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些疑惑,對王閏之說:“為什麽我不論要幹啥,你都會未卜先知?能告訴我究竟是為什麽嗎?”


    王閏之爽朗的笑了:“這麽多年的夫妻,有誰比我更了解你?”


    蘇軾也笑了,邊笑邊想:現在,我要更努力,隻為了,我們想要的明天,我會好好的珍惜這份情誼。


    但一切,不努力是完全不行的。不過,你需要有一定的才情,努力才會起到相應的作用,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大家往往隻是記住了這一句,忽略了這句話的上一句“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沒有用。”


    這一刻,屬於蘇軾的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到來了。蘇軾揮筆,洋洋灑灑,寫下一首《定風波》。這首詞,與蘇軾的名字一樣,光耀千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迴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人世間第一等襟抱,同樣也是人世間第一等曠達。


    因為這首詞,很多人記住了蘇東坡,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蘇東坡能有這種胸懷,王閏之功不可沒。王閏之,在用自己的一切為蘇東坡寫出好詩好詞好文章鋪平道路,從種地到做飯甚至再到蘇軾創作這首詞之前為他燒好的洗澡水,熱好的薑湯,我們就可以知道,盡管蘇軾在詩詞與文章中提起她之時總是喜歡使用“老妻”這個毫無美感的詞,不過,在蘇東坡的內心裏,王閏之永遠是最美的,沒有之一。(王弗已經去世,不參與排名,請某些讀者不要在此處鑽牛角尖)


    日子總還是要向前走的,沒有田間的揮汗如雨,哪有陰涼地裏的淺斟低唱。


    生活也不總是和和美美,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磕磕絆絆。


    這一年的六月份,酷暑難耐,這時,家中的老黃牛突然生病了。老黃牛不吃不喝,蔫兒了一般,一動也不動。


    這可把蘇東坡急壞了,他心想:這牛,可是我們這一大家子的命根子,不僅如此,這頭牛,還是從官府那裏借來的,如果病死了,可怎麽賠,那可賠不起啊!可是,這十裏八鄉,我去那裏去找獸醫呢?


    蘇軾甚至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是這頭牛如果真的死了,那麽全家就一夜迴到解放前了。


    他想去牽牛,帶牛到處找找獸醫,因為他又沒有獸醫的聯係電話,獸醫不可能主動來找他。他上去牽牛,牛一動也不動,蘇東坡都快要急哭了,他衝上去,麵對老牛,既不敢打,也不敢罵,他朝著老牛跪下了:老牛,您可憐可憐我吧!您的命抵得上我的全部家產呢,您快快起來啊,我要帶你去看病,給個麵子嘛。您要是死了,我剛剛脫了貧,又要一夜迴到解放前了。再說,治好了病,您自己不也開心嗎?


    老牛還是一動不動。


    蘇東坡真的是沒有辦法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像個孩子一樣。


    這時,王閏之從街上買完菜迴來了。


    蘇東坡一邊哭一邊說:“這老黃牛恐怕是沒有救了,接下來的日子可咋麽過啊?”


    王閏之走上前去,一看,情況確實不太妙,這牛已經口吐白沫了。你想想,一個家庭主婦,麵對牛生病,那肯定是束手無策。在這種情況之下,一百個家庭主婦都會對這頭牛判死刑,而王閏之卻是第一百零一個。王閏之想辦法,讓牛張開大嘴,看了看牛舌頭。


    王閏之說:“這頭牛還有救。”


    東坡先生立馬不哭了:“那我應該怎樣做?”


    “很簡單,牛並沒有生太大的病。你去弄一碗青蒿粥。”


    “好的。”蘇東坡立馬照辦,不敢怠慢。


    很快,青蒿粥熬好了,等了一會兒,降溫至常溫狀態,王閏之捧著這碗青蒿粥,一口一口喂給老牛吃。


    “老牛竟然吃下東西了!”蘇東坡高興得又蹦又跳。


    而更令蘇東坡高興的是,一個時辰過後,老牛竟然好了,顯得很有精氣神,可以下地勞動了。


    蘇東坡深情地看著王閏之:“你為啥能這麽快就治好了牛的病?”


    “這個嘛,之前還沒嫁給你的時候,我不像姐姐那樣飽讀詩書,倒是在閑暇時間讀了一些農書和獸醫方麵的書,其中就看到過牛生這種病的案例,當時就默默記下來了,真沒想到,今天竟然用上了。”說罷,她走進廚房做菜,蘇東坡在屋簷底下感慨了好久好久:要是她姐姐王弗沒有去世,和我一同受苦受難,麵對生活中接二連三出現的問題,能像她這樣得心應手的去處理嗎?


    不過,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塞ma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塞man並收藏大宋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