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按照您的要求,我們對報紙重新做了排版,這是我們做好的樣板,您看合適嗎?”
王大偉雙手拿著報紙樣板,小心翼翼的放到陳飛麵前。
已經是他第五次遞交樣板,前幾次都被陳飛罵的狗血淋頭。
陳飛板著個臉,沒有理他,自顧自的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報紙上篇一張佳寧總部大廈照片。
橫批一行震驚體:
佳寧集團董事長陳頌慶莫名消失,疑似被害!
陳飛和高盛、花旗、匯豐三家銀行約定,每日披露部分佳寧真相資料。
給他們爭取最大利益。
這是他們購買陳飛手中空單的條件。
陳飛欣然答應,這麽勁爆的新聞材料,用來給飛娛日報開路,銷量一定大爆。
“這次改的不錯,就按照這個模板發行。還是那句話,新聞內容,主題一夠吸引人。”
陳飛嘴上一本正經的指導,事實啥也不懂。
他隻是根據前世看過的uc震驚體,做了一些改變,用到報紙排版上而已。
在王大偉第一次拿著模板來時,陳飛看了後,就覺得還行。
隻是他根本分析不出好壞來。
本著多改幾次,總會更好一些的目地,
他就雞蛋裏挑骨頭,故意找茬,打迴去讓他們重做。
這坑貨的做法,把王大偉這個飛娛日報負責人折磨得不輕。
整個新聞編輯部門都快該吐了!
王大偉聽到陳飛通過後,緊張的心情鬆了下來。
暗自抹了一把汗,總算過了!
“陳少,如果沒問題,那我就按照模板去印刷了!”
“嗯,可以!”陳飛點了點頭,應道。
“對了,王主編,之前我們飛娛日,一份報紙的成本是多少?”
王大偉從事報紙行業十幾年,對報紙裏麵的門道,門兒清得很。
見陳飛詢問,立馬說道:“陳少,我們之前的報紙印刷成本是3毛錢一份,算上新聞內容等成本。
一份報紙的總成本在5毛左右,發給報紙佬是7毛錢一份。”
陳飛砸吧砸吧嘴巴,心想:一份報紙才賺2毛錢,這也太少了吧!
難怪香江報業公司市值那麽低,還有且僅有星島日報一家報紙上市公司。
星島日報還是一家跨國公司呢,在全球好多國家都有辦事處。
市值仍然不過才幾億港幣,一年純利潤不過幾千萬。
陳飛有些看不上眼。
不過,他打算做免費報紙,成本上必須的控製一才行。
不指望他掙錢,但也不能虧太多。
陳飛問道:“王主編,我們報紙的成本還能降嗎?”
王大偉想了想,飛娛日報的報紙質量算是中上級別,加上印刷量少,成本才會這麽高。
飛娛日報今後打算做免費報紙,質量是上下降一些,相信也是問題不大的。
於是迴答道:“陳少,印刷量越大,成本越低。我們如果用一般的紙漿原材料,也可能降低成本。”
陳飛心裏一動,他是知道有些報紙質量極差的,擦屁股都不行。
垃圾!
問道:“質量一般的報紙,那些大報社用嗎?”
王大偉說道:“用啊!很多大報社的次要報紙,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紙漿都是很一般的。
東方日報所有報紙,質量都是用一般的紙漿做的,他們的量大,估計一份報紙成本不到兩毛錢。”
“臥槽”
陳飛一聽,內心暗道:“不愧是白粉馬,真特麽黑!”
心思輾轉間,陳飛腦海閃過無數念頭。
隨機,問道
“港城最大的報紙印刷廠有多大,我們平時都跟哪家印刷廠合作?”
王大偉一聽陳飛這麽問,就知道他對印刷廠了解不多。
“陳少,港城報紙印刷廠和港城報紙一樣多,競爭激烈。
由於利潤低,沒有特大規模的印刷廠,大多數是幾十幾百人的小廠。
印刷廠汙染大,早期這些廠子遍布港城各地,給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港督麥理浩當政時,整治環保,就把這些廠子集中到一些工業園中,方便管理。
九龍郊區就一家占地100畝的九龍印刷工業園,
港城經濟好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印刷廠就有幾十家!
可日印刷500萬份各類報紙、雜誌!
占據了港城報紙印刷量的四成,相當牛逼。
隻是這幾年,香江實體經濟下滑,現在隻剩下十幾家印刷廠了!”
王大偉的話,讓陳飛心中大動,隻是瞬間就有了想法。
說道:“王主編,那些印刷廠子日子不好過吧?”
王大偉想到那些印刷廠老板跟他抱怨過的話,對陳飛說道:
“是啊!聽好多印刷廠老板說,現在開工都開不滿,不少都打算轉型不幹了。”
“這樣啊!”
陳飛若有所思的走到王大偉身邊,拍了拍他肩膀,說道:
“王主編,實體經濟才是社會的基石,我們得幫幫這些印刷廠老板們。”
“啊!陳少,這個怎麽辦啊?”
王大偉發現自己有些跟不上陳飛的腦迴路。
“怎麽辦?當然是給他們做不完的訂單啊!
有了訂單,他們就能開工,員工也就有事做,不挺好的嘛!”陳飛理所當然的說道
王大偉說道:“這…陳少,我們就是做免費報紙,銷量再大,也救不了所有印刷廠啊!”
“這些印刷廠為什麽生存困難,我看競爭大隻是一方麵,客戶押款也是一大主因。
我們飛娛日報有錢,不幹這種缺德的事!”陳飛一臉正氣的說道:
“所以我決定不僅不壓貨款,還先給錢,後發貨。”
說道這裏,陳飛對王大偉說道:“做企業就跟做人一樣,一定要正。
我們要多扶持盟友。
這樣,你迴頭去九龍印刷工業園,跟那些老板談。
我們飛娛日報,一次性下1000萬份報紙的訂單,先款後貨。
條件是一份報紙單價降到1.8毛,飛娛日報的報紙要優先發貨。
由於第一次采用這種方式,雙方必須簽訂一份合同,任何一方違約,單價十倍賠償。”
“啊!”
王大偉有些不明白,陳飛這是啥操作。
“陳少,就算要降低成本,也不至於下1000萬份報紙的訂單啊!
這麽多報紙,就算做免費報紙,估計都夠我們一年的訂單量了!”
“1000萬份報紙,也不過才180萬港元,小錢,就當買個穩定好啦!
你去照辦就行,今天晚上給我結果!”
陳飛沒有跟王大偉解釋的意思。
王大偉雙手拿著報紙樣板,小心翼翼的放到陳飛麵前。
已經是他第五次遞交樣板,前幾次都被陳飛罵的狗血淋頭。
陳飛板著個臉,沒有理他,自顧自的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報紙上篇一張佳寧總部大廈照片。
橫批一行震驚體:
佳寧集團董事長陳頌慶莫名消失,疑似被害!
陳飛和高盛、花旗、匯豐三家銀行約定,每日披露部分佳寧真相資料。
給他們爭取最大利益。
這是他們購買陳飛手中空單的條件。
陳飛欣然答應,這麽勁爆的新聞材料,用來給飛娛日報開路,銷量一定大爆。
“這次改的不錯,就按照這個模板發行。還是那句話,新聞內容,主題一夠吸引人。”
陳飛嘴上一本正經的指導,事實啥也不懂。
他隻是根據前世看過的uc震驚體,做了一些改變,用到報紙排版上而已。
在王大偉第一次拿著模板來時,陳飛看了後,就覺得還行。
隻是他根本分析不出好壞來。
本著多改幾次,總會更好一些的目地,
他就雞蛋裏挑骨頭,故意找茬,打迴去讓他們重做。
這坑貨的做法,把王大偉這個飛娛日報負責人折磨得不輕。
整個新聞編輯部門都快該吐了!
王大偉聽到陳飛通過後,緊張的心情鬆了下來。
暗自抹了一把汗,總算過了!
“陳少,如果沒問題,那我就按照模板去印刷了!”
“嗯,可以!”陳飛點了點頭,應道。
“對了,王主編,之前我們飛娛日,一份報紙的成本是多少?”
王大偉從事報紙行業十幾年,對報紙裏麵的門道,門兒清得很。
見陳飛詢問,立馬說道:“陳少,我們之前的報紙印刷成本是3毛錢一份,算上新聞內容等成本。
一份報紙的總成本在5毛左右,發給報紙佬是7毛錢一份。”
陳飛砸吧砸吧嘴巴,心想:一份報紙才賺2毛錢,這也太少了吧!
難怪香江報業公司市值那麽低,還有且僅有星島日報一家報紙上市公司。
星島日報還是一家跨國公司呢,在全球好多國家都有辦事處。
市值仍然不過才幾億港幣,一年純利潤不過幾千萬。
陳飛有些看不上眼。
不過,他打算做免費報紙,成本上必須的控製一才行。
不指望他掙錢,但也不能虧太多。
陳飛問道:“王主編,我們報紙的成本還能降嗎?”
王大偉想了想,飛娛日報的報紙質量算是中上級別,加上印刷量少,成本才會這麽高。
飛娛日報今後打算做免費報紙,質量是上下降一些,相信也是問題不大的。
於是迴答道:“陳少,印刷量越大,成本越低。我們如果用一般的紙漿原材料,也可能降低成本。”
陳飛心裏一動,他是知道有些報紙質量極差的,擦屁股都不行。
垃圾!
問道:“質量一般的報紙,那些大報社用嗎?”
王大偉說道:“用啊!很多大報社的次要報紙,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紙漿都是很一般的。
東方日報所有報紙,質量都是用一般的紙漿做的,他們的量大,估計一份報紙成本不到兩毛錢。”
“臥槽”
陳飛一聽,內心暗道:“不愧是白粉馬,真特麽黑!”
心思輾轉間,陳飛腦海閃過無數念頭。
隨機,問道
“港城最大的報紙印刷廠有多大,我們平時都跟哪家印刷廠合作?”
王大偉一聽陳飛這麽問,就知道他對印刷廠了解不多。
“陳少,港城報紙印刷廠和港城報紙一樣多,競爭激烈。
由於利潤低,沒有特大規模的印刷廠,大多數是幾十幾百人的小廠。
印刷廠汙染大,早期這些廠子遍布港城各地,給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港督麥理浩當政時,整治環保,就把這些廠子集中到一些工業園中,方便管理。
九龍郊區就一家占地100畝的九龍印刷工業園,
港城經濟好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印刷廠就有幾十家!
可日印刷500萬份各類報紙、雜誌!
占據了港城報紙印刷量的四成,相當牛逼。
隻是這幾年,香江實體經濟下滑,現在隻剩下十幾家印刷廠了!”
王大偉的話,讓陳飛心中大動,隻是瞬間就有了想法。
說道:“王主編,那些印刷廠子日子不好過吧?”
王大偉想到那些印刷廠老板跟他抱怨過的話,對陳飛說道:
“是啊!聽好多印刷廠老板說,現在開工都開不滿,不少都打算轉型不幹了。”
“這樣啊!”
陳飛若有所思的走到王大偉身邊,拍了拍他肩膀,說道:
“王主編,實體經濟才是社會的基石,我們得幫幫這些印刷廠老板們。”
“啊!陳少,這個怎麽辦啊?”
王大偉發現自己有些跟不上陳飛的腦迴路。
“怎麽辦?當然是給他們做不完的訂單啊!
有了訂單,他們就能開工,員工也就有事做,不挺好的嘛!”陳飛理所當然的說道
王大偉說道:“這…陳少,我們就是做免費報紙,銷量再大,也救不了所有印刷廠啊!”
“這些印刷廠為什麽生存困難,我看競爭大隻是一方麵,客戶押款也是一大主因。
我們飛娛日報有錢,不幹這種缺德的事!”陳飛一臉正氣的說道:
“所以我決定不僅不壓貨款,還先給錢,後發貨。”
說道這裏,陳飛對王大偉說道:“做企業就跟做人一樣,一定要正。
我們要多扶持盟友。
這樣,你迴頭去九龍印刷工業園,跟那些老板談。
我們飛娛日報,一次性下1000萬份報紙的訂單,先款後貨。
條件是一份報紙單價降到1.8毛,飛娛日報的報紙要優先發貨。
由於第一次采用這種方式,雙方必須簽訂一份合同,任何一方違約,單價十倍賠償。”
“啊!”
王大偉有些不明白,陳飛這是啥操作。
“陳少,就算要降低成本,也不至於下1000萬份報紙的訂單啊!
這麽多報紙,就算做免費報紙,估計都夠我們一年的訂單量了!”
“1000萬份報紙,也不過才180萬港元,小錢,就當買個穩定好啦!
你去照辦就行,今天晚上給我結果!”
陳飛沒有跟王大偉解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