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末尾,隨著遷都工作的推進,現在終於輪到王室成員向內陸搬家了。
“現在萊茵市已經有市民六萬人,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等到中央政府和王室搬遷過去,我們可以保證不會出現大的紕漏。”
“不過,也有一些細節要特別注意,首先就是這次遷都工作短時間內可能對鐵路係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其次則是遷都後,全國各個政府部門和民眾,都要有所適應。”下屬向恩斯特匯報道。
恩斯特說道:“既然如此,要先和各級政府,機關部門以及全國民眾,確認萊茵市正式成為東非新首都的事實,通過報紙,無線電廣播等將這件事確定下來。”
實際上之前東非要遷都的消息就已經透露出來,隻不過這種消息僅在政府內部傳播,而這次就是徹底坐實了東非要遷都的準確消息,方便東非國民知道首都已經變成了萊茵市。
“至於王室成員和中央政府搬遷工作,要合理安排,王室和政府主要官員最好趁著聖誕節前前往萊茵市,方便明年的工作開展。”
隨著王室成員起身前往萊茵市,東非的遷都工作也正式進入尾聲,在12月7日,康斯坦丁率先前往萊茵市。
而在兩天後,包括恩斯特在內的其他主要王室成員也正式搭乘專列向著萊茵市方向而去。
在列車上,恩斯特一家眼裏,鐵路兩岸的一切事物飛快的向著後方倒退,第一鎮市也逐漸開始模糊,這座充當了東非十幾年政治中心的城市,已經正式被取消了東非首都的頭銜。
如今第一鎮市就和其身份上的轉變一樣,極為落寞,隨著萊茵市的建設,首批萊茵市市民很多都來自第一鎮,而這種人口遷徙還將持續一階段,直到大部分人前往萊茵市。
所以如今的第一鎮市,看起來已經有些蕭條,市中心的人口直觀感受就比以往少了很多,而沒有首都身份的加持,第一鎮市不過是中央鐵路線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市。
“爸爸,我們這是要徹底離開第一鎮市了麽”琳娜公主對恩斯特問道。
“是啊!我們將要前往一座新的城市生活,那裏的氣候條件比第一鎮市更加優越,而且處在我們國家的心髒位置。”恩斯特順著女兒的話說道。
“是大獅子的心髒麽”
“沒錯,就是大獅子的心髒。”
父女所說的“獅子”,其實是對東非官方對東非國土形狀的一種解答,就比如現在遠東帝國的“秋葉海棠”,後世的“雄雞”一樣。
至於如何把東非國土和“獅子”扯上關係,這就不得不說還真有一定的門道,在1890年後,東非本土國土擴張基本完成。
而東非國旗上的獅子就是那種歐洲旗幟上常見的站立獅子形象,而東非國土的輪廓和其還是有三分相似的,加上獅子是東非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所以“雄獅”的立意就符合東非形象。
按照東非政府對東非地圖的解釋,東非國土北端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就是獅子的王冠,畢竟歐洲傳統獅子形象就是帶著王冠的。
而剛果河這條東非第一大河是東非“雄獅”前伸的手臂,頭部是東非高原,主體驅趕也是中部高原(津巴布韋,讚比亞等區域)雙腿分別是西南非洲的中部高原和東南部的南非高原,而馬達加斯加島正好是獅子的尾巴。
總體而言,東非國土是比較抽象的圖案,和獅子扯上關係有些生拉硬拽的意味,不過代入一下東非政府的設定勉強讓人容易接受,尤其是馬達加斯加島上東非國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沒有馬達加斯加島,獅子的尾巴還真不好找出來。
如果不代入東非政府的官方設定,一般人根本無法把東非版圖和獅子聯係在一起。
實際上,在列強中,英國的英格蘭也是把獅子作為圖騰的,英國國徽中的動物分別是代表英格蘭的三隻獅子,和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北愛爾蘭比較特別,不是動物而是豎琴,還有其他代表性元素。
相較於英國,東非一直都以獅子作為東非圖騰,元素比較單一,而東非和英國之外,德國,俄國,奧匈帝國和美國都是以“鷹”為典型代表,其中德,奧,俄三國都是雙頭鷹。
實際上之前法國國徽也有“鷹”元素,不過現在政府的的圖騰換成了斧頭。
當然,很多國家沒有明確法定的“國徽”,就比如美國和法國,而其他幾個列強的國徽實際上就是王(皇)室徽章演變而來。
而東非的“雄獅”,至少從地圖上比其他國家更有說服力,前世俄羅斯的領土倒是符合雙頭鷹的設定,但如今的沙俄領土比俄羅斯大的多,國土形象並不像兩個“鷹頭”,至於其餘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
三天後,恩斯特一家和東非中央政府正式來到萊茵市這座新城市,此時萊茵市西部依舊在建設之中,不過這並不會妨礙東非政府處理政務。
尚未完工的區域,主要是西南部的居民和工業區,行政區域早就已經建設完成。
而且以當前萊茵市的人口,就無法對萊茵市建成區進行有效填充,光是建成區就足以容納三十萬人口,就是把第一鎮市人口全遷過來,也隻能占到一半。
當然,作為東非的新政治中心,想要滿足萊茵市的人口需求還是很簡單的,畢竟萊茵市初期就算實現五十萬人規模,在東非城市裏也隻排在第三位,小於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
實際上,如果不是為了開發內陸和實現其他地區相對均衡發展,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完全有能力成為不輸歐美百萬人口規模的大城市。
當然,如今東非其他沿海城市發展也不弱,像羅安達,卡賓達,貝拉,新漢堡港等城市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競爭力。
而內陸也姆貝亞,哈拉雷,新法蘭克福市等已經成型的發展成熟城市,如果這個時候東非轉向“自由市場”經濟,短期內也不會造成中西部人口的大量流失。
不過東非城市發展比較均衡,但是按照區域差距還是比較巨大的,尤其是西部地區,除了幾個城市以外,遠遠無法和中,東部競爭。
在列車到站後,恩斯特一家終於可以對新居住地進行直觀的觀察,這還是恩斯特第一次來到萊茵市,而先到一步的康斯坦丁,已經在車站等待恩斯特一行人的到來。
“恩斯特,內陸的氣候就是比沿海要舒服,我感覺到了萊茵市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許多。”康斯坦丁說道。
此時正是南半球夏季,所以位於沿海的第一鎮市還是比較熱的,白天氣溫能達到三十多度,而萊茵市地處高原,這裏白天溫度隻有二十出頭,確實比沿海更加舒適。
“現在萊茵市已經有市民六萬人,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等到中央政府和王室搬遷過去,我們可以保證不會出現大的紕漏。”
“不過,也有一些細節要特別注意,首先就是這次遷都工作短時間內可能對鐵路係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其次則是遷都後,全國各個政府部門和民眾,都要有所適應。”下屬向恩斯特匯報道。
恩斯特說道:“既然如此,要先和各級政府,機關部門以及全國民眾,確認萊茵市正式成為東非新首都的事實,通過報紙,無線電廣播等將這件事確定下來。”
實際上之前東非要遷都的消息就已經透露出來,隻不過這種消息僅在政府內部傳播,而這次就是徹底坐實了東非要遷都的準確消息,方便東非國民知道首都已經變成了萊茵市。
“至於王室成員和中央政府搬遷工作,要合理安排,王室和政府主要官員最好趁著聖誕節前前往萊茵市,方便明年的工作開展。”
隨著王室成員起身前往萊茵市,東非的遷都工作也正式進入尾聲,在12月7日,康斯坦丁率先前往萊茵市。
而在兩天後,包括恩斯特在內的其他主要王室成員也正式搭乘專列向著萊茵市方向而去。
在列車上,恩斯特一家眼裏,鐵路兩岸的一切事物飛快的向著後方倒退,第一鎮市也逐漸開始模糊,這座充當了東非十幾年政治中心的城市,已經正式被取消了東非首都的頭銜。
如今第一鎮市就和其身份上的轉變一樣,極為落寞,隨著萊茵市的建設,首批萊茵市市民很多都來自第一鎮,而這種人口遷徙還將持續一階段,直到大部分人前往萊茵市。
所以如今的第一鎮市,看起來已經有些蕭條,市中心的人口直觀感受就比以往少了很多,而沒有首都身份的加持,第一鎮市不過是中央鐵路線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市。
“爸爸,我們這是要徹底離開第一鎮市了麽”琳娜公主對恩斯特問道。
“是啊!我們將要前往一座新的城市生活,那裏的氣候條件比第一鎮市更加優越,而且處在我們國家的心髒位置。”恩斯特順著女兒的話說道。
“是大獅子的心髒麽”
“沒錯,就是大獅子的心髒。”
父女所說的“獅子”,其實是對東非官方對東非國土形狀的一種解答,就比如現在遠東帝國的“秋葉海棠”,後世的“雄雞”一樣。
至於如何把東非國土和“獅子”扯上關係,這就不得不說還真有一定的門道,在1890年後,東非本土國土擴張基本完成。
而東非國旗上的獅子就是那種歐洲旗幟上常見的站立獅子形象,而東非國土的輪廓和其還是有三分相似的,加上獅子是東非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所以“雄獅”的立意就符合東非形象。
按照東非政府對東非地圖的解釋,東非國土北端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就是獅子的王冠,畢竟歐洲傳統獅子形象就是帶著王冠的。
而剛果河這條東非第一大河是東非“雄獅”前伸的手臂,頭部是東非高原,主體驅趕也是中部高原(津巴布韋,讚比亞等區域)雙腿分別是西南非洲的中部高原和東南部的南非高原,而馬達加斯加島正好是獅子的尾巴。
總體而言,東非國土是比較抽象的圖案,和獅子扯上關係有些生拉硬拽的意味,不過代入一下東非政府的設定勉強讓人容易接受,尤其是馬達加斯加島上東非國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沒有馬達加斯加島,獅子的尾巴還真不好找出來。
如果不代入東非政府的官方設定,一般人根本無法把東非版圖和獅子聯係在一起。
實際上,在列強中,英國的英格蘭也是把獅子作為圖騰的,英國國徽中的動物分別是代表英格蘭的三隻獅子,和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北愛爾蘭比較特別,不是動物而是豎琴,還有其他代表性元素。
相較於英國,東非一直都以獅子作為東非圖騰,元素比較單一,而東非和英國之外,德國,俄國,奧匈帝國和美國都是以“鷹”為典型代表,其中德,奧,俄三國都是雙頭鷹。
實際上之前法國國徽也有“鷹”元素,不過現在政府的的圖騰換成了斧頭。
當然,很多國家沒有明確法定的“國徽”,就比如美國和法國,而其他幾個列強的國徽實際上就是王(皇)室徽章演變而來。
而東非的“雄獅”,至少從地圖上比其他國家更有說服力,前世俄羅斯的領土倒是符合雙頭鷹的設定,但如今的沙俄領土比俄羅斯大的多,國土形象並不像兩個“鷹頭”,至於其餘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
三天後,恩斯特一家和東非中央政府正式來到萊茵市這座新城市,此時萊茵市西部依舊在建設之中,不過這並不會妨礙東非政府處理政務。
尚未完工的區域,主要是西南部的居民和工業區,行政區域早就已經建設完成。
而且以當前萊茵市的人口,就無法對萊茵市建成區進行有效填充,光是建成區就足以容納三十萬人口,就是把第一鎮市人口全遷過來,也隻能占到一半。
當然,作為東非的新政治中心,想要滿足萊茵市的人口需求還是很簡單的,畢竟萊茵市初期就算實現五十萬人規模,在東非城市裏也隻排在第三位,小於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
實際上,如果不是為了開發內陸和實現其他地區相對均衡發展,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完全有能力成為不輸歐美百萬人口規模的大城市。
當然,如今東非其他沿海城市發展也不弱,像羅安達,卡賓達,貝拉,新漢堡港等城市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競爭力。
而內陸也姆貝亞,哈拉雷,新法蘭克福市等已經成型的發展成熟城市,如果這個時候東非轉向“自由市場”經濟,短期內也不會造成中西部人口的大量流失。
不過東非城市發展比較均衡,但是按照區域差距還是比較巨大的,尤其是西部地區,除了幾個城市以外,遠遠無法和中,東部競爭。
在列車到站後,恩斯特一家終於可以對新居住地進行直觀的觀察,這還是恩斯特第一次來到萊茵市,而先到一步的康斯坦丁,已經在車站等待恩斯特一行人的到來。
“恩斯特,內陸的氣候就是比沿海要舒服,我感覺到了萊茵市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許多。”康斯坦丁說道。
此時正是南半球夏季,所以位於沿海的第一鎮市還是比較熱的,白天氣溫能達到三十多度,而萊茵市地處高原,這裏白天溫度隻有二十出頭,確實比沿海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