得自己個兒聰明,能神不知鬼不覺,也可以不捐入納銀台,全憑你們的便,隻是做了這等瞞天之事,便不可能再侍奉陛下,受到懲罰時,便不要再來求饒了。”
“都聽懂了嗎?”
“是。”
訓斥完之後,曹化淳自迴房中。
房中王承恩看到曹化淳進來,歎息一聲。
曹化淳覺得好笑,道:“歎什麽氣?我又沒怎麽著他,莫不是你覺得他這種人還適合侍奉陛下身邊?”
王承恩歎息道:“我又沒有說你做錯……隻是感慨,月俸提高了,他們怎麽還想著伸手?平時日瞧著他們都怪老實的。”
“老實?”曹化淳嗤笑一聲,“那是在你我麵前裝孫子呢!我可沒有你那麽單純善良,不留著心眼,指不定就被這幫孫子給陰了。”
王承恩搖頭,不算認可。
曹化淳也懶得說服這個憨厚的夥計,自顧自去解下厚重的衣物。
王承恩詢問道:“今日有何事麽?蘇州那些人來了嗎?”
曹化淳道:“來了,但是在萬歲爺麵前一個屁都不敢放,到後麵索性攻訐起蘇州商人。”
說著,曹化淳笑出了聲,他接著道:“一群老弱之輩,不敢明著抗拒新政,隻得暗地裏使拌。”
“嗯。”
王承恩應了一聲。
曹化淳看了眼他,道:“風疾還未好?”
王承恩搖頭道:“非是風疾的事情,我已大好了,隻是想到一件事。”
曹化淳詢問:“什麽事?”
“禦前左軍被調迴來後,萬歲爺去了好幾次軍營,咱總覺得,萬歲爺好像在準備著什麽。”
“在準備著什麽?”
王承恩搖頭道:“萬歲爺是天子,心思深似海,咱家怎麽能猜得到?”
曹化淳笑道:“不能是為陝西民亂準備的吧?”
王承恩搖頭:“不似。”
隨後,王承恩又皺眉道:“難不成萬歲爺有意將禦軍調往遼東?要收複失地?”
曹化淳聞言失笑:“怎麽可能。”
遼東局勢極其複雜,雖說禦軍新訓初見成效,但是說把才練一年的禦軍往遼東扔,不說作用大不大,現不現實,隻說舍不舍得都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