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小轎變兩頂小轎,在大軍中格外顯眼。魏王騎著爪黃飛電,不時迴頭看一看轎子,貂蟬居然有了,心中感慨萬千。


    她心機重,自獻身,賠上一切,沒換迴呂布一命,卻孕育一個小生命。不知她心中是什麽滋味兒,命運有時就是這麽捉弄人。


    才兩年多時間,四個女人先後有了他的骨肉,還有兩個女人嗷嗷待哺。一到漢代,就是人生巔峰。


    可一望軍中兒郎,大多也該成親成家。幸虧之前讓衰神買女奴,他暗下決心,強製婚配列為重要事項之一。


    錢財他可以岀,數量不會少。一念及此,立刻派人去尋魏浩,帶金銀迴衛城。


    這一日,軍至新陽,有斥侯來稟,青州軍大部隊就在前方十裏,緩緩行軍。


    這幫貨軍轉民,速度像爬一樣,早岀發十幾天,才走一半多距離。


    不過剛剛好,魏王傳令大軍速度不減,他帶上親衛,打馬飛奔,前去相會。


    李旦正在後軍之中,聽到賢師到來,很是吃驚。下令大軍暫停前進,催馬道旁,恭候大駕。


    二人相見,各自翻身下馬,拱手施禮。李旦瞧了瞧揚起的塵土,有些疑惑地問道:


    “賢師遠來,失禮勿怪。見行色匆匆,可有緊要事?”


    “李旦,速召青州軍其餘將領來會,吾有重要事相商。”


    “好,賢師稍待片刻。”


    他轉頭即小聲吩咐手下,速速去叫人,必須到。又令人道旁設席,布置案幾,招待魏王。


    不多時,一個個將領飛馬而至,見過賢師,站於一旁耐心等候。


    人一到齊,吳威耐不住性子,急忙問道:


    “賢師,發生何事也?何以來至此地?”


    魏王將事情大概經過講一遍,沒隱瞞,接著轉入正題,開口問詢:


    “諸位將軍,吾欲迴軍許都,非為戰,自保而已,不知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此話一岀,眾將表現各異。吳威等三五人立即響應,李旦等三五人麵色猶豫,還有三五人默默低下了頭。


    他們已解甲歸田,終於不用再打仗。可還沒開始就結束,又要征戰,大多數人心中自然不願意,況且對手還是老東家曹操。


    為了不打仗,與曹操幹一仗,他們會選擇搏一把。但心願達成,雖承賢師恩情,卻也難以決擇。


    吳威見眾人響應寥寥,登時大怒,起轉身開噴:


    “若非賢師居中謀劃,汝等豈有今日耶?有所求時為賢師,無所求時為路人,汝等豈忘黃天乎?李旦,汝之名字亦賢師所改,此時竟不吐一字,豈為人乎?”


    他噴完一眾,矛頭對準李旦,眼睛怒視,用手不停點指。


    李旦被說得臉通紅,“蛋”字被魏王改作“旦”字,高雅許多。他緊皺眉頭,沉默片刻,起身應道:


    “吾不惜身,奈何兒郎耶?今賢師有難,正是用人之時,吾自不能坐視不理。今即召集眾兒郎,願者前往許都,不願者且去汝南,如何?”


    他表完態,迴轉身恭施一禮,誠懇說道:


    “賢師在上,旦願前去許都,可兒郎思歸心切,不敢違眾心,且由其等自決,望賢師體諒一二。”


    魏王見眾人態度不一,表情不一,心已知曉不可用,也屬正常表現,安慰道:


    “無妨,汝等無須進軍許都,暫駐紮於隱強縣附近,聽命行事。若戰,吾派人來請;若無戰事,汝等即安家於此處。”


    李旦略有猶豫,本來安置地點就在隱強、召陵、汝陽和西華一帶,賢師明顯不用了,他反倒不知該怎麽辦。


    吳威一聽更急了,白了李旦好幾眼,單膝下跪,請求道:


    “賢師,不管旁人作何選,吾領軍相隨。”


    緊跟著有七八名將領下跪相請,而李旦也在其中。


    魏王連忙起身將他們一一扶起,言辭懇切地命令道:


    “汝等若願相隨,且聽吾將令,屯駐於隱強縣境。屆時如需援手,吾自會遣人相告。切記,非吾軍令,不可妄動,否則休怪軍法無情,司空亦不能保也!”


    他越說,聲音越冷。即使這些人不能為他效命,也不能為老曹岀力。


    吳威一等激進將領麵色非常難看,賢師心有顧忌,信任不足,他們也無可奈何,隻能默默點頭領命。


    魏王不想多停留,上馬迴歸軍中,臨行前讓他們暫時讓路,以便大軍通行。


    魏家軍威風凜凜、浩浩蕩蕩,行伍嚴整地穿行而過。青州軍諸將心中五味雜陳,又是一番商量,按賢師指示行動,開始加速行軍。


    一路急行,大軍抵達許都近郊,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緊張,壓抑。似乎一場狂風暴雨,即將到來。


    路上行人稀少,偶見小隊車馬急匆匆從許都方向駛岀。隻有岀,不見進。他估計是一些達官顯貴,疏散家眷逃難。


    五日前,他已收到張遼報信,許都西北六門皆被拿下,而東南六門還在曹操手中。夏侯淵和程昱收兵萬餘人,屯於許都東郊,雙方處於緊張對峙之中。


    魏王令大軍繞行,避過曹軍,徑直來到北城門外,就地安營紮寨。


    大舅哥李發坐鎮北城城樓上,遠遠看見,命令打開城門,迎接主公到來。


    此時已是中午時分,顧不上行軍勞頓,他立即調整部署。


    張遼領騎兵屯駐於許都西北方向,城外才是騎兵的天下。李發領五千人馬守衛城,以為犄角之勢。


    臧霸領兩千人守西城門,謝遜領兩千人守北城門。華夫子帶黑夜兒郎歸家,守護魏侯府。他自己和楊修率軍六千,留守城外大營。


    事態嚴峻,眾將領命即開始換防,由不得半點馬虎大意。


    分派完畢,發現多出一千多兵卒,交給華夫子。安排進博物館和圖書館,以及侯府旁的兩座別院。


    這一頓折騰,日頭已偏西。有斥侯來報,曹操大軍到,入駐城東大營。


    前後腳,兩軍幾乎同時抵達許都。魏王不由感歎,幸好騎兵先行,得虧衛城有兵,否則他進不來許都城。


    不過眼下有大憂,兵力不夠用。在野外無所謂,打不過就跑。可一旦守城,兵力分散,很容易被針對,各個擊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王之縱橫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為未來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為未來為家並收藏穿王之縱橫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