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丙當然還是想挽迴屬於自己的感情,他對“白菜”深情地說:“別看我們現在什麽都沒有,但是我們有我們,正是因為還有我們,將來一切都會有的。”
“白菜”對窮孩子丙在自己家中的表現感到非常失望:“我們?”“白菜”哂笑著問。
“你要相信未來,相信我還有時來運轉的時候,到時候,我一定行的。”
“未來?你每次都隻是跟我談未來。你的未來在哪裏?你說的話幾時兌現了?我現在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們之間已經沒有“我們”了。”
窮孩子丙茫然地走出“白菜”家,但是,他仍舊改不了占別人小便宜的性格,這次第,怎能讓自己吃虧呢?他總要說幾句騷話,一來,是為自己挽迴一點麵子,二來,也為了惡心惡心拒絕了他的“白菜”。他沒有太大的本事,隻不過說出幾句話惡心人的本事,他還是有的。過去,從他嘴裏說出的惡心富家子弟和範仲淹以及其他幾個窮孩子的話,能讓他們難過好幾天,他想:既然你拒絕了我,我也不會讓你好過。此刻,他完全意識不到,當“白菜”看到他的吃相之後,他在“白菜”心裏,就沒有一點位置了。對於一個自己並不在乎的人,就算他說出來的話再難聽,也無所謂。
不知道這幾句話,他到底是從哪裏學來的,反正,他把這幾句話說給“白菜”聽:“重金娶親,娶得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轎,抬得是大家閨秀;明媒正娶,娶得是賢良淑德;三媒六聘,聘得是知書達理。敢問你這個富家小姐,究竟占哪一樣?”
話中有話。說出這句話,他感到很得意,他很自以為是,以為這南京城裏的“白菜”,也會像當年範仲淹和富家子弟一樣,生他的悶氣。
然而,他大錯特錯。
“白菜”應聲迴複了他,雖然隻是和他一樣的旁敲側擊,卻是真真切切的擲地有聲:“完璧之身,嫁得是坐懷不亂;大家閨秀,許得是書香門第;賢良淑德,配得是品行端正;,知書達理,要得是學富五車。敢問你這個不學無術的鄉野村夫,究竟占哪一樣?”
往別人臉上扔出去的大糞,又被包裝了一下,傳了迴來。
窮孩子丙,無話可說,黯然離開了。
從此,他把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他覺得,青春就像打麻將,不是點炮就自摸。
“英雄一怒為紅顏,紅顏一笑為了錢”他發著酒瘋說道:“萬丈高樓平地起,輝煌隻能靠自己。”
總算是領悟到一點生活的真諦了,大宋這個society也算是沒有白教他,至少,教會了他一點做人做事的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沒本事,靠誰,都沒有用。
大宋的社會裏有太多太多的錦上添花,但是雪中送炭,真的太少太少,少得可憐。
自由戀愛失敗了,他隻能接受包辦婚姻。盡管,他很不情願。
家裏給他娶了一個媳婦,模樣還算俊俏,隻不過,在他的眼裏,隻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村姑而已矣。
用一句話概括他倆的關係:他不愛她,但是她深愛著他。
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南京城(應天府)裏的那個白菜。
他給“白菜”寫信,白菜卻不迴信,他們的感情,就這樣吧。
這樣好嗎?這樣不好。
可是啊,少年不識情滋味,愛上白菜。愛上白菜,可是,在白菜心裏,窮孩子丙卻是一個十足的老賴。
生活中也有很多遺憾,而對於窮孩子丙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他的媳婦,一直不生男孩,生下三個孩子,都是女的,一想到將來還要給三個女孩子準備嫁妝,窮孩子丙就要抓狂。
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
大宋的城市經濟和商品經濟很發達,他想到南京城裏擺個攤,掙點辛苦錢,要不然,就連借酒澆愁的酒他都買不起。
其實,詩和遠方也需要門票,而且票價不低。情懷,也很燒錢。之前,那些什麽富婆包養、一考成名,在生活的現實中,全部,無一例外,都化作泡影。
富家子弟迎娶了盲女孩,生活的和和美美,但是危機四伏。正如當年範仲淹所預料到的:富家子弟不願意改掉自己討好別人的性格,仍舊是那樣的優柔寡斷,總想當一個好人。
直到有一天。
那一天,富家子弟任職的那個縣,爆發了災荒。
優柔寡斷,討好別人,總想當好人,以及之前提到的,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難道,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嗎?我真的希望,每個人能夠盡量地克服人性的弱點,因為這些弱點將會在不經意間阻礙我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去邁進,向著更遠的遠方去行走。但是,想要克服人性的弱點,特別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弱點,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真的很難。因而人們常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有些時候,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你不願意改,沒事的,命運來幫你改,隻是,改掉性格的過程會像分娩一樣,陣痛不已。
作為一個縣的知縣,富家子弟知道自己責無旁貸,對於他來說,“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這災荒之年,他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為民請命,他請求上級領導減免賦稅,都做到這個份上了,一些刁民還是不買賬,因為,在這個縣裏,不管富家子弟如何去救濟,總是有遊手好閑的人吃不好、吃不飽,過得比富家子弟差太遠,他們心中一肚子怨氣。他們到處散播謠言:“富家子弟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在家裏大吃大喝。”
富家子弟算是個可憐之人,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善良的你掏心掏肺,想要看你出醜的人卻太多。
暗流湧動,在明裏,轉變為霹靂一聲暴動。
暴民們憤怒地衝進富家子弟的府邸,看到富家子弟一家人隻能喝稀粥,就算是這樣,他們也二話沒說,大開殺戒,“你一家人能喝稀粥,我還連稀粥都喝不上呢!”一家人,除了富家子弟,無一幸免於難。極其諷刺的是,這時的富家子弟,還在風塵仆仆地為窮人送糧食。
富家子弟迴到家,看到慘狀,在血泊裏,他看到了自己慈眉善目的倒影。
人死不能複生。
那一刻,在重大的刺激之下,富家子弟的性格悄然發生改變:沒錯,範仲淹當年說的沒錯。就是要給善良披上鋒芒,不能助長壞人的惡。
從此,他徹徹底底的變了,變得殺伐決斷,做事情雷厲風行。
“要把這些暴民屠戮殆盡。”他在心中,發盡千般願。
複仇。revenge。
接下來的他,自然不會和刁民們討價還價,他嚴格依照法律,絕不法外開恩,該打就打,該殺就殺。
他用暴民們的鮮血,一點點染紅了自己的頂子。官越做越大,當到了通判,又被提拔為知州,作為文官的他,憑借著鎮壓暴民立下的軍功,被封為費縣男(男爵)。
他不再是那個刻意討好別人的人了,然而,他有權力,不刻意討好別人之後,他發現:在權力之下,有人,一個接著一個的討好自己。
討好別人,充其量隻算是一種智慧,讓別人去討好自己,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生活讓他悟到了。
距離他們宿舍六人在應天府書院分別已經過去了十五年,富家子弟不會想到,他竟然還能與窮孩子丙再見。
窮孩子丙在南京城裏擺了一個餛飩攤(注意這個餛飩的第二個字讀作屯的輕聲,不讀作頓),愛占別人小便宜的性子還是不改,要麽在飲料裏兌一點水,要麽就欺騙一下老年人和小孩,讓他們多交一點錢。
那一天,富家子弟到南京應天府的辦事處辦公,路過了這家小攤。
他被窮孩子丙在人海中認了出來,窮孩子丙高聲喊出富家子弟的名字:xx。
“xx,你快過來吃餛飩啊,這可是方圓幾十裏的一絕。”
富家子弟身旁的仆人指著窮孩子丙大喝:“官人的名字,豈是你這平民百姓可以直唿的?”
“我跟他是同學。”
“可你隻是個白丁。”
“我是個秀才。”
“我家官人是太守(宋代知州的雅稱),就算你是個秀才,見到他也得畢恭畢敬。”
等級社會啊,真的沒有辦法。在大宋,就要按照大宋的規矩辦事。
可是,窮孩子丙偏偏就不按規矩辦事。
不遵守遊戲規則,就要付出代價。
緊接著,窮孩子丙恬不知恥地笑著,大言不慚地說:“我家的餛飩,是全南京城(應天府)最好吃的,你吃完了,也別忘了告訴你的同僚,讓他們都來這裏吃,給我家做一做宣傳。”
這要是放在以前,富家子弟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可是,現在的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他,脫胎換骨。他輕輕一笑:“本官沒有義務為你做宣傳。”
“xx,你別在老子麵前擺出你當官的臭架子,你什麽德行老子又不是不知道!”
“大膽刁民!”富家子弟心想:你不仁,休怪我不義。那一刻,同學感情蕩然無存。
“哎呀,鹽巴鹹了,感情淡了。”
“本官跟你的感情,就從來沒有深過,就從來沒有鹹過,就從來沒有濃過。”
“那你想怎樣啊?”
“交錢,走人。就當我沒見過你,就當我不認識你這個人。”
“你牛x,你牛x”,這時的窮孩子丙,不知道拿來的勇氣,一腳踢翻了富家子弟吃餛飩的那張桌子,滾燙的餛飩湯濺了富家子弟一臉。
“在老同學麵前,你裝什麽裝?”
“拿下。”富家子弟的口令說得很幹脆。旁邊幾個仆人一腳踢彎了窮孩子丙的膝蓋,窮孩子丙無可奈何地跪在富家子弟麵前。?
注釋:少年不識情滋味,改編自辛棄疾的《醜奴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鬱,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迴味無窮。
醜奴兒1·書博山道中壁2
少年不識愁滋味3,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4。
而今識盡愁滋味5,欲說還休6。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白菜”對窮孩子丙在自己家中的表現感到非常失望:“我們?”“白菜”哂笑著問。
“你要相信未來,相信我還有時來運轉的時候,到時候,我一定行的。”
“未來?你每次都隻是跟我談未來。你的未來在哪裏?你說的話幾時兌現了?我現在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們之間已經沒有“我們”了。”
窮孩子丙茫然地走出“白菜”家,但是,他仍舊改不了占別人小便宜的性格,這次第,怎能讓自己吃虧呢?他總要說幾句騷話,一來,是為自己挽迴一點麵子,二來,也為了惡心惡心拒絕了他的“白菜”。他沒有太大的本事,隻不過說出幾句話惡心人的本事,他還是有的。過去,從他嘴裏說出的惡心富家子弟和範仲淹以及其他幾個窮孩子的話,能讓他們難過好幾天,他想:既然你拒絕了我,我也不會讓你好過。此刻,他完全意識不到,當“白菜”看到他的吃相之後,他在“白菜”心裏,就沒有一點位置了。對於一個自己並不在乎的人,就算他說出來的話再難聽,也無所謂。
不知道這幾句話,他到底是從哪裏學來的,反正,他把這幾句話說給“白菜”聽:“重金娶親,娶得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轎,抬得是大家閨秀;明媒正娶,娶得是賢良淑德;三媒六聘,聘得是知書達理。敢問你這個富家小姐,究竟占哪一樣?”
話中有話。說出這句話,他感到很得意,他很自以為是,以為這南京城裏的“白菜”,也會像當年範仲淹和富家子弟一樣,生他的悶氣。
然而,他大錯特錯。
“白菜”應聲迴複了他,雖然隻是和他一樣的旁敲側擊,卻是真真切切的擲地有聲:“完璧之身,嫁得是坐懷不亂;大家閨秀,許得是書香門第;賢良淑德,配得是品行端正;,知書達理,要得是學富五車。敢問你這個不學無術的鄉野村夫,究竟占哪一樣?”
往別人臉上扔出去的大糞,又被包裝了一下,傳了迴來。
窮孩子丙,無話可說,黯然離開了。
從此,他把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他覺得,青春就像打麻將,不是點炮就自摸。
“英雄一怒為紅顏,紅顏一笑為了錢”他發著酒瘋說道:“萬丈高樓平地起,輝煌隻能靠自己。”
總算是領悟到一點生活的真諦了,大宋這個society也算是沒有白教他,至少,教會了他一點做人做事的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沒本事,靠誰,都沒有用。
大宋的社會裏有太多太多的錦上添花,但是雪中送炭,真的太少太少,少得可憐。
自由戀愛失敗了,他隻能接受包辦婚姻。盡管,他很不情願。
家裏給他娶了一個媳婦,模樣還算俊俏,隻不過,在他的眼裏,隻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村姑而已矣。
用一句話概括他倆的關係:他不愛她,但是她深愛著他。
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南京城(應天府)裏的那個白菜。
他給“白菜”寫信,白菜卻不迴信,他們的感情,就這樣吧。
這樣好嗎?這樣不好。
可是啊,少年不識情滋味,愛上白菜。愛上白菜,可是,在白菜心裏,窮孩子丙卻是一個十足的老賴。
生活中也有很多遺憾,而對於窮孩子丙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他的媳婦,一直不生男孩,生下三個孩子,都是女的,一想到將來還要給三個女孩子準備嫁妝,窮孩子丙就要抓狂。
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
大宋的城市經濟和商品經濟很發達,他想到南京城裏擺個攤,掙點辛苦錢,要不然,就連借酒澆愁的酒他都買不起。
其實,詩和遠方也需要門票,而且票價不低。情懷,也很燒錢。之前,那些什麽富婆包養、一考成名,在生活的現實中,全部,無一例外,都化作泡影。
富家子弟迎娶了盲女孩,生活的和和美美,但是危機四伏。正如當年範仲淹所預料到的:富家子弟不願意改掉自己討好別人的性格,仍舊是那樣的優柔寡斷,總想當一個好人。
直到有一天。
那一天,富家子弟任職的那個縣,爆發了災荒。
優柔寡斷,討好別人,總想當好人,以及之前提到的,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難道,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嗎?我真的希望,每個人能夠盡量地克服人性的弱點,因為這些弱點將會在不經意間阻礙我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去邁進,向著更遠的遠方去行走。但是,想要克服人性的弱點,特別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弱點,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真的很難。因而人們常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有些時候,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你不願意改,沒事的,命運來幫你改,隻是,改掉性格的過程會像分娩一樣,陣痛不已。
作為一個縣的知縣,富家子弟知道自己責無旁貸,對於他來說,“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這災荒之年,他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為民請命,他請求上級領導減免賦稅,都做到這個份上了,一些刁民還是不買賬,因為,在這個縣裏,不管富家子弟如何去救濟,總是有遊手好閑的人吃不好、吃不飽,過得比富家子弟差太遠,他們心中一肚子怨氣。他們到處散播謠言:“富家子弟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在家裏大吃大喝。”
富家子弟算是個可憐之人,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善良的你掏心掏肺,想要看你出醜的人卻太多。
暗流湧動,在明裏,轉變為霹靂一聲暴動。
暴民們憤怒地衝進富家子弟的府邸,看到富家子弟一家人隻能喝稀粥,就算是這樣,他們也二話沒說,大開殺戒,“你一家人能喝稀粥,我還連稀粥都喝不上呢!”一家人,除了富家子弟,無一幸免於難。極其諷刺的是,這時的富家子弟,還在風塵仆仆地為窮人送糧食。
富家子弟迴到家,看到慘狀,在血泊裏,他看到了自己慈眉善目的倒影。
人死不能複生。
那一刻,在重大的刺激之下,富家子弟的性格悄然發生改變:沒錯,範仲淹當年說的沒錯。就是要給善良披上鋒芒,不能助長壞人的惡。
從此,他徹徹底底的變了,變得殺伐決斷,做事情雷厲風行。
“要把這些暴民屠戮殆盡。”他在心中,發盡千般願。
複仇。revenge。
接下來的他,自然不會和刁民們討價還價,他嚴格依照法律,絕不法外開恩,該打就打,該殺就殺。
他用暴民們的鮮血,一點點染紅了自己的頂子。官越做越大,當到了通判,又被提拔為知州,作為文官的他,憑借著鎮壓暴民立下的軍功,被封為費縣男(男爵)。
他不再是那個刻意討好別人的人了,然而,他有權力,不刻意討好別人之後,他發現:在權力之下,有人,一個接著一個的討好自己。
討好別人,充其量隻算是一種智慧,讓別人去討好自己,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生活讓他悟到了。
距離他們宿舍六人在應天府書院分別已經過去了十五年,富家子弟不會想到,他竟然還能與窮孩子丙再見。
窮孩子丙在南京城裏擺了一個餛飩攤(注意這個餛飩的第二個字讀作屯的輕聲,不讀作頓),愛占別人小便宜的性子還是不改,要麽在飲料裏兌一點水,要麽就欺騙一下老年人和小孩,讓他們多交一點錢。
那一天,富家子弟到南京應天府的辦事處辦公,路過了這家小攤。
他被窮孩子丙在人海中認了出來,窮孩子丙高聲喊出富家子弟的名字:xx。
“xx,你快過來吃餛飩啊,這可是方圓幾十裏的一絕。”
富家子弟身旁的仆人指著窮孩子丙大喝:“官人的名字,豈是你這平民百姓可以直唿的?”
“我跟他是同學。”
“可你隻是個白丁。”
“我是個秀才。”
“我家官人是太守(宋代知州的雅稱),就算你是個秀才,見到他也得畢恭畢敬。”
等級社會啊,真的沒有辦法。在大宋,就要按照大宋的規矩辦事。
可是,窮孩子丙偏偏就不按規矩辦事。
不遵守遊戲規則,就要付出代價。
緊接著,窮孩子丙恬不知恥地笑著,大言不慚地說:“我家的餛飩,是全南京城(應天府)最好吃的,你吃完了,也別忘了告訴你的同僚,讓他們都來這裏吃,給我家做一做宣傳。”
這要是放在以前,富家子弟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可是,現在的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他,脫胎換骨。他輕輕一笑:“本官沒有義務為你做宣傳。”
“xx,你別在老子麵前擺出你當官的臭架子,你什麽德行老子又不是不知道!”
“大膽刁民!”富家子弟心想:你不仁,休怪我不義。那一刻,同學感情蕩然無存。
“哎呀,鹽巴鹹了,感情淡了。”
“本官跟你的感情,就從來沒有深過,就從來沒有鹹過,就從來沒有濃過。”
“那你想怎樣啊?”
“交錢,走人。就當我沒見過你,就當我不認識你這個人。”
“你牛x,你牛x”,這時的窮孩子丙,不知道拿來的勇氣,一腳踢翻了富家子弟吃餛飩的那張桌子,滾燙的餛飩湯濺了富家子弟一臉。
“在老同學麵前,你裝什麽裝?”
“拿下。”富家子弟的口令說得很幹脆。旁邊幾個仆人一腳踢彎了窮孩子丙的膝蓋,窮孩子丙無可奈何地跪在富家子弟麵前。?
注釋:少年不識情滋味,改編自辛棄疾的《醜奴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鬱,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迴味無窮。
醜奴兒1·書博山道中壁2
少年不識愁滋味3,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4。
而今識盡愁滋味5,欲說還休6。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