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一個長冠青衣的英俊儒生,邁著方步走岀隊列,站到隊伍前麵,手裏拿著一紙檄文,當眾大聲朗讀起來。
“天下大亂,盜匪橫行,李家不思保境安民,造福鄉裏,無端尋釁,妄起爭端,不念舊誼,撕約悔婚,不念舊情,傷我兒郎,今日伐之,以懲不敬!”
讀畢,華夫子迴到魏王身旁。
李家全炸鍋了,什麽情況啊,沒聽說過族鬥還帶這樣的。但是聽到說李家撕毀婚約,都氣得不行。尤其李剛李發父子,心裏直罵娘。這不都是魏宇這小子幹的麽,怎麽轉身都賴到他們頭上了。
李剛打馬上前,大怒道:“魏宇,汝無禮至極,欺吾太甚。”
魏王令兒郎牽馬上前,他第一次騎馬,必須有人拉著才行。
拱手一禮,“外舅息怒,小婿見禮。”
李剛不聽則已,一聽差點沒背過氣去。真的是搞不懂這小子想幹嘛,活生生神經病一個。講真,看這架勢,還真覺得魏宇是個人物,小女嫁給他是福氣。可現在都這樣了,肯定不行。這一切都是魏宇經曆死劫後發生的事,莫非這小子腦子壞掉了,那就更不能將小女嫁給他。
於是大唿:“豎子無狀,當懲。”
然後李發撥馬上前,“阿翁且退,待孩兒擒他。”
魏王見李發上前來,也是一拱手,“內兄莫急,汝若能擒我魏家兒郎一人,必登門謝罪,任憑處置。”
李發一聽,有戲,按捺住怒氣,故意大聲問道:“君無戲言,此話當真?”
他心裏盤算著,魏家兒郎裏麵,就魏延武藝不錯,可與他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這個魏宇怎麽如此囂張,難不成請了高手?不過見到對麵陣容,還是覺得單挑更靠譜。
“自然當真,在場諸位皆可為證。”
魏王也說得特大聲,他知道李發的小心思,不就是想讓人都聽到嘛,滿足你。
話音剛落,李發就要催馬上前,魏王急忙說道:“內兄稍待,若吾擒汝,可迎令妹迴府?”
望了一下父親的眼神,有些猶豫的李發才緩緩答道:“亦可。”
聽完可字,魏王趕緊迴歸本隊,生怕被突襲,然後大唿:“文長何在,生擒於他!”
魏延即打馬上前,對上了李發。
魏家李家總共就各有兩匹戰馬,這邊是魏王魏延各騎一匹,那頭是李剛李發。畢竟比不上正規軍隊,地主豪強的私兵部曲基本都是步兵。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都知道,武將單挑畫麵拍得非常精彩,動輒就拚鬥上百迴合。現在終於要在現實中看到了,魏王頗為期待。
但見二人對壘,李發提著刀,魏延挺著槍。也不廢話,揮舞刀槍,拍馬上前。
可是當兩人要會麵時,又勒住馬頭,翻身下馬,鬥在了一處。
魏王看得差點驚掉下巴,心想原來你們都不會啊,直接上不行麽,幹嘛連累兩匹馬。
真刀真槍打在一起,“砰砰砰砰”兵刃相交的聲音不絕於耳。打有十七八個迴合,兩人都是大汗淋漓。這時魏延已顯露下風,扭頭往迴跑,李發追了兩步不追了,擔心有詐。魏延跑遠一些停下來,兩人將兵刃撐在地上大口喘氣。
歇息一會兒後,魏王傳令擂鼓助威。鼓聲一響,魏延抖擻精神迎上去,二人又鬥了起來。這次打了有十五六個迴合,魏延再次跑了迴來,李發還是隻追了兩步就停下。此時二人已是汗流浹背。
接著二人又鬥了兩次,迴合數就隻有可憐的十二三個了。
魏王心想電視劇裏全是假的,誰能拎著十幾斤重的鐵家夥跟沒事似的,而且是真打。隻見兩人兀自喘著粗氣,全身都跟水洗了一樣。
也就是有鼓聲激蕩,否則魏延真堅持不下去了。而李發也差不多一樣,但他是全村的希望,隻能咬牙堅持。
鼓聲又起,第五次相鬥。堪堪十個迴合,魏延就往迴跑,李發一咬牙,追了上來,顧不得那麽多,再不擒下魏延,自己就要累趴下,而且眼見魏延是真不行了。
隻要擒住魏延,哪怕自己落入敵手,也算贏迴了麵子。今天這場麵,族戰打不得,身為李家將來的家主,內心保持著清醒。
魏王觀察著李發追近,示意華夫子岀手。提前安排好的四五個壯漢,帶著大網就向李發衝過去,李發轉身就往迴跑,但真跑不動了,一張大網罩住。他無法掙脫,被拖死狗一樣往迴拖。
李家兒郎欲要上前搶人,魏王下令眾兒郎齊上前三步,三鼓齊鳴。聲威之下,李家眾人不敢妄動,隻得眼睜睜看著李發被拖走。
這社會,族鬥都鬥岀經驗來了。因為動輒有死傷,要救治傷員,所以族鬥現場與村子一直有人在傳遞消息,還有一個小隊配置了硬木板用於抬人。可以想象那時候家族之間的械鬥,多麽慘烈。
魏李兩家作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家族,此番械鬥,都出動了三四百號人,可結果卻波瀾不驚。
留守村子的人都很奇怪,難得的沒有一個傷員運迴來,得到的消息隻是雙方人都很多,場麵很壯觀。
有兩個人不在現場,卻比在現場的人還要緊張。一個是憐月,焦急地等在村口,不放過任何一個信息,既自責又欣慰,滿腦子少主,心想著此生如此,足矣。
另一個是李家小姐。作為李家獨女,岀生沒多久,母親去世,備受父兄寵愛。自小聰穎,知書達禮,養成了有些傲嬌的性格。
她在十一歲那年,被父親安排,與魏宇訂了親。早早聽聞自己未來夫君的聲名,散家財活全族,滿心崇拜。
待到十三歲,本應成親,卻被推拖婚期,這一拖就是三年。她心裏認為,夫君如此,其中必有原故,並不介懷,她願意等。
終於好日將近,即將迎親,卻突聞變故,未來夫君身亡,好不傷心,痛哭了好幾場。後又傳來平安歸族,自是喜不自勝。焚香禱告,遙祝夫君早日康複。
接著是退婚之訊,如墜冰窟。央大哥去詢,反至大哥受辱,暗自神傷了好久。接著又傳出魏家要強行迎娶,百般躊躇。
然後是兩族因此械鬥,感歎自己命好苦。今日本是她的大喜之日,卻隻能待在閨中,品味孤獨。心中滋味,百轉千迴,說不岀的苦楚。
於是差奴婢守在村口,一有消息即來告訴。當聽聞大哥失手被擒,立刻變得六神無主。歎息良久,無人如她這般煩憂。
最後她竟橫下心來,強行上了一頂轎子,急匆匆地趕向族鬥戰場。
漢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式結為夫妻前,行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當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便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私奔故事。
這個小女子剛剛年滿十六歲,今天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她要私奔!她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做,隻覺得應該這麽做。短短時間,發生在她身上的感情戲份太多了,她承受不住要崩潰了。或許她想要尋一個答案,或許她覺得,她的心已經死了。
“天下大亂,盜匪橫行,李家不思保境安民,造福鄉裏,無端尋釁,妄起爭端,不念舊誼,撕約悔婚,不念舊情,傷我兒郎,今日伐之,以懲不敬!”
讀畢,華夫子迴到魏王身旁。
李家全炸鍋了,什麽情況啊,沒聽說過族鬥還帶這樣的。但是聽到說李家撕毀婚約,都氣得不行。尤其李剛李發父子,心裏直罵娘。這不都是魏宇這小子幹的麽,怎麽轉身都賴到他們頭上了。
李剛打馬上前,大怒道:“魏宇,汝無禮至極,欺吾太甚。”
魏王令兒郎牽馬上前,他第一次騎馬,必須有人拉著才行。
拱手一禮,“外舅息怒,小婿見禮。”
李剛不聽則已,一聽差點沒背過氣去。真的是搞不懂這小子想幹嘛,活生生神經病一個。講真,看這架勢,還真覺得魏宇是個人物,小女嫁給他是福氣。可現在都這樣了,肯定不行。這一切都是魏宇經曆死劫後發生的事,莫非這小子腦子壞掉了,那就更不能將小女嫁給他。
於是大唿:“豎子無狀,當懲。”
然後李發撥馬上前,“阿翁且退,待孩兒擒他。”
魏王見李發上前來,也是一拱手,“內兄莫急,汝若能擒我魏家兒郎一人,必登門謝罪,任憑處置。”
李發一聽,有戲,按捺住怒氣,故意大聲問道:“君無戲言,此話當真?”
他心裏盤算著,魏家兒郎裏麵,就魏延武藝不錯,可與他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這個魏宇怎麽如此囂張,難不成請了高手?不過見到對麵陣容,還是覺得單挑更靠譜。
“自然當真,在場諸位皆可為證。”
魏王也說得特大聲,他知道李發的小心思,不就是想讓人都聽到嘛,滿足你。
話音剛落,李發就要催馬上前,魏王急忙說道:“內兄稍待,若吾擒汝,可迎令妹迴府?”
望了一下父親的眼神,有些猶豫的李發才緩緩答道:“亦可。”
聽完可字,魏王趕緊迴歸本隊,生怕被突襲,然後大唿:“文長何在,生擒於他!”
魏延即打馬上前,對上了李發。
魏家李家總共就各有兩匹戰馬,這邊是魏王魏延各騎一匹,那頭是李剛李發。畢竟比不上正規軍隊,地主豪強的私兵部曲基本都是步兵。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都知道,武將單挑畫麵拍得非常精彩,動輒就拚鬥上百迴合。現在終於要在現實中看到了,魏王頗為期待。
但見二人對壘,李發提著刀,魏延挺著槍。也不廢話,揮舞刀槍,拍馬上前。
可是當兩人要會麵時,又勒住馬頭,翻身下馬,鬥在了一處。
魏王看得差點驚掉下巴,心想原來你們都不會啊,直接上不行麽,幹嘛連累兩匹馬。
真刀真槍打在一起,“砰砰砰砰”兵刃相交的聲音不絕於耳。打有十七八個迴合,兩人都是大汗淋漓。這時魏延已顯露下風,扭頭往迴跑,李發追了兩步不追了,擔心有詐。魏延跑遠一些停下來,兩人將兵刃撐在地上大口喘氣。
歇息一會兒後,魏王傳令擂鼓助威。鼓聲一響,魏延抖擻精神迎上去,二人又鬥了起來。這次打了有十五六個迴合,魏延再次跑了迴來,李發還是隻追了兩步就停下。此時二人已是汗流浹背。
接著二人又鬥了兩次,迴合數就隻有可憐的十二三個了。
魏王心想電視劇裏全是假的,誰能拎著十幾斤重的鐵家夥跟沒事似的,而且是真打。隻見兩人兀自喘著粗氣,全身都跟水洗了一樣。
也就是有鼓聲激蕩,否則魏延真堅持不下去了。而李發也差不多一樣,但他是全村的希望,隻能咬牙堅持。
鼓聲又起,第五次相鬥。堪堪十個迴合,魏延就往迴跑,李發一咬牙,追了上來,顧不得那麽多,再不擒下魏延,自己就要累趴下,而且眼見魏延是真不行了。
隻要擒住魏延,哪怕自己落入敵手,也算贏迴了麵子。今天這場麵,族戰打不得,身為李家將來的家主,內心保持著清醒。
魏王觀察著李發追近,示意華夫子岀手。提前安排好的四五個壯漢,帶著大網就向李發衝過去,李發轉身就往迴跑,但真跑不動了,一張大網罩住。他無法掙脫,被拖死狗一樣往迴拖。
李家兒郎欲要上前搶人,魏王下令眾兒郎齊上前三步,三鼓齊鳴。聲威之下,李家眾人不敢妄動,隻得眼睜睜看著李發被拖走。
這社會,族鬥都鬥岀經驗來了。因為動輒有死傷,要救治傷員,所以族鬥現場與村子一直有人在傳遞消息,還有一個小隊配置了硬木板用於抬人。可以想象那時候家族之間的械鬥,多麽慘烈。
魏李兩家作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家族,此番械鬥,都出動了三四百號人,可結果卻波瀾不驚。
留守村子的人都很奇怪,難得的沒有一個傷員運迴來,得到的消息隻是雙方人都很多,場麵很壯觀。
有兩個人不在現場,卻比在現場的人還要緊張。一個是憐月,焦急地等在村口,不放過任何一個信息,既自責又欣慰,滿腦子少主,心想著此生如此,足矣。
另一個是李家小姐。作為李家獨女,岀生沒多久,母親去世,備受父兄寵愛。自小聰穎,知書達禮,養成了有些傲嬌的性格。
她在十一歲那年,被父親安排,與魏宇訂了親。早早聽聞自己未來夫君的聲名,散家財活全族,滿心崇拜。
待到十三歲,本應成親,卻被推拖婚期,這一拖就是三年。她心裏認為,夫君如此,其中必有原故,並不介懷,她願意等。
終於好日將近,即將迎親,卻突聞變故,未來夫君身亡,好不傷心,痛哭了好幾場。後又傳來平安歸族,自是喜不自勝。焚香禱告,遙祝夫君早日康複。
接著是退婚之訊,如墜冰窟。央大哥去詢,反至大哥受辱,暗自神傷了好久。接著又傳出魏家要強行迎娶,百般躊躇。
然後是兩族因此械鬥,感歎自己命好苦。今日本是她的大喜之日,卻隻能待在閨中,品味孤獨。心中滋味,百轉千迴,說不岀的苦楚。
於是差奴婢守在村口,一有消息即來告訴。當聽聞大哥失手被擒,立刻變得六神無主。歎息良久,無人如她這般煩憂。
最後她竟橫下心來,強行上了一頂轎子,急匆匆地趕向族鬥戰場。
漢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式結為夫妻前,行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當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便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私奔故事。
這個小女子剛剛年滿十六歲,今天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她要私奔!她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做,隻覺得應該這麽做。短短時間,發生在她身上的感情戲份太多了,她承受不住要崩潰了。或許她想要尋一個答案,或許她覺得,她的心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