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監衙門裏,通過罰銀的手段,撈了一百萬兩銀子。


    其中的九十萬兩,交給了內務府的廣儲司。剩下的十萬兩,屬於玉柱自由支配的衙門紅利。


    不過,抄了老九的那十幾家白手套後,玉柱的手裏又有了五百萬兩銀子,以及大量的田產、商鋪和仆婢。


    玉柱心裏有數,這五百萬兩銀子裏的絕大部分,他是保不住的。康熙肯定會找各種理由,拿到宮裏去。


    但是,再怎麽說,養五百名稅丁的錢,肯定是足夠了。。


    康熙要錢的花樣很多,今天修個假山,明天修個亭子,後天要給豐台大營補欠餉,很快就從玉柱的手裏,弄去了四百萬兩。


    眨個眼的工夫,康熙修圓明三園部分景點和南巡的錢,就都湊齊了。


    讓康熙滿意了,玉柱想辦的很多事,也跟著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答複。


    比如說,京郊的菜農們把菜送到城門口,由玉柱派人收購了,再轉賣進城的事,康熙就答應得很痛快。


    為啥不直接免了菜農們的城門稅,讓他們進城來賣菜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京裏內外城的各個街道,皆有地痞街霸。


    單獨的菜農,壓根就鬥不過這些地痞流氓。


    放菜農們直接進城賣菜,最終,玉柱免的城門稅,又會以占位費漲價的形式,流入二流子們的囊中。


    但是,玉柱成立的官督民營的平價菜行,性質就不同了。


    哪個地痞流氓敢來敲詐勒索玉柱手下的官營菜販子,那就屬於是壽星公上吊,活膩了!


    玉柱手底下的菜販子,得來也全不費工夫,都是抄家抓來的掌櫃及夥計們。


    原本,按照朝廷抄家後的慣例,這些掌櫃的和夥計們,將被轉賣為奴。


    現在,玉柱給了他們一條可以自由生活的出路,豈能不賣命的圖表現?


    按照一千米,安排一個菜販子的標準,玉柱的平價菜行,很快就鋪滿了整個京城的內外城。


    這麽一來,郊外的菜農少交了稅錢,隻要把菜送到城門口,就可以拿錢走人了。


    不誇張的說,十裏八鄉的菜農們,得知消息後,個個喜笑顏開,歡喜不禁。


    玉柱呢,壟斷了京城內外的菜市場,采取的又是微利多銷的策略,無論如何都要小賺一筆的。


    上午的菜,新鮮,貴一些,適合有錢人去消費。下午申時以後的菜,因為無法久存,品相也差了,就賣的格外便宜。


    區區十餘天而已,內城和外城的菜價水平,至少降低了五倍以上。


    菜便宜了,老百姓們才吃得起。


    隨之而來的變化是,老百姓的菜籃子裏,除了白蘿卜之外,還有各個便宜的品種了。


    這麽一來,也就形成了一個很良性的循環,菜農,玉柱,菜販子和城裏人,四方都獲益匪淺。


    這一炮打響之後,玉柱的平價米行,也悄無聲息的鋪開了。


    米鋪子,都是抄來的商鋪,玉柱沒花一個大子。米鋪的掌櫃和夥計們,也都是抓來的,屬於免費的奴工。


    賣的糧食,其實是旗人們的每月祿米。這種祿米,摻了太多的沙子和石頭,連下人都不肯吃,隻能拿出來賣了。


    玉柱收購來後,派人製作了選米的篩子。這種篩子,就和翻沙工的那種篩網,一模一樣。


    鐵鍬鏟了米,往篩網上一灑,米過去了,大石頭篩了出來。


    在大清的皇帝之中,康熙是最重視民生的一個。京城的物價水平,每天都有密折,報進宮裏。


    玉柱沒費多大的勁兒,就穩定了京城裏的菜價和米價。


    大清的統治基礎又穩固了幾分,康熙很自然的又高看了玉柱好幾眼。


    下棋的時候,康熙笑眯眯的說:“你幹得很不錯,以後啊,通州京倉淘換下來的漕米,就都歸你了。”


    玉柱微微一笑,康熙現在還沒看出來,他其實已經掌握了京城裏最大的現金流之一。


    這年頭,做什麽生意最賺錢?


    既不是絲綢,也不是棉布,而是鹽、米和菜。


    鹽、菜和米,老百姓們天天都要吃的。


    尤其是米和菜,看似錢不多,細水長流之下的現金流,其實是異常可觀的。


    鹽的事兒,玉柱並不打算插手去管。那裏頭的水太深了,隻要動了,就必定會得罪一大片權貴。


    “老爺子,有些奸商很不地道,經常性的偷稅漏稅,實在是不能忍。但是,巡稅營裏的稅丁們,很不得力,我打算好好的整頓一番,留強汰弱的遣散了他們,重新招募一批稅丁。”


    自古以來,凡是涉及到兵權的事,都絕對不能急,必須慢慢兒的來。


    玉柱並沒有蠻幹,而是鋪墊了很久。


    直到康熙看到了巨大的政績,瞧明白了穩定米和菜,對於維護旗人統治基礎的重要意義後,玉柱才漫不經心的說了他真正想幹的事。


    區區稅丁營而已,既無火炮,又無鳥銃,還無盔甲,連弓都沒有,而且才幾百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玉柱不是漢人,而是正兒八經的旗下大貴族,妥妥的自己人呢。


    康熙,再怎麽老辣精明,受限於大時代的環境束縛,他的見識怎麽可能和玉柱相提並論呢?


    這一次,康熙是真的大意了,完全沒有意識到寶塔山下那所軍政大學的深遠意義,很輕率的就答應了玉柱的全部要求。


    玉柱出宮之後,就派了孫承運親自去辦,重新招募稅丁的事兒。


    玉柱的要求,其實也很簡單,城裏人一個都不要。隻要窮山村的雇農家裏,養不活的三崽或是四崽。


    不管是哪個時代,城裏人都要比鄉巴佬狡猾許多。


    心眼多,見識廣,還有點家底的城裏人,天然就不適合跟著玉柱幹大事。


    這個並不是階級血統的問題,而是利益相關的問題。


    有恆產者,普遍不具備幹大事的基礎。


    畢竟,玉柱要做的事兒,風險極大。一旦出了問題,全家都要死光光的。


    隻用了十天,孫承運便帶迴來了五十幾個麵有菜色,卻孔武有力的少年郎。


    這些少年郎們,站成了三排。隊形雖不整齊,精神頭尚足。


    “諸位,都脫下左腳的草鞋。”玉柱第一次下令,就遇見了尷尬的事兒,大家都沒有聽懂他說的是啥。


    少年郎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一臉的懵懂,頗有些不知所措。


    玉柱仔細一想,不由一陣汗然,是他錯了。前後左右的方向感,現代人早就習以為常,但是古人不知道啊。


    “我來示範一下,脫了這隻腳上的鞋。”玉柱蹲下身子,脫了左腳的官靴。


    “好,大家照我的示範,一起脫了這隻腳上的鞋。”玉柱指著隻穿了白色布襪的左腳,讓大家一起脫鞋。


    然而,有人脫了左鞋,有人卻脫的是右鞋,看上去怪怪的。


    玉柱明白了,他麵對著眾人,大家又都沒有前後左右的方向感,自然很容易搞錯了。


    “吳盛,你站過來。”玉柱向來是不怕困難的,他把吳盛叫來,讓他背對著眾人,站到了大家的最前頭。


    玉柱蹲下身子,脫了吳盛左腳上的布鞋,讓他光著左腳。然後,玉柱再教大家脫鞋的時候,錯的人就很少了。


    經過幾次反複的糾正之後,少年郎們,都和吳盛一樣的光著了左腳。


    “光腳的這邊,是左。穿鞋的這隻邊,是右。”玉柱不厭其煩的反複教導大家左和右的區別。


    沒辦法,由於他們都屬於文盲的範疇,玉柱足足花了兩個多時辰,才教會了他們認清左和右。


    所謂萬事開頭難,玉柱在教育大家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


    讓大家知道了左右後,玉柱開始訓練大家,學會幾個簡單的軍事訓練口令。


    “我說全體都有的時候,大家就這樣做。”玉柱快速的並攏雙腿,做了個立正的動作。


    然而,僅僅是立正這麽一個動作,就足足練習了一個多時辰,依然還有不少人錯漏百出,頻出洋相。


    雖然現場的人不多,但是,玉柱要挨個糾正五十幾個人的錯誤動作,他不僅身累,而且心累。


    中途休息的時候,玉柱覺得,他有點像紙上談兵的趙括。嘴上可以誇誇其談,說的頭頭是道,到了實際訓練的時候,還是遇上了諸多從未見過的問題。


    比如說,現代軍訓的很多口令,並不能直接照搬照抄,需要作出適合大家狀況的改進。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玉柱索性提筆在手,開始撰寫屬於他自己的第一本兵書《稅丁操典》。


    全體都有,顯然是不合適的,玉柱琢磨了一下,索性改為:全體注意。


    立正,不需要改。向右看齊,沒必要改。跨列,和立正差不多的意思,對於這些文盲來說,還是太繁瑣了,刪了。


    玉柱寫操典的時候,少年郎們圍坐成一團,旁若無人的大聲說笑著。


    嗯,還需要執行軍紀的專人,玉柱心中微微一動,提筆添上了這一條。


    訓練文盲,和訓練小知識分子們,方法肯定不可能一樣。


    進入新世紀之後,現代軍隊裏,已經不招收初中生了。但是,玉柱手下的這些人,幾乎全是文盲。


    打軍棍的念頭,一旦浮上了玉柱的腦海之中,就再也揮之不去了。


    另外,軍隊屬於等級森嚴的地方,軍官和士兵的待遇,怎麽可能一樣呢?


    再次集合隊伍之後,玉柱大聲喊道:“牛泰,你過來。”


    牛泰邁開大步,走到玉柱的跟前,哈著腰說:“請主子吩咐。”


    “喏,這個給你。”玉柱將提在手裏的粗木棍,塞進了牛泰的手裏,吩咐說,“下午的操練,凡是練錯了的,一律在屁股上打三棍子,這事就交給你了。”


    (ps:柱公教導隊,開始操練了,月票沒啥動靜啊,該賞了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玉柱騙了康熙免費閱讀全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玉柱騙了康熙免費閱讀全文最新章節