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理政江南


    張存仁所說之事,福臨確實不知情,但內閣那邊說的也沒有錯,免稅三年確實是件大事,不可能立馬拍板。


    “陛下,荒田需要重新開墾,在其變為熟田之前,產量有限。若不減免稅賦,恐怕百姓墾荒的積極性有限。”


    還有江南織造業興盛,以至於幾十年來,不少人為了獲取更多的錢利益,將水稻田改種桑棉。肥了自己,也賊朝廷貢獻了一大筆稅賦。若是將棉桑之田改迴水稻田,恐怕收上來的稅會大幅降低。


    江蘇這個地方的問題還有很多,大戶遷出以後,無主的棉桑之田要不要分給百姓?如果分給百姓,征稅該怎麽征?


    問題還有很多,若是福臨想在五月拜謁明孝陵,就必須給到張存仁相關的政策支持。否則他真沒有信心將江南之地治理妥當,到時候肯定會耽誤行程。


    “陛下,江南的問題遠不止張巡撫所說那麽點,諸多問題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禮親王和臣等聽了張巡撫上奏的問題後,已經開始著手處理,隻是茲事體大,牽一發而動全身,臣等確實沒法很快給出答複。”


    哪怕是福臨,聽了張存仁的匯報後,也覺得有些為難,不敢輕易作出決定。鼇拜和宋獻策也在思索張存仁之事,江蘇存在這個情況,說不得安徽也會有,隻不過問題可能不太嚴重。


    思索良久,福臨看向張存仁:“張卿,還有鼇卿宋卿,這個問題可能不隻存在於江蘇,朕估計安徽也有。既然你們都在這,內閣左相也在,朕就下道口諭。”


    “大戶遷出之後,其名下所有田畝,無論棉桑之田還是水稻田,盡數沒入官府,暫不分與百姓。你們到任以後,立刻組織百姓墾荒,朕給你們免稅五年,這段時間足以將荒田變為熟田。”


    “五年之後,前三年征兩成稅,從第四年開始,恢複至正常稅率。”


    給現有之田免稅,這個決定確實不好下。但是督促百姓墾荒,給新墾荒之田免稅減稅,還是可行。因為百姓不去開墾的話,這部分的稅也收不上來。


    大戶之田,官府也不能一直持有,現在沒入官府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現在也不缺種田的人,揚州的囚徒,還有各地不願剪發的人。


    揚州囚徒八十萬,送一半給薛鳳祚治河。如今黃河中下遊已經全部在大清治下,再加上薛鳳祚已經在黃河摸爬滾打了一年多,如今也該著手處理治河的事了。


    揚州人多,南京人也不少。秦淮河畔是有名的煙花之地,封禁青樓的事還沒撤銷,秦淮河這個煙花之地,肯定要予以取締。


    裏麵的女子也不用擔心沒有出路,江南大把的家奴娶不到婆娘,湊合著過唄。


    “江南屢有奴變,其在於對現狀和身份不滿,朕就再下一道聖旨,廢除安徽江蘇兩省樂戶等賤籍,世仆奴籍。詔書下達之日,他們便為我大清良民。”


    張存仁雖然沒從皇帝那得到想要的支持,但是福臨給的也不錯,立馬起身謝恩:“多謝陛下恩典。”


    “新下之地,治理本來就難,朕不過給予一點支持罷了。好好去赴任吧,將地方治理好,才是對朕最好的迴報。”


    鼇拜,張存仁,宋獻策離開了,他們準備一同乘船,經大運河直下江南。中間這段時間,張存仁打算好好向二人請教一番。


    福臨將濟爾哈朗留了下來,既然已經打擾到學習,幹脆多打擾一會,他準備在這個小房間裏,再開一次南書房會議。


    “三德子,伱遣人去請皇伯,十四叔等內閣諸臣,都察院,大理院,通政院等院正卿少卿過來,朕要議江南之政。”


    皇帝相召,這些官員哪怕在忙,也隻能將事情放下,立刻趕到尚書房。


    由於剛剛舉行正旦大朝,能夠參與南書房會議的官員都在京城。哪怕是沙爾虎達這位黑龍江巡撫,也要過幾天才會迴黑龍江。


    房間有點小,勉強能夠坐下這麽多人。除了福臨,代善四個人坐的稍微寬鬆點,其餘幾個都隻能勉強擠一擠。


    “今天是諸位愛卿在順治三年處理公務的第一天吧?也是朕今年進學堂讀書的第一天。召你們過來呢,主要是想和你們說說話,說說心裏話。”


    “崇德八年,朕登基的第一年。那一年,朕懵懵懂懂,還沉浸在失去皇考的悲痛之中,而大清也隻有遼東之地。到了順治三年,大清已占據中原半壁江山,就連苦寒之地的黑龍江,也能夠產量百萬石。”


    “這中間離不開諸位愛卿的努力,沒有你們,朕不過還是偏居遼東的北虜可汗。”


    可汗,是當初左懋第等人前來京城商議聯合平寇時,對福臨的稱唿。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稱唿,才讓代善拒絕了南明朝廷的提議。


    如今朱由崧已經授首,他福臨還在京城穩穩的坐在皇位上。


    “但是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把天下治理好,更是難上加難。朕希望你們不要為了如今的點滴成績就沾沾自喜,還有數省之地等著你們去取。”


    福臨沒有先說江南之事,而是先敲打了諸位臣子一番,就是想將鬆懈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之中。


    “臣謹記陛下教誨。”


    敲打完後,福臨進入主題,跟諸位大臣說起了江南之事。“拜謁明孝陵的時間已經昭告天下,若是因為不能把江南治理好,而耽誤了行程,到時候有損的就是朕和大清的顏麵。”


    “今天也趕巧,內閣和各院的所有成員都到齊了,說一句眾正盈朝恰好,現在朕想聽聽,你們對江南之政有什麽建議。”


    南書房會議,隻有內閣三位宰相和三院正卿能發言,其餘官員隻有參會的權利,在被問起的時候,方可發言。


    不過今天例外,福臨想聽聽大家對江南之政都有些什麽看法,因此對講話之人沒有進行限製。“今日大家暢所欲言,有什麽想法,盡管說出來。”


    福臨話音剛落,多鐸開口了:“金陵曾為前明南京,城門人口眾多,光靠巡撫,恐怕力有不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宗福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台左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台左相並收藏世宗福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