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發展潛力良好和其他條件比較優越的鄉村地區肯定會受到重點關注,這樣才能讓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在一五和二五計劃期間,雖然東非強調均衡發展,但也不可避免東非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工業化中的巨大優勢,發展速度明顯比其他區域更快。
這一點其實也是前世蘇聯麵臨的問題,蘇聯初期城市發展方針中雖然強調控製大城市發展,但幾十年的時間證明,幾乎沒有取得太大作用。
恩斯特曾經也試想過東非按照德國城市模式發展,不過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這並不是可行的。
單從人口和國土麵積上來說,就不太現實,就拿目前德國來說,其國土麵積隻有不到六十五萬平方公裏,隻占到東非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德國人口卻高達六千多萬,比東非的二分之一還多一點。
所以德國的人口密度和地形因素支持德國城市發展模式,但是並不適合東非,東非想學習德國模式,至少東非人口在增加三倍以上,因為東非麵積比整個歐洲還要大一點,但人口比歐洲整體要少很多。
目前東非城市發展模式,主要是區塊模式,尤其是中部,東部和西部這三大板塊,形成區域性的城市團組,在通過全國大交通實現全國範圍的工業生產合作,畢竟東非一個省基本就相當於歐洲中等國家麵積,三到四個省差不多就分別和德國,法國,奧匈帝國麵積相當。
而東非又和遠東帝國,俄國,美國等同樣超大型國家不同,上述國家中,除東非外國家發展更加不均衡,比如美國經濟重心在東北部,俄國在西部,遠東帝國則在東南部。
東非西部雖然和東部相比有些差距,但這種差距並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明顯,這也塑造了東非的城市布局,單從城市分布均衡的角度來說,東非介於歐洲和世界其他區域之間。
總得來說,東非城市不像德國那樣均衡,也不像其他國家那樣過度集中,這就牽扯到資源利用效率等問題。
在城市發展中,公共資源利用效率和人口息息相關,而大城市人口多,就可以提升資源利用率,從而減少建設成本。
就比如加油站,在大城市加油站因為人口聚集,一般情況下使用率肯定比中小型城市要高,而再往下到鄉村地區,那使用率更低,要是在偏遠一些更是如此。
而學校,醫院等典型的公共資源也是如此,就比如恩斯特前世的小學,是一所典型的村小,在恩斯特上學的時候還有上百人規模,等恩斯特長大後,常年學生甚至難以維持在三十人以上,有些村小甚至隻有個位數學生,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當然,學校和醫院等公共資源又屬於民生息息相關的產業,有時候也不能單方麵考慮經濟效益,所以對於東非資源投入,肯定要多方麵考慮,使得綜合效益最大化。
這也就是恩斯特要求政府官員從多方麵角度考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工業化發展較快的今天,東非必然要做出一些取舍和犧牲,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恩斯特:“如今我國人口處在高位增長階段,所以很多問題尚且不會顯現,但是人口增長終究會達到一個極限,我們很難預測這個極限具體在哪一年,通過我國城市化,尤其是一五和二五計劃期間,城鎮化提升速度來看,假設我國未來每十年城市化率提高大概五個百分點。”
“那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可能需要七,八十年時間,所以我們甚至可以以七十年為一個時間段,從而考慮我國城市和農村公共資源的分配問題,當然,從歐美國家城鎮化經驗來看,我國或許隻要四,五十年時間就有可能實現當前歐美工業強國水平,我也比較傾向於後者。”
如今德國城鎮化水平是百分之六十多,而德國統一時城市化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是說德國達到現在這個水平用了差不多四十年時間。
東非目前城鎮化水平尚且不如德國統一時的情況,但是兩者相差不遠,所以按照德國工業發展速度的話,那東非城鎮化達到現在德國水平,需要至少四十年時間,而達到百分之七十至少需要五十年。
由此可見,工業化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簡單的,德國高速工業化階段可以說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從德國統一之前算起,也花費了將近百年時間。
而東非想要完成工業化的難度並不比德國低,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幾乎不可能,如此一想,前世蘇聯也是如此。
在二戰前,蘇聯城市化水平才堪堪突破百分之三十二左右,也就是說即便完成頭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工業化水平也才和如今東非,或者德國統一時的水平差不多。
所以前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其實並沒有完成工業化,隻是將蘇聯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這還是建立在蘇聯龐大體量基礎上的。
如今東非將本國定義為一個半工業國,那二戰前的蘇聯按照東非標準也隻能是半工業國。
如果按照恩斯特所說,理想狀態下東非都需要至少四,五十年才能徹底實現工業化,那蘇聯差不多也需要這麽長時間。
這還隻是理想狀態下,實際上後來蘇聯發展的並不理想,到蘇聯解體時城市化都沒有達到百分之七十這個在恩斯特看來得工業化門檻,所以蘇聯從始至終都不算徹底完成工業化。
當然,東非工業化速度上的“緩慢”,也進一步激發了恩斯特希望歐洲爆發大戰的心理,如果能趕上這個機遇,那東非就能大大減少本國工業化的時間。
而且如果碰上這種機遇,東非城市化增速甚至能夠超過兩個五年計劃的效果,前世一戰打了將近四年時間,如果這個時間越長,那就對東非和美國等域外國家越有利。
如果再合理布局戰後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那東非又可以進一步縮小和歐美工業強國的差距。
如果能充分利用一戰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理想狀態東非下東非至少能縮短十五年發展時間,彌補和歐美國家間的差距。
而實際上,東非的城市化水平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東非就可以取得像前世蘇聯那樣的影響力,畢竟東非和蘇聯一樣都屬於大體量國家,其實美國就已經給東非做出了示範,美國城市化水平目前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但是其經濟水平就已經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縱然英國(本土)和德國城市化水平分別超過百分之六十和七十,也不可能抹平和美國在經濟體量上的差距。
而當東非城市化水平超過百分之五十,除了東非本身以外,基本沒有國家可以影響東非後續的經濟發展。
當然,城市化水平是工業實力的重要參考標準,但也不是唯一標準,畢竟前世還有南美一堆“水貨”,各個城市化水平動輒超過百分之八,九十,實際經濟水平卻一塌糊塗的存在。
在一五和二五計劃期間,雖然東非強調均衡發展,但也不可避免東非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工業化中的巨大優勢,發展速度明顯比其他區域更快。
這一點其實也是前世蘇聯麵臨的問題,蘇聯初期城市發展方針中雖然強調控製大城市發展,但幾十年的時間證明,幾乎沒有取得太大作用。
恩斯特曾經也試想過東非按照德國城市模式發展,不過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這並不是可行的。
單從人口和國土麵積上來說,就不太現實,就拿目前德國來說,其國土麵積隻有不到六十五萬平方公裏,隻占到東非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德國人口卻高達六千多萬,比東非的二分之一還多一點。
所以德國的人口密度和地形因素支持德國城市發展模式,但是並不適合東非,東非想學習德國模式,至少東非人口在增加三倍以上,因為東非麵積比整個歐洲還要大一點,但人口比歐洲整體要少很多。
目前東非城市發展模式,主要是區塊模式,尤其是中部,東部和西部這三大板塊,形成區域性的城市團組,在通過全國大交通實現全國範圍的工業生產合作,畢竟東非一個省基本就相當於歐洲中等國家麵積,三到四個省差不多就分別和德國,法國,奧匈帝國麵積相當。
而東非又和遠東帝國,俄國,美國等同樣超大型國家不同,上述國家中,除東非外國家發展更加不均衡,比如美國經濟重心在東北部,俄國在西部,遠東帝國則在東南部。
東非西部雖然和東部相比有些差距,但這種差距並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明顯,這也塑造了東非的城市布局,單從城市分布均衡的角度來說,東非介於歐洲和世界其他區域之間。
總得來說,東非城市不像德國那樣均衡,也不像其他國家那樣過度集中,這就牽扯到資源利用效率等問題。
在城市發展中,公共資源利用效率和人口息息相關,而大城市人口多,就可以提升資源利用率,從而減少建設成本。
就比如加油站,在大城市加油站因為人口聚集,一般情況下使用率肯定比中小型城市要高,而再往下到鄉村地區,那使用率更低,要是在偏遠一些更是如此。
而學校,醫院等典型的公共資源也是如此,就比如恩斯特前世的小學,是一所典型的村小,在恩斯特上學的時候還有上百人規模,等恩斯特長大後,常年學生甚至難以維持在三十人以上,有些村小甚至隻有個位數學生,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當然,學校和醫院等公共資源又屬於民生息息相關的產業,有時候也不能單方麵考慮經濟效益,所以對於東非資源投入,肯定要多方麵考慮,使得綜合效益最大化。
這也就是恩斯特要求政府官員從多方麵角度考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工業化發展較快的今天,東非必然要做出一些取舍和犧牲,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恩斯特:“如今我國人口處在高位增長階段,所以很多問題尚且不會顯現,但是人口增長終究會達到一個極限,我們很難預測這個極限具體在哪一年,通過我國城市化,尤其是一五和二五計劃期間,城鎮化提升速度來看,假設我國未來每十年城市化率提高大概五個百分點。”
“那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可能需要七,八十年時間,所以我們甚至可以以七十年為一個時間段,從而考慮我國城市和農村公共資源的分配問題,當然,從歐美國家城鎮化經驗來看,我國或許隻要四,五十年時間就有可能實現當前歐美工業強國水平,我也比較傾向於後者。”
如今德國城鎮化水平是百分之六十多,而德國統一時城市化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是說德國達到現在這個水平用了差不多四十年時間。
東非目前城鎮化水平尚且不如德國統一時的情況,但是兩者相差不遠,所以按照德國工業發展速度的話,那東非城鎮化達到現在德國水平,需要至少四十年時間,而達到百分之七十至少需要五十年。
由此可見,工業化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簡單的,德國高速工業化階段可以說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從德國統一之前算起,也花費了將近百年時間。
而東非想要完成工業化的難度並不比德國低,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幾乎不可能,如此一想,前世蘇聯也是如此。
在二戰前,蘇聯城市化水平才堪堪突破百分之三十二左右,也就是說即便完成頭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工業化水平也才和如今東非,或者德國統一時的水平差不多。
所以前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其實並沒有完成工業化,隻是將蘇聯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這還是建立在蘇聯龐大體量基礎上的。
如今東非將本國定義為一個半工業國,那二戰前的蘇聯按照東非標準也隻能是半工業國。
如果按照恩斯特所說,理想狀態下東非都需要至少四,五十年才能徹底實現工業化,那蘇聯差不多也需要這麽長時間。
這還隻是理想狀態下,實際上後來蘇聯發展的並不理想,到蘇聯解體時城市化都沒有達到百分之七十這個在恩斯特看來得工業化門檻,所以蘇聯從始至終都不算徹底完成工業化。
當然,東非工業化速度上的“緩慢”,也進一步激發了恩斯特希望歐洲爆發大戰的心理,如果能趕上這個機遇,那東非就能大大減少本國工業化的時間。
而且如果碰上這種機遇,東非城市化增速甚至能夠超過兩個五年計劃的效果,前世一戰打了將近四年時間,如果這個時間越長,那就對東非和美國等域外國家越有利。
如果再合理布局戰後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那東非又可以進一步縮小和歐美工業強國的差距。
如果能充分利用一戰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理想狀態東非下東非至少能縮短十五年發展時間,彌補和歐美國家間的差距。
而實際上,東非的城市化水平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東非就可以取得像前世蘇聯那樣的影響力,畢竟東非和蘇聯一樣都屬於大體量國家,其實美國就已經給東非做出了示範,美國城市化水平目前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但是其經濟水平就已經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縱然英國(本土)和德國城市化水平分別超過百分之六十和七十,也不可能抹平和美國在經濟體量上的差距。
而當東非城市化水平超過百分之五十,除了東非本身以外,基本沒有國家可以影響東非後續的經濟發展。
當然,城市化水平是工業實力的重要參考標準,但也不是唯一標準,畢竟前世還有南美一堆“水貨”,各個城市化水平動輒超過百分之八,九十,實際經濟水平卻一塌糊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