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遠的這番話不但劉阿九與林四木沒有聽懂,就是跟隨在宋文遠身邊的李煌也沒有聽懂。


    對於宋文遠口中的大食帝國更是有些不相信,天下還有與大周差不多強大的王朝嗎?


    這話還沒有說出口,李煌自己就咽了下去,遠的不說,北方的那個蠻夷大國就不是大周輕易能撼動的。


    “文遠!你說的那個大食帝國真的存在嗎?”


    “當然存在,我們今年下南洋,很有可能就要與大食帝國進行初步的接觸,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大周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都來自大食帝國。”


    “這個大食帝國能夠吃下我華夏生產出的這麽多貨物嗎?老夫雖然不懂大道理,但也知道,種桑養蠶一定會擠占良田,若是生產出的大量絲綢賣不出去,換不迴足夠多的糧食、以及其他物質,別的地方不敢說,江南絲綢重地很有可能會出現糧荒。”


    “李叔叔這一點說的沒錯,若是江南百姓看到絲綢之利,很有可能會紛紛將良田改稻為桑,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江南的財賦重地很有可能糧食都需要從外地調撥。


    若是天下隻江南一地,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不能保證糧食安全,有再多的錢也沒有作用。


    不過李叔叔卻忽略了大周不止有江南,還有湖廣、中原、這些地方都是產糧之地,守著長江水道,調運糧食的成本非常低廉,隻要江南的手裏有錢,就不會出現你所說的缺糧問題。


    這其中也要有官府的協調,官府要做的就是溝通各地,互通有無。官府提供商業便利,有的是商人願意運糧到江南,掙錢的事誰也不會落後。


    不過官府一定要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是一旦出現糧食擠兌,官倉中的糧食就是穩定物價的定海神針。”


    李煌不知道的是,宋文遠沒有說的話,一個合格的國家,不可能讓地方版圖形成全產業造血能力。什麽都能做,那不是給分裂埋下禍根嗎?


    當然這種思想不可能公之於眾,宋文遠等人在崇明島上並未做過多的停留,視察過船廠的建設,以及海軍軍港的建設,便搭乘一艘小船登上對岸的海外貿易基地。


    這裏的負責人是李煌手底下的一個掌櫃,在李家效力多年,算是李煌的嫡係人馬。


    宋文遠不介意李煌在各地安插一些自己做管理者,不過有些重要的崗位必須要由自己親自安排。


    比如會計、出納,這些掌握財物的人員都是宋文遠親自培訓的,當初廣運倉案的那些賬房,在結案之後,都被宋文遠安排到了自己的麾下,包括各地的錢莊、以及各個鹽場、船廠、鐵廠。


    各個鹽場的護衛隊則由皇帝親自安排,確保皇家能夠隨時掌握鹽場的動向,可以說皇家、宋文遠、以及李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關係。


    掌握股份最少的李煌負責日常的經營,宋文遠監督財物的流向,皇家確保皇家鹽業的安全。


    如今的皇家海外貿易基地就是一片大工地,除了靠近港口的位置已經建起一片倉庫,從江南采購的貨物陸續存放到各個倉庫之中。


    隨時貨物越來越多,倉庫也會越建越多,倉庫中不但有成品的絲綢,還有大量的生絲,這些生絲是絕對不允許出口的,宋文遠要將寶貴的生產過程留在國內,增加國內的就業。


    老百姓隻要有活幹,有飯吃,這天下就是安穩的。除非將百姓逼得沒有活路了,百姓才會奮起反抗。


    可是就這樣最低的要求,卻沒有幾個朝代能夠做到,別說吃飽穿暖了,就是沒有餓死人的時代都敢稱為盛世。


    宋文遠覺得上天讓他迴到這個時代,重活一迴就是上天給他一個改變天下的責任,若是他來了,與他沒來,百姓沒有任何的改變,不管他給王朝創造出多少財富,占據了多少地盤,他都是個失敗者。


    海外貿易基地如今就是個大工地,也沒有什麽可看的,在囑咐這裏的管事做好工人的安置與待遇,爭取將這些工人全部留在這裏。


    未來這個地方將會成為華夏重要的輕工業基地,勞動力的缺口會越來越大,現在的大周整體上就是一個小農社會,固然穩定好管理,效率卻非常低,造成了人員的極大浪費。


    提高人力的效率,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有更多的社會財富進行全民分配,古代社會的窮,一方麵是權貴的壓榨,另一方麵更是因為百姓的生產力低下。


    離開長江口,船隊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一路上路過不少的島嶼,除了一些靠近大陸大一些的島嶼有人煙居住,其他的小島上基本上都是無人居住的荒島。


    宋文遠在這些小島上並沒有發現什麽海盜,在島上偶爾發現的百姓,大多都是忍受不了官府的盤剝躲到海島上自生自滅的百姓。


    這些百姓大多以打魚、耕種為生,海盜上氣候條件惡劣,有沒有開發成熟的土地,這與後來明清時期這些海外離島成了海盜窩子截然不同。


    略微一想宋文遠便明白了,海盜的出現不適單一問題,一方麵是由於沿海百姓貧苦活不下去了才鋌而走險,另一方麵卻是因為利益。


    後世這些離島上海盜多的原因是因為,明朝時官府禁海,卻又無法徹底禁絕,官府不能出海,不代表士紳大戶不能出海。


    這些大戶出海的貨船隻要劫掠一艘,就足夠一個海盜窩點吃上整整一年,甚至還有富裕,因此後來的海外貿易風險高、不僅僅是因為海上風高浪急,更是因為海上的人禍更加嚴重。


    如今的海上根本就沒有多少商業活動,海盜除了打魚之外,根本就沒有打劫的對象。


    這一次出海,宋文遠特意將潘維固帶在身邊,這些日子的海上訓練使得潘維固一張原本很白皙的臉,已經變成了黑炭。


    原本以為海船與河上的小船沒什麽區別的潘維固,在海船上可沒少遭罪,那是每天吃多少吐多少。


    差一點兒就讓潘維固覺得自己估計不能活著看到自己的海船掙錢的那一天,可是也不知是哪一天,潘維固忽然發現自己居然不暈船了。


    發現自己不暈船了,潘維固興奮的跟個孩子一樣,以為現在就可以指揮一艘海船揚帆出海了。


    哪裏知道等待他的是噩夢的開始,開始因為他暈船,他所在海船上的船長並沒有難為他,權當在船上養了一個閑人。


    等到他開始不暈船了,每天開始有忙不完的活計,擦甲板,收纜繩,升船帆、搬炮彈,總之哪裏有活都會將他喊過去幫忙。


    船上的空間很小,每一個人都要充分的利用起來,雖然勞累,但是也非常的鍛煉人。


    來到鹽城幾個月的時間,潘維固基本上已經掌握了船上的所有的操作,不過最關鍵的航海技術,如何定位,如何掌舵還沒有開始學習。


    這一次宋文遠特地將他帶上,就是希望他能盡快掌握一艘船的所有相關的操作,這種貼著海岸線航行相對安全,有的是時間給他練習。


    爭取在出海貿易的時候,潘維固能夠自己獨立指揮一艘海船,也省的宋文遠還得為他安排一位船長。


    宋文遠手裏本來也沒有幾個航海的人才,有幾個略微懂點航海的船工還是從福建那邊招募過來的。


    宋文遠不打算用太多的福建人,這個時代的人地域性太強,若是一個地方的人太多,很容易形成地方山頭,到時候就連宋文遠想要強力管理都要投鼠忌器。


    因此他寧願慢一點,也要讓整個海貿船隊的人才更加均衡一些。


    從長江口出發,整個船隊以五六節的速度前行,半個月後終於來到此行的目的地,瓊州島西南角的一處灘塗。


    這裏就是後世著名的鶯歌海鹽場,是後世華夏四大鹽場之一,以出產優質海鹽聞名天下。


    如今的這裏是一片荒涼,就連島上的苗黎土人都很少光顧這裏,無他,因為這篇地方是瓊州島上最幹旱的地方,十年九旱,種莊稼不打糧食,誰還願意在這鬼地方耗著。


    正是這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鶯歌海海域的海水含鹽量非常高,是理想的曬鹽基地,可以說這裏的曬鹽環境要比鹽城強多了,不過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偏僻,想要在這裏曬鹽,隻能花大價錢從北方招募流民。


    隻要有家有室,來到這裏安穩下來,過上幾年若是收入不錯,自然也就能安下心來。


    船隊卸下鹽場建設的材料和工具,以及跟隨船隊前來的建設工匠,李煌留在鶯歌海負責鹽場的建設,同時在這裏還要建造成一個海外貿易的中轉站。


    三艘空船在一艘炮艦的護衛下返迴大陸,繼續招募流民移民到瓊州島曬鹽,以及建設貿易中轉站。


    剩餘的四艘炮艦跟隨著兩艘空船繼續向西航行,直到看到陸地才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尋找聚居的部落。


    終於在一條大河的出海口處,看到了人類文明的痕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門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天涯zcm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天涯zcm並收藏王門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