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粗鹽提純
大清治下的幾個省,正在轟轟烈烈的開展封禁青樓行動,而南明的京城,秦淮河畔依舊風月無邊。
再激烈的黨爭,也無法澆滅士子們吟風弄月的興致。他們在花船之上,借著酒意將心中的抱負說出。
就有士子說道:“朝中奸佞當道,不知出兵收複北都,隻知黨同伐異,互相傾軋。這京城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明天我就迴鄉,散盡家財編練鄉勇,效仿嶽武穆之故事,揮師北伐。”
這番豪情壯語,借著所謂花魁之口,其本人在士林裏聲名鵲起。
陝西的李自成雖然也想整軍經武,但擅殺大臣的後遺症太大。再加上大清在福臨力主之下推行均田,他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宋獻策在直隸主持均田的消息傳至陝西,更是讓一眾農民軍人心惶惶。李自成聽到這個消息後,氣得摔了不少東西,對著宋獻策破口大罵:“讀書人就是不要臉,枉俺那麽信任你,以為你被害了,還為了哭了一場。”
想起被自己殺掉的李岩,李自成有些後悔,對牛金星暗自惱怒。對於清廷的均田之舉,李自成又極為佩服,因為這件事,願意投靠他的地主士紳多了不少。
“韃子皇帝真是好膽,孔家和少室山的田都敢去分。要是當年俺老李攤上這麽一個皇帝,俺又何必舉旗造反?”
這一兩個月來,陸陸續續有起義軍的低層出陝乞降,他們跟著李自成造反就是想過個安穩日子。可如今過得並不安穩,還不如投靠大清。
自己能分田,自己婆娘也能分田,兒子還能參加科舉,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對於這些人,坐鎮山西的濟爾哈朗盡數接納,隻是會將其分散到各地安排編戶。前期的觀察也少不了,詐降這條計農民軍最喜歡用了。
和李自成並列的張獻忠,也找迴了自己的初心,已於八月初九攻克成都。早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張獻忠就被左良玉趕到了四川,然後在四川境內待了大半年。
期間屠綿州,越成都,陷滬州,北渡隱永川,走漢川、德陽,入巴州。又自巴走達州,複至開縣。
於崇禎十四年正月東出,在湖廣等地鏖戰了三年。如今三年之期已到,張獻忠又領著手底下的人馬迴到了四川。
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說法。張獻忠占領了天府之國,又聽得李自成已經稱帝,自然也想過一把皇帝的癮。
攻克成都以後,一邊分兵攻取四川其他地方,一邊籌備登基事宜。
各地都在忙,宮裏的福臨也在忙。他在張姓老者家吃了一頓特別苦的飯以後,對鹽便上了心。
宮裏的鹽都是上等的精鹽,價格昂貴,但吃起來不怎麽苦,也沒有澀味。問到精鹽的價格以後,這樣從小吃兩塊錢一袋鹽的福臨怎麽接受得了?
“這鹽這麽貴?”
“三德子,你出宮一趟,替朕買十多斤普通的鹽來,老百姓吃什麽鹽,伱就給朕買什麽鹽。”
福臨又讓人去提了幾斤木炭過來,等三德子將鹽買來以後,他便開始了粗鹽提純之旅。
雖說是個社畜,但一些簡單的提純試驗還是會做的。就是三德子有些笨手笨腳,一直遭到福臨的嫌棄。
“三德子,攪拌的再快一點。”
鹽水已經過了一遍木炭,現在正在火上煮著。福臨在一旁指導,幹活的就三德子一個人,其餘人已經被福臨趕了出去。
三德子又要看著火,又要不停的攪拌,還要被福臨嫌棄,心有些累。想擺爛躺平,又不敢。
隨著水越來越少,鹽漸漸析出,水完全蒸幹以後,福臨用筷子蘸了點食鹽放到嘴裏嚐了下,隨後立馬吐了出來。
雖說比之前好一點,但還是有些發苦,而且澀味一點都沒減少。
三德子見狀,魂都嚇沒了,哭喪著臉說道:“萬歲爺,這玩意要嚐也是該奴才先嚐,您萬金之軀怎麽能隨意品嚐呢。”
福臨要是因此吃壞了身子,三德子高低得判個淩遲。
“這是鹽,不是砒霜,人家老百姓吃了幾十年,怎麽不見吃壞身子。你嚐嚐看,這個鹽味道怎麽樣?”
三德子也用筷子蘸了點放到嘴裏嚐了起來,他是吃過苦的人,不然也不會進宮做太監,所以沒像福臨那樣吐出來。當然,他也不敢當著福臨的麵吐。
“萬歲爺,沒之前那麽苦了,這鹽要是放集市上去賣,價格肯定要比之前的鹽貴上好幾倍。”
三德子似乎是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搞點木炭就能讓普通的鹽價格翻幾倍,朝廷鑄銅錢都沒這麽快。
“這才哪到哪?”福臨說了這句以後,就沒有再理會初中都沒有畢業的三德子,見識太短淺了。“問題到底出現在哪呢?過濾,過濾!”
福臨小聲的自言自語,嘴裏不停的念叨著過濾,一邊迴想著初高中學過的知識。“三德子,你再去弄點鵝卵石,細砂還有粗砂過來。”
過濾隻靠木炭還不夠,還得加一些其他東西,分成一層一層的。
三德子去弄鵝卵石和沙子的時候,皇後朱媺娖找了過來。如今就要入冬,她動手給福臨縫了一套衣服。今天剛剛縫好,她便親自送了過來。
福臨看到朱媺娖進來,隨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皇後怎麽來了?”
“給你做了件衣服,你快試試看合不合身。”說著就要給福臨穿上,這才發現福臨身上髒兮兮的,上下都是黑色的炭灰。“陛下怎麽弄的這麽髒呀,還有這地上也是,都髒死了。”
“三德子呢,宮裏這麽髒也不知道打掃一下。”
“朕在做一件大事,若是做成了,全天下的百姓都會因此受利。三德子替我拿東西去了,這地上就是朕做大事留下的。”
“陛下您做不做這事,全天下的百姓都會因你而受利。臣妾聽慈炯說他身邊的伴伴和自己的家人相認了,說他家裏分了不少田。”
“他伴伴老家哪裏的?”
“是說山東吧,慈炯說他伴伴和家人早就斷了聯係,如今能聯係上,也算喜事一樁。”
福臨點了點頭:“他是想讓朕下旨,讓他伴伴的家人給他伴伴過繼個兒子是吧?”
“是。”朱媺娖見皇帝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有些不好意思的迴答道。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小的事,她真有些不好意思開口。但僅剩的弟弟找到她,她又能怎麽辦呢?
“安樂公也真是,這種小事還去麻煩你幹什麽,他來找朕,朕難道還會不答應嗎?”
“那陛下是答應了?”
“些許小事而已,既然他都求到你那去了,有些事你就替朕轉告他一聲。”
“陛下您說。”
“對於下麵的人,要好生管教,不要讓他們打著安樂公府的名頭,在外邊招搖撞騙,欺壓鄉裏。這幾天皇伯處理了不少八旗子弟,每個人都吃了不少鞭子,過段時間就把他們送到山東去。”
至於送去山東幹什麽,福臨沒有和朱媺娖說。
“臣妾會和慈炯說的。”
兩人說著話,三德子已經將福臨要的東西準備妥當,裝在袋子裏帶到了武英殿裏。要開始幹活了,一些無關人等,比如朱媺娖帶來的侍女被福臨叫了出去。
保密工作還是要做好。
朱媺娖想看福臨做什麽大事,便留了下來。福臨無所謂,能多個人分享(幹)成功(活)也是極好的。
“皇後你看,這些都是食鹽,你嚐嚐味道?”
朱媺娖一一嚐了下,嚐到最普通的鹽的時候也和福臨一樣吐了出來:“哇,好苦,這也是鹽?”
“不錯,普通老百姓吃的都是這種苦中帶澀的鹽。你最開始嚐的是宮裏的鹽,價格是普通食鹽的百倍。第二種鹽是朕剛剛做出來的,少了點苦味,但還是有些發澀。不過總體來說,還是要比第三種好。”
現在的鹽價,福臨已經讓三德子打聽過了,每50斤鹽,價格貴的時候,需銀5錢多,價格便宜時,則隻需4錢多銀子。
當然這都是粗鹽價格,皇宮裏用的鹽,價格比這貴多了,一斤就要一兩銀子。
“朕要做的大事,就是把第三種鹽做成第一種鹽,這樣全天下的百姓就能嚐到好鹽了。”
朱媺娖顯然有些不相信,瞪大了眼睛看向福臨:“這麽差的鹽怎麽可能變成上等的好鹽呢?要是能的話,兩種鹽的價格也不至於相差百倍吧?”
“別人做不到,不代表朕做不到,皇後你就看好了吧,等會肯定能夠成功。”說著就指使倆人幹起活來:“皇後,你把那塊鹽放到桶裏,用棍子攪拌,等它全部溶掉就可以停手了。”
桶裏還有半桶鹽水,福臨覺得可以加大點量,正好朱媺娖在,就讓她去溶鹽。“三德子,你先把木炭倒進去,鋪個一層,還是和之前一樣,鋪一寸厚。”
一層木炭,一層細沙,一層木炭,一層粗砂,一層木炭,一層鵝卵石。去掉底的木桶整整鋪了六層過濾材質,福臨相信這次肯定行。
見朱媺娖那邊把鹽全溶進水裏了,福臨又吩咐三德子慢慢往漏鬥裏麵倒水。
一貼二低三靠的口訣福臨還記得,就是條件不允許,隻能做到漏鬥的下端緊靠木桶。鹽水順著漏鬥流入木桶裏,經過層層過濾後,進入最底下的木桶中。
這次過濾層有些多,鹽水流下去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三德子手都發酸了,才倒出去半桶鹽水。
“好了,先用這麽多,剩下的等會再用。”
第二次粗鹽提純試驗正式開始,還是三德子掌火,三德子攪拌,福臨在一旁指導,朱媺娖做個吃瓜群眾。
煮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才開始有鹽析出,這會的鹽,不僅顆粒小了,顏色也白了不少。“萬歲爺,出鹽了,看著就比剛才好上不少。”
朱媺娖聽到三德子的話,也湊近去瞧了瞧,發現果然如三德子說的那樣。真是不可思議,剛剛大塊還有些發黑發黃的鹽塊,經過福臨的一頓操作,竟然真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等鹽完全析出來後,還不等三德子阻止,福臨就又用筷子蘸了點嚐味道。一旁的朱媺娖見狀,也用筷子蘸了點:“不敢相信,這竟然是陛下做出來的,我也嚐嚐。”
福臨嚐到口中,發現苦味沒有了,但還是有股澀味。看來還是有哪裏沒做到位,這可真的愁死個人。
“苦味沒有了,但還是澀。”
“朕知道,應該還是缺了一步,朕要好好想想。”
“陛下,您已經做的夠好了,這鹽不比宮裏的差了,百姓能嚐到這樣的鹽,已經很不錯了。”朱媺娖見福臨興致不高,便出言安慰道。
“萬歲爺,娘娘說得對,就這鹽放出去賣,肯定會被搶瘋的。”
“朕知道,但朕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百姓的日子已經夠苦了,平時連頓幹飯都舍不得吃,吃麥麩做的餅。”
一迴想起那天在張懷遠家的見聞,福臨內心就不好受。“朕看著他們對一塊幹硬的麥麩餅都甘之若飴,朕心裏就難受。日子都這麽苦了,吃的鹽怎麽還能苦呢。”
“可萬歲爺,鹽現在他不苦了呀!”
“澀也不行!”
“應該不是過濾的問題了,雜質都已經過濾出去了,不然不會那麽白,還不發苦。到底是哪裏還有問題呢?”福臨在心裏默念著。
福臨在武英殿裏來迴踱步,嘴裏還不聽的念叨著,絞盡腦汁,不停的迴想看過的小說,閑書,穿越必備指南啥的。想了好半天,他才想起來缺了什麽。
“草木灰!”福臨大聲喊到。
“三德子,快去給朕找點草木灰來,就是麥子秸稈燒成的灰。”
木炭沙子隻能過濾不可溶性的雜質,可溶性的雜質依舊會存在,裏麵包括了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等。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這也是秸稈焚燒後能夠作為肥料的原因。
鈣鎂離子就是食鹽味道發澀的元兇,把他們搞定,澀味自然而然的就沒了。
有了草木灰,福臨開始進行第三次試驗。這一次終於大獲成功,澀味消失了。
“成了!”
四千字的章節,等會還有。
公司後天開業,事情比較多,所以更新有些不太穩定。明天還要加班,後天早上六點半就要趕到新廠房去,腦殼痛。
大清治下的幾個省,正在轟轟烈烈的開展封禁青樓行動,而南明的京城,秦淮河畔依舊風月無邊。
再激烈的黨爭,也無法澆滅士子們吟風弄月的興致。他們在花船之上,借著酒意將心中的抱負說出。
就有士子說道:“朝中奸佞當道,不知出兵收複北都,隻知黨同伐異,互相傾軋。這京城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明天我就迴鄉,散盡家財編練鄉勇,效仿嶽武穆之故事,揮師北伐。”
這番豪情壯語,借著所謂花魁之口,其本人在士林裏聲名鵲起。
陝西的李自成雖然也想整軍經武,但擅殺大臣的後遺症太大。再加上大清在福臨力主之下推行均田,他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宋獻策在直隸主持均田的消息傳至陝西,更是讓一眾農民軍人心惶惶。李自成聽到這個消息後,氣得摔了不少東西,對著宋獻策破口大罵:“讀書人就是不要臉,枉俺那麽信任你,以為你被害了,還為了哭了一場。”
想起被自己殺掉的李岩,李自成有些後悔,對牛金星暗自惱怒。對於清廷的均田之舉,李自成又極為佩服,因為這件事,願意投靠他的地主士紳多了不少。
“韃子皇帝真是好膽,孔家和少室山的田都敢去分。要是當年俺老李攤上這麽一個皇帝,俺又何必舉旗造反?”
這一兩個月來,陸陸續續有起義軍的低層出陝乞降,他們跟著李自成造反就是想過個安穩日子。可如今過得並不安穩,還不如投靠大清。
自己能分田,自己婆娘也能分田,兒子還能參加科舉,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對於這些人,坐鎮山西的濟爾哈朗盡數接納,隻是會將其分散到各地安排編戶。前期的觀察也少不了,詐降這條計農民軍最喜歡用了。
和李自成並列的張獻忠,也找迴了自己的初心,已於八月初九攻克成都。早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張獻忠就被左良玉趕到了四川,然後在四川境內待了大半年。
期間屠綿州,越成都,陷滬州,北渡隱永川,走漢川、德陽,入巴州。又自巴走達州,複至開縣。
於崇禎十四年正月東出,在湖廣等地鏖戰了三年。如今三年之期已到,張獻忠又領著手底下的人馬迴到了四川。
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說法。張獻忠占領了天府之國,又聽得李自成已經稱帝,自然也想過一把皇帝的癮。
攻克成都以後,一邊分兵攻取四川其他地方,一邊籌備登基事宜。
各地都在忙,宮裏的福臨也在忙。他在張姓老者家吃了一頓特別苦的飯以後,對鹽便上了心。
宮裏的鹽都是上等的精鹽,價格昂貴,但吃起來不怎麽苦,也沒有澀味。問到精鹽的價格以後,這樣從小吃兩塊錢一袋鹽的福臨怎麽接受得了?
“這鹽這麽貴?”
“三德子,你出宮一趟,替朕買十多斤普通的鹽來,老百姓吃什麽鹽,伱就給朕買什麽鹽。”
福臨又讓人去提了幾斤木炭過來,等三德子將鹽買來以後,他便開始了粗鹽提純之旅。
雖說是個社畜,但一些簡單的提純試驗還是會做的。就是三德子有些笨手笨腳,一直遭到福臨的嫌棄。
“三德子,攪拌的再快一點。”
鹽水已經過了一遍木炭,現在正在火上煮著。福臨在一旁指導,幹活的就三德子一個人,其餘人已經被福臨趕了出去。
三德子又要看著火,又要不停的攪拌,還要被福臨嫌棄,心有些累。想擺爛躺平,又不敢。
隨著水越來越少,鹽漸漸析出,水完全蒸幹以後,福臨用筷子蘸了點食鹽放到嘴裏嚐了下,隨後立馬吐了出來。
雖說比之前好一點,但還是有些發苦,而且澀味一點都沒減少。
三德子見狀,魂都嚇沒了,哭喪著臉說道:“萬歲爺,這玩意要嚐也是該奴才先嚐,您萬金之軀怎麽能隨意品嚐呢。”
福臨要是因此吃壞了身子,三德子高低得判個淩遲。
“這是鹽,不是砒霜,人家老百姓吃了幾十年,怎麽不見吃壞身子。你嚐嚐看,這個鹽味道怎麽樣?”
三德子也用筷子蘸了點放到嘴裏嚐了起來,他是吃過苦的人,不然也不會進宮做太監,所以沒像福臨那樣吐出來。當然,他也不敢當著福臨的麵吐。
“萬歲爺,沒之前那麽苦了,這鹽要是放集市上去賣,價格肯定要比之前的鹽貴上好幾倍。”
三德子似乎是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搞點木炭就能讓普通的鹽價格翻幾倍,朝廷鑄銅錢都沒這麽快。
“這才哪到哪?”福臨說了這句以後,就沒有再理會初中都沒有畢業的三德子,見識太短淺了。“問題到底出現在哪呢?過濾,過濾!”
福臨小聲的自言自語,嘴裏不停的念叨著過濾,一邊迴想著初高中學過的知識。“三德子,你再去弄點鵝卵石,細砂還有粗砂過來。”
過濾隻靠木炭還不夠,還得加一些其他東西,分成一層一層的。
三德子去弄鵝卵石和沙子的時候,皇後朱媺娖找了過來。如今就要入冬,她動手給福臨縫了一套衣服。今天剛剛縫好,她便親自送了過來。
福臨看到朱媺娖進來,隨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皇後怎麽來了?”
“給你做了件衣服,你快試試看合不合身。”說著就要給福臨穿上,這才發現福臨身上髒兮兮的,上下都是黑色的炭灰。“陛下怎麽弄的這麽髒呀,還有這地上也是,都髒死了。”
“三德子呢,宮裏這麽髒也不知道打掃一下。”
“朕在做一件大事,若是做成了,全天下的百姓都會因此受利。三德子替我拿東西去了,這地上就是朕做大事留下的。”
“陛下您做不做這事,全天下的百姓都會因你而受利。臣妾聽慈炯說他身邊的伴伴和自己的家人相認了,說他家裏分了不少田。”
“他伴伴老家哪裏的?”
“是說山東吧,慈炯說他伴伴和家人早就斷了聯係,如今能聯係上,也算喜事一樁。”
福臨點了點頭:“他是想讓朕下旨,讓他伴伴的家人給他伴伴過繼個兒子是吧?”
“是。”朱媺娖見皇帝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有些不好意思的迴答道。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小的事,她真有些不好意思開口。但僅剩的弟弟找到她,她又能怎麽辦呢?
“安樂公也真是,這種小事還去麻煩你幹什麽,他來找朕,朕難道還會不答應嗎?”
“那陛下是答應了?”
“些許小事而已,既然他都求到你那去了,有些事你就替朕轉告他一聲。”
“陛下您說。”
“對於下麵的人,要好生管教,不要讓他們打著安樂公府的名頭,在外邊招搖撞騙,欺壓鄉裏。這幾天皇伯處理了不少八旗子弟,每個人都吃了不少鞭子,過段時間就把他們送到山東去。”
至於送去山東幹什麽,福臨沒有和朱媺娖說。
“臣妾會和慈炯說的。”
兩人說著話,三德子已經將福臨要的東西準備妥當,裝在袋子裏帶到了武英殿裏。要開始幹活了,一些無關人等,比如朱媺娖帶來的侍女被福臨叫了出去。
保密工作還是要做好。
朱媺娖想看福臨做什麽大事,便留了下來。福臨無所謂,能多個人分享(幹)成功(活)也是極好的。
“皇後你看,這些都是食鹽,你嚐嚐味道?”
朱媺娖一一嚐了下,嚐到最普通的鹽的時候也和福臨一樣吐了出來:“哇,好苦,這也是鹽?”
“不錯,普通老百姓吃的都是這種苦中帶澀的鹽。你最開始嚐的是宮裏的鹽,價格是普通食鹽的百倍。第二種鹽是朕剛剛做出來的,少了點苦味,但還是有些發澀。不過總體來說,還是要比第三種好。”
現在的鹽價,福臨已經讓三德子打聽過了,每50斤鹽,價格貴的時候,需銀5錢多,價格便宜時,則隻需4錢多銀子。
當然這都是粗鹽價格,皇宮裏用的鹽,價格比這貴多了,一斤就要一兩銀子。
“朕要做的大事,就是把第三種鹽做成第一種鹽,這樣全天下的百姓就能嚐到好鹽了。”
朱媺娖顯然有些不相信,瞪大了眼睛看向福臨:“這麽差的鹽怎麽可能變成上等的好鹽呢?要是能的話,兩種鹽的價格也不至於相差百倍吧?”
“別人做不到,不代表朕做不到,皇後你就看好了吧,等會肯定能夠成功。”說著就指使倆人幹起活來:“皇後,你把那塊鹽放到桶裏,用棍子攪拌,等它全部溶掉就可以停手了。”
桶裏還有半桶鹽水,福臨覺得可以加大點量,正好朱媺娖在,就讓她去溶鹽。“三德子,你先把木炭倒進去,鋪個一層,還是和之前一樣,鋪一寸厚。”
一層木炭,一層細沙,一層木炭,一層粗砂,一層木炭,一層鵝卵石。去掉底的木桶整整鋪了六層過濾材質,福臨相信這次肯定行。
見朱媺娖那邊把鹽全溶進水裏了,福臨又吩咐三德子慢慢往漏鬥裏麵倒水。
一貼二低三靠的口訣福臨還記得,就是條件不允許,隻能做到漏鬥的下端緊靠木桶。鹽水順著漏鬥流入木桶裏,經過層層過濾後,進入最底下的木桶中。
這次過濾層有些多,鹽水流下去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三德子手都發酸了,才倒出去半桶鹽水。
“好了,先用這麽多,剩下的等會再用。”
第二次粗鹽提純試驗正式開始,還是三德子掌火,三德子攪拌,福臨在一旁指導,朱媺娖做個吃瓜群眾。
煮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才開始有鹽析出,這會的鹽,不僅顆粒小了,顏色也白了不少。“萬歲爺,出鹽了,看著就比剛才好上不少。”
朱媺娖聽到三德子的話,也湊近去瞧了瞧,發現果然如三德子說的那樣。真是不可思議,剛剛大塊還有些發黑發黃的鹽塊,經過福臨的一頓操作,竟然真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等鹽完全析出來後,還不等三德子阻止,福臨就又用筷子蘸了點嚐味道。一旁的朱媺娖見狀,也用筷子蘸了點:“不敢相信,這竟然是陛下做出來的,我也嚐嚐。”
福臨嚐到口中,發現苦味沒有了,但還是有股澀味。看來還是有哪裏沒做到位,這可真的愁死個人。
“苦味沒有了,但還是澀。”
“朕知道,應該還是缺了一步,朕要好好想想。”
“陛下,您已經做的夠好了,這鹽不比宮裏的差了,百姓能嚐到這樣的鹽,已經很不錯了。”朱媺娖見福臨興致不高,便出言安慰道。
“萬歲爺,娘娘說得對,就這鹽放出去賣,肯定會被搶瘋的。”
“朕知道,但朕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百姓的日子已經夠苦了,平時連頓幹飯都舍不得吃,吃麥麩做的餅。”
一迴想起那天在張懷遠家的見聞,福臨內心就不好受。“朕看著他們對一塊幹硬的麥麩餅都甘之若飴,朕心裏就難受。日子都這麽苦了,吃的鹽怎麽還能苦呢。”
“可萬歲爺,鹽現在他不苦了呀!”
“澀也不行!”
“應該不是過濾的問題了,雜質都已經過濾出去了,不然不會那麽白,還不發苦。到底是哪裏還有問題呢?”福臨在心裏默念著。
福臨在武英殿裏來迴踱步,嘴裏還不聽的念叨著,絞盡腦汁,不停的迴想看過的小說,閑書,穿越必備指南啥的。想了好半天,他才想起來缺了什麽。
“草木灰!”福臨大聲喊到。
“三德子,快去給朕找點草木灰來,就是麥子秸稈燒成的灰。”
木炭沙子隻能過濾不可溶性的雜質,可溶性的雜質依舊會存在,裏麵包括了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等。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這也是秸稈焚燒後能夠作為肥料的原因。
鈣鎂離子就是食鹽味道發澀的元兇,把他們搞定,澀味自然而然的就沒了。
有了草木灰,福臨開始進行第三次試驗。這一次終於大獲成功,澀味消失了。
“成了!”
四千字的章節,等會還有。
公司後天開業,事情比較多,所以更新有些不太穩定。明天還要加班,後天早上六點半就要趕到新廠房去,腦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