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弘光朝廷的覆滅(上)
多鐸在南京城裏待了五天,期間做了三件事。
給多爾袞寫了一封戰報,將偽帝朱由崧出逃,自己占領南京之事告訴上報。
將內城東區和北區兩地的居民盡數遷出,供八旗將士居住。
最後,將被百姓擁立為皇帝的假太子給斬了。朱慈烺本人已在京城成婚,當時舉行婚禮的時候,多鐸還去了。
京城的朱慈烺為真,那南京這位自然是假的無疑。從蘭齊兒那邊算,朱慈烺還得管他多鐸叫一聲叔爺爺,裏外裏算是一家人。而且前不久,多鐸還聽說蘭齊兒已有身孕。
麵對一個假扮自家人進行招搖撞騙的人,多鐸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多爾袞收到多鐸的捷報後,給他迴了一封信,讓他留下一部分兵馬守城,然後帶著其餘兵馬來揚州與自己匯合。
和多鐸一樣,多爾袞也覺得區區一個朱由崧無關緊要,逃了也就逃了,崇禎的子嗣大於其他所有朱明宗室之和。無論朱由崧向南逃或是向東逃,隻要還在這片土地上,遲早會被抓住。
若是向東逃竄至揚州,正好一勺燴了。
休整了五天,多鐸收到了多爾袞的迴信,立馬作出相應安排。鎮守南京的重任交給了圖賴和孔有德,給他們留下了一萬兵馬和兩萬民夫。
他本人則帶著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等人,分水路兩路前進,向著揚州趕去。
這幾天,高傑的心情很不好,探子來報,多爾袞正率領大軍向揚州而來。他本以為多爾袞會直奔南京,畢竟那裏是京城,皇帝所在。卻不料多爾袞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竟然對南京不聞不問,帶著大軍就往揚州跑。
這讓他有苦難言,私下歎道:“早知道多爾袞會來揚州,我就應該去南京。”
倒是史可法對高傑又好看了一眼:“興平伯料事如神,竟然能夠猜到北虜要來攻打揚州。若不是興平伯,恐怕揚州真要白白送給北虜了。”
麵對史可法的誇讚,高傑是有苦難言:“閣部過譽了,不過是僥幸罷了。”
“誒!”史可法歎了一聲,看向西邊:“不知道京城的情況如何,希望黃總兵各劉總兵能夠擋住北虜。”
揚州城牆高峻,尋常攻城手段很難奏效,而且這邊江南水鄉,也少有那種適合打造攻城器械的樹木。多爾袞想要攻克揚州,還得看紅衣大炮。
為了運送三十門紅衣大炮,從盱眙到揚州,多爾袞花費了四天時間。十月二十日攻破盱眙,二十五日才抵達揚州城下。
而在多爾袞抵達揚州城外的前一天晚上,朱由崧和馬士英一行人乘船抵達瓜洲渡口,被瓜洲渡口的駐軍護送至揚州城。
當時史可法正在吃飯,聽到朱由崧抵達揚州的消息,端在手裏的碗直接掉到了地上,摔得個稀碎。“陛下來揚州了?”
“此事千真萬確,如今陛下的鑾駕即將抵達南門,我家總兵請閣部一起出城迎接聖駕。”
史可法雖然驚訝於朱由崧為什麽會來揚州,但臣子的本分讓他立刻更衣出城,同高傑一同迎駕。朱由崧坐著馬車,緩緩駛入城內,史可法湊到馬士英邊上,悄悄問道:“馬閣老,陛下怎麽會想著來揚州,還把太後也帶上了,是不是南京出事了?”
馬士英點點頭:“我收到你的信後,立刻派左懋第等人帶著五萬兩銀子坐船去找黃得功。卻不料黃得功已經降清,奴酋多鐸所率西路之軍,在長江上暢通無阻,橫行無忌,隻一兩日就抵達南京城外。”
“南京城的情況你也知道,根本無兵可守,陛下隻得下令巡幸揚州。”
“怎麽會這樣,黃得功怎麽會降虜呢?”
馬士英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想來是因為先帝太子的緣故吧。”
史可法聽後,又是長歎一聲:“太子糊塗啊!”
“史督師,高傑應該靠得住吧?別到時候又和黃得功一樣,臨陣降虜,將陛下置於險地。”
“應該靠得住吧!”連黃得功這樣的人都會降清,史可法可不敢?高傑打包票。“應該,若是要降虜,早在盱眙城就降了,不會等到來揚州。”
“也是。不過北虜火炮犀利,揚州恐怕不是久守之地,陛下還當向別處轉移。”
“先過了今晚再說吧!”
二十五日,多爾袞的前鋒抵達揚州城外,朱由崧又起了逃跑的心思。隻不過如今是白天,不太方便偷偷逃跑,隻能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巡幸江陰之事。
總兵劉肇基卻站了出來嗬斥道:“荒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陛下已棄南京,置太祖陵寢於不顧,如今若再棄揚州,又將揚州上下數十萬軍民置於何地?”
“如今兵臨城下者,不過韃子前鋒,其主力未至,陛下就想著逃跑,真是讓人齒冷。”
被一個武官如此嗬斥,朱由崧哪裏受得了這份委屈,給阮大鉞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刻出班指責劉肇基:“放肆,你不過一介總兵,朝堂之上竟敢公然嗬斥陛下,伱還有沒有尊卑了?”
“來人,將這個目無君上的逆賊拖出去斬了。”
劉肇基挺身向前,大喝一聲:“我看誰敢,君不君,臣不臣的,還不讓說是吧?想取劉某的項上人頭,也要看劉某手底下幾千將士答應不答應。”
劉肇基統兵五千,在高傑到來之前,揚州城裏就屬他兵力最雄厚。今天高傑說要守城,沒來參加朝議,武官方麵參加朝議的隻有劉肇基。
馬士英等人投鼠忌器,斬殺劉肇基之事不敢再提,史可法出來打圓場:“國難當頭,大家就算意見相左,也不應該再起紛爭,還請諸位相忍為國,共克時艱。”
劉肇基冷哼一聲,算是接受了史可法的說法,也不看朱由崧,隻對著史可法說道:“閣部,依我之見,如今應當乘敵大眾未到,立腳未穩,出城一戰。”
“韃子遠道而來,屬疲弊之師,我軍以逸待勞,又是滿城哀兵,若是陛下登上城頭親自擂鼓,定可將其擊潰。”
揚州城人多勢眾,劉肇基的話不無道理,可偏偏史可法他拒絕了。“銳氣不可輕試,且養全鋒以待其斃。”
史可法擔心打不贏,這要是打輸了,士氣便會跌落穀底,到時候揚州城就更沒得守了。
劉肇基在史可法這裏沒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和馬士英阮大鉞剛發生了齟齬,索性直接走人。“滿朝公卿盡是一幫窩囊廢,你們不願意打,我自己去打。”
說罷,劉肇基就要去尋高傑,他準備自己出擊,讓高傑好好守城。然而此時,借口守城的高傑已經帶著自己的兵馬溜之大吉,連朱由崧等人所坐的船都被他給搶了。
劉肇基見城內兵馬少了一多半,怒罵道:“豎子,都是一群豎子。”
多鐸在南京城裏待了五天,期間做了三件事。
給多爾袞寫了一封戰報,將偽帝朱由崧出逃,自己占領南京之事告訴上報。
將內城東區和北區兩地的居民盡數遷出,供八旗將士居住。
最後,將被百姓擁立為皇帝的假太子給斬了。朱慈烺本人已在京城成婚,當時舉行婚禮的時候,多鐸還去了。
京城的朱慈烺為真,那南京這位自然是假的無疑。從蘭齊兒那邊算,朱慈烺還得管他多鐸叫一聲叔爺爺,裏外裏算是一家人。而且前不久,多鐸還聽說蘭齊兒已有身孕。
麵對一個假扮自家人進行招搖撞騙的人,多鐸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多爾袞收到多鐸的捷報後,給他迴了一封信,讓他留下一部分兵馬守城,然後帶著其餘兵馬來揚州與自己匯合。
和多鐸一樣,多爾袞也覺得區區一個朱由崧無關緊要,逃了也就逃了,崇禎的子嗣大於其他所有朱明宗室之和。無論朱由崧向南逃或是向東逃,隻要還在這片土地上,遲早會被抓住。
若是向東逃竄至揚州,正好一勺燴了。
休整了五天,多鐸收到了多爾袞的迴信,立馬作出相應安排。鎮守南京的重任交給了圖賴和孔有德,給他們留下了一萬兵馬和兩萬民夫。
他本人則帶著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等人,分水路兩路前進,向著揚州趕去。
這幾天,高傑的心情很不好,探子來報,多爾袞正率領大軍向揚州而來。他本以為多爾袞會直奔南京,畢竟那裏是京城,皇帝所在。卻不料多爾袞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竟然對南京不聞不問,帶著大軍就往揚州跑。
這讓他有苦難言,私下歎道:“早知道多爾袞會來揚州,我就應該去南京。”
倒是史可法對高傑又好看了一眼:“興平伯料事如神,竟然能夠猜到北虜要來攻打揚州。若不是興平伯,恐怕揚州真要白白送給北虜了。”
麵對史可法的誇讚,高傑是有苦難言:“閣部過譽了,不過是僥幸罷了。”
“誒!”史可法歎了一聲,看向西邊:“不知道京城的情況如何,希望黃總兵各劉總兵能夠擋住北虜。”
揚州城牆高峻,尋常攻城手段很難奏效,而且這邊江南水鄉,也少有那種適合打造攻城器械的樹木。多爾袞想要攻克揚州,還得看紅衣大炮。
為了運送三十門紅衣大炮,從盱眙到揚州,多爾袞花費了四天時間。十月二十日攻破盱眙,二十五日才抵達揚州城下。
而在多爾袞抵達揚州城外的前一天晚上,朱由崧和馬士英一行人乘船抵達瓜洲渡口,被瓜洲渡口的駐軍護送至揚州城。
當時史可法正在吃飯,聽到朱由崧抵達揚州的消息,端在手裏的碗直接掉到了地上,摔得個稀碎。“陛下來揚州了?”
“此事千真萬確,如今陛下的鑾駕即將抵達南門,我家總兵請閣部一起出城迎接聖駕。”
史可法雖然驚訝於朱由崧為什麽會來揚州,但臣子的本分讓他立刻更衣出城,同高傑一同迎駕。朱由崧坐著馬車,緩緩駛入城內,史可法湊到馬士英邊上,悄悄問道:“馬閣老,陛下怎麽會想著來揚州,還把太後也帶上了,是不是南京出事了?”
馬士英點點頭:“我收到你的信後,立刻派左懋第等人帶著五萬兩銀子坐船去找黃得功。卻不料黃得功已經降清,奴酋多鐸所率西路之軍,在長江上暢通無阻,橫行無忌,隻一兩日就抵達南京城外。”
“南京城的情況你也知道,根本無兵可守,陛下隻得下令巡幸揚州。”
“怎麽會這樣,黃得功怎麽會降虜呢?”
馬士英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想來是因為先帝太子的緣故吧。”
史可法聽後,又是長歎一聲:“太子糊塗啊!”
“史督師,高傑應該靠得住吧?別到時候又和黃得功一樣,臨陣降虜,將陛下置於險地。”
“應該靠得住吧!”連黃得功這樣的人都會降清,史可法可不敢?高傑打包票。“應該,若是要降虜,早在盱眙城就降了,不會等到來揚州。”
“也是。不過北虜火炮犀利,揚州恐怕不是久守之地,陛下還當向別處轉移。”
“先過了今晚再說吧!”
二十五日,多爾袞的前鋒抵達揚州城外,朱由崧又起了逃跑的心思。隻不過如今是白天,不太方便偷偷逃跑,隻能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巡幸江陰之事。
總兵劉肇基卻站了出來嗬斥道:“荒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陛下已棄南京,置太祖陵寢於不顧,如今若再棄揚州,又將揚州上下數十萬軍民置於何地?”
“如今兵臨城下者,不過韃子前鋒,其主力未至,陛下就想著逃跑,真是讓人齒冷。”
被一個武官如此嗬斥,朱由崧哪裏受得了這份委屈,給阮大鉞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刻出班指責劉肇基:“放肆,你不過一介總兵,朝堂之上竟敢公然嗬斥陛下,伱還有沒有尊卑了?”
“來人,將這個目無君上的逆賊拖出去斬了。”
劉肇基挺身向前,大喝一聲:“我看誰敢,君不君,臣不臣的,還不讓說是吧?想取劉某的項上人頭,也要看劉某手底下幾千將士答應不答應。”
劉肇基統兵五千,在高傑到來之前,揚州城裏就屬他兵力最雄厚。今天高傑說要守城,沒來參加朝議,武官方麵參加朝議的隻有劉肇基。
馬士英等人投鼠忌器,斬殺劉肇基之事不敢再提,史可法出來打圓場:“國難當頭,大家就算意見相左,也不應該再起紛爭,還請諸位相忍為國,共克時艱。”
劉肇基冷哼一聲,算是接受了史可法的說法,也不看朱由崧,隻對著史可法說道:“閣部,依我之見,如今應當乘敵大眾未到,立腳未穩,出城一戰。”
“韃子遠道而來,屬疲弊之師,我軍以逸待勞,又是滿城哀兵,若是陛下登上城頭親自擂鼓,定可將其擊潰。”
揚州城人多勢眾,劉肇基的話不無道理,可偏偏史可法他拒絕了。“銳氣不可輕試,且養全鋒以待其斃。”
史可法擔心打不贏,這要是打輸了,士氣便會跌落穀底,到時候揚州城就更沒得守了。
劉肇基在史可法這裏沒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和馬士英阮大鉞剛發生了齟齬,索性直接走人。“滿朝公卿盡是一幫窩囊廢,你們不願意打,我自己去打。”
說罷,劉肇基就要去尋高傑,他準備自己出擊,讓高傑好好守城。然而此時,借口守城的高傑已經帶著自己的兵馬溜之大吉,連朱由崧等人所坐的船都被他給搶了。
劉肇基見城內兵馬少了一多半,怒罵道:“豎子,都是一群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