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2月3日。


    康斯坦丁巡視姆貝亞市兵工廠,觀摩東非軍事工業發展,而姆貝亞市兵工廠是東非自主軍事工業的先進代表,從六十年代末開始就是東非最重要的軍事建設單位之一。


    姆貝亞市兵工廠的高層帶領康斯坦丁參觀著各種武器生產車間,其中火炮生產車間依然是康斯坦丁這位昔日歐陸戰將最感興趣的地方之一。


    “改進法國1807年75毫米野戰炮,有效解決後坐力問題,同時大大加強了陸軍火力問題,到目前為止,全軍一共裝備了三百七十八門,是陸地移動支援火炮的重要組成力量,年產量維持在三十門上下。”姆貝亞市兵工廠的主管向國王介紹道。


    “在過去三年,我們廠還通過和奧匈帝國合作,生產了120毫米重型火炮,不過應用場景少,一共生產了四十九門。”


    “自我研發的1883型擲彈筒,一共生產了兩千多,仿製馬克沁機槍一百三十多挺。”


    東非是不嚴格執行專利法的國家,所以對馬克沁機槍也是直接仿製為主,這和東非的國情有很大關係。


    目前東非最開放的沿海地帶尚且屬於半開放市場,內陸地區基本不開放,所以對於專利,在內陸是不生效的。


    這也是東非招商引資的一個問題,想通過市場換取技術基本上不可能實現,就像馬克沁肯定不會到東非投資建廠,畢竟東非目前對知識產權相當不重視,所以在馬克沁機槍誕生後,東非隻能通過購買然後仿製,並在1885年仿製成功,在1886年建廠,到1888年已經開始大規模量產。


    當然,這本身以得益於恩斯特對機槍這種武器的重視,在馬克沁機槍之前東非就展開了漫長的研究。


    隻不過這種研究曆程,終究抵不過馬克沁的天才思維,所以東非隻能在馬克沁機槍的原理上加以仿製,這其中其實並不完全是抄襲。


    “截止到目前為止,東非陸軍一共裝備了各類火炮六千多門,其中以岸防炮和小口徑火炮為主。”


    在東非火炮以75毫米口徑為標準,凡是低於這個數值的都屬於輕型火炮,高於或等於這個數值的則是重型火炮。


    這個標準其實也符合國際標準,就比如英國重炮標準是口徑大於或等於三英寸,也就是76毫米,而東非是公製國家,所以為了方便計算以公製為主,這就造成了75毫米標準。


    目前世界大口徑火炮數量自然不能同後世相比,75毫米口徑也算比較大的火炮數值。


    而且大口徑火炮運輸不便,依照畜力為主要動力,且境內路況不完善的東非陸軍而言,自然對輕型火炮更加青睞。


    當然,東非的路況實際上在世界上屬於優良狀態,在大基建的七八十年代,東非道路水平高於沙俄,基本和美國相當,不過美國道路更長,數量多,東非則是質量上更加優異。


    至於其餘歐洲國家,因為國土麵積問題,不適合作為東非道路橫向對比參照物。


    當然,東非陸地交通不僅僅是公路,還包含鐵路和內陸水運,但是同歐美國家相比並不具備優勢。


    一個是東非鐵路裏程少,就算黑森鐵路開通,東非鐵路也才完成初步組網,且主要以中央鐵路和北方鐵路兩大動脈為主。


    二則是水運,東非河流通行性差,無法做到全國串聯,隻能實現區域內交通通達,這一點尤其以湖運發達為特點,東非麵積較大的湖泊的就有四座,即便在世界地圖上也能一眼看到,而麵積偏小的湖泊放在世界其他區域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型湖泊,比如國王湖(艾伯特湖),康斯坦丁湖(愛德華湖),黑興根湖(喬治湖),基伍湖,姆韋魯湖,魯誇湖……


    相較於湖運的興旺,河運就完全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都以百公裏為單位,能達到千公裏單位且暢通無阻的隻有白尼羅河還有剛果河,但是這兩條河流沿岸都是人煙稀少區域。


    讚比西河流經東非重要經濟區域,但是因為峽穀險灘,急流瀑布,隻能實現部分河段通航。


    截止到1888年,東非一共有火炮生產廠二十三座,北方工業帶三家,馬拉維湖工業區六家,中央省四家,馬塔貝萊省七家,霍亨索倫行省兩家,施瓦本省一家。


    整體上,火炮生產重心在中部地區,其中姆貝亞市為首的馬拉維湖工業區,也比較靠近中部地區,所以東非整體軍工生產已經完成向內陸的過渡,這樣的布局,有利於東非國防生產安全。


    中央省的四家火炮廠其中三家為海軍服務,一家為近衛師下屬軍工企業,同時中央省也是東非最容易和歐洲進行技術交流的地方,所以該區域軍工企業技術最優,而其他火炮廠更多依托資源和交通優勢建設。


    當然,有些火炮廠隻是兵工廠的下屬單位,不隻是負責火炮生產,東非的兵工廠單位一共是四十三個,陸軍直屬兵工廠主要集中在中部和東部地區八個省份,除此外南方的新漢堡港市也有一家兵工廠,然後海軍有七家直屬兵工廠,包括三家軍工造船廠。


    就以姆貝亞市兵工廠為例,除火炮外,步槍,機槍等等也產量極大,屬於巨型軍工企業,這是早期東非軍事工業發展下姆貝亞市的先發優勢。


    當初馬塔貝萊省等中部資源省份尚且未並入東非,馬拉維湖工業區就成為了東非唯一的重工業生產基地。


    同時是軍工產業重點布局地區,以姆貝亞市為首的馬拉維湖沿岸工業城市群形成了東非最早的煤鐵複合體,直到馬塔貝萊省設立以後,馬拉維湖工業區地位才逐漸被取代。


    到目前為止,馬拉維湖工業區的軍工生產依舊占據東非的將近三成,因為工業一但形成,就不容易再遷徙,而且技術積累也比馬塔貝萊省為首的中部三省更加雄厚。


    許多東非國產裝備最早都是在馬拉維湖工業區誕生,尤其是武器裝備製造方麵,在當時屬於絕對領先地位。


    當然,軍工產品不僅限於武器裝備,輕工業製品也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而這一點就主要由北方工業帶承擔。


    北方工業帶的內羅畢市和蒙巴薩市都是是東非的重要紡織業中心之一,包括棉麻紡織業,皮革工業等在東非占據主導地位。


    同時蒙巴薩市和內羅畢市也是東非最重要的食品加工業中心,北方工業帶區域內盛產咖啡,茶葉,還有各種類型的經濟或者糧食作物,同時是重要的畜牧業中心,緊挨著北方牧場,且東接印度洋,西接大湖(維多利亞湖),北方山地高原又是重要的林業區域,農林牧漁產業幾乎不存在短板。


    蒙巴薩市又是東非對外交流的橋頭堡,引進歐洲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十分便利,且有北方鐵路聯通北方工業帶經濟發展,所以北方工業帶在輕工業領域在東非具有相當大的話語權,東非軍事輕工業產品的百分之三十七,由北方工業帶提供。


    當然,北方工業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資源方麵屬於短板,但這也是促成北方工業以輕工業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重要原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洲創業實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惡的呃呃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惡的呃呃呃並收藏非洲創業實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