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德國虧損那是政府投入,和開發喀麥隆本地的殖民團體實際上沒有太大關係,而且早期殖民虧損也是正常情況,往前數年,黑興根財團照樣要往東非輸入資金,從而滯緩了本身的發展,要不然也不至於在德國大量市場份額被德國電氣總公司吞並,淪落到第三的位置。
而且喀麥隆雖然氣候和東非類似,但是熱帶草原區域位於內陸,沿海反而是不適宜開發的熱帶雨林氣候,這和東非大為不同,東非龍興之地也就是坦噶尼喀即便沿海也是熱帶草原氣候,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
這一點在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就能得到很好的體現,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處在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過渡地帶,也就是前世地理上非洲赫赫有名“薩赫勒地帶”。
薩赫勒地帶放在古代也是適宜文明發展的區域,就比如非洲黑人的加納帝國,桑海帝國,馬裏帝國都是在該區域孕育,在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實際上也有不少文明遺跡。
錫格馬林根也就是缺乏一個天然出海口,要不然條件實際比喀麥隆強上不少。
對於熱帶雨林城市的開發,實際上相當困難,這一點東非深有體會,東非典型的熱帶雨林城市實際上隻有金沙薩和卡賓達,但是兩地人口(非黑人)都沒有過萬。
黑森省和省會基桑市(基桑加尼)雖然處在剛果盆地,但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的過渡地帶,東部山地和南部高原區域實際上非常宜居,如果不宜居的話,前世基桑加尼也不可能短暫成為過剛果金的首都,成為人口接近七十萬的大城市。
在基桑加尼往西直到金沙薩之間幾乎沒有多少人口存在,而金沙薩成為東非城市的原因在於其地理位置重要,是剛果河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前世比利時人將這裏作為紮伊爾殖民地首府,就是從兵站發展起來,從金沙薩可以直接逆流而上。
可即便二十一世紀,金沙薩發展成為人口過百萬的非洲大城市,其周邊依舊是繁茂的熱帶雨林,這一點和卡賓達類似。
所以德國開發喀麥隆的難度可想而知,實際上在德國之前,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都在喀麥隆進行過擴張,而德國能後來居上,占領該區域也說明喀麥隆的價值並不算特別重要。
當然,對於德國而言,尤其是威廉二世和卡普利維新一屆政府而言,喀麥隆的地位非常突出。
首先就是兩人都支持德國的海外殖民活動,而喀麥隆是如今德國在海外最大的一塊領土。
而且喀麥隆往東就是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以及東非,這就使得喀麥隆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能打通三國之間的聯絡通道,對於德國開發喀麥隆有著巨大的好處,畢竟德國的出海口主要在大西洋,而喀麥隆在南大西洋海域,是德國能最快達到東非的區域,唯一可惜的一點在於東非的經濟主體在中東部地區。
不過即便是這樣,東非在喀麥隆周邊的實力也不是德國能相比的,東非的北方鐵路直達西部城市班吉距離喀麥隆沿海隻有一千多公裏距離。
實際上除開班吉這個東阿讚德省省會外,東非還控製著沙裏河(注入乍得湖的主要河流)以及阿達馬瓦山東部(沙裏河和烏班吉河支流的分水嶺)部分區域,所以在地理上東非其實已經和德國接壤。
隻不過德國對喀麥隆的開發進度過於緩慢,就比如交通問題,無法有效連接東非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所以德國想要開發喀麥隆和東非以及錫格馬林根的合作必不可少,能夠極大加速這一進程,相對於兩國,德國在非洲的主體人口太少。
當然,德國自然也想過從遠東帝國引入人口從而達到開發喀麥隆的情況,但是德國畢竟不是錫格馬林根,錫格馬林根對於乍得地區的開發,實際上完全複製了東非模式,以東非為藍本。
反過來說,實際上東非對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扶持,是有捆綁條件的。
而德國顯然很難接受這些條件,就比如引入華人移民,在德國看來完全不如直接到內陸抓捕黑人土著,再對喀麥隆進行開發,畢竟即便是華人移民也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
而且德國對喀麥隆的殖民活動,本身就是通過對當地黑人勢力的扶持實現的,這一點和東非以及錫格馬林根大為不同。
東非和錫格馬林根那是霸王硬上弓,每一寸土地都是打下來的,當然,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比較特殊,所以當時請了東非國防軍作為代打。
再者三國對非洲的定位完全不同,東非是把非洲土地作為國土看待,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不遑多讓,畢竟利奧波德沒了西班牙王位繼承,能在非洲獲得一片基業也算不錯,而德國對喀麥隆的定位就是殖民地,開發大於掠奪,隻不過現在掠奪條件還不成熟,所以收益不及投入。
黑人用來挖挖礦,搞搞種植園自然沒有大問題,但是想要進一步開發非洲光靠黑人肯定是不現實的,再教育成本顯然不及華人移民來的方便。
當然,如果能引入德意誌人,那肯定最好,問題是這些年隨著經濟發展,德國已經結束了人口大規模外遷的曆史,畢竟錫格馬林根在德國都招不到人。
這樣一來,喀麥隆自然就處在不上不下的水平,和其他國家的西非殖民地沒有太大區別。
而作為德國“新路線”的推動者,卡普利維認為破局關鍵就是東非,而搞定了東非也就搞定了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
這也是卡普利維前來東非的目的之一,他本人是想把喀麥隆打造成為一個殖民地樣本,而這就需要喀麥隆殖民地做出成績,當然,喀麥隆問題是小事,和東非的合作才是大頭。
接下來兩國政府就雙方的經濟合作展開了激烈討論,無外乎東非放開市場以換取德國對東非的技術,資金以及人才上的支持。
東非重點要獲取的是化工領域上的技術支持,因為當前德國在化學領域獨步天下,在德國土地沒有大規模變化的情況下,德國農業飛速發展,甚至產量和沙俄相當,化學工業功不可沒,而這是東非最欠缺的。
其次德國在鋼鐵和鐵路等工業領域也有自己的技術優勢,而東非在傳統工業領域還有很多工廠沿用著德國七十年代的技術。
最後也就是恩斯特最為看重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合作培養機製,德國的高等教育正在爆發階段,這是恩斯特最垂涎的部分。
而作為代價,東非主要放開部分德國工業品進入東非,以及向德國出口部分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尤其是有色金屬以及稀有金屬。
1891年12月13日,東非正式和德國簽署了《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在經濟領域進行有限度的合作。
而之所以是有限度的合作,主要原因在於兩國的分歧也不小,首先是東非在政治領域比較保守,其次是東非和德國在部分領域存在競爭關係,尤其是農產品領域,要知道容克貴族是德國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他們反對東非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無限製進入德國市場,就和他們反對沙俄同德國的合作一樣。
不過兩國合作還是取得了巨大成績,畢竟東非的可選項比較多,在糧食領域東非確實和容克貴族群體衝突,但是東非同樣是世界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生產國,橡膠,棉花,咖啡,茶葉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是德國的短板。
.
而且喀麥隆雖然氣候和東非類似,但是熱帶草原區域位於內陸,沿海反而是不適宜開發的熱帶雨林氣候,這和東非大為不同,東非龍興之地也就是坦噶尼喀即便沿海也是熱帶草原氣候,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
這一點在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就能得到很好的體現,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處在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過渡地帶,也就是前世地理上非洲赫赫有名“薩赫勒地帶”。
薩赫勒地帶放在古代也是適宜文明發展的區域,就比如非洲黑人的加納帝國,桑海帝國,馬裏帝國都是在該區域孕育,在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實際上也有不少文明遺跡。
錫格馬林根也就是缺乏一個天然出海口,要不然條件實際比喀麥隆強上不少。
對於熱帶雨林城市的開發,實際上相當困難,這一點東非深有體會,東非典型的熱帶雨林城市實際上隻有金沙薩和卡賓達,但是兩地人口(非黑人)都沒有過萬。
黑森省和省會基桑市(基桑加尼)雖然處在剛果盆地,但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的過渡地帶,東部山地和南部高原區域實際上非常宜居,如果不宜居的話,前世基桑加尼也不可能短暫成為過剛果金的首都,成為人口接近七十萬的大城市。
在基桑加尼往西直到金沙薩之間幾乎沒有多少人口存在,而金沙薩成為東非城市的原因在於其地理位置重要,是剛果河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前世比利時人將這裏作為紮伊爾殖民地首府,就是從兵站發展起來,從金沙薩可以直接逆流而上。
可即便二十一世紀,金沙薩發展成為人口過百萬的非洲大城市,其周邊依舊是繁茂的熱帶雨林,這一點和卡賓達類似。
所以德國開發喀麥隆的難度可想而知,實際上在德國之前,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都在喀麥隆進行過擴張,而德國能後來居上,占領該區域也說明喀麥隆的價值並不算特別重要。
當然,對於德國而言,尤其是威廉二世和卡普利維新一屆政府而言,喀麥隆的地位非常突出。
首先就是兩人都支持德國的海外殖民活動,而喀麥隆是如今德國在海外最大的一塊領土。
而且喀麥隆往東就是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以及東非,這就使得喀麥隆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能打通三國之間的聯絡通道,對於德國開發喀麥隆有著巨大的好處,畢竟德國的出海口主要在大西洋,而喀麥隆在南大西洋海域,是德國能最快達到東非的區域,唯一可惜的一點在於東非的經濟主體在中東部地區。
不過即便是這樣,東非在喀麥隆周邊的實力也不是德國能相比的,東非的北方鐵路直達西部城市班吉距離喀麥隆沿海隻有一千多公裏距離。
實際上除開班吉這個東阿讚德省省會外,東非還控製著沙裏河(注入乍得湖的主要河流)以及阿達馬瓦山東部(沙裏河和烏班吉河支流的分水嶺)部分區域,所以在地理上東非其實已經和德國接壤。
隻不過德國對喀麥隆的開發進度過於緩慢,就比如交通問題,無法有效連接東非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所以德國想要開發喀麥隆和東非以及錫格馬林根的合作必不可少,能夠極大加速這一進程,相對於兩國,德國在非洲的主體人口太少。
當然,德國自然也想過從遠東帝國引入人口從而達到開發喀麥隆的情況,但是德國畢竟不是錫格馬林根,錫格馬林根對於乍得地區的開發,實際上完全複製了東非模式,以東非為藍本。
反過來說,實際上東非對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扶持,是有捆綁條件的。
而德國顯然很難接受這些條件,就比如引入華人移民,在德國看來完全不如直接到內陸抓捕黑人土著,再對喀麥隆進行開發,畢竟即便是華人移民也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
而且德國對喀麥隆的殖民活動,本身就是通過對當地黑人勢力的扶持實現的,這一點和東非以及錫格馬林根大為不同。
東非和錫格馬林根那是霸王硬上弓,每一寸土地都是打下來的,當然,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比較特殊,所以當時請了東非國防軍作為代打。
再者三國對非洲的定位完全不同,東非是把非洲土地作為國土看待,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不遑多讓,畢竟利奧波德沒了西班牙王位繼承,能在非洲獲得一片基業也算不錯,而德國對喀麥隆的定位就是殖民地,開發大於掠奪,隻不過現在掠奪條件還不成熟,所以收益不及投入。
黑人用來挖挖礦,搞搞種植園自然沒有大問題,但是想要進一步開發非洲光靠黑人肯定是不現實的,再教育成本顯然不及華人移民來的方便。
當然,如果能引入德意誌人,那肯定最好,問題是這些年隨著經濟發展,德國已經結束了人口大規模外遷的曆史,畢竟錫格馬林根在德國都招不到人。
這樣一來,喀麥隆自然就處在不上不下的水平,和其他國家的西非殖民地沒有太大區別。
而作為德國“新路線”的推動者,卡普利維認為破局關鍵就是東非,而搞定了東非也就搞定了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
這也是卡普利維前來東非的目的之一,他本人是想把喀麥隆打造成為一個殖民地樣本,而這就需要喀麥隆殖民地做出成績,當然,喀麥隆問題是小事,和東非的合作才是大頭。
接下來兩國政府就雙方的經濟合作展開了激烈討論,無外乎東非放開市場以換取德國對東非的技術,資金以及人才上的支持。
東非重點要獲取的是化工領域上的技術支持,因為當前德國在化學領域獨步天下,在德國土地沒有大規模變化的情況下,德國農業飛速發展,甚至產量和沙俄相當,化學工業功不可沒,而這是東非最欠缺的。
其次德國在鋼鐵和鐵路等工業領域也有自己的技術優勢,而東非在傳統工業領域還有很多工廠沿用著德國七十年代的技術。
最後也就是恩斯特最為看重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合作培養機製,德國的高等教育正在爆發階段,這是恩斯特最垂涎的部分。
而作為代價,東非主要放開部分德國工業品進入東非,以及向德國出口部分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尤其是有色金屬以及稀有金屬。
1891年12月13日,東非正式和德國簽署了《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在經濟領域進行有限度的合作。
而之所以是有限度的合作,主要原因在於兩國的分歧也不小,首先是東非在政治領域比較保守,其次是東非和德國在部分領域存在競爭關係,尤其是農產品領域,要知道容克貴族是德國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他們反對東非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無限製進入德國市場,就和他們反對沙俄同德國的合作一樣。
不過兩國合作還是取得了巨大成績,畢竟東非的可選項比較多,在糧食領域東非確實和容克貴族群體衝突,但是東非同樣是世界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生產國,橡膠,棉花,咖啡,茶葉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是德國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