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百年工程(五)
草原部落被收拾老實,大周在河套地區的屯田開始順暢起來,大農場化的屯田讓農業的效率大增,各種農業機械開始大量的使用,因為大農場的目標就是用更少的人創造更高的價值。
因此小農經濟無法發展起來的農業機械,在大農場發展起來沒幾年,便開始快速進步,播種的耬車已經發展出六行播種機。
除草的機械也由原來手推改為牲畜拖拽,同時能夠為兩行買壟鬆土除草,收割的機械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工匠們正在嚐試著製作一種用馬拉的收割機,其靈感來自於婦人使用的剪刀。
大量富裕下來的勞動力開始進入各個施工隊,開始各種的基礎建設,河道的加固,官道的修築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條從長安出發,經過天水、甘州、沙洲出玉門關一路向著西北延伸的高等級砂石公路正在向著西北推進。
出了玉門關便是茫茫沙漠,想要保證這樣一條高等級的戰備公路能夠正常運轉,沿途就必須要設立一座座護路的兵站。
這些兵站就設置在沿途的各個小片的綠洲上,因此這條官道並不是筆直地向著西北延伸,而是追尋著各個綠洲。
築路隊的工人們很不理解,為何要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修這麽好的一條官道,會有人走嗎?
也多虧了施工隊的待遇非常好,才沒有因為在艱苦的環境下勞作而出現大規模的反抗情緒,隨著官道不斷的延伸,終於在一年後修到了蒲昌海邊緣。
當施工隊的工匠們發現在沙漠的盡頭竟然有這樣一座大湖,他們差點以為是到了海邊。
有水的地方就會有人類生存,當地的百姓很快就發現了築路隊以及負責保護的軍隊。
這些生活在蒲昌海周邊的百姓大多都是靠水吃水,多以捕魚狩獵為生,他們已經好多年沒有見到這麽多的漢人湧入他們這裏。
對於漢人的到來,當地的百姓喜憂參半,高興的是漢人到來,他們的日子會更好過,通過與漢人交易,能夠獲得很多的財富。
憂慮的是漢人來了,整個西域又要動亂起來,西域各個小國林立,大家各自守著自己的城郭生活,漢人一到必然會打破這裏的政治平衡。
西域各個勢力互相爭鬥的時代又要開始了,負責保護築路隊的將軍姓折,名叫折禦卿,是府州折氏的長子長孫,是做為折家下一代接班人培養的。
在朝廷下達了收天下私兵的詔令後,折家毫不猶豫便將手裏的兵馬全部交了出去,折家人很識時務,他們很清楚如今的大周正如日中天,與朝廷對抗那就是自尋死路,不如痛痛快快將兵馬交出去,落一個忠臣的名聲。
果然折家的識時務受到了皇帝的表彰,折家當代家主甚至被封為府州郡公,並且允許世襲五代,這在大周這樣最多世襲三代的朝廷裏,算得上是非常優厚的待遇。
折家人在與朝廷派來的官吏將府州的政務交接後,便舉家去了京城,折家在海外貿易船隊擁有兩艘一千五百料大船,每年的海外貿易盈餘足夠折家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
朝廷的爵位封賞一方麵肯定了折家這些年對朝廷的貢獻,一方麵也是對折家識時務的獎賞。在折家舉家遷往京城的時候,宋文遠點名將折禦卿留了下來,將他留在曹斌的軍中為國效力。
折家這樣的武將世家,不能因為舉家進京而斷了傳承,私兵必須收歸朝廷,不過折家人還是依然可以在軍中效力。
折禦卿的先頭部隊隻有兩千人,不過可別小看這兩千人,這是一支混編部隊,其中有一半是剛剛完成訓練的火槍兵。
火繩槍的製作技術已經成熟,皇帝首先將火槍列裝給了曹斌直屬的神機營,如今的神機營擁有兩萬人馬。
其中五千人馬是長槍兵,用於近戰作戰,保護神機營中的技術兵種。
五千人的火炮兵,五百門火炮分為十個炮兵分隊。
其餘一萬人馬全部裝備了火繩槍,用於對敵的集火打擊。
折禦卿指揮的這兩千人馬其中一千人便是火槍兵,其餘一千人有五百火炮兵,還有五百長槍兵。
這樣的裝備水平,在西北這個幾乎沒有陰雨天氣的地方作戰,能夠充分發揮火繩槍的威力,若是正麵作戰,對上敵人一萬步兵都不落下風。
這也是宋文遠敢於用兩千人馬做先頭部隊的原因,隨著大周軍隊深入到西域的腹地,驚動了西域實際掌控者迴鶻人。
這些迴鶻人與大周控製的甘州、沙洲迴鶻人同文同種,算的上是一個祖先,築路隊中就有來自甘州的迴鶻人向導。
因此大周人與迴鶻人的溝通並不困難,也明確地向當地的百姓表明了來意,那就是重現盛唐輝煌,將整個西域納入大周的版圖,從此西域百姓與中原一樣,都是華夏子民的一部分。
就在築路隊開始沿著蒲昌海的邊緣就,順著孔雀河的河道繼續向著西域築路深入的時候,一支來自高昌的騎兵正在日夜兼程南下。
帶領這支騎兵的正是迴鶻部落的首領阿斯蘭汗,後來此人在漢人的文獻記載中被翻譯成獅子王,大概是以訛傳訛的原因。
不同於普通迴鶻人對漢人的複雜心情,阿斯蘭汗對於漢人卻沒有那麽多的複雜心情,他很清楚,一旦漢人在西域重新站穩腳跟,就到了自己選邊站的時候了。
想要如原來這般一邊吊著契丹,一邊又跟大周眉來眼去,兩邊撈好處的時代將會一去不複返。
隨著契丹戰敗,徹底退出幽雲之地,阿斯蘭汗就有預感,漢人很快騰出手來就要經略西域,他這個西域中心地帶,高昌國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一次艱難的抉擇。
本來他還以為漢人就算再快也要幾年後才能經略西域,沒想到這麽快就已經到了高昌國的邊緣。不管漢人的到來是福是禍,他都不得不麵對。
草原部落被收拾老實,大周在河套地區的屯田開始順暢起來,大農場化的屯田讓農業的效率大增,各種農業機械開始大量的使用,因為大農場的目標就是用更少的人創造更高的價值。
因此小農經濟無法發展起來的農業機械,在大農場發展起來沒幾年,便開始快速進步,播種的耬車已經發展出六行播種機。
除草的機械也由原來手推改為牲畜拖拽,同時能夠為兩行買壟鬆土除草,收割的機械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工匠們正在嚐試著製作一種用馬拉的收割機,其靈感來自於婦人使用的剪刀。
大量富裕下來的勞動力開始進入各個施工隊,開始各種的基礎建設,河道的加固,官道的修築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條從長安出發,經過天水、甘州、沙洲出玉門關一路向著西北延伸的高等級砂石公路正在向著西北推進。
出了玉門關便是茫茫沙漠,想要保證這樣一條高等級的戰備公路能夠正常運轉,沿途就必須要設立一座座護路的兵站。
這些兵站就設置在沿途的各個小片的綠洲上,因此這條官道並不是筆直地向著西北延伸,而是追尋著各個綠洲。
築路隊的工人們很不理解,為何要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修這麽好的一條官道,會有人走嗎?
也多虧了施工隊的待遇非常好,才沒有因為在艱苦的環境下勞作而出現大規模的反抗情緒,隨著官道不斷的延伸,終於在一年後修到了蒲昌海邊緣。
當施工隊的工匠們發現在沙漠的盡頭竟然有這樣一座大湖,他們差點以為是到了海邊。
有水的地方就會有人類生存,當地的百姓很快就發現了築路隊以及負責保護的軍隊。
這些生活在蒲昌海周邊的百姓大多都是靠水吃水,多以捕魚狩獵為生,他們已經好多年沒有見到這麽多的漢人湧入他們這裏。
對於漢人的到來,當地的百姓喜憂參半,高興的是漢人到來,他們的日子會更好過,通過與漢人交易,能夠獲得很多的財富。
憂慮的是漢人來了,整個西域又要動亂起來,西域各個小國林立,大家各自守著自己的城郭生活,漢人一到必然會打破這裏的政治平衡。
西域各個勢力互相爭鬥的時代又要開始了,負責保護築路隊的將軍姓折,名叫折禦卿,是府州折氏的長子長孫,是做為折家下一代接班人培養的。
在朝廷下達了收天下私兵的詔令後,折家毫不猶豫便將手裏的兵馬全部交了出去,折家人很識時務,他們很清楚如今的大周正如日中天,與朝廷對抗那就是自尋死路,不如痛痛快快將兵馬交出去,落一個忠臣的名聲。
果然折家的識時務受到了皇帝的表彰,折家當代家主甚至被封為府州郡公,並且允許世襲五代,這在大周這樣最多世襲三代的朝廷裏,算得上是非常優厚的待遇。
折家人在與朝廷派來的官吏將府州的政務交接後,便舉家去了京城,折家在海外貿易船隊擁有兩艘一千五百料大船,每年的海外貿易盈餘足夠折家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
朝廷的爵位封賞一方麵肯定了折家這些年對朝廷的貢獻,一方麵也是對折家識時務的獎賞。在折家舉家遷往京城的時候,宋文遠點名將折禦卿留了下來,將他留在曹斌的軍中為國效力。
折家這樣的武將世家,不能因為舉家進京而斷了傳承,私兵必須收歸朝廷,不過折家人還是依然可以在軍中效力。
折禦卿的先頭部隊隻有兩千人,不過可別小看這兩千人,這是一支混編部隊,其中有一半是剛剛完成訓練的火槍兵。
火繩槍的製作技術已經成熟,皇帝首先將火槍列裝給了曹斌直屬的神機營,如今的神機營擁有兩萬人馬。
其中五千人馬是長槍兵,用於近戰作戰,保護神機營中的技術兵種。
五千人的火炮兵,五百門火炮分為十個炮兵分隊。
其餘一萬人馬全部裝備了火繩槍,用於對敵的集火打擊。
折禦卿指揮的這兩千人馬其中一千人便是火槍兵,其餘一千人有五百火炮兵,還有五百長槍兵。
這樣的裝備水平,在西北這個幾乎沒有陰雨天氣的地方作戰,能夠充分發揮火繩槍的威力,若是正麵作戰,對上敵人一萬步兵都不落下風。
這也是宋文遠敢於用兩千人馬做先頭部隊的原因,隨著大周軍隊深入到西域的腹地,驚動了西域實際掌控者迴鶻人。
這些迴鶻人與大周控製的甘州、沙洲迴鶻人同文同種,算的上是一個祖先,築路隊中就有來自甘州的迴鶻人向導。
因此大周人與迴鶻人的溝通並不困難,也明確地向當地的百姓表明了來意,那就是重現盛唐輝煌,將整個西域納入大周的版圖,從此西域百姓與中原一樣,都是華夏子民的一部分。
就在築路隊開始沿著蒲昌海的邊緣就,順著孔雀河的河道繼續向著西域築路深入的時候,一支來自高昌的騎兵正在日夜兼程南下。
帶領這支騎兵的正是迴鶻部落的首領阿斯蘭汗,後來此人在漢人的文獻記載中被翻譯成獅子王,大概是以訛傳訛的原因。
不同於普通迴鶻人對漢人的複雜心情,阿斯蘭汗對於漢人卻沒有那麽多的複雜心情,他很清楚,一旦漢人在西域重新站穩腳跟,就到了自己選邊站的時候了。
想要如原來這般一邊吊著契丹,一邊又跟大周眉來眼去,兩邊撈好處的時代將會一去不複返。
隨著契丹戰敗,徹底退出幽雲之地,阿斯蘭汗就有預感,漢人很快騰出手來就要經略西域,他這個西域中心地帶,高昌國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一次艱難的抉擇。
本來他還以為漢人就算再快也要幾年後才能經略西域,沒想到這麽快就已經到了高昌國的邊緣。不管漢人的到來是福是禍,他都不得不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